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哈萨坟记事
24938100000040

第40章 洪口墩拾遗

地名中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常使我们惊讶不已。无锡水涨墩涨的黄埠墩如此,古代官员上马下马的上马墩如此,而鲜为人知的洪口墩亦如此。洪口墩位于无锡市雪浪乡葛埭桥东面,我是在春天的一个上午,由民间考古学者王晓羿老人当向导,踏上这个三面环水的土墩的。

春天是江南农村最富水乡情调的季节。你会看到油菜花在阳光下熠熠发亮,像一幅幅金黄的地毯从天边铺来;蚕豆花缀着黑眼睛一样的圆斑,成千上万地瞧着你;而那些五色斑斓的蝴蝶,像选美一样一只只飞过你的眼前;嗡嗡低吟的蜜蜂,从花瓣上凌空腾起,图新鲜似地落在你的手臂上,你还不敢拍它,怕它蜇了你……若无老人的指点,我根本不会想到,眼前与别处完全相同的这片油菜花底下,隐藏着怎样丰富的传说和史实。

早在6000余年以前,这里就有无锡最早的原住民了。洪口墩遗址,就是王晓羿老人发现的。自1992年7月起,老人和他的外甥张祺,先后14次来这里踏勘考察,最终确定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现存面积约2万平方米。老人说,从该遗址的断面上,可以看到古代残存的陶器残片,其中有红陶腰沿釜、陶鼎足、陶盆、牛鼻牛耳残片,以及少量的几何印纹陶片;经无锡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冯普仁先生鉴定,这个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遗址的一部分,延续至商周时期。老人一生收集了6000余块陶片瓷片,他说这是试眼力的东西。随便拿出一块陶片或瓷片,就能说出它的年代和型制,这是老人的拿手本事。

洪口墩最早叫神龟墩。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当地有个无恶不作的害人妖精,被受命于玉皇大帝的太白金星执拂尘拂为乌龟。太白金星怕这个乌龟到处乱跑,再去害人,便从身上拔出三根汗毛,吹了一口仙气,拿汗毛将乌龟钉在这个土墩上。这就是神龟墩的来历。老人特地领我去看地底下的一条乳白石柱。**********时期,有人沿这条石柱往下挖,结果挖了10余米,竟越挖越粗,深不可测,据说这就是太白金星的三根汗毛之一。另两根在何处,至今尚不得而知。

后来,到了春秋末期吴越相争时,吴王夫差在太湖马山战败,其妃子自沉于湖水中。没想到这个妃子的尸首,并未沉下去,竟顺着水流,漂入河港,漂到这儿来了。本地老百姓不忍心见她曝尸郊野,把她安葬在这个土墩上,于是这里又叫吴妃墩了。王晓羿老人指着墩上的一个坟头对我说,这就是吴妃墓。其形状亦如土墩高耸于草木之间,成了墩上有墩的奇观。

民间的传说,往往并非空穴来风。我想以后的考古发掘,可能会从这里挖出春秋时代的遗物,甚至就有吴王妃子的遗骨。而再后来的事情,就比这更真实了。

后来的东晋时期,有个著名道教人物叫葛洪。他不仅擅长修身养性,而且著述不辍。他所撰写的《金匮药方》和《抱朴子》,对我国后世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就是这个葛洪,当年从他的老家句容,前往广东罗浮山炼丹时,曾路过雪浪乡的雪浪山。他被这儿山明水秀的景色给迷住了,决定把去罗浮山炼丹的事先搁一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当时他就住在这个土墩上,跟当地人和睦相处。他在河口“埭之以桥”,造了一座土桥,方便百姓过河,后人称此桥为葛埭桥;**********中,被改名为东方红桥。而葛洪住过的那个土墩,被称为洪口墩,竟沿至今日。

洪口墩再后来的事情,又与王晓羿老人有关了。老人不但发现了洪口墩古代遗址,而且发现了明代的三处古窑“洪武窑”。明代南京的城墙,其周长33.6公里,历时21年完工,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城墙。据史书记载,当时有200多个县镇为其烧制城砖,无锡是主要供货基地之一。洪口墩的“洪武窑”,就是用来烧制南京城砖的,其城砖上刻有“常州府无锡县提调官县丞贾从善”及窑主匠户姓名。这种古老城砖,我竟有幸亲眼看到,自然是在王晓羿老人那儿看到的。

于是,我不得不惊讶于一个其貌不扬的土墩,竟蕴藏如此丰富的人文信息,也惊讶于王晓羿老人,这个普普通通的中学退休教师,竟数十年爱好田野考古,最终成为闻名遐迩的民间考古学者。俗语说,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我心想,这就说的是王晓羿这样的老人,说的是洪口墩这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