书城亲子家教这样带孩子就对了
26298000000026

第26章 浓厚的万圣节气氛

十月份是属于万圣节的月份。

怎么说呢?因为一迈入十月,各大卖场就开始摆出大阵势,为这一年一度在孩子心中仅次于圣诞节的大日子而准备!

大型卖场除准备了两大排货架放满糖果,也卖各种装扮衣服与工具:吸血鬼牙齿、妖怪面具、骷髅头或鬼魂形状的杯子、血淋淋的内脏模型、断手掌等,甚至连墓碑都出笼了。(阿嘉看了马上说:“我绝对不会在家门口摆这种东西。”看来美国在万圣节时是百无禁忌的。)

万圣节也卖许多应景的糕点,由于万圣节的颜色以橘色和黑色为主,因此糕点架上也充斥着橘色和黑色糖霜的糕点,上面摆着蜘蛛或鬼魂之类的玩偶,非常有趣。

这个月当中,每当我们开车出门时,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欣赏别人房子前面的万圣节装饰。虽然不是每一户人家都会装饰,但有些美国家庭装饰得很有创意,可以看得出来花了很多心思,让经过的大人不禁莞尔一笑,小孩子更是兴奋得尖叫!

越接近万圣节,街上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卖场里的糖果折扣战也越演越烈,到处都看得到大大小小的南瓜,令我们家两个小鬼越来越兴奋与期待万圣节的来临了!

第一次制作万圣节南瓜灯笼(Jack-o Lantern)

孩子们的雷伯伯原本和女儿们约好一起做灯笼的,但由于他实在是太忙了,没有办法挤出时间教如如她们做,所以就捧着一个他亲手做的南瓜灯笼到我家给孩子们。亘亘她们第一次看到用大南瓜做成的灯笼,兴奋地不断催促我们开始和她们着手做Jack-o Lantern灯笼。

当天下午阿嘉就摆开阵势开始与亘亘和如如做Jack-o Lantern,两个小朋友早就等不及了,急急忙忙地扒完午餐就摆好桌子坐在后院等她们老爸了。

开始啰! 之前我们有在卖场买了一组工具和设计图,因此小朋友们就先将选好的图案贴在南瓜上(也可以自己用油性笔直接在南瓜上作画)。如如年纪较小,还需要爸爸在旁边协助。姐姐第一次做就想挑战难度高的,从两姐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姐妹俩的个性不同。不过第一次做南瓜灯笼两个人都做得很成功,因此两姐妹迫不及待地将她们的Jack-o Lantern放到家门口,静待夜晚的来临。

吃完晚餐之后,天色渐渐黑了,亘亘和如如不断地催促着我们点蜡烛了。蜡烛一点亮,哇!我们忍不住同时赞叹着——好美!点着灯的南瓜气氛完全不同了,我和阿嘉对她们说:“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做Jack-o Lantern哦!”

仔细想想,这一年来美国与以往我们夫妻俩单独出去有所不同,因为有孩子们,我们才有机会尝试做许多不同的事情,也因此增添了许多的生活乐趣。不然,万圣节对于我们大人而言,可能就会像是个普通节日般平淡度过,而不会留下这么多精彩的回忆了。

在这个属于孩子的节日里我们也重拾了我们的童心,一起享受着这个难得的回忆与体验!

纳府万圣节嘉年华会(Halloween Festival)

每年在万圣节的前一个星期六,我们附近的乡镇纳府都会举办一场万圣节嘉年华会。现场除了会将当地居民刻好的南瓜沿路排列供人参观之外(当地称为南瓜会展),也会有万圣节主题游行以及刻南瓜比赛等等的系列活动。

当天我们约了如如的好朋友澄澄一家人一同前往,两家的小朋友都非常开心,因为她们五个人很喜欢一起玩。一到那里,映入眼中的即是一个个橘橙橙的南瓜沿途排列着。街道两旁的商店也都布置着许多万圣节的装饰。沿路上你还会看到各式各样装扮的人与你擦身而过。

“妈妈!你看!那里有个人头上插着一根刀子耶!”如如指着前方惊呼。

“爸爸!你看!对面有一个穿着黑衣,脸涂得白白的鬼……天啊!他的手是骨头耶!”亘亘急忙拉着爸爸看对街上的“鬼”。

看着满街的兔子、妖精、公主、僵尸、木乃伊等到处穿梭,没有人觉得奇怪,这样的情景实在煞是有趣,到处充满欢乐的气氛。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喜欢搞怪的人可以趁此机会尽情地发挥创意。

由于女儿们刚在家里刻过南瓜,因此对于沿路上各个精雕细琢的南瓜灯笼非常感兴趣,每一个灯笼都低头细细地研究并且品头论足一番。

“哇!这个太神了!怎么能刻得这么细啊?”

“这个就不怎么样……哇!这里有刻狮子王耶!”

孩子们惊呼连连,五个小头也不时挤在一起唧唧喳喳地讨论着。我们大人们也不禁惊叹,这些南瓜灯笼雕刻几乎已接近艺术品,平时在卖场看到摞成一堆的大南瓜时,实在很难想象它们竟然可以被雕刻出这么多种栩栩如生的图案来!

接近傍晚时,游行开始了。其实这场小游行是由当地居民组成的,他们号召有兴趣装扮的居民一起来游街,因此与台湾游行那种敲锣打鼓又浩浩荡荡的感觉完全不同。不过虽然不盛大,却多了一点贴近民众的温馨感。你会看到打扮成骷髅头的夫妻手牵着手出场,也会看到爸爸抱女儿,妈妈牵儿子的动物家庭出场,还有手拿着水晶球装扮成巫婆的老奶奶,及一群用滚筒卫生纸缠住全身装扮成木乃伊的青少年等等,不只让大家开怀大笑,手上的照相机更是闪光灯闪个不停,也为这个平时宁静的小城镇带来不少欢笑声。

随着夜幕的低垂,整条街道的气氛开始变得截然不同!每个南瓜灯笼的脸都亮了起来,借由灯光从里面透射出来,其图案更加的鲜明,也更能显现出作者的设计。

在这场盛会里将入选的南瓜集中在此,让大家参观顺便义卖,赞助一下举办这场活动的花费。这些参加比赛的作品皆须挑选很巨大的南瓜,这样的面积才够雕刻出复杂的图案,果肉也会较丰厚不容易塌陷。

我们细细地观看这些入选的作品,一边观看一边赞叹,这简直是鬼斧神工!虽然因为南瓜是蔬菜,果肉不硬,所以不难雕刻。但是精细的雕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时它的柔软反而提高了难度。

我们在这个入选的作品区流连了许久,这些南瓜灯笼简直令人爱不释手。令人惋惜的是,南瓜灯笼通常不能摆放很久,一个星期即会开始渐渐地枯萎变形,所以这些美好的影像就只能留在我们心中了!

林肯小学一年一度的万圣节游行

林肯小学每年在万圣节前都会举行一次万圣节游行。

全校的小朋友包括老师们在这一天都会装扮成不同的造型,然后由老师带领着全班绕学校外围游行一周,返回教室再接着举办万圣节party,因此每个小朋友都摩拳擦掌地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亘亘和如如也早在几星期前就唧唧喳喳地讨论着要打扮成什么了。

当天大家都起了个大早,老爸还费心地事先买了人体彩绘用品,帮她们在脸上和手上画上图案,准备让她们风风光光地上场。

等小朋友们出门搭校车上学之后,我和阿嘉也匆匆吞下早餐,拿了两台相机准备到学校帮她们拍照,留下这特殊又珍贵的回忆。 当我们还在沾沾自喜说时间拿捏得刚刚好时,到了校门口才发现不妙,校门口早就挤了很多家长,并且大家都已占好拍摄的角度拿着相机或架好DV等着了。更不妙的是,当我们好不容易停好车时,亘亘她们班已经走出校门了!

我和阿嘉马上兵分两路,一人守着一个女儿拍摄。当天早上大约只有摄氏十度,还刮着冷风,我沿路拍照拍得手都冻僵了。而我这个可怜的妈则是顾不得脚上穿着高跟马靴,马上抓起相机狂奔追赶,而且还不忘沿路拍摄!

学生们绕着校园走完一周之后,就各自回自己的班级举行party。这里的小学很注重家长的参与,也会提供机会让有心参加学校活动的家长奉献一份心力,同时学校也可仰赖家长的支持来维持一些活动的运转。因此party的点心,饮料与餐具等都是由家长提供,并且在几周以前就邀请家长共襄盛举。

一走进学校就可以看到各班老师布置的巧思。自从进入十月份开始,几乎整个月份所从事的许多教学活动都与万圣节有关:制作南瓜形状的劳作、谈论万圣节的由来、教有关万圣节的单字(鬼魂、蝙蝠、墓碑等),或者运用骷髅图案教人体骨头部位名称等等。

孩子们整个月份都沉浸在万圣节的气氛里,每天上学都很开心,因为这些课程都很有趣。

如如的老师,汶特斯太太很用心地准备了万圣节的图卡给每个人。猜得出来是做什么的吗?

答案是,美国人很喜欢玩的宾果游戏。

老师准备了上面画有图案的图卡,并且随机念出它的单字,只要小朋友的卡片上有老师念的单字就在上面放一颗糖果,先宾果的小朋友要正确念出宾果那条线上的所有单字之后,就能得到一包糖果。

这真是个寓教于乐的游戏,当然,小朋友都玩得很兴奋啰!只有我家如如一直想把那些糖果吃掉,老爸还在旁边拼命阻止她:“不要把老师的棋子吃掉啊!”

进行一些游戏之后,即将进入点心时间了,老师为了安抚小朋友们急躁兴奋的心情,很有技巧地在每组桌上放了三组南瓜拼图。当小朋友们认真将拼图完成后,心自然就会静下来,此时就可以到点心桌上领点心了!

亘亘的班上则是由家长带大家玩游戏,大家卸下“碍事”的装扮之后,就开始吃吃喝喝起来了!

后来听亘亘说中午汉柔小姐准备了比萨和爆米花给大家吃,并且一边看海洋生物的影片,让她们过瘾极了!

过了今天,学校还连续放两天假,虽说是Teacher-Parents conference(亲师会谈,主要是要谈孩子开学至今的表现与成绩),但对孩子来说,连着周末足足放了四天假。

加上今天在学校的party,这星期简直就是儿童欢乐星期了!因为,整个星期都没有作业。

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蛋)!

接下来就到了万圣节的重头戏了——Trick or Treat!

女儿们期盼这一天很久了,自从我们帮她们买了装糖提袋之后,两个小家伙一天到晚都轮流在敲家的前后门,说是要“练习”如何讨糖。

在美国与我们家互动最频繁的除了澄澄一家人之外,就属美丽姐一家了。美丽姐是台湾人,来美国作博士后研究时认识了她的美国老公杰夫,因此在美国结婚落地生根,随着杰夫在WIU找到教职后才搬到马科姆来。由于她们家的三个孩子与我们家女儿年纪相近,加上美丽姐很照顾我们这一个独立来此生活的台湾家庭,因此这一年在美国时大家都很常联系。

由于马科姆很小,在这里居住的华人几乎互相都认识。万圣节当天,美丽姐就吆喝了一群年纪相仿的华人小朋友们一起组队“要糖去”!

当晚每个小朋友穿戴起他们的装扮到美丽姐家集合,因为这组“要糖队伍”当天要糖的目标就是美丽姐住的小区。时间一到,小朋友们陆续地从四面八方跑出来,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讨论起待会儿要如何讨糖的事。大人们则忙着寒暄以及帮孩子们整顿装备。

马科姆这里的习俗是,如果你愿意参与万圣节讨糖活动,就把家门口的灯点亮,孩子们都知道只能到有点灯的人家敲门讨糖,如此一来不愿意参与活动的人也不会被打扰。

不过久而久之,每个小区就会形塑出它们共同的形态,这一个小区大部分的家庭都没点灯,只有零星的几家而已,通常家长也不会带孩子们到这里来讨糖,渐渐地原本点灯的人家也就不会点灯了。

孩子们的雷伯伯很喜欢小孩子,但因为他住的小区点灯的不多,因此每年他准备的糖果都剩很多,让他感到很失望。今年我们特地拐个弯到他家要糖,他很开心地端了一大碗糖出来给女儿们。

由多个华人家庭所组成的这个“要糖队伍”全员到齐之后,大伙儿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第一家目标就是美丽姐的邻居,一堆小孩子像看到猎物似的,全部奋力往前冲啊!对方一开门,就看到一堆小头挤在门口。“小蝗虫们”拿了糖果,道了谢之后,又整群地往下一个目标冲。

刚开始孩子们还很顾及自己的装扮,那些小翅膀啦,巫师帽啦,但是后来发现这些装备有碍于“冲刺”,因此纷纷卸下装备交到父母手上,这时候是精灵或巫婆都不重要啦!要糖才是最重要的事!

我们这些老爸老妈跟在小蝗虫们的后面,一路追赶着他们的脚步,一边喊着小心水沟之类的话,一边又忍不住地被她们的行径逗得哈哈大笑!果然,Trick or Treat的活动还是要一群人才好玩。

让他们Trick or Treat的这些人家除了准备糖果给孩子之外,有些也会准备小礼物:小贴纸或小笔记本等……也有些人不买糖果,而是准备零钱给孩子们,一人发美元十分或二十五分。更有些人会加入一起同乐,在门口装鬼吓来讨糖的孩子,或者要求唱一首歌才可以拿糖果之类的。孩子们都玩得不亦乐乎,整个小区充满着欢乐的气氛,也为这个游戏增添了许多的乐趣。

天色渐暗,爸爸们负责拿手电筒帮孩子们照路与指挥交通,妈妈们则是负责拿着小朋友们不断卸下的装备,到最后他们连外套都脱了,因为跑了一个多小时,全身都已经热乎乎了。

回到家之后,亘亘和如如急忙检查“战绩”。两人将袋子中满满的糖果倒出来,忙碌地互相品头论足一番。

在她们忍不住动手要开始拆包装品尝时,我们赶紧阻止她们。不是因为怕她们吃太多,而是因为美国以前曾经发生不肖的民众在糖果里下毒的事件,因此现在家长们都很提防。虽然我们住的城镇民风淳朴,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所以阿嘉和我小心翼翼地检查过每一颗糖果(只差没拿放大镜来看)。挑出可疑的糖果之后,就让她们大快朵颐了? 错! 自从在这里付过令人心痛的牙医账单之后,我们就相当谨慎地限制她们吃糖的数量了!所以让她们挑选想吃的糖之后,其他的全数充公,往后再陆续“配给”给她们吃。不然一下子将好几斤的糖果吃完还得了呀!

令孩子们欢欣雀跃的万圣节就在满载而归的Trick or Treat活动后结束了。在这整整的一个月中,也让我们这一家短暂停留的居民好好地体会并且享受了这个欢乐的节庆,并在我们共同的记忆库中存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唯一令我烦恼的是,孩子们的“战绩”再加上我事先准备让别家孩子讨糖却“滞销”的糖果,家里的糖果目前就像座小山似的!我该往哪里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