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海故事精选
24693700000003

第3章 缑城城墙兴废始末

据史籍记载,宁海县治初设白峤,后裁并。唐武德四年(621)复置,设县治在海游悬渚(今属三门县),两地无城墙构筑。唐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始迁今城关镇,当时叫广度里,筑有城墙,周围六百步。步为古代长度单位,一步合1。6米。开东南西北门,挖有护城河,称广度河,又名玉带河。考今玉带河遗迹及古籍,可见唐代县城范围很小,东至水角凌路,西至市门头巷,南至中大街,北至秧田头巷,占地约110亩。唐末宋初社会动乱,灾害不断,城墙毁圮,仅存玉带河。明初,倭寇连年骚扰,至嘉靖年间愈加猖獗。县令林大梁决定筑城墙以自卫,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十月动工,至三十三年(1554)二月竣工,前后17个月,共筑成了周围长1541丈、高2。4丈、厚1。8丈(均为营造尺)及有5个城门城楼和一个水门的城墙,城墙顶还砌有城堞、女墙及48处窝铺,上铺有方砖,可并行四匹马。东门叫靖海门,南门叫迎薰门,西门叫登山门,北门叫拱辰门,西北设小北门,叫望阙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县令严天召又增开小南门,取名登瀛门。城墙外新挖护城河,通城门处架设吊桥。这是一次县城大规模的扩建,附近的小村搬入城内,城区范围就以城墙为界,形成一个东西长、南北狭的椭圆形县城,此后至民国一直无变动。

从现代的眼光来看,筑这样一个小城是微不足道的工程,但在当时却是全县全民动员的一项大工程。林县令亲任工程总指挥,县丞、主簿、典史具体负责各段工程的施工及监督,征召了全县差不多所有的青壮年。要知道,当时全县仅1。1万户,5万多人口,又无机械设备,土石料的搬运都要靠人力、畜力,要在这短短17个月间完成全部城墙建筑及其配套设施,真可用“众志成城”这一成语来概括。

城墙建成后,确实起到了维护的作用。当工程刚接近尾声,“倭忽猝至,军民登城拒守,民赖以为安”,小南门至东门一段城墙有的作为基建用地,有的改为跃龙山翻水站渠道,小南门至西门一段城墙,1981年改建为环南西路。至此,宁海县城的城墙己彻底消失,从建成到消亡,共经历了430年时间。至今县城仅保留了几处由古代城门名称命名的道路,如城东的靖海路,城西的登台路,城南的登瀛巷,城北的拱辰巷,此外在老城区还散有一些残缺的城墙砖块躺在不显眼的地方,供后人缅怀城墙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