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25845600000107

第107章 马可·波罗眼中的元代经济万象

元朝的版图广度、军事力量、经济管理改革、对外开放规模、科学技术成就都远超秦汉和超迈唐宋,是当时无与伦比的世界强国。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

来到中国,记载了元代的繁荣,《马可

波罗游记》也引发了西方世界对东方文明的无限遐想。

元代的统一使交通减少了许多障碍,海陆交通便利,陆地方面,从元大都启程向西,有三条路通往西方,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再度繁荣。重新疏浚大运河,南北海运畅通。东南沿海交通发达。

商业大城市的繁华

元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从东欧、中亚、非洲海岸、日本、朝鲜、南洋各地都有商队来大都。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以亲历其境的感受,《马可

波罗游记》中高度称赞元朝的大都是13世纪后期世界上最富庶的国际大都市,在描述到元大都的皇宫时,马可波罗说:皇宫内“大殿和房间的各方墙壁都饰以雕刻和镏金的龙、各种飞禽走兽、武士雕像以及战争的艺术作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琳琅满目”。“皇宫大殿宏伟壮丽,气势轩昂,能容纳一大群人在这里举行宴会。宫中林立着许多不相连续的建筑物,设计合理,布局相宜,壮丽富赡,建筑术的巧夺天工,可说登峰造极”。马可

波罗不禁赞叹道:“这座皇宫之大,前所未闻!”

谈到大都的商业繁荣,马可波罗说,“百物输入之众,如有川流不息”、“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与比”。在国内,西藏的喇嘛们每次往返均要运输许多货物,是宗教团体而兼有商队的性质;从东南沿海直航天津的海船也带来闽、广、江、浙的丝绸、瓷器和南洋的香料。大都城内流通的商品有粮食、茶、盐、酒、绸缎、珠宝等,也有单项商品集中经营的市场,如米市、铁市、皮毛市、马牛市、骆驼市、珠子市等。商业行会的组织中,有“行老”负责业务上的内外事务。

北方的重要城市,沿着陆路交通干线,有涿州、真定、大同、太原、平阳、奉元(西安)、开封、济南等;再向北则有上都、和林、镇海等城市,集中着大批汉族和西域商人。此外肇州(黑龙江肇源西南)也是东北重要城市。在西南方面则有成都、昆明、大理等城市,使西南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也都纳入了全国的商业网。再西一直通至西藏日喀则萨迦寺一带,并和尼泊尔取得贸易联系。

海外贸易发达

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这座城市的庄严和秀丽,堪为世界其他城市之冠。这里名胜古迹非常之多,使人们想像自己仿佛生活在天堂,所以有‘天城’之名。”“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

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常有百艘以上海船停泊,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马可波罗游记》“剌桐(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船舶往来如梭。的确难以想象”。

苏州也是元代富饶的南方名城,《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苏州城漂亮得惊人,方圆有32公里。居民生产大量生丝制成的绸缎,不仅供给自己消费,使人人都穿上绸缎,而且还行销其他市场。”

沿着运河和长江,一些旧有的商业城市更蓬勃发展起来,如平江、镇江、集庆(南京)、扬州等城是比较著名的。此外,沿海城市有广州、福州、温州、庆元(宁波)、澉浦、上海等,其中除福州外,都是设有市舶司和提举司的对外开放的贸易港口。如泉州已成为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出口商品有瓷器、丝绸等,进口商品有丁香、豆蔻、胡椒、钻石、珠宝等,与泉州有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近百个。

延伸阅读

《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马可波罗在1299年写完《游记》,“几个月后,这部书已在意大利境内随处可见”。在1324年马可波罗逝世前,《马可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现存的《马可波罗游记》有各种文字的119种版本。《马可波罗游记》在把中国文化艺术传播到欧洲这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研究马可波罗的学者莫里斯

科利思认为马可

波罗的《游记》“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是振聋发,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科学的广泛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