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24837600000024

第24章 聪明的父母会去“爱”(1)

父母之爱深似海,但是质量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决定“爱”的质量并不仅仅局限于家长的身份、地位、学历、收入等,更在于广大家长们理解孩子的程度,以及对细节问题的处理上。

有些家长爱孩子,可以这样形容:“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着”。对于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即使孩子有能力自己完成,家长也会代劳。也许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事必躬亲造就了一大批缺乏生活能力的孩子;正是自己的过度保护,让孩子面对问题的机会减少;正是自己错误的爱,让孩子的生存能力减弱,更谈不上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因此,要做聪明的父母就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去“爱”孩子。

溺爱会断送孩子的未来普天之下没有一位家长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饿着,怕孩子冻着,怕孩子学习不好,怕孩子长大之后不成才……所以家长会竭尽全力为孩子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孩子的愿望和要求。

然而,有一天,父母会突然明白:自己越是为孩子着想,孩子越不知道满足;不仅不知道感谢父母,反而会变得蛮横不讲理。眼看着同龄孩子都能够独立住校生活,而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上却依然不能自理。孩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究竟是什么原因?

家长不妨回忆自己是否有如下举动:将买回来的新鲜水果全部推到孩子面前;自己省吃俭用,却给孩子买价格不菲的玩具;孩子起床时,牙膏都已经为其准备好了;当孩子完不成作业时,你会代劳;和孩子在一起时,你总是会答应他一些无理的要求……

以上提到的“爱”其实就是溺爱的种种表现,正是因为父母过度的爱,才让孩子缺少必要的锻炼机会,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能力。虽然家长是出于“爱”孩子的目的,但是孩子最终却成为“爱”的受害者。

俗话说:“爱之深,责之切”,如果家长在孩子身上倾注了过多的爱,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纵容和溺爱了,等意识到家中有“小霸王”时,一切都已为时过晚,孩子的不良习惯早已形成了。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爱能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进步,这就需要了解什么样的爱是溺爱,以及溺爱给孩子带来的危害,以便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一味地迁就孩子的行为和要求,还是平等、“苛刻”地对待孩子。这里有几个方法值得父母借鉴一下。

1不要袒护自己的孩子

海洋现在读小学一年级。一天,妈妈在校门口接他放学,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拉着海洋的书包不肯松手。于是,妈妈冲上前去将海洋拉到自己的怀中,并责问那位小朋友:“你为什么欺负我儿子?”海洋依仗着妈妈给自己撑腰,显得特别神气。

那个孩子理直气壮地说:“他弄坏了我的书包,还不向我道歉。”

“即使这样,你也不能动手打人呀?无论怎么说动手就是你的错。”教训完那个小孩,妈妈拉着海洋的手走了。

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在外面受欺负,恨不得分分秒秒都将他们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其实,这是一种极不明智的做法。就像海洋的妈妈一样,为自己的孩子撑了腰,没有向那位小朋友道歉,因此这种做法在海洋看来,是支持自己的行为,自己是没错的。这种当面充当孩子“保护伞”的做法不仅给犯错误的孩子提供了机会,还为孩子提供了“避难所”。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反思。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混淆是非观念,这对他们的成长大为不利。

2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雪雪是幼儿园里得小红花最多的孩子,因为她做起事来条理很清晰,老师亲切地称她为班里的“小管家”。

这一切要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说起。那时雪雪只有4岁,妈妈对她说:“雪雪,你想不想长大呀?”“想。”雪雪回答道。

“明天我们家雪雪就要去幼儿园了,这就说明你已经长大了。那么,从明天开始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好?”雪雪爽快地答应了。

从那以后,妈妈就从简单的事情教她,比如自己整理玩具,饭前将碗筷摆放整齐,渐渐地过渡到洗自己的小手帕、小袜子,整理自己的书包等。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当他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事情时,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对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孩子应该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动手做事的孩子一般都能体会劳动的快乐。同时,还能感悟到爸爸妈妈的辛苦,有助于孩子形成勤劳、爱父母的良好品格,而不会有懒惰、自私的恶习,并且这样的孩子将来的生活会井井有条。

3有选择性的满足孩子的要求

作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一般都会言听计从,要“星星”都不会给孩子摘“月亮”。出现这种情况,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父母曾经无条件地满足过孩子的愿望和要求,才使孩子认为自己想得到什么就能够拥有什么,从而不懂得珍惜。

于洋是家里的独生子,但是与其他家庭不同的是,父母从来不溺爱他,他想得到什么东西必须以做事的形式换取。

学校马上要开运动会了,于洋告诉爸爸自己想买一双运动鞋。此时,在一旁看电视的爸爸只是说:“这次你打算以什么方式得到这双运动鞋呢?”

于洋回答:“爸爸,不是快要考试了吗。等考完试之后,我给您打工,您看行不?”

爸爸被于洋的回答逗乐了,过了一会儿就说:“行,那这次就破例一次,先预支,不过你可不能失言!当然,如果你这次成绩优异的话,我可以考虑将运动鞋的费用作为奖励。”于洋高呼“爸爸万岁”并说爸爸讲义气。

通过努力得来的东西孩子才会懂得珍惜,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想得到任何东西都是需要努力和付出代价的。这样一来,孩子若是从父母那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才会觉得欣喜、自豪、有成就感,同时还会尊重自己的父母。

父母不要将孩子当成弱小的对象加以庇护,而应该平等地对待孩子,有选择地满足孩子的愿望和要求,而不是一味地纵容、溺爱孩子,更不是对他们的要求言听计从,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才能够使孩子学会独立、自立,有责任感。

理智地“爱”孩子有些家长过分地“爱”孩子,他们常常认为“自己的童年充满了艰辛和磨难,再也不能让孩子像自己一样辛苦了”“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一家就一个孩子,没有理由不让他享受童年的快乐”“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好了,不能让孩子留下任何遗憾”。

正是怀揣着这种想法,使得很多家长都会竭尽全力地满足孩子的需求,甚至包括一些无理的要求,并且将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包揽过来,家长以为这样就能够使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长。实际上,这种错误的教子观念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毫无疑问,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但是这种爱也应该讲究分寸、尺度和原则,否则父母将会为这种爱付出惨痛的代价。孩子在面对父母失去理智的“爱”时会变得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感恩。这对其成长会十分不利。

父母对孩子的爱一定要有原则,这才是理智的爱。要坚持这种有原则的爱,家长就应该适时地“狠”下来。

丹丹第一天上幼儿园时和许多小朋友表现的一样,哭着喊着要找妈妈,要回家。因为丹丹在幼儿园的年纪小,而且长相甜美,再加上老师和丹丹的妈妈是同学,所以老师很心疼她,就把她送回家中。当妈妈送走老师后,就对丹丹说:“小朋友都在幼儿园玩,现在又不是放学时间,你必须回到幼儿园去,而且只能自己回去。”说完就将丹丹推出门外。

丹丹在门外呜呜地哭起来,虽然妈妈也曾心软,但是最终还是坚持没有让丹丹进门。丹丹看哭这招无效,最后只好退而求其次央求妈妈送自己上幼儿园。

尽管妈妈很想抱起娇小的丹丹将她送到幼儿园,但想到幼儿园离家很近,而且妈妈心中十分清楚,如果今天把她抱到幼儿园,就等于纵容了她撒娇耍赖的行为。那么明天、后天……也许孩子同样会使用这种办法,让老师送她回家。想到这里,妈妈果断地对丹丹说:“乖孩子,你不是告诉妈妈说想去幼儿园吗?你现在自己回去,一会儿放学时妈妈再去接你,好不好?”

万般无奈之下,丹丹含着眼泪离开了自己的家门口,小脚迈出一步,就朝着门口回望一眼。妈妈透过窗户看着女儿走远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从那以后,丹丹上幼儿园再也没有哭过,虽然那时她只有5岁。

在溺爱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通常缺乏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动手能力也极差,很难想象他们长大以后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所以,聪明的家长懂得为孩子的以后着想,从现在开始就不娇惯孩子,用理智的态度教育孩子、帮助孩子,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

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每一位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这就好像是父母的天职。但是,即便是天职也应该爱得有尺度,爱得有理智,只有这样,你的爱才会有所回报,才能够把孩子培养成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才。下面提供几点理智去爱孩子的方法供广大父母参考:

1适当地让孩子坐冷板凳

正所谓:“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所以家长只有让孩子在艰苦环境中得到锻炼,他们将来才有勇气和实力面对复杂多变的人生。

一直以来,王杰对儿子的照料都是细心有加,生怕他受一点委屈,吃一点亏。儿子饿了,她就会立即喂孩子吃饭;冷了,随时给孩子加衣服;困了,任何时间都会抱着孩子睡觉;累了,立即抱起孩子不让他再走一步路……与同龄孩子相比五六岁的孩子却根本无法照料自己。

最近,王杰工作极其不顺,烦心事总是一桩接着一桩,弄得她心情很不好。累了一天的她回到家中还要为全家人准备晚饭。吃饭时,儿子又闹着不吃饭,非要吃薯条。王杰一生气,就没有理会他,结果儿子饿了一夜。第二天天一亮,儿子就吵着要吃饭,王杰就让孩子自己去厨房吃。孩子见妈妈没有要喂他的意思,就自己跑到厨房,不一会儿,昨天剩下的饭都被孩子狼吞虎咽地吃完了。

从那以后,孩子吃饭再也不调皮了。即使偶尔不吃饭,只要王杰稍微一提醒,他就会想起“上次饿一夜的滋味”,于是就乖乖地回到饭桌前,继续把饭吃完。因为在孩子心中,上一次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王杰发现,孩子早就自立了,只是自己平时对他太过娇惯。于是她又用这种方法培养了孩子其他方面的自理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日记中,不仅要记载父母对他们的细心照顾和万般叮嘱,还包括他们在犯错误时得到的教训。所以,在让孩子体味幸福甜蜜的同时,还应该让其品尝一下生活中的酸咸苦辣,这种色彩斑斓的记忆才是最理智的爱。

2家长的爱,不要全部释放

现代教育学家说:“孩子不怕‘没人爱’,就怕‘爱过剩’。”

确实如此,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中,如果失去失败的机会,那么他将没有办法独立完成自立的过程。只有让孩子在逆境中不断地历练,才能磨炼出他们坚强的性格和自立的精神。所以,家长请控制好你们的爱,将其隐藏起来一部分。

当然,对孩子来说,适度的爱会滋润孩子们的心田,但是过度的爱则无疑是他们成长中的陷阱,而且是父母亲手为孩子挖掘的,也许只有一步之差,孩子们就能够迈进自立的大门。为了孩子,家长请慎重地付出你的爱。

3生日即是感恩日

理智地爱孩子,家长首先要明白,你的爱与孩子的爱应该是双向互动的。虽然说父母的爱是无私、不求回报的,但是家长也应让孩子学会感恩,让他尝试着回馈父母给予他的爱。

建南上小学三年级,当很多孩子借过生日的机会向父母索要礼物时,建南则会先向父母感谢养育之恩。然后父母会根据他近阶段的表现给予殷切的鼓励和肯定,在针对不足之处给予适当的批评,并指出今后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

生日中当然不能缺少蛋糕,建南会亲自切蛋糕,然后献给父母。最后父母就会赠送他一些印有格言的书签,或是写满祝福话语的日记本。

现如今,很少有家长会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像建南这样在生日时感恩父母的行为,很显然是父母用心教育的结果。

对待孩子的爱应该有分寸、尺度,既要有博大无私的爱,更要以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对待。爱孩子,不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是有选择地对待孩子,给孩子一颗至善感恩的心,教会他如何去爱周围的人,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理智地爱孩子,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是谈及独生子女问题时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教育专家曾经把独生子女誉为家中的“小太阳”。因为父母对孩子过度的关心和迁就,以至于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变得只顾自己,毫不体恤、关心他人,甚至有些孩子还会损人利己。

打败孩子的自私,纠正孩子“唯我独尊”的意识,应从改变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方法做起。作为一个优秀的家长,要改变孩子是“小太阳”“小皇帝”的思想观念,端正教育态度,不要对孩子过度溺爱,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懂得珍惜感情,学会与人分享快乐。

不要把孩子养在“玻璃樽”里一个“怕”字,形象地勾勒出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分担忧。自从孩子出生以来,怕摔着,就不让他爬得高;怕电着,就不让他接触电器;怕累着,就不让他背书包;怕受骗,就不让他与陌生人说话;怕影响学习,就不让他出去玩……孩子的童年几乎是在家长“怕”字的阴影中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