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告诉女儿:你真好——如何把女孩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
24889600000009

第9章 为女儿的成长早做计划

女儿长大后最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是她的选择,父母不能善做主张。父母能在女儿的许多重要方面施加影响,但父母不能把女儿像橡皮泥一样捏来捏去,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进行塑造。如果父母是这样想,并这样做的话,只能引起女儿的反抗,伤害彼此的感情。

为人父母者共同的目标是帮助女儿成为她自己所想成为的人,成为她所适合担当的角色。然而,她喜欢过什么样的生活是她自己的事情。

父母对女儿的未来期望高低,对女儿的发展起很大的作用。一方面,父母对女儿不能受传统意识的限制,期望过低。在过去,父母们总是更多地寄期望于儿子,这使得无数年轻女性觉得无能力且不受重视,这种感觉无疑会限制女儿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父母不能对女儿期望过高。一些父母因为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希望女儿来实现与其自身无缘的事业。但父母不能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女儿身上,做父母的职责只能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决不能将自己尤其是母亲的梦想变为女儿的梦想。如果女儿成为了那种有独立个性的女性,她的梦想与追求应当是自己思索与发现的结果,父母应当让她自由飞翔,并为她祝福。

一位成功的女性回忆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不记得我的父母为我做出过什么决定。他们总说:‘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理智的女孩,我们相信你能做出符合自己长远利益的决定。’我过去经常认为他们没有‘行使好父母的职责’——觉得别的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更多的帮助。但我在后来的生活中体会到他们对我教育的功绩。在我的家庭里,我们经常讨论难题,也不害怕面对冲突,总是在做出选择而不是等待,因此我早已学会了怎样处理矛盾和冲突。这些方法确实对我起到了帮助作用,因为我对自己的能力和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充满信心,并且我无数次听到过夸我聪明而理智的话,我确信自己是这样的。”

尽管父母不能为自己的梦想走得太远,无视儿女的天生条件与喜好,一味强加于人,但的确应当为孩子的终生成长做一些培养计划,这是做父母的目标与行动纲要。我们可以参考这样一个例子:

(1)婴儿(1~4岁)

语言信息:工作很有趣。

行为信息:除了给她们玩偶和小动物,还要给她们一些可用来“工作”的玩具,如让她们构造一条街道、木凳之类。

(2)5~8岁

语言信息:你是一个好工人。

行为信息:用“工作”这个字眼来描绘她玩玩具、画画之类的活动,用“干得好”“做得不错”之类的话来表扬她。

(3)9~12岁

语言信息:你想成为什么人,你就能成为什么人。

行为信息:带她去见做各种工作的女性,解释如何做那项工作。问她是否对那项工作感兴趣,带她一起去试着做。

(4)13~16岁

语言信息:女性必须能够在经济上自立。

行为信息:组成母女组合来讨论事业和生活计划。参加母女电脑班或其他一些活动来增进彼此的技能。

(5)17岁以上

语言信息:你能做!

行为信息:鼓励她在高中时学好理科课程,要求学校开设综合性的计划事业的课程。提供她表明兴趣的事业信息、高中后的教育信息。

当女儿进入高中时,她需要父母帮助她制定详尽的事业计划。这时,父母应当与女儿详细讨论一下她的学习和职业计划,与她谈论不同的职业,并且最好谈到不同职业的薪水情况。这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如果有朋友或亲戚从事一项她感兴趣的职业,尽力安排女儿花一天或一个下午的时间去观察一下他或她的工作,同他(她)谈一谈工作感受。有些地方学院为对一些特殊行业(如律师、记者)感兴趣的高中学生提供“职业日”或“特殊夏令营”活动。这非常有助于她选择在大学里将要从事的事业领域。

帮助女儿设计一个实现目标的计划。比如,如果她对成为一个律师感兴趣,你就应该与她一起研究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上什么大学?选什么课?她想做刑事律师还是版权律师?或许她更喜欢的是当法官。这些讨论有助于她以非常现实的方式来面对未来。

应当让女儿知道自己可以犯一些错误,而且通常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当女儿开始实施未来的计划时,她应当知道事情不可能完全像预想的那样发生。如果父母将这种前景及早向女儿展示,可以使她更容易地适应困难的局面。

随着女儿的成长,她要为自己做越来越多的决定,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她应当知道错误的决定是可更改的,只有那些做了错误的决定又不想改正的错误,才是真正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