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告诉女儿:你真好——如何把女孩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
24889600000017

第17章 教育宜早,抓住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人类对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期,就需要花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将永远无法弥补。关键期的发现,对人类文明进步、对孩子的教育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种重大意义绝对不亚于自然界的任何一项发明创造。

专家们通过对儿童关键期的观察与研究,归纳出下列7种:

(1)秩序关键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2)感官关键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通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来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地通过感官分析来判断环境里的事物。父母可以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的,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3)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关键期(1.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奥秘。因此,如果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则正是培养孩子具有巨细无遗、综理密微的习性的好时机。这个时期,孩子整天问这问那,问题特别多,父母对这种现象千万不能置之不理,或表现得极不耐烦。应该注意积极引导,培养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以便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

(4)动作关键期(0~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小肌肉的练习,如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的训练,不仅能促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5)社会规范关键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产生兴趣。这时,父母应给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6)书写(3.5~4.5岁)和阅读关键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产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关键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充满书香的居家环境,既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又能解决孩子的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7)文化关键期(6~9岁)

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起于3岁;而到了6~9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关键期是自然赋予孩子的生命魔力,因此,在关键期内,如果孩子生理和心理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得以恰当的满足,就会失去最佳时机,无论是孩子的能力还是智力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如果后来希望发展或重新获得这些东西,就会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并且很难达到本来应该取得的效果。而如何把握这个时期,促进孩子天赋的发展,是父母神圣的职责和义务。

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关键期:

(1)把孩子当成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个体

父母要把孩子当成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个体。这个道理很简单:任何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尊重孩子的自然属性,他们就会循着自然的成长法则健康成长。也就是说,孩子是能够在正常的环境中不断地成长为“有能力”的个体的,父母的责任是为孩子提供一个正常的环境。这是一个观念,只有你改变了原来不正确的观念,才能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2)细心观察孩子关键期的出现

有了一个好的观念并不等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父母还必须时刻注意孩子关键期的到来。每个孩子都有关键期,可并不是每个孩子的关键期都是一成不变的,恰恰相反,每个孩子的关键期出现时间并不相同。因此,父母就必须学习,认真地观察,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把握孩子关键期的到来,随之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条件。

(3)及时给孩子提供必需的环境和条件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必须认真地观察和分析,并且作出客观的评价。一旦确定孩子到了某一个关键期,父母就要竭尽全力,为孩子准备一个能够满足这个关键期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

(4)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

在一个适当的环境里,孩子就会感到自由而快乐,就会感到父母的尊重与信赖,虽然孩子不一定会用语言表达,可是他们会用欢乐给父母以最明显的回答。因此,孩子也就会在这种环境里自由探索,大胆尝试。好像是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天赋就会得到很好的发挥。

(5)父母的责任是协助而不干涉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做出一些父母意想不到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应出面干涉,而是应尽量地帮助孩子寻找其合理性,并且加以良性引导。比如孩子热衷于某件事情时,父母必须“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而不是越俎代庖。这个时期,孩子所做的事情可能是他力所不能及的,可能还是一种添乱的举动,父母是不是能够容忍,这是对父母是不是明白了教子方法的最好检验。当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发挥父母的主导作用,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父母的责任是适时协助和指导。

抓住女孩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对女儿的培养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