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有一种创富叫理财
21442800000030

第30章 “形”字诀——好形象价值百万(2)

所以,不管你心里愿不愿意承认,美貌都是一种赚钱的资本。漂亮的脸蛋,魔鬼般的身材,以及从中透出的高贵气质和蓬勃的朝气,有征服一切男人甚至是女人的魅力。另一方面说,一个有智慧能干的帅哥,有几个人不愿意与他接近?

既然美貌也是一种赚钱的资本,那么我们怎么可以允许自己不美?当然,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至少需要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身体素质。薛宝钗和林黛玉哪个更美,大部分人选前者,起码她是健康

2.心理素质。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事业顺利。

3.知识素质。能够持久保持的应该是女性自身的修养和知识带来的气质。不是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吗?只有不断提升知识素质,一个人的美貌才能真正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欣赏。

4.气质训练。即使你是美女坯子,没有任何品位,连如何化妆、穿衣、谈吐、仪态美及整体造型都不懂,那也只能是花瓶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美女需要注意服装搭配、美容、时尚、礼仪常识和社交知识等等,这并非一朝一夕的工夫,靠的是平时的学习,一点一滴的积累。

你的职场目标是什么,你就穿得像什么

有位主管朋友讲了他同事的“悲剧”:

这位王姓女同事其实工作能力很强,与同事相处也都融洽,惟一美中不足的一点是:她的外表实在有点邋遢,不喜欢化妆,也似乎对自己的不修边幅毫不在意。她常常搞不懂为什么自己工作非常认真努力,可是为什么升迁总是轮不到她?

这位主管说:“其实,旁观者都看得出来,这是因为她的外表实在很吃亏,而不是工作能力的问题,可是谁又能开口告诉她呢?每每遇上重要的case欲让她接洽,却总担心客户以貌取人,认为这是一家不注意形象,不专业不敬业的公司,毕竟公司输不起自身的形象。”

形象设计大师索尔比给热爱成功的商界男孩的忠告是:你的职场目标是什么,你就穿得像什么。如果你现在只是保险公司的初级文员,你想成为推销员,那就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十足的跑街先生。如果你的目标是公司的副总,那就像目前的那位副总一样,用国际名牌来武装自己。

你的职业形象直接或间接影响你个人晋升的机率。许多人以为有实力就够了,只要能力强、工作表现好,升迁机会绝对少不了。不过,在大家能力相当、表现也都出色时,你的整体形象就显得格外重要。

形象设计大师乔恩·莫利就说过:“那些穿着不合身的化纤西服、陈旧的衬衣和耀眼的领带的人,是没有机会走到公司的上层的。”《迈向CEO之路》书中也提醒:如果你看起来没有那个“架式”,你就不可能有机会去展现你的沟通能力、个人魅力、个性,以及你精采的思考与创意。

据著名形象设计公司英国CMB对300名金融公司决策人的调查显示,成功的形象塑造是获得高职位的关键。美国著名形象设计师莫利先生曾对美国《财富》排名榜前300名公司的100名执行总裁调查,97%的人认为懂得并能够展示外表魅力的人,在公司中有更多的升迁机会;100%的人认为若有关于商务着装的课,他们会送子女去学习;93%的人会由于首次面试中申请人不合适的穿着而拒绝录用;92%的人不会选用不懂穿着的人做自己的助手;100%的人认为应该有一本专门讲述职业形象的书以供职员们阅读。

就连大家认为最不重视穿着打扮的科技业,曾经有家公司要找一名高阶主管,国内外上百封应征信如雪片般飞来,几乎人人都有博士学位与丰富经历,层层筛选最后挑出两人,落败者之所以坐不上大位,就因为他“看起来”没有主管的样子,会坏了公司的形象。

现实中,有多少优秀的人才长年在一个位置上停滞不前,是他们不再努力,还是缺乏才智?都不是,而是他们没有展示出他们的潜力,他们的形象就让人相信:“他不适合更高的位置!”

在成功的每一个台阶上,都包含着理性的修炼、自我成长的哲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处世原则、对人性心理的理解、灵活而多维的思维方式以及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这些正是现实中很多身在职场的人所缺少的,因而导致许多有才能的人不能走向领导阶层。

穿得像在位人是敬业,为下一个职位而穿则是智慧。这里所说的为下一个职位而穿就是穿衣打扮稍微升级一些,让自已看起来是同阶层中最好的,特别当大家的能力不相上下的时候,透过衣着的编码展示出一个与期待的职位相符的形象,展现出一个有潜力、值得信任的形象,的确可以创造出自已在团体中的“能见度”,进而脱颖而出。

不过还应该提醒大家,千万别把自已的外表塑造成远远超过目前你所处职位的样子,以免给人华而不实的错觉,或者不小心树敌,反而误事。

内外同一才是真正值得称道的形象

有这样一位推销员,经中间人介绍,去同某位老总谈一笔合作的生意,而这位推销员所销售的产品正是这位老总急需的,可以说这是一笔双赢的生意,而且做得好还会大赢。

看到合作的美好前景,双方的积极性都很高。在这位推销员自我介绍并出示名片之后,老总也拿出友好的姿态,递上了自己的名片。但这位推销员只用单手把名片接过来,一眼没看就放在了茶几上。接着他拿起了茶杯喝了几口水,随手又把茶杯压在名片上,那位老总看在了眼里,明在心里,随意谈了几句话,起身告辞。

事后,那位老总郑重地告诉中间人,这笔生意他不做了,当中间人将这个消息告诉这位推销员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拍桌子说:“不可能!他们是非常需要我们的货的?”立即打通那位老总的电话,一定要他讲出个所以然来,那位老总不得已道出了实情:“从你接我的名片的动作中,我看到了我们之间的差距,并且预见到了未来的合作还会有许多的不愉快,因此,还是早放弃的好。”

闻听此言,这位推销员放下电话痛惜失掉了生意,更为自己的失礼感到羞愧。

作为个体的人的外在形象,即一个人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服饰穿戴等,是其内在形象的外化。不管是其仪表风度、言谈举止,还是服饰穿戴无不是其内在观念素质的体现。可以说,外在形象是内在形象的载体。

由此,评价一个人的形象,不仅要看衣妆打扮,更要看内涵。良好的外表打扮与精神美和谐的统一,这才是最好的个人形象。假如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内涵,尽管打扮得很酷、很帅、很入时、很引人注目,但他(她)的形象只能是不美的。

人的衣妆打扮、内涵和个人形象的关系就如一份礼物。衣妆打扮是包装,而内涵就如包装下的那份礼物,个人形象就是整份礼物。一份昂贵而又精美的礼物,如没有包装或包装得不好,就不能第一时间引人注目,以及不能给人留下印象,甚至被忽略;但一份礼物包装得非常抢眼,拆开来一看,里面的却令人大失所望,就会大大影响送礼的意义。

人的内在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长期积淀,有意识的培植。研究表明,经验的密度、知识的厚度、思考的深度、魅力的强度,以及是否具有创造力和个性,乃至资质愚笨或聪敏,善良还是险恶,城府深浅,所有这些都能显示在人的相貌(外在形象)特别是眼睛和神气中。而这种相貌仪容,虽有先天的因素,但更多的则是后天由环境、精神、修养锻炼以及人格所塑造的。

日本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小信三曾说:“精于艺或是完成某种事业之士,他们的容貌自然具有凡庸之士所不具有的某种气质和风格。”印度著名文学家、诗人泰戈尔曾这样说过:一个人在30岁之后,就得对自己的长相负责。

另外,外在形象是个人增强其识别性的重要方面,以服饰为例,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无声语言。美国华盛顿联邦银行总裁辛克利时常告诫属下的主管:如果你要别人以专家对待你,你就必须穿得像一个专家。一个人的着装往往能从一个侧面传递出一个人的修养、性格、气质、爱好和追求。

综上所述,人的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是有机统一才可达内外同一之境,才能真正得到他人的认可,获取自己想要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