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拉包尔风云
23043600000018

第18章 进军!布干维尔!(1)

★哈尔西恨透了日本人,于是给这次充满艰难的登陆行动取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代号:樱花。登陆的最终日期定为1943年11月1日。

★在托罗基纳角登陆的盟军和岛上的少数日军守备力量在战斗的过程中,盟军集中火力进行猛攻,将这一小股日军迅速打退,几个小时之后,盟军的登陆部队就巩固了滩头阵地。

★日本的一位高级军官后来承认:“有两个因素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战略,一个因素是1943年11月5日第2舰队在拉包尔遭到美国舰载飞机的袭击,损失惨重;另一个因素是所罗门群岛激烈的空战。”

★到1943年底,“车轮”行动已经全部取得成功,布干维尔岛上的日本人只能终日龟缩在布因的工事里,自生自灭了。至此,拉包尔的左翼已失去了屏障,守城日军在劫难逃了。

1.“樱花”

麦克阿瑟控制了胡翁半岛之后,盟军便有了进攻新不列颠的基地。这让拉包尔的日军今村司令感到不安和震惊。拉包尔日军马上召开会议,最后把目光一致投向了位于东南300英里的所罗门的最后一个岛屿布干维尔。布干维尔是日军在南太平洋的拉包尔基地,也是美国南太平洋司令哈尔西的必争之地。因为布干维尔是阻挡哈尔西部队和拉包尔之间惟一的一道屏障了。于是,拉包尔日军司令部做出决定:进军布干维尔岛。

被日军战领的布干维尔岛

布干维尔岛位于所罗门群岛北端,是所罗门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面积约有1万余平方公里,布干维尔岛地形险峻,多被大面积的沼泽地所包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布干维尔被德国占领,一战后德国战败,该岛成为英属所罗门群岛的一部分。1919年,布干维尔岛又交属澳大利亚托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直被日军侵占。

1943年春,日军在瓜岛失利后,对盟军派往布干维尔海岸的瞭望哨和澳大利亚陆军巡逻队进行过多次扫荡。在布干维尔岛南端的布因,日军修建了4个机场和1个水上飞机基地。日军从新乔治亚岛战败之后,就重点加强了布干维尔的防御力量,希望据守该岛,阻止盟军的进攻。从7月下旬起,不断从拉包尔调援兵来增援布干维尔。当盟军计划在布干维尔岛登陆时,驻布干维尔的日军已达到了4.1万人,这些军队大部分部署在该岛南部的布因地区及其邻近的肖特兰岛,一部分部署在北部的普托地区及其邻近的布卡岛。

美军太平洋南战区的哈尔西司令经过分析,确定要攻占布干维尔岛。计划在攻克此岛后,建立轰炸拉包尔的轻型轰炸机基地,这样也就能够完全控制所罗门群岛了。因此,这一仗必须要打,而且必须要取得胜利。这个岛的地势对防守者十分有利,守卫者可以依托山地和坚固设防控制全岛,可选择的登陆点不多,而且海滩狭窄,不适于大部队登陆。

在布干维尔进行驻守的是日军最为精锐的步兵师第6师,这是一支颇为善战的部队,他们曾在中国战场上从中国的北边打到南边,还在1937年攻克了中国的南京城,残忍地杀害了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1942年,这支军队,计划调到太平洋战场的瓜岛作战,但随着日军从瓜岛的撤退,这支部队才又调到所罗门群岛来的。如今,这支疯狂的部队守卫着岛上的6个机场,4个在南端的布因,2个在北端的布卡和普托。

哈尔西和他的参谋人员都意识到了即将要进行的这场战争的艰难性,因此他们在开会讨论在哪里登陆时,显得十分慎重。此外,他们还决定在布干维尔的登陆点建立一个机场,以便更为充分地发挥盟军的空中优势,同时使敌人的机场失去作用。这个登陆点应该避免从正面进攻布因和布卡,防止形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最后,他们决定选择一段防守较弱的海岸,建立一个机场。空中侦察的结果表明,最为恰当的登陆地点应该是布干维尔岛西边奥古斯塔皇后湾附近的托罗基纳。但这里也存在一个不利的因素,那就是在这附近惟一的一块平地是一片沼泽,不适宜修建机场。因此,美军参谋人员在选择登陆场的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最后,哈尔西一锤定音:“就在托罗基纳登陆,现在就请你们加紧准备吧!”

此次会议也确定了最终的进攻计划:绕过日军兵力集中的南部要地,在该岛西海岸中部防御薄弱的奥古斯塔皇后湾托罗基纳角实施登陆。登陆后,立即建立坚固的防线,并修建机场。该计划的最大优点是,日军如从陆地进行反击,必须要越过群山连绵、地势险峻的地区,并穿过原始森林才能到达这里。

对于这次登陆作战,盟军派出了3.4万士兵,其中包括美海军第3陆战师、第37步兵师和1个新西兰旅。这3支部队合编为两栖作战第1军,由范德格里夫将军指挥。用于支援这次登陆作战的海军部队为第39特混编队和一个航空母舰特混大队。

哈尔西恨透了日本人,于是给这次充满艰难的登陆行动取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代号:樱花。登陆的最终日期定为1943年11月1日。

盟军在登陆的最初,计划先由海军陆战队登陆,随后跟进的是美国陆军第37师。

计划中掩护主攻方向的部署是:对于奥古斯塔皇后湾,不进行地面炮火袭击,而是运用空中轰炸机和海上军舰,直接轰炸布因和布卡,然后对肖特兰岛发起佯攻,同时由新西兰第8师在附近的宝岛登陆,以开辟一个前进机场。海军陆战队第2师的一个营在舒瓦瑟尔岛的北端登陆,猛捣日军守军,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奥古斯塔皇后湾的登陆成功后,将由盖格将军接替范德格里夫特指挥。战争是残酷的,它需要很多人作出牺牲。指挥者的责任在于把这种必要的牺牲减到最小。战争又是斗智的,高明的指挥者要能调动敌人,使敌人疲于奔命,同时增加自己的胜算。

美军在布干维尔的行动让日军非常惊讶,他们预计美军可能会向肖特兰群岛或布因运动。为此,日本新任联合舰队司令官古贺峰一上将决定以第3舰队的全部飞机增援拉包尔,以此为根据地,以空中战斗机与海上的第11航母舰队的陆基飞机配合,袭击盟军的供应线,粉碎盟军即将到来的攻势。

10月5至6日,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快速母舰编队对威克岛进行了一次袭击,日军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古贺将这一行动认定为美军收复威克岛的前奏。因此,他决定歼灭美太平洋舰队的这支快速航母编队。古贺下令联合舰队从特鲁克出发,将威克岛那边的太平洋航母编队一举全歼。

可是日军的联合舰队到达威克岛时,美军舰队早已不见了踪影。他们无奈之下,只好重新返回特鲁克。

11月1日,日军调集到拉包尔的173架航空机全部到位,这其中包括82架“零”式战斗机、45架俯冲轰炸机、40架水平轰炸机、6架侦察机,200余架登陆飞机。并且,古贺下令所有的空中力量和海上舰队都做好进攻的准备,随时准备出击。日军的这些举动,让盟军开始中感到担忧了。

2.成功登陆特雷热里群岛

盟军想要实现成功登陆,掌握制空权是至关重要的。美军西南太平洋舰队司令麦克阿瑟也开始行动了。

1943年10月12日,麦克阿瑟令肯尼的第5航空队派出349架飞机对拉包尔进行空袭。这次袭击,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给拉包尔的日军造成了一定的恐慌,但并没有对日军造成多大伤亡。

10月18日,肯尼的第5航空队又对新几内亚东南岸的多博杜拉进行了一次突袭行动,但是由于受天气影响,这次行动仅有54架轰炸机到达了目标区域,在胡乱投了几颗炸弹之后,轰炸机无功而返了。但肯尼对外宣称说此次行动,击落日军60架飞机,击毁一艘驱逐舰。另外,肯尼司令还大胆预言道:拉包尔将会在10月20日左右成为一块死地,可是到那一天的时候,日军仍有200架飞机在空中活动。

之后,肯尼的第5航空队又分别在10月23日、24日、25日接连三天对拉包尔机场进行空袭。空袭过后肯尼对外宣称说这几次袭击已消灭了日军飞机175架。

11月2日,也就是日军173架舰载机到达拉包尔的第二天,肯尼又一次投入155架飞机的力量,对拉包尔再次进行空袭。日军驻拉包尔的航空力量可以说是日军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最为精锐的航空力量。日军的飞机马上升空与美军的轰炸机进行了空中战。一场大战下来,日军击落了9架美轰炸机和10架战斗机。

10月12日到11月2日期间,美第5航空队对拉包尔的一系列空中袭击,虽然不像肯尼对外宣扬的那样战绩骄人,但也毫无疑问地将日军的注意力从布干维尔岛吸引到拉包尔身上来,这样一来,为进攻布干维尔的盟军减轻了压力。另外,肯尼的空中袭击,也将日军的一些机场设施给予了破坏。

当然,美军南太平洋的司令哈尔西不会将自己的希望押在麦克阿瑟手下的第5航空队身上,也并不是通过“打垮拉包尔”来取得布干维尔的胜利。他在做出进攻布干维尔计划的那一刻,就将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空中兵力——所罗门航空队身上。

所罗门航空队

所罗门航空队原驻瓜岛的亨德森机场,瓜岛之战结束后,又从瓜岛的亨德森机场转移到新乔治亚的蒙达机场,指挥官是美陆军少将特文宁,这也是一支具有强悍作战能力的空中“狙击手”。这支航空队为日后的布干维尔战役起了十分重要的支援作用。

1943年10月,就在肯尼对拉包尔进行空中袭击的同时,所罗门航空队对布干维尔岛和邻近的岛屿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空中轰炸,这些空中轰炸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它彻底摧毁了日军5个机场。所罗门航空队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在奥古斯塔皇后湾的上空为盟军的登陆和作战提供了良好的掩护。

由于所罗门航空队对日军空中力量的一次次打击和自身的强大实力,使得盟军牢牢地掌握了局部制空权,这种制空权的掌握,使得美军在布干维尔战斗中从来没有遭受到日军空中力量的严重威胁。

盟军在登陆布干维尔岛之前,计划先派军队在舒瓦瑟尔岛和特雷热里群岛进行假装登陆,以此来吸引日军的注意力。这样就能将布干维尔日军的注意力引开,对日后攻占布干维尔提供更大的便利。

早在1943年8月22日,盟军就对特雷热里群岛进行了侦察,在岛上寻找到一个最方便的登陆场后,又选择了一处雷达站的位置,然后迅速撤退。

10月21日,南太平洋司令部派出数艘运输舰编成3个梯队,运输新西兰第3师前去攻占特雷热里群岛。

10月27日,盟军第一梯队的新西兰第3师的一个旅在特雷热里群岛中的莫诺岛和斯特林岛成功登陆,并在这两个岛上修建机场,将其作为盟军的一个中继地。

10月27日晚,为了迷惑日军,并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美海军陆战队派出一个伞兵营在舒瓦瑟尔岛空降。

10月30日晚,盟军的海军第39特混编队又开始对布卡岛和普托进行轰炸,主要目标是那里的机场等设施,其目的也是为了分散日军的注意力。

盟军所做的这一系列假象都是为了吸引驻布干维尔日军的目光,以分散他们的精力,为自己的进攻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最有力的条件。

10月30日晚,盟军进入奥古斯塔皇后湾,由12艘运输舰和11艘驱逐舰承担运输任务。另外,又指派梅里尔指挥的第39特混队和谢尔曼指挥的航空母舰大队担任支援。

在整个奥古斯塔皇后湾地区,日军的防御部队有3000人左右,但在盟军选择登陆的托罗基纳角方向,守卫在那里的日军只有270人和1门75毫米的火炮。盟军做好一切准备活动后,开始正式向托罗基纳角登陆。守在托罗基纳角的200多名日军开始在滩头进行了抗击,但由于人数相差悬殊,盟军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阻碍,便登上了托罗基纳角。

可是,在整个登陆过程之中,由于日军在托罗基纳角有大炮的缘故,盟军还是造成了少量的伤亡,共损失4艘登陆艇,70余名士兵。

11月1日早晨,驻守在拉包尔的日军司令部派出由120架战斗机和轰炸机组成的联合机群从拉包尔出发,对停泊在该海岸的美军舰船进行空袭,但是遭到美军航空部队的成功拦截。这支美军航空部队也是由陆、海军航空兵联合组成的。陆军的飞机有的来自韦拉拉韦拉的维拉基地,有的来自新乔治亚岛的蒙达基地。哈尔西刚刚占领了新乔治亚群岛,马上在作战上得到了回报。结果,拉包尔的日军飞机损失22架,美军仅以损失4架飞机的代价结束空战。这次空战中,日军的飞机几乎没有给美军的舰船造成损失。

下午1点,又有约100架日本飞机从新不列颠岛飞来,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骚扰之后,美国所罗门航空队的34架战斗机在“康卫”号驱逐舰的战斗引导组的引导下,击退了来袭的日机。

在托罗基纳角登陆的盟军和岛上的少数日军守备力量在战斗的过程中,盟军集中火力进行猛攻,将这一小股日军迅速打退,几个小时之后,盟军的登陆部队就巩固了滩头阵地。首批盟军安顿下来之后,后续的部队开始稳步登陆。没过多长时间,盟军已有1.4万人和6000吨物资成功上岸。

3.布干维尔海空大战

盟军登陆的消息传到拉包尔后,日军第8舰队仓促拼凑了一支由2艘重型巡洋舰、2艘轻型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由大森少将率领从拉包尔出发,向布干维尔岛方向疾速驶来。他们想趁晚上给盟军的登陆船队来一次出其不意的袭击。

然而,日军做出的一切行动,都在盟军的掌握之中。

当大森的这支舰队刚刚离开拉包尔的时候,美军的侦察人员就已经知道了。可是,美军的第39特混编队下辖的第12巡洋舰分队和第46驱逐舰分队正在韦拉拉韦拉岛附近的海面上进行清洗和休整,而第45驱逐舰分队当时正在库拉湾补充燃料。

第39特混编队司令梅里尔在得到侦察机的报告后,马上意识到:必须抢在敌人前边,堵住敌人的舰队。他把奥古斯塔皇后湾的西面作为各分队的集合点,并按此集合点的距离定下各分舰队的航向和速度。

针对日军的举动,梅里尔做出了相应的计划,即把巡洋舰横向布置在奥古斯塔皇后湾的入口处,阻止任何一艘日舰的通过。他要把日舰逼到西面,使己方获得充分的机动余地,以便在接近日舰鱼雷的最大有效射程之前打击日舰。

11月2日凌晨,大森舰队进至托罗基纳角附近海面,已经进入该海域的美海军第39特混编队准备迎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