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梁稳根和他的三一重工
26111800000027

第27章 品牌建设:创建重工企业服务第一品牌(4)

法国举办的这次盛会简称“法国INTERMAT展”,是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知名度最高的国际性展会之一。展会上集中了大量世界工程机械领域技术最先进、品牌实力最强的机械长跑。三一自从2006年首次参加展会以来,不仅在展台规模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展台设计方面同样也凸显出不凡的实力。据三一参展人员介绍,在2012年的法国INTERMAT展中,三一展台的面积高达4680平方米,如此大的展台面积可谓是前所未有,三一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参展商。在展台中,三一将旗下技术最先进的产品,如挖掘机械、路面机械、混凝土机械、履带起重机以及汽车起重机、桩机等数十种产品一一陈列开来。

这次展会上80%的三一展品符合欧洲标准,95%排放标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以说,参展的三一产品大多是针对欧美高端市场量身定做的,且产品通过了欧洲最严格的、有“制造商打开并进入欧洲市场护照”之称的CE安全认证,以及专为元器件产品定制的TUV安全认证。也就是说,三一在展会上的产品可以畅通无阻地在欧洲地区销售。

可以说,三一在品牌建设方面确实花费了不少精力,这从本次展会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比如,为德国市场专门定制了起重机,为意大利市场量身定做了混凝土搅拌机等,这些产品让三一产品在赚足外界眼球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在参展的产品中,三一的一款型号为SAC2200F的220吨全路面起重机就是专为德国市场量身打造的。据三一负责人表示,这台机械设备的研发团队人数高达21人,研发人员来自于五湖四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德国籍工程师。从2010年开始,研发人员兵分两路,相继奔赴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市场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他们或者进入到起重机施工现场,或者和客户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以便充分了解市场以及客户对起重机的真实需求情况。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后,三一人便进行了研发,最终通过一年多的时间,研发人员研发并制造出完全符合德国市场的起重机。而更令三一人备感欣慰的是,产品在下线的当天,就与德国一些客户达成了购买起重机的意向。

参与SAC2200F全路面起重机的研发工程师这样表示道:“这款产品是完全本地化产品,很多欧洲(特别是德国)的客户喜欢在机械操作界面中显示卷扬速度及方向,因此我们在研发时将这一点充分地考虑了进去。同时,该款设备排放标准完全符合欧洲的标准,并且还通过了欧洲最为严格的许可认证。这一切或许就是三一品牌的实力所在。

另外,三一还有一款型号为SY5400GJB12的混凝土搅拌车,这是一款专门为意大利市场量身打造的产品。当这台搅拌机送到意大利经销商手中时,这位经销商竖起了大拇指,被三一品牌实力所折服。其实在这台机械上,三一技术工程师们倾注了很多心血。产品也经过了早期的市场调研,并且实现了零部件本地化购买和生产,追求卓越品质,最终完成产品的制造。对此,三一德国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产品是三一的发展思路之一,在显示三一研发实力的同时,也将三一的品牌实力凸显出来。”

在法国INTERMAT展会上,三一作为一家来自于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的龙头企业,不仅参与了像鸟巢、国家大剧院、香港环球贸易广场等诸多标志性工程外,三一的产品还遍布世界各地,并且在重大的项目中经常会看到它的身影。比如,被称为世界第一高楼的迪拜塔、日本第一高楼的阿倍野中心、沙特王国大厦、欧洲第一高楼的俄罗斯联邦大厦等。此外,三一的国际化正在以稳步发展的姿态向前发展,目前已经在美国、德国、巴西和印度等地建立了产业基地。随着三一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三一的品牌价值会更加强大。

其实,三一在法国展上作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已经逐渐让世人对其品牌实力有了更深的了解。业内人士认为,三一将本土化作为国际化发展的一部分,随着品牌建设的不断增大,三一必然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主导位置,并将其品牌实力展现出去。对此,业内专家非常看好三一在展会中的表现,因为他们相信,三一通过展会成功地实现全面“发力”,而展会无疑成为帮助三一“发力”的“起跳板”。

9.三一品牌价值结出的丰硕果实:“八项第一”

2011年,对于三一重工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在2011年工程机械行业用户满意度测评中,三一包揽了八项第一。测评是由中国质量协会和全国用户委员会共同发起的,参与调查的对象大多是直接使用工程机械产品的用户,因此测评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测评的范围是国内工程机械的主流品牌,其中还包括国外品牌以及国内自主品牌。测评会从市场的角度出发,结合用户的切身体会,对数千名用户进行调查,以便使测评结果更具权威性。

测评范围主要涵盖了起重机械、铲运机械、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挖掘机械等十四种产品。从测评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国内工程机械市场中,国产自主品牌的工程机械用户口碑要比国外品牌普遍偏高。以三一为主要代表的国产自主品牌,在车载泵、搅拌站、泵车、拖泵、摊铺机、履带起重机、挖掘机、旋挖钻机等方面表现得十分抢眼。其产品总体的用户满意度比国外竞争者利勃海尔、卡特彼勒、施维茵、英格索兰、普茨迈斯特等都要高。

从测评结果中可以看出,以三一为代表的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甚至很多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客户满意程度已经超过了国外产品,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欣慰。对此,行业资深专家表示,三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机械产品的用户满意度普遍高于国际竞争者,说明国内在工程机械制造领域的总体竞争力可以很好地与国际品牌形成有力的竞争。从近些年来市场的发展情况就可以看到这一点。自从2010年以来,三一在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桩机等产品的自主品牌市场就一直占据半壁江山。2011年后,三一品牌的整体市场份额又继续提升,而国际品牌的市场份额在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在国际品牌中,日系和韩系的市场份额下降超过了五个百分点,而欧美系的市场占有率上升了不到一个百分点,而三一的市场占有率高居行业首位,显示出其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三一产品收揽“八项第一”,说明其自身品牌的用户满意度高。而这主要得益于三一在产品质量和性能方面追求精益求精,同时还能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可以说,三一产品给客户最深的体会就是性价比高。

产品能否得到客户的认可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心态,这是梁稳根在三一发展中总结出的道理。人们或许听说过日本企业在发展中十分注重精益求精的案例。比如,日本的餐饮企业对洗碗工的要求非常严格,洗盘子的次数要在五次以上才算合格。他们认为,盘子的干净程度是顾客再次光顾的关键因素。对此,洗碗工必须严格执行这项规定。第一遍先把油垢冲洗掉,第二遍再对盘子进行认真的洗刷,第三遍要把盘子放在清水里浸泡后取出,最后两遍就是要对盘子不停地擦洗,直到盘子光亮如新。

可以说,三一在发展中就要有像洗盘子这样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因为梁稳根知道,企业经营必然要设计出让客户无可挑剔的产品,而要让产品做到无可挑剔就必须具有精益求精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品牌优势。

其实,三一在强手如林的工程机械市场是一步步发展而来的,更是通过精益求精的态度取得成功的。就拿挖掘机来说,三一早期生产的挖掘机与国际同行相比并没有多少独特之处,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处于被动地位。但不服输的三一人并没有丧失信心,变压力为动力,通过技术创新以及优质的服务,逐渐赢得了客户的口碑,并在国际市场上打响了自身的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梁稳根总是反复向三一人强调精益求精的重要性,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三一不仅做到了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还做到了对客户服务的精益求精。也正是因为如此,三一才能在众多工程机械企业中脱颖而出,并用自身强大的品牌优势赢得了客户良好的口碑,而获得“八项第一”可以看成是三一品牌价值结出的丰硕果实。

10.三一十年磨一剑,成就桩机行业卓越品牌

早期,在提到旋挖钻机时,人们大多会感到陌生。因为,国内桥梁工程施工大多采用基本的人力挖孔或冲击钻的方式,旋挖钻机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旋挖钻机大多还被国外品牌所垄断。在这种情况下,三一决心打破这种被动的发展现状,后来成功研发出承载着梦想的北京桩机。可以说,北京桩机的发展为民族品牌树立了形象,担负起替代进口的重任,并凭借技术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桩机行业的领跑者。

2003年,当北京桩机将自己通过技术研发的首台型号为SYR220的旋挖钻机推向市场时,国内同行者备感震惊。业内人士认为,SYR220旋挖钻机不仅定位高端,而且在中国桩机市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国内很多重大工程的建设中,SYR220旋挖钻机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而三一的品牌形象也因此而提升。然而,SYR220旋挖钻机的诞生并非一路平坦,在研发过程中,由于缺少设备以及人手,研发人员凭借“敢啃硬骨头”的精神,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研发任务。当钻机被研发出来后,便以高性能、高稳定性以及高效率为三一打响了旋挖钻机的品牌。当时,一位参与研发的技术人员骄傲地回忆道:“产品被研发出来后,便络绎不绝地接到了客户的订单。再加之三一是当时国内第一家有能力生产桩机的企业,因此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内桩机的第一品牌。”

三一经过SYR200的研发,在桩机领域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研发成果非常丰硕,备受市场和客户关注的SR150、SR250、SR280、SR110、SR130U等产品陆续研发成功,而其他类型的产品,如潜孔钻机、全方位旋喷钻机、电液桩架等,也接连下线。

2007年,敢于大胆进行创新的三一又提出了国产入岩钻机的概念,并成功研发出型号为SR220R的入岩钻机。该产品的问世不仅带动了国内入岩钻机的迅速发展,还为三一赢得了市场的赞誉。2008年,三一提出了大吨位桩机概念,这在当时一些国外桩机厂商看来有些“自不量力”,认为三一很难实现这个愿望,但当三一成功研发出型号为SR360的大吨位旋挖钻机后,给了那些国外桩机厂商有力的一击。令所有三一人感到骄傲的是,这台设备不仅是亚洲首台大吨位旋挖钻机,还标志着国内大型旋挖钻机依赖进口的时代基本结束。

随着旋挖钻机的研发和普及,客户在桩机操作的便捷性和个性化方面有了更加强烈的需求,如何让桩机满足客户的需求成为三一需要面对的问题。此时,实现桩机智能化、数据化成为三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一在2010年的上海展览会上,推出了一款型号为SR420Ⅱ的钻机,它具有智能化和数据化的特点,同时也是国内大吨位钻机中的佼佼者。

其实,三一是在“中国没有能力研发旋挖钻机,也很难做出好钻杆”这样的嘲笑声中成长起来的。而钻杆和旋挖钻机,就好比是吊臂和起重机、臂架和泵车一样,是机械最核心的部件之一。钻杆在很小的截面上要承受着相当大的负荷,又加之外界的其他因素,对其制造、材料以及工艺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在三一桩机起步阶段,钻杆大多从意大利进口,自身缺少必要的研发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三一人有了强烈的紧迫感,认为要自主研发出钻杆。

2005年,三一正式开始研发钻杆,虽然初期的产量不是很高,但钻杆质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不断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提升钻杆适应工况的能力。其实在意大利等国家,会将旋挖钻机定位于专打土层的机械设备,而对于岩石层却无能为力,因为钻杆不能承受岩石层带来的冲击力。此时,三一的技术研发人员意识到,国内山区分布面积广阔且地质复杂,如果旋挖钻机不能击打岩石层的话,不仅让施工受到极大的限制,还不能让三一拥有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品牌实力。就这样,三一技术研发人员开始向硬岩层旋挖钻机领域开足马力。在2006年到2008年两年的时间里,三一旋挖钻机的施工范围取得了明显的跨越——从最初的土层、沙层跨越到泥岩层、花岗岩层、砂岩层和灰岩层,最终啃下硬岩层这块“硬骨头”。而这也让三一研发出的钻杆成为真正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钻杆,并且让三一品牌名扬海外。

可以说,三一钻机的成功问世,不仅给客户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还让他们感受到优质的服务,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后,让客户对三一的品牌认可度进一步增强。众所周知,旋挖钻机属于地下施工产品,未知因素非常多,因此对施工要求非常严格。为此,北京桩机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研究旋挖钻机施工的工法研究院,以便为客户施工提供必要保障。2010年,北京桩机又提出“整体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全程服务并提出解决方法,这在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让客户对三一刮目相看。比如,在西昌攀钢钒钛基地的施工过程中,现场由于泥岩打滑,机械非常不易钻入,现场一些厂家的旋挖钻机都没有用武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三一的技术人员通过商讨、调整钻具角度解决了泥岩打滑的问题——仅仅用了不到四个小时,钻机便发挥出作用,成功实施了开钻。

此外,三一桩机服务和产品研发的有效联动也让客户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比如,桩机研发部门根据客户服务部门提出的反馈,在产品上安装了类似于汽车倒车雷达的装置,这样让客户可以非常方便地观察桩孔情况,满足他们对机械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就这样,三一桩机将质量和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开创了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先河,还成就了自身卓越的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