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考的好还要报的好
22939700000018

第18章 适合自己的大学就是最好的(3)

从1995年《中外合作办学暂行条例,到2003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从2006年《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到2007年《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教育部颁发的这四个文件都强调: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收取的费用将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中方办学的目的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本国的教育事业。17年来,许多高考成绩不甚理想的同学通过这条途径找到了自己升学的平台。

凡是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内的中外合办专业,都是在相应的本科批次录取。这类专业由于收费高,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考生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不失为低分高攀的一条捷径。

计谋案例及【点评】

【案例】

河北理科考生小刘,父母经商,家庭经济条件优裕。2011年高考时,小刘考了573分,低于一本线8分。在志愿专家的指导下,他填报的志愿顺序为:A大连交通大学,B青岛大学,C河南大学,D河南工业大学,E河北师范大学。

这几个学校在河北招生时属于一本学校,绝大部分招生名额都安排在一本批次录取,只有少量“高收费”专业安排在二本批次录取。这些“高收费”专业除了河北师范大学是软件工程专业外,其他4个学校都是中外合办项目。最后投档结果是:大连交通大学582分,青岛大学586分,河南大学573分,河南工业大学572分,河北师范大学553分。小刘被录取到河南大学会计学专业。

这几个学校在一本录取时,投档结果是:大连交通大学607分,青岛大学604分,河南大学586分,河南工业大学584分,河北师范大学581分。

【点评】

凡是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感兴趣的家长,大部分是由于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一般来说,这类专业的录取分数会低于本校的普通专业,有的甚至会降一批次录取。

从案例中可以发现,考生填报的前4个志愿均是一本大学开设的中外合办项目,它们在二本招生时,都远低于一本分数线。中外合办专业的录取分数之所以这么低,主要是因为“高收费”,其一年学费一般在1万到3万之间,这对部分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其次是很多家长与考生对中外合办专业不是很了解,甚至有的看到该专业的学费在万元以上,竟误认为是独立学院或民办院校,从而造成填报该专业的学生相对较少。

本案中的考生小刘,正是利用了这个机会,在低于一本线8分的情况下,被一本大学录取。

【吕老师提示】

1.怎样鉴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合法性

对考生来说,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时必须选择正规的合法项目,否则所获文凭无异于白纸一张。所谓合法,是指经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拥有由教育部颁发的统一编号的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这一点,考生可以从教育部官方网站一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和中国留学网上直接到。

国内有些民办高校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尤其是那种“X+X”的合作项目,有时并没有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如果学生和家长盲目地选择读这些项目,就可能存在学历无法得到教育部认证的风险。那样的话,你虽然可能拿到国外院校的毕业证书,但通常会因为你在国内接受的教育没有得到国家的认可,而无法对你的国外学历进行官方认证。也就是说,虽然你花了不少钱,花了不少时间,也读了个所谓的国际项目,但最后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换来的只是一个莫须有的“克莱登大学”毕业证。

2.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有几种

中外合作办学的本科教育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

“2+2”模式,即在国内学两年,国外学两年,学生在国内须完成国外大学一、二年级的大部分课程,包括一些专业课程,其余课程在国外大学完成并获得学士学位。

“3+1”模式,即在国内学三年,国外学一年,学生在国内须完成国外大学前三年的大部分课程,最后一年到国外大学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并获得学士学位。

“4+0”模式,即完全不出国的“本土留学”,所有本科课程全部在国内学习,国外合作院校提供教材、师资,按照国外院校的本科计划授课,最后获得学士学位。

3.中外学,学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国内一般都有一个名牌“婆家”,这个“婆家”属于二级学院(不是独立学院)的较多,这些学院的办学理念、综合实力、校园文化等都会对中外合作办学产生影响。但如果机构在“婆家”的下属或下下属单位,那你可就要慎重了,因为国内大学的下属层次太多,如果你上学的地点不在“婆家”的院子里,那名牌大学的资源,如图书馆、教师、教学设备、学习氛围等可就享受不到了。

另外,按照中外办学相关条例的规定,学生在国内就读时,负责主干课程教学的外籍教卩市所占比例不得低于25%,引进的国外教材不得低于教材总数的30%。

4.中外合作办学,毕业文凭是啥样

中外合作办学颁发的文凭有以下5种形式:

(1)由开办此项目的国内高校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国外高校不颁发任何证书,如齐齐哈尔大学与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的专业本科目。

(2)由开办此项目的国外高校颁发,国内高校不颁发任何证书,如北京理工大学与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信息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教育目。

(3)由开办此项目的国内高校颁发文凭,国外高校颁发相关结业证书或写实性证书,如上海理工大学与美国41达科他大学合作举办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4)由开办此项目的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分别颁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如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一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所开办的各类本科专业。

(5)由开办此项目的国内高校颁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国外高校只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如华北电力大学与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5.学生都能到国外留学吗

有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把“出国留学”和“出国交流”混淆在一起。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学生在国内学习期间可以到国外合作院校交流或接受培训,通常称为“出国交流”或“出国培训”。但这种交流或培训不能在合作办学学校之外进行。如果学生已经从合作学校毕业,则中外双方都不能组织学生赴境外学习。因为学生毕业进入更高年级时已经属于自费出国留学范畴,只有合法的出国留学中介机构才能组织,但同时也不得在学校内进行。而一些合作办学机构故意混淆这一差别,误导学生及家长。

6.学费高昂,自己适合走这条路吗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普遍以培养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强调“营销意识”和“学生即顾客”的理念,所学课程都是针对市场需求而设,以“优质产品”去建立市场信誉并寻求最大的利益回报。从近几年中外合作办学的情况看,其本科招生专业按人数多少依次为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电子信息类、经济学类、艺术类、教育学类等。考生应该先弄清自己的兴趣所在,确定自己的发展意向,再确定是否报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中外合作生的培养成本比较高,在“国内留学”时,每年学费一般在1万/3万元,尽管比国外留学费用低数倍,但仍比三类本科“独立学院”要高出许多。如果到国外合作院校去学习,费用还会更高。例如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生,在国内学习时,每年学费6万元,住宿费2000元,生活费1万元,如果后两年到英国学习,每年学费1万英镑,住宿费和生活费也是1万英镑左右,两者加起来,每年花费约20万人民币。所以考生和家长要量力而“报”。

7.以独立的学校代码单独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哪些

截至目前,全国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已有800多个,涵盖研究生、本科、专科等各个办学层次。但是,在这众多的办学机构中,列入国家普通高校一、二批本科批次,以独立的学校代码单独招生的只有以下3个:

8.部分院校中外合办专业招生录取一览

第24计港澳院校:八项注意要记牢

计谋释义

从1998年香港回归祖国第二年起,香港的高校就向内地学子拋出了“橄榄枝”,通过与内地高校进行学生交换的模式,拉开了港校内地招生的序幕。2001年,澳门高校也加入了内地招生行列。此后,港澳来内地招生的高校数量和招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经过考生和家长的口口相传,许多高三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港澳高校,成绩优秀的考生盯上了香港的几所高校,这些学校丰厚的奖学金令人眼红;成绩中等的考生瞄上了澳门的高校,因为二本分数就有可能录取。一时间,报考港澳高校成为许多考生和家长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目前,港澳共有17所高校在内地招生。其中,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列入了国家规定的提前批次招生。他们采用内地招生模式,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招生,考生不需另外报名,只要像报考内地普通高校一样,在同一张志愿表上按顺序填报志愿,学校根据高考成绩直接录取考生。

其余15所高校则采用自主招生形式,招生学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及面试成绩等自主录取新生。

凡被港澳高校录取的新生,凭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及本人身份证、户口本(赴香港读书的新生还需出具香港入境事务处签发的进入许可文件)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因私赴香港或澳门的手续。学生在香港、澳门期间,其内地户口不予注销。内地学生在香港、澳门学业期满,获得高等学校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内地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承认。

计谋案例及【点评】

【案例1】

高考之前,在机关工作的爸爸就在单位的网上替我填写了香港大学的入学申请。当时,并没有想真去香港上大学,只是先报个名,以防万一而已。但是,高考结束后,我就把报考重点转移到了香港大学。因为我感觉,自己的分数虽然能上一本线,但要上一所北京或者上海的名牌大学还是很危险的,而我的外语成绩很好,与标准答案核对后,估计能考130多分,非常符合香港大学的要求。于是,6月27日,我参加了香港大学的面试。

面试几乎全是用英语交流,我所在的小组抽到的面试题目是:谈谈你对不良信息过滤软件“绿坝”的看法。在此之前,我根本就没听说过什么“绿坝”,我只能简单说了说自己对网上不良信息的看法,另外,也顺便说了说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想到,竟然也通过了。

如今,我在香港已经度过了一学期。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来自世界各国,个个造诣很深,授课方式也是灵活多样,学起来一点也不枯燥。现在,我的英语交际能力大为提高,听老师用全英语授课已是畅通无阻。

【点评】

香港虽然是弹丸之地,但却是个真正的国际社会,在香港求学可以极大地丰富你的阅历,开阔你的眼界。从这个报考案例中可以看出,该生对自己在香港的求学经历是比较满意的。

首先是报考经过,高考之前,其父亲就预先在网上替他报了名,做到了有备无患。高考之后,发现自己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后,该生立即把报考的重点转移到了香港大学。这种两手准备的方式值得效仿。其次,考生的外语成绩优秀,可以很快地适应香港大学的全英语教学。最后,考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也不错,其父在机关工作,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估计能应对比较高昂的学费支出。虽然,家庭生活水平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以一个不算很高的分数,接受一流大学的优秀教育,还是值得的。

【案例2】

我高考时理科考了638分,在提前批里填报了香港中文大学,专业按顺序分别填写的是:A工科基础班(奖学金)、B理科基础班(奖学金)、C商科基础班(奖学金)、D工科基础班。录取时,香港中文大学在我省的理科提档线是598分,我的档案顺利投到该校,但该校招生人员打来电话,说我的分数达不到前3个奖学金专业(每个奖学金专业只录取1人),只能录取到最后一个自费专业“工科基础班”。而这个专业,每年需要承担高达10万港元的学费和住宿费,像我这样的工薪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尽管我的叔叔、姑姑都表示愿意赞助一些,但我不想让父母为此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被,所以最后只能放弃了。

【点评】

去港澳求学,既要考生有才,更要家长有财(有人说,不是有高额奖学金吗?还用自己掏钱?事实是,港澳高校奖学金的发放通常是奖优不是扶贫。这个“优”不是一般的优,大多是考生当地“状元级”的优。香港高校近两年在内地招生规模每年大约1500人至2000人,大部分是缴纳高额学费的自费生,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学生只有200人左右,澳的奖学金名额更是寥寥无几。随着报考港澳高校人数的逐年增多,要赢得这些奖学金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每年都有许多考生因为拿不到预想中的奖学金而前功尽弃,本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吕老师提示】

1.注意考成绩

除少数高校外,香港绝大部分高校均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在一本线以上,考生报考时要仔细研读所报考高校的《招生简章》。报考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和澳门旅游学院的考生高考成绩要达到一本线,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

当然,也有港澳高校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达到二本线以上的,如香港树仁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

2.注意英语成绩

由于港澳地区高校一般都是英文授课,因此,考生除高考总成绩要达到港澳地区各高校的标准外,还应具备较好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报考前须仔细这。

如:香港中文大学要求考生的高考英语成绩“以150分为满分计算,自费生的英语成绩须达120分或以上;奖学金基础班的成绩要求较高,须达130分或以上”。香港浸会大学要求英语成绩达到110分或以上。

3.注意面试方式

除了列入提前批录取的两所港校外,大多数港校都会组织面试,面试安排在高考后。对于很多港校来说,高考成绩虽然是很重要的标准,但最终决定录取的,还是考生的综合表现,其中,面试环节至关重要。有学校表示,不参加国内的统招,是因为学校不想放弃面试这个环节。因为学校需要的是除了能考高分外,还有表达、应变、统筹等各方面能力出众的学生,这就需要通过面试这个环节来考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