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25845600000063

第63章 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以一种农民平均分配的土地代替了土地私有制,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向往,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封建土地关系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也为太平天国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是主要的生产者,土地是他们进行生产的命脉。农民要求获得土地,以平均地产为核心的平均主义思想,是他们阶级意识形态的主要反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1853年,洪秀全颁布了反映太平天国基本国策的《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制度化,从而发展到了最高峰。

这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全面的农民革命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关于土地纲领。从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总的原则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就从根本上否定地主阶级对土地的所有权,实行耕者有其田,进而建立一个理想社会。二是关于理想社会蓝图。《天朝田亩制度》按照中国古代“寓兵于农”的思想,把太平军的组织系统移植到社会上,制定了“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和守土乡官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历史的产物,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对立物。清朝中叶,土地已高度集中,田赋之重且不均,而清朝官吏在粮赋上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剥削小户农民,更加剧了土地问题的矛盾。正是这种经济背景下,太平天国的领导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代农民在革命斗争中提出过的“平均”、“均贫富”、“等贵贱”的思想,其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它鼓舞了广大农民为反对封建制度而斗争,成为中国历史上农民革命斗争的最光辉的纲领性文献。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经济生活方案是一种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的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方案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相反,它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因此,它又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这个文件还规定天王高度集权,官员世袭制,以及把“黜为农”作为对官员的处罚,表现出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观念。

《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这个矛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太平天国领袖们绘制的平分土地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图案,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为了适应现实的迫切需要,就不得不采取一些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实行“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就是仿照清朝的办法,即地主是田赋的主要交纳者,征收地丁银和糟粮。这表明太平天国承认地主占有土地,并允许地主收租。封建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虽然受到冲击,但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延伸阅读

《资政新篇》

1859年冬,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经天王洪秀全批准后,作为官方的文书正式颁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洪仁玕为挽救天国危亡,推行新政进行改革的大胆尝试,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