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论利益与政治
22210400000012

第12章 当代西方对利益与政治问题的研究情况(1)

一、当代西方研究利益与政治问题的时代背景简述

如前所述,在考察与反思西方思想家们对利益与政治的认识后,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即大部分思想家都是以国家为单位来建立其利益与政治观的。他们主要是把利益与国家的性质、起源、目的、职能等哲学性问题联系起来,进行静态的和抽象的研究。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政治局势的巨大变化,自然科学和行为科学的迅猛发展,社会科学之间的兼容并蓄以及各个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情势的发展,西方政治学家虽然自认为其社会制度已臻完善,但也强烈地、敏感地发现过去以研究国家性质、制度和起源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政治学已不适应时代的步伐,其缺陷主要是没有从人的心理、行为和政治的功能等方面来研究政治。于是,在西方国家中,以美国为首兴起了一场以行为主义为主要趋势的政治学革命。以上可以说是行为主义政治思潮兴起的内部原因。

从外部原因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一大批国家纷纷独立,原有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了。这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高度警惕,其关注的焦点就是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如何发展的问题,其政治统治者将以什么样的行为方式调控其国内各种利益关系,这是否会伤害他们在这些国家原有代理人的利益;同时,这些国家将以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活动于国际舞台上,来参与全球范围内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竞争与合作,等等。这样,西方的政治家和学者们,以西方国家发展模式最为完善的世界观,一方面,他们用理论研究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推行其国家发展过程的行为模式,来为新兴国家树立样板;另一方面,他们从其能够继续控制全球的战略出发,特别注重这些新独立国家的行为问题,以达到知彼知己、不战而胜的目的。由此,在西方也兴起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的研究利益与政治的思潮。

在上述基础上,行为主义政治学注重经验性与动态性分析,强调定量化和技术化的运用,提倡多元性和交叉性研究,并以现实性和应用性为目标来研究利益与政治的问题。由于各个学者研究的立场不同,方法多样,尺度各异,因此,行为主义政治学是学派众多,模式不一,内容繁杂,争论颇多。但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政治系统分析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交换理论、决策理论和多元主义理论、精英理论等。这些理论大都是在新的条件下,运用新的方法研究利益与政治这个既复杂又现实的问题。为了使我们的研究在当今开放的世界体系中具有理论上的前瞻性和现实中的对策性,下面,我们就当代西方上述的各种理论对于利益与政治的研究作一简要论述和概括。

二、当代西方行为主义政治理论对利益与政治问题的主要思想

1.政治系统分析理论。这是由美国政治学家D.伊斯顿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并于60年代完善的一种政治学理论。关于利益与政治,政治系统分析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政治系统就是对有社会性的价值(即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的一系列的互动行为的体系。它“包含着所有那些有助于把种种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相互影响的因素”,“任何具体的政治体系的存在本身要求满足某些基本需要或履行某些基本职责”〔1〕。那么,这里的“价值”指的是什么?具体地说是指衣物和食品等物质、权力和荣誉等。概括地说,就是“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2〕。而“权威性”分配是指通过一定的政治团体、体制和权威性机构来使人们可以取得或不可以取得某种价值(即某种利益)的活动。这样,为了权威性地分配好社会性的价值(即利益),政治系统就不断地受到自然的、生物的、社会的以及心理的等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包围和压力,同时,它对环境的压力具有适应的能力和反馈信息的功能,造成了系统和环境形成互动联系,这即是通过环境和系统之间持续不断的输入——输出——反馈——再输出的过程来保持利益分配的均衡和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具体来说,对于利益和政治关系的认识,政治系统分析理论的输入,是说社会的各个团体或个人,将其在社会中分享利益的要求和愿望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并提交给政治系统去解决。输出是政治系统对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通过自己的决策和行动所作出的权威性裁决和调节。作为价值(利益)的权威性分配,作为约束性决议和行动,输出代表着政治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一种互动,以及作为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交换〔3〕。输出表示权威性的分配是当局本身的行为,它可能与当局自身的目的有关,也可能最终与政治系统外的一个目标有关〔4〕。而反馈就是政治系统“鉴别一系列有关输出之影响的信息反馈到当局的过程”〔5〕。它的实质就是政治系统对其决策在利益要求上产生的结果进行信息回收,然后,使政治系统的统治当局掌握利益分配在质和量上发生的变化的情况,借此,政治系统的统治当局再输出,即“能够作出某种努力去调节其行为,并使其行为适应于获得它们所寻求的对任何政治目标的支持水准”〔6〕。这就是政治系统分析理论对利益与政治之间处于不断互动过程的简要理论。

对此,伊斯顿不无自信地说:“我们不会再满足于维护某些与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利益相关的中心价值。相反,我们会不分时间和空间,不管所研究的政治系统是最民主的还是最专制的,是最原始的还是最发达的,是最传统的还是最现代的,只是集中关注一切政治系统所面临的最一般的问题。”〔7〕但是,他的分析仍然没有跳出当代西方社会现实对他思想的制约,只不过他以政治研究方法论的办法,使他为其政治统治中心服务的本质更具隐蔽性。

2.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它是由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政治分析理论。这种理论试图通过分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的运转规律。它认为政治系统是具有一定的结构并履行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结构-功能主义的所谓政治结构,是指一个政治系统中相关的政治角色之间规则化关系的形式,亦即政治行为规则化的模式。它主要包括政府的宪政、行政和司法结构和非政府的政党结构、利益集团结构和政治文化结构等。这种政治结构“是通过人们自己的和他人的期望和行动而建立起来的”〔8〕。而政治功能则是指政治结构的活动后果和影响。

结构-功能主义关于利益与政治的思想,主要是从利益集团、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和政策制定及实现利益等方面来研究的。这种理论认为,利益集团是指“因兴趣或利益而联合在一起,并意识到这些共同利益的人的组合”〔9〕。利益表达是指社会中各种集团或个人因利益而表示自身的要求,并希望把他们的利益要求导入政治体系,通过政治精英参与政治决策〔10〕。而把各种利益要求通过政治结构转变成为重大的政策选择的功能,就称作利益综合〔11〕。那么,怎样在政治结构活动中进行利益综合呢?政治结构-功能主义认为,这要靠政治统治系统中的立法机构。立法机构的功能表现是,在利益集团表达了自己的利益要求后,它通过一套复杂的利益聚集和利益综合的分析过程,来反映各种利益要求和愿望,并把各种利益要求和愿望通过一定的政治结构、层次和程序转变成重大的政策选择。在经过这种复杂的利益综合的过程后所形成的法律或政策,即为政治决策。在这里,政治决策既是一种政治活动过程的表述,又是一种政策的代名词。此后,政策和法律的实行靠行政机构来完成。行政机构的功能就在于实现立法机构所确定的利益。而司法机构的功能是维护实现利益的活动过程。结构-功能主义就是通过这么一系列的政治机构的关系及其活动功能来研究利益与政治的。这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在当代资本主义的翻版。

3.交换理论。这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C.C.霍曼斯创立,并到6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P.布劳加以完善的一种政治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是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旨在通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交换来追求最大的利润(或利益),因此,一切社会政治现象都可通过这种交往来解释。而利益与政治恰是这种交换的表现。因为社会的吸引与互利互惠的过程导致了社会交换的产生。而交换过程的不平衡势必引起人的地位与权力的分化。这样,组织或团体之间的交往一方面或者导致人们之间的联盟,或者引起社会的分裂;另一方面,它又导致统治的产生。这种统治的核心是以政治权力来体现的。政治权力的运行就是在人们实现利益的交换中,对利益平衡和不平衡之间进行调控的辩证运动过程。根据这些论证,交换理论得出结论:利益与政治的关系,就是人们各种利益的交换和政治权力的运行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12〕。这种交换理论既有资产阶级自然法和契约论理论的烙印,又有对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利益等价交换原则的拓展。

4.多元主义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政治学家R.A.达尔于20世纪50年代起逐渐建立的一种民主理论。它的最大特点是从民主这一具有抽象价值的概念来研究利益与政治的问题。达尔认为,民主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宪法体制上的分权制衡原则,而更重要的决定于多元的社会体制。这种多元的社会体制是在不同的利益和价值观基础上构成的各种利益集团所形成各自独立的多元的权力中心。这些权力中心之间相互分裂、冲突、竞争与妥协的结果,在政治上有效地防止了权力被集中到任何一个联盟、机关或官员手中,即避免独裁政治的出现,从而保证了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平等和民主的实现。其具体表现就是,一方面是各种利益集团为了利益需求而要直接分享一部分政治权力,并且要积极地有力地参与和监督国家的政治生活;另一方面是政治体制在使各种利益集团具备某些独立性时,为了不使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意识发生畸变,以致影响公共利益的活动,必须使其独立性得到适当的控制。达尔把利益与多元主义民主理论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民主理论的局限,同时,也反映了西方现代民主的实质和特征〔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