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科技成就
25602800000058

第58章 最早的茶叶百科全书──《茶经》

《茶经》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它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还是一部阐述茶文化的书,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陆羽(733~804),字鸿渐,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因著有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因其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后来在湖北天门县西门外西湖之滨被当地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陆羽在黄卷青灯、钟声梵音中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虽处佛门净土,日闻梵音,但陆羽并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

12岁那年,陆羽乘人不备,逃出了龙盖寺。后来,陆羽结识了被贬的礼部郎中崔国辅,两人一见如故,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五年(756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进行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上元元年(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他隐居在山里,时常身着

布衣草鞋在山林间穿行,采集茶叶、寻

觅山泉,取得了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这些都为他著《茶经》奠定了基础。

780年,陆羽呕心三十载的《茶经》付梓,全书3卷,共7000余字,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陆羽在各大茶区观察了茶叶的生长规律、观察了茶农对茶叶的加工,进一步分析了茶叶的品质的优劣,并学习了民间烹茶的良好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规律,他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影响深远。

延伸阅读

陆羽煎茶的故事

唐朝的代宗皇帝李豫喜欢品茶,宫中也常常有一些善于品茶的人供职。有一次,竟陵智积和尚被召到宫中。宫中煎茶能手,用上等茶叶煎出一碗茶,请智积品尝。智积饮了一口,便再也不尝第二口了。皇帝问他为何不饮,智积说:“我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为我煎的。饮过他煎的茶后,旁人煎的就觉淡而无味了。”

皇帝听罢,记在心里,事后便派人四处寻找陆羽,终于在吴兴县苕溪的天杼山上找到了他,并把他召到宫中,当即命他煎茶。陆羽立即将带来的清明前采制的紫笋茶精心煎制后,献给皇帝,果然茶香扑鼻,茶味鲜醇,清汤绿叶,与众不同。皇帝连忙命他再煎一碗,让宫女送到书房给智积去品尝,智积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连叫好茶,于是一饮而尽。他放下茶碗后,走出书房,连喊:“渐儿何在?”皇帝忙问:“你怎么知道陆羽来了呢?”智积答道:“我刚才饮的茶,只有他才能煎得出来,当然是他到宫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