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拉包尔风云
23043600000004

第4章 魔鬼般的科科达山道(1)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高度赞扬了这次战役中美军的表现:“中途岛之战是世界近代海战史上作战地区最为广阔、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充分体现了美国海空军的素质和美国人大无畏的精神。”

★瓜岛争夺战在太平洋战场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日军在太平洋失败的开始,预示着日本末日的来临;它又是盟军在太平洋上的首次大规模胜利,预示着希望的曙光。这场战争,也是盟军即将发动的一场直捣日本门户的大规模两栖攻势的起点。

★山上坎坷难行,只有一条被当地人踩出的科科达小道。山区多悬崖断壁,沟壑纵横,山间密覆着不见天日的热带雨林,终年云雾缭绕,臭气冲天,毒烟弥漫。不要说人,连野兽也望而生畏。

★日军没有一丝一毫的抵抗。仔细一看,原来日军早已逃之夭夭了。对于如此重要的关口,日军竟然完全放弃,并乘澳军不备,偷偷地溜走了。

1.中途岛大海战爆发

中途岛是一个不大的小岛,它位于日本与夏威夷中间,西距日本的东京约2250海里,东南距夏威夷约1140海里。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故名中途岛。虽然它的面积并不大,但它的战略地位却异常重要。如果日本舰队能够占领中途岛,那他们就在无形中推进了自己的战略前沿,可以以中途岛为据点,更为方便和快捷地监视夏威夷方面美国的舰队。此外,中途岛还能作为一个军事基地,直接威胁到夏威夷的安全。如果美国丢失了中途岛,那就相当于将一把锋利的匕首插在了自己的咽喉上,这对于美国将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他们无论如何,也会不惜一切代价保住中途岛。

正是因为中途岛有着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联合舰队才想要在这个地方歼灭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将他们彻底打败,粉碎美国人的海上舰队。

日本海军舰队的如意算盘打得虽然不错,但实际情况却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按照日军最初的战略计划,他们将在5月份上旬进行莫尔兹比战役,6月份上旬进行中途岛战役;7月份实行战略进攻,攻取新喀里多尼亚、斐济、萨摩亚各岛屿,以切断美国同澳大利亚的交通线。可是,5月份的珊瑚海海战,日本人并没有占什么便宜,他们没有实现自己战前的计划——占领莫尔兹比港。

虽然日军在珊瑚海没有尝到任何甜头,但狂热的军国主义好战分子已经走上了战争的不归路,他们决定在中途岛再与美军舰队决一死战。这不只能报美国空军空袭东京的一箭之仇,还能敞开夏威夷群岛的大门,防止美军从夏威夷方面出动并攻击日本。

1942年5月5日,当珊瑚海上硝烟弥漫时,日本海军总部发布了第18号作战命令,这个作战令明确表明:日军下步进行的是中途岛作战计划。这次计划的具体方案是:日本联合舰队与陆军合作,占领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以西的战略据点,从而达到对美国海军舰队的威慑。这道看似寻常的作战计划,最终导致了日美两方面的舰队在太平洋上进行了一场规模最大、意义最为深远的战役。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对于这次作战计划十分满意并充满期待,他希望日军舰队在中途岛彻底击垮美国太平洋舰队,在这场“决定性的海战”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因为日本深知美国的军事潜力。美国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一旦完全纳入战争轨道,日本就很少有获胜的希望。所以一旦在中途岛取得胜利,就会让日军舰队称霸太平洋,还能将美军逼回到谈判桌前,迅速结束太平洋战争。为达到这个目的,日本海军几乎倾巢而出,投入大半兵力,舰队规模甚至超越后来史上最大海战莱特湾海战时的联合舰队。这是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最大的战略进攻,然而由于在珊瑚海大海战中,联合舰队两艘航空母舰——“祥鹤”号和“瑞鹤”号都受了极大损伤,所以对作战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海战爆发。开战刚刚15分钟,日美两方在太平洋上的主动权就显露出来了。美国的节节进攻,日本的连连败退,让中途岛成为了日军的“坟墓”。

中途岛海战是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战役,关于这次战役,本套书中另有详细介绍。

通过中途岛一战,日本的海军损失惨重,他们失去了4艘航空母舰、1艘重型巡洋舰、2200名能征善战的水兵、234架战斗机及最好的飞行员。而美国只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

短短的4周时间里,美国分别在珊瑚海和中途岛赢得了关键性胜利。这样一来,美国人信心十足,斗志昂扬。美国舰队总司令兼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兴奋地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中途岛之战让日本军国主义的海上舰队在350年来第一次遭到了决定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失败。这次战役,结束了日本海军长期的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上军事力量的均势。”同时,此战还给日军高层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这一痛苦的回忆直到二战结束一直挥之不去,使他们再也无法对战局做出清晰的判断。

美国总统罗斯福听闻此胜利,平静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高度赞扬了这次战役中美军的表现:“中途岛之战是世界近代海战史上作战地区最为广阔、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充分体现了美国海空军的素质和美国人大无畏的精神。”

日军新的作战方案

经过这次大战,日本海军头顶的光环褪去了,日本联合舰队也丧失了主要的海空突击力量,再也无法猖獗了。因此,日本不得不改变了以前肆无忌惮的海上攻击,他们确定了日后作战的新方案:

第一,陆军第17集团军和海军第8舰队,以最快速度攻占莫尔兹比并扫荡英属新几内亚一带的残敌,在必要地点建立航空基地,以便对澳大利亚实施空袭。

第二,由海军占领瑙鲁岛、太平洋岛,然后在两岛建立航空基地,加强其警戒能力。

第三,以潜艇和水面舰队加强印度洋的破交战,以潜艇加强对美澳交通线的破交战。

第四,加强对所有已占领区域的防御,准备对付盟军的反攻作战。

日本方面非常迫切地希望占领整个巴布亚新几内亚,这样就能够保护日本海军在拉包尔和特鲁克的重要军事基地,又能给盟军在澳大利亚运输供应线造成威胁。

6月12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颁发一道新的命令,任命天皇侍从长的弟弟百武晴吉中将为驻拉包尔的第17集团军的指挥官,由他执行控制巴布亚半岛的任务。珊瑚海和中途岛海战的失利,使日本人认识到,从海上进攻莫尔兹比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陆军参谋本部决定,要实现这个行动计划,就得从陆上进行,即在巴布亚半岛北岸的布纳和戈纳登陆,然后翻越欧文斯坦利山,从陆上攻占莫尔兹比港。

作为第17集团军指挥官,百武晴吉中将肩负着巴布亚作战和瓜达尔卡纳尔作战两副担子。在巴布亚和瓜岛两条战线同时告急的关键时刻,他必须在二者之中权衡轻重,舍其一。到底舍弃哪一头儿好呢?他难下决心。最后,他选择了舍巴布亚而保瓜岛。于是,把他的军舰、飞机、部队和大量补给物资投向了瓜岛。结果呢?这两头儿都以失败告终。

为了协同第17集团军进攻莫尔兹比港,7月14日,日本海军在拉包尔组建第8舰队,任命海军中将三川军一为第8舰队司令官。此人毕业于日本海军军官学校,先后当过参谋、舰长、驻法海军武官、战队司令、教官等职,有丰富的海战经验。

此时,日军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兵力有:陆军第17集团军,下辖约13个营,司令部位于新不列颠岛的拉包尔,司令官百武中将;驻拉包尔的第8舰队,司令三川海军中将,下辖5个战队、两个大队,共有巡洋舰7艘,以及若干驱逐舰和潜艇。在瓜达尔卡纳尔岛驻有一个营约400人,另有施工部队2700人。

日军具体的作战方案是:从新几内亚岛北部登陆,翻越欧文斯坦利山脉,攻战莫尔兹比港。三川军一海军中将指挥的海军第11航空舰队,将为新几内亚行动提供空中支援。为掩护这一攻势的翼侧,日军开始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修建轰炸机场。

“珍珠港现在得到部分雪耻了。”然而,这还远远不够。美国公众对中途岛的胜利欣喜若狂的同时,都希望乘势向日本发动大规模反攻。

确实,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使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第一次有了反攻的机会。但是,美日双方海空力量的对比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军无力在整个太平洋区域发动全面反攻,因此决定在局部地区即日军威胁最严重的西南太平洋地区展开反攻。中途岛海战后,美国陆军中以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上将为代表,美国海军中以海军舰队总司令兼作战部长金上将为代表,都主张尽早开始局部反攻。在反攻目标的选择上,都把目光集中在同一个地点上,即日军在西南太平洋的前方指挥中心、向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推进的前进基地——新不列颠岛的拉包尔。占领或摧毁这个基地,就将从根本上制止日军在太平洋的攻势,并迫使其后撤700英里,退守位于中太平洋的中心基地——特鲁克。

2.瓜达尔卡纳尔大海战

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它位于所罗门群岛南部,在巴布亚以东约700英里处,是西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它是在16世纪被寻找传说中的所罗门王的黄金之国的西班牙冒险家发现的。瓜岛东西全长约145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面积约6500平方公里。瓜岛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山脉,山上有成片成片的热带雨林和成堆成堆的珊瑚礁。山上水流湍急,常有蛇蝎出没。

在中途岛取得胜利后,美国的海陆军都将反攻的目标集中到了拉包尔。但是,对于如何反攻的问题,美国海陆军却产生了分歧。

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建议从陆海两方面对日本在拉包尔的基地发起攻击。他认为那里的防御薄弱,他能以吃一顿快餐的时间攻占拉包尔。

舰队总司令金上将认为,麦克阿瑟的计划根本不现实。他主张用更为稳妥的办法进行反攻。他认为,盟军可按步骤稳步进行反攻,第一步,可让尼米兹率部夺取所罗门群岛的相关岛屿。第二步,可由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分别指挥军队从新几内亚沿所罗门群岛北上发动进攻,占领莱城、萨拉莫阿和新几内亚东北部等地。第三步,万事俱备,攻占拉包尔。

由于两人意见不能统一,产生了争议,为了平息争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并做出决议。

1942年7月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下达了代号为“瞭望台”的作战指令。指令规定此次战役的第一阶段由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将军担任指挥官,夺取圣克鲁斯群岛、图拉吉岛等地。第二阶段由麦克阿瑟将司担任指挥官,向巴布亚半岛的萨拉莫阿和莱城进军,同时夺取所罗门群岛的剩余部分并北上。最后,盟军对拉包尔形成夹击之势,攻克拉包尔。

正在美军制定“瞭望台”计划的时候,日本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建立飞机场的消息传到了美国。

与瓜岛隔着一个海峡遥遥相望的是图拉吉小岛。1942年5月5日,日军占领了图拉吉小岛,并在那里修建了飞机场,他们常常坐船从图拉吉到瓜岛巡视,并在那里建立新的机场等设施。

日本在瓜岛修建机场的消息令美国人非常震惊,因为日本如果将瓜岛作为自己的军事基地,就会严重威胁到美澳交通线上的埃法特岛,甚至喀里多尼亚的北部机场也会受到威胁。这对美军十分不利。于是,美军舰队总司令金下令,立刻修改“瞭望台”行动计划。

1942年7月10日,尼米兹命令太平洋战区海军司令戈姆利海军中将即刻攻占图拉吉岛和瓜岛。

通过这次行动,美军希望打乱日军的部署,牵制其在新几内亚的作战,让日军陷入被动。美军预定的登陆日期是8月7日,他们计划在日军的机场修建好之前夺取该地。

美国南太平洋舰队司令官戈姆利海军中将负责这次行动的总指挥,他率领美军第61远征特混编队和第62南太平洋两栖编队。第61远征特混编队的指挥官是弗莱彻,第62南太平洋两栖编队的指挥官是特纳。此外,美军调用了包括3艘航空母舰在内的88艘舰船和298架岸基飞机来参加这次战争。为了确保战役的胜利,美军又调来范德格里夫特少将指挥的第1陆战师。

弗莱彻海军中将指挥航空母舰编队,并担任整个登陆编队的战术指挥。原任海军作战部计划部部长特纳海军少将负责指挥两栖作战部队,麦凯恩海军少将指挥岸基航空兵编队。

戈姆利司令肩上的担子很重,他只有5个星期的时间来调度和集结军队、舰船和军事物资等。负责登陆的范德格里夫特指挥官也面临很大压力,他从未到过瓜岛,对瓜岛的形势一无所知,只能依靠一些早已过时的航海地图和一本由杰克·伦敦撰写的描写瓜岛风情的短篇小说为依据,制定具体的登陆和作战方案。

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紧急,美军准备的并不充分,参谋人员将这个草草拟定的计划戏称为“小本经营”。可他们自己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小本经营”的计划却让他们做成了一笔意想不到的大买卖。

作为盟军“瞭望台”计划的第一阶段中的一部分,盟军决定先夺取瓜岛,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基地。瓜岛争夺战的核心就是争夺制空权和制海权而展开殊死搏斗。这次战争持续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的争夺战中,盟军与日军进行了大小30余次海战,其中规模较大的有6次。日军的作战兵力最高达到3.9万人,盟军的最高作战兵力达6万人。双方损失的舰只各为24艘,日军损失各型飞机932架,运输船16艘,死亡2.46万人,受伤2000人,被俘1000人,最后仅撤出1.19万人。盟军损失各型飞机约250架,运输船3艘,战死1592人,受伤4200人。

在战斗其间,瓜岛上空弥漫着硝烟,似乎在为战死的亡灵默默祈祷。

瓜岛争夺战,使得盟军在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的两支部队分别夺取了日军赖以继续扩大侵略的前进基地,开辟了通往拉包尔的两条反攻道路。盟军达成了作战目的,不仅占领了所罗门群岛南部,而且驱逐了新几内亚东部的日军,将战线向北推进到所罗门群岛中部和新几内亚东北部一线,从而消除了日军对澳大利亚及美澳交通线的威胁,进而又对日军以拉包尔为中心的西南太平洋防线形成威逼之势,彻底改变了该地区的战略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