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口才全书·卡耐基口才艺术
2516200000003

第3章 有益说话的基本法则(3)

重点是演讲的全部主题之所在,因此应有力而信心十足地陈述出来。标题的字母特别显著突出,你对行动的请求也应藉口头的激烈和直接而予以强调。你现在就要给听众留下最后的印象了,让听众感觉到你请求的诚意吧。你的请求不应有不确定或无信心的语气,游说的态度应持续至最后一词,然后再做“魔术公式”里的第三步。

三、说出缘由或说出听众可能获得的利益

(1)确使缘由与事例切题相关。

(2)必定要强调一个缘由——而且只有一个。

说明情况的讲演

“讲清楚”使人明了,是说明讲演的目的。但,许多演说者,从来没有把意念讲明白过。其实,这并不难……

这里有些建议,可以让你清晰而精确地使用语言,使听众能毫无困难地了解你。陆德威·魏根斯坦曾说:“凡是可以想到的事情,都是可以清楚地思考的。而凡是可以说出口的事,也都可以清楚地讲述。”

一、限制题材以适合讲演的时间

二、依次安排意念

所有的题材,几乎都可用合理的时间、空间或特别的话题顺序而做发挥。比如在时间的顺序上,也许可依过去、现在、未来三方面来考虑自己的题材,或许可以从某一天开始。然后由那一天往回溯或向前推。

在空间的顺序上,可就某个中央点来安排你的意念,然后由那儿往处发展;或者你也可依方向来处理题材,如北方,南方、东方和西方。

三、列举重点

欲使讲演带给听众井然有序、条理分明的印象,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在讲演过程中明白地提示:现在自己先讲这一点,接着再讲另一点。

四、将陌生与熟悉相比较

有时你也许辛辛苦苦忙了半天,结果仍旧无法把自己的意思解释清楚。这件事你自己明白得很,可是要使听众也一样对它明了,就须做深入的解说。怎么办?试试把它与听众确实了解的事情相比较;试说这一件事象另一件,说这件陌生的事象听众所熟悉的事。

亚里斯多德曾有忠言:“思维如智者,说话如常人。”如果必须使用专业术语,等到已向听众解释过以后再用,这样便能使人人都懂得讲演主旨,而你一用再用的关键词尤其须如此。

五、使用视觉辅助

中国有句古话:“百闻不如一见”。你想要清楚表达,你应该生动地描述你所说的重点,并把它具体化。你可以展示图片或展示实物。在利用展示物时,请依以下建议,保证必能获得听众的注意。

一、展示物应不使听众见到,直至准备要用时再出示。

二、使用的展示物应该只够大,使最后一排都看得见。当然听众若看不见展示物,便无从由展示物学到东西了。

三、仍在讲话的当儿,绝不让展示物在听众间生疑,干嘛要找对手竞争?

四、展示一样东西时,把它举在听众见得着的地方。

五、记住,一项能打动听众的展示物,强胜十样打不动的东西,若是技术上可行,示范一下。

六、讲话时莫瞪着展示品,你是要与听众沟通,不是要和展示品沟通。

七、展示物使用完毕,应尽可能收起,不要听众再看见。

八、如若展示物适于做“神秘处理”,则将它放在一张桌上,你讲演时就把它置于身边,把它盖住。当讲话时,多提它几次,这样会引发好奇心——不过却别说它是什么。然后,当你揭开覆盖之时,你早已引发了好奇、悬疑和真正的兴趣。

用视觉材料来增进演说明晰策略,已越来越显重要。除了有备而来,在听众面前把自己脑子里所想的,说给他们听,又展示给他们看,没有良好的法子可以保证听众听得懂。

说服性讲演

林肯说:“我展开并赢得一场议论的方式,是先找到一个共同的赞同点。”这也正是说服性演讲的秘诀之一。

遵循以下原则可以使你的说服性演讲无往而不胜:

一、以真诚赢得信心

当我们谈话的日的是在说服时,尤需以发诸真诚笃信的内在光辉来宣述自己的意念。我们必须得自己先被说服,然后才能设法说服别人。

二、获取赞同的反应

哈里·奥佛斯维教授曾详细分析过保持听众赞同心理的重要性:

“有技巧的演说者,一开始获得许多赞同的反应。他遂藉以为听众设下心理的过程,使他们朝向赞同的方向前进。它象撞球戏里的弹子那般移动,将它在一个方向推动后,若欲使它偏斜,便需费些力量,欲将它推回相反的方向,则需费更大的力量。”

心理的型态在这方面表现得很明显。当一个人说“不”,而且真心如此时,他所做的又岂是所说的一个四划的字而已。他整个身体——腺体、神经、肌肉——把自己收拢起来进入一个抗拒的状况。通常,他会有微小程度的身体上的撤退,或撤退的准备,有时甚至明显可见。简言之,整个0神经、肌肉系统都戒备起来要抗拒接受。可是,相反的,一个人说“是”时,就无撤退的行为发生。整个身体在一种前进、接纳、开敝的态度中。因而,从一开始我们能诱发愈多的“是”,便愈有可能成功地攫住听众的注意力,以为我们最终的建议铺路。

演说人与听众争辩,只会引发他们的固执,使他们死命防守,使他们几乎再不可能改变思想。一开口就说,“我要证明这样这样”是否明智?听众是否会认为这是一种挑衅而无声地说:“咱们走着瞧吧!”

一开始即强调一些所有听众与你都相信的事情,然后再举出一个恰切的问题,让听众愿闻其详,这样是否会有利得多?接着再带着听众一起去热烈地追寻答案。在追寻途中,将你所见得十分清楚的事实举陈在他们的面前,他们便会被你所引领,进而接受你的结论。对于这种他们自己所发现的事实,他们会有更多的信心。“看似一声解说的议论,才是上上的议论。”

三、以感染性的热情来讲述

演说者以感情和感染性的热情来陈说自己的意念时,听众很少会升起相反的意念。我说“感染性的”,因为热情就象那样。它会将一切否定的相反意念摈弃于一边。你的目标如在说服,请记住动之以感情较诸发之以思想成果更大。要激起情感,自己必先热切火烈。不管一个人能够编造多精微的词句,不管他能搜集多少例证。不管他的多谐调,手势多优雅,倘使不能真诚讲述,这些都只是空洞耀眼的伪装罢了。要使听众印象深刻,先得自己有深刻印象。你的精神经由你的双眼而闪亮发光,经由你的声音而四向辐射,并经由你的态度而自我抒陈,它便自会与听众产生沟通。

四、向听众表示尊敬和热爱

“人类的个性需要爱,也需要尊敬,”诺曼·文生·皮尔博士论及专业喜剧家时常这样开场。“人人皆有一种内在的价值感、重要感和尊严感。伤害了它,你便永远失去了那个人。因此当你爱一个人、尊敬一个人时,他也建造了他,而且,他亦同样地爱你、敬你。

五、以友善的方式开始

卓·戚尔森说:“如果你来对我说:‘我们坐下来商议一番吧。假使我们意见不合,让我们了解彼此为何不合,发生问题的究竟是哪些点?’我们即刻便会发觉彼此相距不远,发觉我们不合之点不多,而相合之点却很多;并发觉我们只要有耐心、有诚意,并有着彼此聚合的欲望,我们就会相聚相合。”

即席演说

演说者与听众之间建立的和谐关系,是一切成功演说的关键。向一群人作即席演说其实不过是在自己客厅里对朋友即席谈话的扩大而已。

在情急之下,能够收扰自己的思想并发表谈话,就某些方面而言,比要经长时间努力准备之后才能演说,甚至更为重要。现在的商业需要,以及现代口头沟通所必须的自在随意,使得这种即席发言的能力不可短缺。我们要能迅速动员思想并流畅地遣词造句。许多影响列今日工业和政府的决定,都不是出于一人,而是在会议桌上商定。个人仍可各自发言,然而在这群策群议的讨论会议发生影响。这也是即席演说所以要生动突出,以发挥效果的原因。

一、练习即席演说

任何智慧正常、拥有相当程度自制的人,皆能发表一场令人接受、甚至于常常还是很精彩的即席演说——简言之,就是不经准备的谈话。有几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在突然被人邀请说几句话时流畅地表达自己。方法之一,是采用某些著名演员曾使用的方法——站着思考。另外你要掌握一些即席发言的联结技巧。

二、要有即席演说的心理准备

当人们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请你发言时,多是期望你对某一个你能发表权威言论的题目表示一些意见。这里的问题是,要能面对讲话的情况,并决定在自己能支配的短短时问里确实要谈论些甚么。有个极好的方法可以使你渐能登堂窥奥,那就是心理上对这些情况先有准备。在开会当中,不断地问自己,如若现在点起来讲话,到底要讲些什么。这-次最适合讲述自己题材里的哪个方面?对于眼前的那些建议,如何措辞以表示赞同或反对?

因此,我提的第一个忠告是:在心理上随时准备着在各种场合做即席演说。

三、立刻进行举例

为何要这样?有三个理由:(一)你可以从苦苦思索下一句的需要中解脱出来。因为经验极容易复述,即使在即席演说的情况下亦然。(二)你会渐渐进入讲演的情况。开始的紧张,自然飞逝无踪,使有机会把自己的题材逐渐温热起来。(三)你可以立即获得听众的注意。因为,事件——实例是立刻攫取注意力万无一失的方法。

听众凝神谛听你所举出的饶富人情趣味的实例,可使你在最迫切需要时——讲演开始后的极短时刻里,对自己的能力重新获得肯定。沟通是一种双方面的过程。能捉住注意的人马上就会感知这一点。当他注意到那种接纳的力量,并感觉劭那种期盼的光芒如电流般在听众间交射时,他就感受到有种挑战,要他继续,要他尽他最大能力去做回应。演说者与听众间建立的和谐关系,是一切成功演说的关键所在——没有它,真正的沟通即不可能发生。这便是我力劝你以实例展开演说的原因,尤其是在人家请你说几句话时,举例是最管用的。

四、采取适时适地的原则

如果你事先毫无准备,主持人突然请你说几句,这时最需保持平静。你可以先向主席致意,说上两句,可以有个喘息的机会,然后便要发表与听众有密切关系的言论了。听众只对自己和自己正在做的事感兴趣,有三个来源可供你撷取意念,做为即席讲演之用。

一是听众本身。谈论自己的听众,说说他们是谁,正在做什么,特别是对社会和人类做了什么贡献。使用一个明确的实例来证明。

二是场合。当然也可以讲讲造成这次聚会的情况缘由,是周年纪念日?是表扬大会?是年度聚会?还是政治或爱国集会?

最后,如果你曾注地听讲,何妨就指出,对自己之前另一位演说人所谈及的某一特殊事物特别感觉兴趣,然后将它扩大详述一番。最成功的即席演说,都是真正的当场演说。它们表达的,是讲者对听众和场合的感想,它们适时适地,如同手和手套密切相合。它们是为了这个场合,而且是专为了这个场合而量身订做的。它们的成功也就在于此:它们自特殊的时刻里绽放,如罕开的玫瑰,不多时便又萎谢不见;可是听众所享受到的愉快却绵续不绝,在你尚未想到之前,他们己将你当成即席演说专家了。

五、要做即席演说,切莫即席乱说

前面这两句话含义颇为不同。光是不着边际地有扯瞎说,用不使逻辑的细线将不相关而又无我的事串在一块,是不成的。你必须围着一个中心思想,来把自己的意念合理归类。而这个中心思想,很可以就是你要说明的。你所举的事例应与这个中心思想一致。同时再提醒一次,若能抱着至诚来讲演,你必然会发现自己当场所说,精力充沛且又效力无穷,是有准备的演说家不能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