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
26039200000030

第30章 附录国家安全局在二战中进行的密码战(5)

由于美国和苏联方面的间谍活动十分频繁,所以进入苏联的美国特工的工作任务比较重,于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在霍华德进入苏联前再次对他进行了培训。与此同时,霍华德的妻子也即将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派遣到苏联协助他的工作,所以她也接受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训。

培训完之后,霍华德夫妻二人即将以美国驻莫斯科工作人员的身份前往苏联。为此,霍华德还专门学习了俄语,并买了一辆新轿车运到苏联。然而,一切准备就绪,正当霍华德想在苏联大展身手时,一个坏消息传来了——霍华德由于没有通过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测谎实验而被迫离职。测谎实验显示,霍华德不仅有过吸毒史,还做过小偷。虽然霍华德一开始不承认这一事实,但经过详细的调查,在铁的证据下,他被迫承认了。而隐瞒和欺骗是美国情报机构最不能接受的缺点,所以霍华德的“被迫离职”也就可以理解了。

就这样,霍华德于1983年6月带着对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不满和怨恨离开了情报机构。虽然离开了美国中央情报局,但美国中央情报局关于潜伏在苏联的美国特工的信息还在霍华德的脑中,而美国中央情报局绝不会想到霍华德这一带着负面情绪的离开会在之后给美国造成巨大的损失。

离开美国中央情报局之后霍华德凭着自己的学历,以及曾在“国务院工作”过的经验(当然,霍华德并没有真正在国务院工作,由于美国特工这一身份不能被外界知道,国务院工作人员的这一称谓只是对外的说辞而已),很快便在他的故乡新墨西哥州找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负责核算新墨西哥州的收入预算。

在这期间,霍华德曾被派遣到美国的华盛顿参加经济会议。在会议期间,霍华德曾在苏联驻华盛顿的大使馆前徘徊了很长时间,也许这个时候,他就想投靠苏联,出卖自己脑中的情报吧!但不知是何种原因,他又打消了这一思虑。

但在新墨西哥州工作的这段时间,霍华德心情十分郁闷,于是整天以酒度日,并且酗酒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而在1984年2月26日霍华德再一次从酒吧出来时,他醉醺醺地跟踪三个年轻人回家,并用枪指着其中一个年轻人的脑袋,但那个被枪指着的年轻人也不是吃素的,只见他们二人经过一番争夺,最后年轻人反而夺过了霍华德的枪,并把他送到了新墨西哥州的警察局。后来,霍华德被罚款7500美元,并被判5年的有期徒刑。据说,美国中央情报局得知这一消息后,动用了关系,才让霍华德免受这一场牢狱之灾。

霍华德以前意气风发,事业如日中天,而现在却落魄不堪,甚至差点蹲监狱,这一强烈的落差让他的心理严重不平衡。也许就是在这时,这种心理落差使霍华德又产生了在华盛顿参加经济会议时曾产生过的念头——出卖美国特工的情报,投靠苏联。

之后,霍华德带着妻子玛丽多次去欧洲度假。当然,去欧洲度假只是一个幌子,他的真实目的是与苏联方面联系、交易。与此同时,霍华德账户上的资金也日益丰厚了起来。由于霍华德曾经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待过几年,所以对于这些间谍活动他也有一定的经验——在和苏联方面联系时从不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而是使用了一个叫作“罗伯特”的代号。

1985年6月14日,美国驻苏联的工作人员保罗·斯通博被苏联驱逐出去。

对此,苏联政府的理由是:大使馆工作人员只是保罗·斯通博对外的一个职务,他的真正身份是美国的一名间谍。3个月后,苏联科学家托尔卡切夫被捕,之后又被处死。理由是:他向美国情报机构出卖情报。作为一名科学家,托尔卡切夫手中掌握的数据无疑是相当具有价值的。后来经过调查,托尔卡切夫向美国情报机构提供的情报中竟然包括苏联空军躲避飞机及雷达追踪等方面的信息。对此,美国中央情报局给他支付了200多万美元的报酬,而这一报酬相对于他所提供的情报的价值而言可谓是九牛一毛。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不少特工甚至开玩笑说:“托尔卡切夫帮助美国中央情报局把研究无线电技术的所有经费全都捞回来了。”

美国安插在前苏联的间谍的暴露让中央情报局意识到可能出了内奸,于是中央情报局立即联合美国联邦调查局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终于,他们查出了出卖情报的人的代号为“罗伯特”,而之后他们就查出了代号为“罗伯特”的这个人就是霍华德。但是,仅仅知道这些还不够,要想定霍华德的罪,还需要足够的证据。于是,几天后,美国联邦调查局就在阿尔伯克基和圣菲地区专门为霍华德设下了陷阱,而这一行动的负责人就是联邦调查局局长的得力干将詹姆士·吉尔。

霍华德的住所就在新墨西哥州圣菲地区的东南方向,距离圣菲仅有12英里左右。那里风景很美,远处的圣格雷德克里斯托山脉若隐若现,宛若少女优美的曲线,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然而,就在这么优美的地方即将发生一场看不见的“暗战”。

詹姆士·吉尔命人对霍华德进行全天时的监视。不仅如此,他还命令特工窃听霍华德夫妻的电话。然而,他们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却始终没有找出霍华德是间谍的证据。于是,联邦调查局特工开始改变策略——改为正面接触目标人物。

1985年9月19日上午,詹姆士·吉尔命令一名特工约见了霍华德,然而见面后,那名特工并没有从霍华德的口中得知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反而是霍华德在和这名特工谈话的过程中总是牵着这名特工的鼻子走,令这个特工十分被动。更加糟糕的是,这一接触可能引起了霍华德的警觉,这令联邦调查局格外沮丧。正当联邦调查局认为这一策略失败时,霍华德却突然在次日主动与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接触,并表示十分愿意协助联邦调查局的工作。

第三天,霍华德像平时一样去上班,虽然联邦调查局特工跟踪他时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联邦调查局特工却不知道霍华德已经在他办公的地方留下了两封信,一封是给妻子玛丽的留言,另一封则是一封辞职信,信中还装有办公室的钥匙。从霍华德留下的东西可以看出他已经感觉到了危险,但可惜的是,联邦调查局并不知道这一切。

下午3点,霍华德的妻子玛丽联系邻居,要求他们帮助自己看一下孩子,自己有要事要办。邻居把霍华德夫妻的孩子抱回家中看护,其实如果联邦调查局的特工细心的话,应该可以看出玛丽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和邻居寒暄,这也是联邦调查局特工犯下的一个错误,不过这一错误并不是致命的。联邦调查局特工犯下的一个致命的错误便是在霍华德夫妻二人离开家时,没有看到他们出门(联邦调查局只派了一名特工监视霍华德)。

而此时的霍华德夫妇正在开车向圣菲方向驶去。19点20分左右,“霍华德夫妻”开车返回了家中。不过,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霍华德”并不是真正的霍华德,而只是一个带着假发、穿着霍华德离开时的衣服的假人。当监视他们住所的联邦调查局特工看到他们回家时还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名特工不知道霍华德夫妻是什么时候离开家的,但看到“霍华德夫妻”全部回来了,他又十分庆幸他们并没有逃离。

当天晚上,玛丽按照事先和霍华德的约定,往他的办公室打电话,此时的玛丽知道接听电话的并不是她的丈夫,而是一个事先放好的留言机,里面早已放好了霍华德的录音。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监听电话的特工放心,而事情也像霍华德所想的那样,监听电话的特工听到霍华德的录音后并没有起疑心。那么,既然霍华德没在办公室,那他到底在哪里呢?

此时的霍华德早已逃脱了——霍华德乘坐飞机先是飞往纽约,然后又从纽约到达赫尔辛基,最后进入苏联的境内。而在霍华德逃离后的24小时之后,联邦调查局才感觉到有些反常,但此时的霍华德早已来到了苏联境内,联邦调查局鞭长莫及,为时已晚。霍华德的逃离让联邦调查局的面子和里子尽失,狠狠地给了联邦调查局一个响亮的耳光。

后来霍华德被联邦法院以间谍罪起诉,然而,此时的霍华德已经在苏联,即使美国联邦法院想逮捕他,但有苏联的从中阻挠,却无法逮捕霍华德。

而霍华德到达苏联后,受到了苏联方面的热烈欢迎。苏联方面不仅为霍华德提供了一栋风景优美、环境舒适的别墅,还派遣了两名克格勃来保护他的安全。而霍华德后来也没有让苏联失望,他来到苏联后,又相继揭露了美国安插在苏联的两名特工,其中一位是美国驻苏联的一位名叫迈克·塞勒斯的大使馆工作人员,而另一位也是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毫无疑问,苏联得知这一信息后也像驱逐保罗·斯通博一样将这两个人驱逐出境。

霍华德出卖的情报令美国的情报机构损失惨重。这样美国的情报机构视霍华德为眼中钉,认为他手中掌握着大量的事关美国国家安全的情报,无时无刻不想将霍华德除之而后快。无疑,霍华德是掌握了美国情报机构的一些情报,但他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时间毕竟不长,掌握的情报也没有美国情报机构想象那么多。而美国联邦调查局过分夸大霍华德手中掌握的情报这一行为,在无形中使自己忽略了苏联安插在美国情报机构的其他间谍,其中就包括奥尔德里奇·埃姆斯和罗伯特·汉森这两名巨大“鼹鼠”,致使这几名“鼹鼠”在数年后才被美国情报机构察觉并抓捕。

美国情报机构将目光狠狠地盯住霍华德,而霍华德在刚到苏联的时候也毫不放松。刚开始时,霍华德由于担心美国情报机构的特工将他抓住,并带回国接受联邦法院的审讯,所以他很少走出别墅。不过,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发现美国情报机构特工的影子,再加上有克格勃的保护,于是他便大胆起来,而且有时还会到欧洲的一些地方游玩。而更让霍华德开心的是,他的妻子并没有受到他逃离美国的影响,依旧可以带着孩子到苏联来看望他。所以,他认为美国情报机构已经不再将他放在心上,警惕性也就大大降低了。也许正是因为他警惕性的降低,这才发生了这样的一幕——摔下楼梯,突然猝死。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显示是美国情报机构将霍华德杀害的,但相信霍华德的突然猝死与美国情报机构脱不开关系。毕竟美国情报机构的手段非常多,相信令一个人被迫“自杀”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2.埃姆斯:中央情报局里的特大“鼹鼠”

1994年2月21日,美国中央情报局精英部队中的一名特工奥尔德里奇·埃姆斯竟然被联邦调查局逮捕了,并被判为终身监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身为中央情报局的一名特工,却被美国的其他情报机构(联邦调查局)逮捕呢?

原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十分腐败,效率十分低。当时,中央情报局内部有很多特工都被策反了,而埃姆斯早在1985年就被前苏联收买了。虽然美国中央情报局也知道自己的这个组织当中出现了“鼹鼠”,但由于机构内部成员办事效率十分低,尽管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反间谍组在机构内部大肆调查,但仍然没有发现“鼹鼠”的踪迹。无奈之下,只好向美国的其他情报机构求助。而美国联邦调查局专门负责调查一些间谍与反间谍案件,在这一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所以在接手这一案件后不久就调查出埃姆斯就是中央情报局内部的特大“鼹鼠”,这才出现了埃姆斯被捕的一幕。那么,为什么埃姆斯从1985年为前苏联效力,在历经9年之后才被发现呢?他又是为了什么才作出卖美国情报的行为的呢?

在埃姆斯投靠苏联后,他为苏联方面提供的情报使得至少100名美国特工在苏联暴露。从1985年开始,中央情报局发现很多美国特工在苏联失去消息。

不仅如此,美国费了很大精力才策反的苏联克格勃也渐渐被苏联处决了。种种迹象表明美国中央情报局内部出现了间谍。直到这时,美国中央情报局才不得不承认自己内部确实出现了叛徒。恰在此时,爱德华·李·霍华德潜逃苏联,他出卖美国情报的间谍行为已经确认无疑,所以,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不少人认为爱德华·李·霍华德是隐藏在中央情报局的那名特大“鼹鼠”。也就是说,爱德华·李·霍华德的暴露在一定程度上掩护了奥尔德里奇·埃姆斯的间谍行为。

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爱德华·李·霍华德在中央情报局的时间毕竟不长,他真的有接触到那么机密的情报吗?然而,由于中央情报局比较顽固和傲慢,不承认自己这一机构出现了如此多的间谍,所以这一质疑的声音也渐渐消失了。

尽管如此,美国中央情报局并没有放松警惕,它在组织内部先后对自己的员工进行了数次的测谎实验,而埃姆斯也在1986年和1991年接受了测谎实验的检测。不过,由于苏联的克格勃已经告诉了埃姆斯躲过测谎实验的方法,即在检测前一天,睡一个好觉,尽量放松并保持冷静,和测试人员搞好关系,这样就能成功地躲过测谎仪器的检测。而埃姆斯按照苏联克格勃告知的方法,果然顺利地过关了。由于美国中央情报局过于信任测谎仪器,这又让埃姆斯躲过了一劫。

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果人们确实做过出卖国家情报的行为,那么这一事情早晚也会暴露。越来越多的情报的暴露使得美国中央情报局承认自己内部还存在着间谍,在调查无果后,便联合联邦调查局成立了代号为“天亮”

和“演员”的两个行动小组,专门调查导致那些秘密行动失败的罪魁祸首。

就这样,“天亮”和“演员”双管齐下,小组成员首先调查了那些间谍行动失败的详情,之后又阅读了与此有关的档案,分别列出了一份疑似“鼹鼠”

的名单。在这个名单中,所有参与那些失败的间谍行动的人员赫然在列,而那些有可能了解这些间谍行动的情报人员也是被怀疑的对象。之后,这两个行动小组针对这些人员的收入、生活情况一一进行排查。

最初列入名单的成员有200人之多,而在这两个小组成员对这些人进行调查后,到1992年,将这些人减少到了40个。而令这两个行动小组颇为惊讶的是,中央情报局苏联分部的负责人埃姆斯均在“天亮”和“演员”所列的名单上。就这样,埃姆斯浮出了水面。

经过调查,小组成员惊讶地发现,仅在1985年4月到1993年8月,中央情报局付给他的工资才仅仅34万美元,而埃姆斯在这段时间的花费竟然高达130万美元。其中,他花费了16万美元来购买股票,他用信用卡花费的费用就高达45万多美元,仅电话费一项,他就花费了3万美元。而这么多的钱,他是从哪里得来的?自然是苏联方面支付给他的。由此看来,他出卖的情报之多、价值之高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