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告诉女儿:你真好——如何把女孩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
24889600000071

第71章 矫情与孤僻是孩子性格发展的顽敌——防范女孩的矫情与孤僻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女孩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和谐的交际氛围,而矫情与孤僻的女孩往往很任性,不爱与人交往,自以为是,强词夺理,缺乏与友伴的合作精神。任性与孤僻严重影响女孩健康心理的发展,只有通过友谊这付心药方能改变。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可以通心的。”父母要对矫情与孤僻的孩子多体贴多关心,从纠正孩子乱发脾气、蛮不讲理的坏习惯入手,让孩子由不合群融入团队中。只有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引导孩子多交友、交开朗豁达的好友,孩子会从朋友中体验到温暖与关爱,消融自身的矫情与孤僻。让孩子摆脱“小我”,告别“旧我”,走进“大我”,创造“新我”。

矫情与孤僻对人的身心健康很不利。

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曾设计过一个实验室,设置一张舒适的床和放置许多美味佳肴。人在实验室里可以随意吃、喝、玩、睡,生活是完全“自由”、“舒服”的,惟一的缺陷是完全与世隔绝。他提出,谁进去生活“就可以发给谁一大笔酬金”。几个大学生先后自告奋勇进去了,可进去后竟无一天睡稳吃香过,不到两天就神经质地敲打墙壁要求“释放”。当他们出来时一个个神情呆痴,动作愚笨,不协调,许多天不能恢复常态。

这个实验说明,脱离社会、孤独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有多么大,对人体的摧残有多么严重。

孩子出现矫情与孤僻的性格确实是很不好的,它表现为任性、强词夺理、胡闹、不爱与人交往等性格缺陷,这就很难处好人际关系,很难扩大知识面。人是在相互接触中,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密切关系的。一个人若是总躲避人群,独自一人,怎能与他人搞好团结,怎能从与他人的交际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矫情与孤僻的不良性格多发生在女孩子身上。这类女孩子往往自卑感强,自信心差。因为她很少与他人接触,因此业余爱好少,自己的能力就得不到很好锻炼,而能力越差,自卑感就越加强。但这些孩子往往自尊心又很强,怕别人说自己不行,说自己无能,这就会造成很多内心痛苦。

这种女孩在集体中必定孤立,长期在孤独中生活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影响自己的情感。长期心情不佳对身体的影响很大,心情异常会使大脑皮层的正常活动受到损坏,失去平衡,结果导致皮层下中枢活动的紊乱,造成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发生紊乱以致病变。孤僻、矫情又往往与忧郁作伴,显然有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孤僻的孩子往往多疑。他们大多很内向、不活泼,自己不愿与人交谈,看到别人交谈又疑心,怀疑是在说自己,有疑心又不去问,总在心里闷着,既影响情绪,又影响学习和生活。

孤僻的孩子如果总孤独下去就会影响自己的情感,他对别人的冷漠,还将影响自己今后的生活,包括婚姻恋爱生活。

女孩养成矫情与孤僻性格往往是事出有因的,或受家庭环境影响,或受过刺激、伤害,或身患疾病等。这些孩子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不与人接触。家长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他人、集体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从小事上开始帮助孩子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如鼓励孩子主动去跟他人聊天,主动和他人玩游戏、打扑克、下象棋、打篮球等。接触多了,从他人那里学到的知识和得到的快乐就多了,就会逐步爱与人交往了。

集体是矫正矫情与孤僻的良好环境,集体活动可能使女孩子变得活泼、快乐,可以使孩子寂寞的情感得到补偿。集体活动,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参加集体活动,孩子开始可能有些害羞、胆怯,甚至做出可笑的事来,这时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怕,时间长了就会进步,慢慢地大家发现了孩子的特长,就会欢迎他的。

矫正孩子的矫情与孤僻行为,家长应配合学校教育,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帮助孩子建立友谊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正常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全的朋友氛围。孤独是人类的不健康的情绪情感体验,战胜孤独是孩子们健康成长、正常发展的前提。父母帮助孩子建立友谊是孩子摆脱孤僻的重要前提。

(2)培植孩子的自信

自信是人生起步的前提。建立自信是孩子摆脱孤独的良方。

刘倩升入初中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婚了。刘倩变了,像贾宝玉丢了通灵宝玉,六神无主。本来她的学习成绩平平,还时常有不及格的危险,经过这场打击,更像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摇,任风戏谑。直到初三毕业,刘倩才开始后悔,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爸爸妈妈离婚是爸爸妈妈的事,你跟着瞎掺乎什么?真是个窝囊废!”她考取了一所职业高中,学服装设计专业。她迷上了自己的专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模特训练。在中央电视台全国中学生服装设计大奖赛上,她得了一等奖,成为北京东城区的特优学生。

记者问她:“现在,你对自己的命运怎么看呢?”

她平静地告诉记者:“我觉得挺幸福的。父母离婚比不离婚时给我的爱还多,因为那时候,他们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而现在都唱红脸。再说,父母不在身边,一切都靠我自己拿主意,也放得开。我是独立的有充分自由的人!当然,有时回到家里,见不到父母,也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但是,与独立和自由相比,又算得了什么?最重要的是自由、自尊、自强!”

“最重要的是自由、自尊、自强!”说得真好。这也正是克服矫情与孤独的良方。

(3)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

作为家长,有责任和义务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帮助他们克服孤独,走向新生。

同时,父母更应对孩子倾注满腔的爱,向他们介绍青少年在逆境中奋发成才的故事,使他们懂得生活中并不总是七彩阳光,有时也会阴霾满天。最重要的是热爱生活,不要被偏见所压垮,应勇敢地鼓起自己理想的风帆。父母还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融洽、愉快的生活环境,不仅从物质生活上关爱孩子,还要多从精神、情感上关心他们。

如此才能让孩子摆脱孤独的压抑,勇敢地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