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
23989200000026

第26章 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当前县乡财政体制需要重新调整(14)

2003年是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落实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5年以经济为中心的建设,中国已经实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部署的第二步,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全面总结了基本经验和教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昌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003年是落实贯彻实现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提高,社会稳定向上。

(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

①2003年春天召开的“两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党的“十六大”开始的新老交替进程顺利完成。一年来,新的党政领导班子,继往开来,统筹安排国内外各项工作,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表现出亲民务实的良好作风,赢得了国际国内的普遍认同。

2003年年初,新领导集体的西柏坡之行,表明了新的党政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振兴中华,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好的决心。

2003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保障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文件,针对部分单位和一部分雇主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在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实行歧视性做法,作出了明确要改正的指示,此举得到了数千万农民工的普遍欢迎。2003年4月,大学生孙志刚在广州被无端收容,在收容所受到虐待,被殴打致死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公愤。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废止收容遣送条例,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服务,革除了一项弊政,社会各界反应热烈。

②“两会”前后,各省市自治区也实现了党政领导班子的换届,新一届领导班子,朝气蓬勃,各地出现了新的建设热潮。国务院所属部委,进行了新一轮调整和精简。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是裁并和精简。2003年的新一轮机构改革,主要是职能转变,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强化了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如撤销经贸委,改计划发展委员会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外贸合并,成立国资委、银监会、电监会等。

③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从1988、1993、1998等年份的实践看,领导班子换届年一般都是经济高速增长年。2003年年初,同样也呈现了快速发展的迹象,这一方面是换届之后,地方上各级新班子有快上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因为国民经济已调整多年,前期大量投入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更新等建设已投入使用发挥了作用,还有因美元贬值,外贸迅猛增长的带动,国内比较富裕阶层购车和居民买房等新的消费增长推动。2003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9.9%,比2002年第四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8%以上。

自2002年冬在广东出现“非典”疫病以后,于3月传延至北京,到4月中旬呈突发之势,引起部分居民恐慌。有关方面囿于陈规,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疫病继续蔓延至华北一带。在情况紧急关头,党中央采取了断然措施,撤换了卫生部和北京市的主要领导人,成立了以吴仪同志为首的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下达了抗击“非典”的动员令,群抗群防,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斗,终于战胜了“非典”这个疫魔,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6月解除了对中国的禁令。

“非典”的突然袭击,虽然主要在北京和华北等地区,前后只有两个多月,但对2003年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特别是对旅游业、商业服务业、航空、运输业、建筑业和部分制造业造成了莫大的损失。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降到6.2%。好在经济增长的潜力很大,所以第三季度就恢复到7.8%,第四季度发展更快。2003年是1998年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经济形势大好,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缓解一部分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安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④“非典”的突袭和抗击“非典”,是2003年度发生的一次特殊而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痛定思痛,其中的教训也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正常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因疫情而被打乱反映了社会管理制度的严重疏漏。危机期间,为防止疫情向农村地区蔓延而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虽然抗过一劫,但深层次的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反思。其中之一是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党的“十六大”指出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我们实现了小康的目标但这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尤其是在社会事务领域,管理意识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已经是多年的事实。所以抗击“非典”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不久,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

⑤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

16日凌晨,宇航员杨利伟顺利返回地面。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太空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进了一大步,也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⑥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是自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最重要文献之一。《决定》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做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国外协调发展。总起来说,就是要树立新的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发展中出现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三农”问题受到中央高度关注

2002年12月26日党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指出“三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3年1月17日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胡锦涛、温家宝等同志都作了重要讲话,把解决“三农”问题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提出了今后要更多的关注农业,更多的关注农村,更多的关注农民。会议提出了评价农村改革和发展工作的三条标准:①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③是否有利于改变农村面貌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200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年初,国务院就做出决定,今后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增加的投入都要主要用于农村;上半年安排237亿元国债投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下半年又增加了亿元,并且明确要求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要尽可能多用农民工;全国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中央财政拨款300亿元,用以支持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业部、教育部、民政部等联合发出通知,从2003年开始到2010年全国要对7000万民工进行岗位培训,并做好民工外出务工的信息指导和组织等服务工作。公安部出台了户口制度改革的通知,放宽了对农民进城的限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到小城镇落户,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做了很多支农、助农扶贫的工作。

但是,中国“三农”问题成堆,积累的时间太长,已经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根深蒂固,“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经成了路径依赖。虽然新一届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未扭转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2002年为1∶3.11,2003年将扩大为1∶3.2。据初步测算年农民平均纯收入将提高4%,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城乡差距继续扩大。而且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约占的主要靠农业收入的纯农民的收入都在平均数以下,其中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并没有提高,有的是下降的。1997年以后,这种收入停滞或下降的状况已经连续8年了,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从来没有的。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有所减轻,但因并没有解决好财政的转移支付来等问题,中西部地区的县乡两级财政状况并没有好转,约1/2的县和2/3的乡镇在负债运行,所以农民负担屡有反弹,这些地区的农村干群众矛盾紧张,冲突不断,农村社会并不安定。

2003年9月~10月,已经长期低迷的粮油市场价格,突然上涨,涨价从销区波及产区。10月中旬,小麦每吨上涨40元~80元,玉米每吨上涨80元~100元,粮油平均涨幅在10%~20%。粮油涨价,拉动蔬菜、肉、禽也跟着涨价。这是1997年以来的第一次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一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有的部门和农村专家认为,这次涨价是市场调节的自然结果。我国自1998年粮食总产达到51230万吨的最高水平以后已经连续5年减产。城市化带来的耕地减少、粮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耕地的抛荒以及粮食库存的锐减,都是促成涨价的因素。

不过我国有5亿吨粮食的生产能力,且仍有2亿吨粮食库存保证粮食安全近几年仍没有问题。所以,粮油价格11月就基本稳定下来。粮油和一些农产品涨点价,对农民增加收入有利,对以后增加农业生产有利,对扩大内需也有利。这点涨幅,对于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来说,也是能够承受的。所以政府不必过大反应(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对失业、下岗和低保人群增加点补贴)。总起来说,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扬,利大于弊。

2.2003年呈现的一个突出的社会矛盾是城市拆迁和农村征地引发的社会冲突近几年在“加速城镇化”的推动下,特别最近各省市换届后,新班子上台伊始,要建功立业,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多数都提出了要率先实现现代化,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掀起了大干快上的热潮。目标都集中到城市建设上,要建大城市、特大城市、国际性大都市,要改变城市面貌,扩建改建大拆大建,急于求成。财力不够,就用“以地生财”等方法,低偿、无偿地拆迁原有居民的老房子,与原有居民发生了利害冲突,引发拆迁群众上访请愿,或以极端形式表示抗争,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在农村,新一轮“圈地运动”正在各地特别是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展开。据2003年上半年24个省(市、自治区)不完全统计,各种名目的开发区、高新技术区、大学园区有3500多个,占地3.6万平方公里(5400万亩)。在土地价格飙升预期的刺激下,一些没有社会责任心的官员和不法商人(包括外商内外勾结,以各种名目和手段,强占侵夺农民承包的耕地(国家明文规定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占地不同农民商量,只给很少的补偿,又不做安置,失地的农民,失去了生产生活的依靠,也就是失业,又无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成为游民。近几年,农民上访中,土地问题已占首位。2003年上半年,国土资源部的来信来访中,反映征地问题的,占总量的73%。国家信访局受理土地问题的初信初访共4116件,其中苏、浙、闽、鲁、粤五省占41%。可见侵占农民耕地问题已成为当前重大的社会问题,涉及约4000万农民,而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等经济发达地区。这是必须高度重视并要及时采取断然措施加以制止和纠正的。

3.就业形势严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上升年为2.9%,1999年为3.2%,2001年为3.6%,2002年为4%,2003年很可能达到4.5%,登记失业人数将超过700万人。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继续增加,2003年6月底,下岗职工达万人,而再就业率则逐年下降,1998年为50%,1999年为42%,2000年为35%,2001年为31%。

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20世纪60~70年代是我国人口出生高峰,集中在农村,现在都进入就业年龄,目前正是高峰期。加上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不景气,面临转制与提高技术构成,不仅不能增加劳动力的吸纳量,反而还减少。

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3508.3万人,2002年减至万人。又因为1997年以后,我国主要农产品供大于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降,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徘徊,纷纷进城打工,以增加收入。2002年进城务工经商农民达9460万,2003年还是增加的趋势。

2003年是1999年大学扩招本科生后毕业的一年,加上大专毕业生,2003年有212万高校毕业生要就业。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只有70%,2003年上半年毕业生找工作时又逢上“非典”肆虐,更是雪上加霜,政府虽然做了很多工作效果也并不明显,有不少学校,初次就业率都不足50%。到2003年7月,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70万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多,现在又处于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的阶段,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等多种因素起作用。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测算,2003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力总量为2400万人,而按经济增长的需求只能新增就业1000多万个,有1400万岗位的缺口,所以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将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里困扰我们的一个社会问题。

4.2003年自然灾害频发,是一个多灾之年

截止到9月底,五级以上地震发生29次,给新疆等地造成严重损失。10月,甘肃省张掖、山丹、民乐又发生地震。各地水旱灾害交替发生。淮河、渭河、汉水、黄河等流域发生洪涝直到10月中旬,渭河、黄河还发大水,使河南、山东部分县市受灾。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5070万公顷,成灾3175.5万公顷。因灾死亡1911人,紧急转移安置631万人,倒塌房屋262万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