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慧,才能黄金万
在曾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三。纳粹在奥斯维辛毒死了几十万人,父子俩却活了下来。
1946年,他们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应该说成是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手看看。”父亲死后,儿子不仅把一磅铜卖到了3.5美元,而且还卖到了3500美元。当然,他充分利用智慧赚钱是把一堆废弃的垃圾变成了财富。
美国自由女神像翻新后,扔下一大堆废料。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这些废料,向社会公开招标。但是几个月过去了,没一个人前去应标,大家都想,一堆废料能派上什么用场啊?但是,他却不这么想,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法国旅行,于是马上飞往纽约,来到自由女神下,看到堆积如山的铜元、螺丝和木料后,什么条件都没提,当即与美国政府签下了合约。
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因为在纽约,垃圾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大家都等着看这个犹太人的笑话。但是,他稍加思索,就组织工人进行垃圾分类,他把废铜融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和木头加工成底座;把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模型。最后,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身上扫下来的灰包装起来,1ti售给花店,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元现金,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这个人就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麦考尔。
智慧其实就是永恒的财富,它引导人们通向成功,用智慧赚钱的人,不会贫穷。
用智慧赚钱,凡事都得比别人想得更深更广更远,要从最普通的东西中找到商机。就像一块石头,有的人也许只想到把它拖到建筑工地当一块基石。而有的人则想到通过雕琢,使之成为价格翻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几千倍的艺术品。这就是一种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智慧赚钱并不是件难事,只要我们善于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犹太人被誉为最会用智慧赚钱的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利用智慧赚钱。在很小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会问他们:“如果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富就要被人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有的人也许会很理所当然地回答:“钱。”因为有了钱,就可以买新的房子,买新的衣服,买很多好吃的东西。但是,父母显然对这样的回答不满意,他们会告诉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宝藏,而是智慧。因为人头脑中的智慧是任何人者器无法抢走的。人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有了智慧,你就能赚更多的钱,你就能重新拥有更多的财富。
是的,在犹太人眼里,什么东西都是可以用价钱来估算的,唯有智慧,是无价的。因为谁也不知道智慧能为自己带来多大的财富,那永远都是一个未知数。有一个犹太人,就是利用智慧,为自己创造了财富。
头脑简单,“钱途无亮”。其实,智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的人因为一贯的懒惰,不懂得去开发自己的大脑,遇事则慌,不会用心考虑、解决,因此,他永远不会拥有智慧和财富。而成大业者则擅长运用自己的智慧,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开拓进取,不懈地追求智慧,因此,他也就能够追求到财富。
赚钱是一种很特别的智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以美英法为首的战胜国几经磋商,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协调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家才蓦然发现,这个全球至高无上、最权威的世界性组织,竟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买一块地皮吧,刚刚成立的联合国机构还身无分文。让世界各国筹资吧,牌子刚刚挂起,就要向世界各国搞经济摊派,负面影响太大。况且刚刚经历了二次大战的浩劫,各国政府都财库空虚,甚至许多国家都是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在寸土寸金.的纽约筹资买下一块地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隋。筹划者对此一筹莫展。
听到这一消息后,美国著名的家族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经商议,马上果断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将这块地皮无条件地赠与了这个刚刚挂牌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同时,洛克菲勒家族亦将毗连这块地皮的大面积地皮全部买下。
对洛克菲勒家族的这一出人意料之举,当时许多美国大财团都吃惊不已,870万美元,对于战后经济萎靡的美国和全世界,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呀,而洛克菲勒家族却将它拱手赠出了,并且什么条件也没有。这条消息传出后,美国许多财团主和地产商都纷纷嘲笑说:“这简直是蠢人之举!”并纷纷断言:“这样经营不出10年,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财团,便会沦落为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贫民集团!”
但出人意料的是,联合国大楼刚刚建成完工,毗邻它四周的地价便立刻飙升,相当于捐赠款数十倍、近百倍的巨额财富源源不尽地涌进了洛克菲勒家族财团。这种结局,令那些曾经讥讽和嘲笑过洛克菲勒家族捐赠之举的财团和商人们目瞪口呆。其实有许多时候,赠与也是一种投资经营之道。有舍有得,只有舍去,才能得到。“赠与”别人,其实就是“赠”给自己。
如果说财富是一匹奔向成功的千里马,那么智慧则是发现这匹马的伯乐。所以我们说,智慧决定财富。
赚钱是一种全新的生存觉悟。我们不应当把赚钱简单地看成只是一种生存行为,而应当看作一种生存觉悟。因此,我们必须从赚钱开始,学会生存智慧。
赚钱,它是单纯的思维,只思考利益问题;它是无情的思维,只思考利益本身;它是数字的思维,只思考利益分配;它是扩张型思维,只思考利益繁殖;它是掠夺性思维,只思考利益攫取;它是世俗的思维,从来不思考利益的意义;它也是道德的思维,从来只信奉公平的原则;它也是一次性思维,一清二白,互不相欠。
赚钱还是一种精神,一种自尊自强的精神。它充分创造幸福和未来的激情。
赚钱又是一种情感,一种对财富的恋情。这种恋情里溶入了对生存的全部责任感。
赚钱也是一门人学,一种对人的物质情结的无情探索。它残忍地揭开了人类一切虚伪的道德面具。
赚钱更是一种活力,一种人类生存的活力。它横扫一切假斯文的陈腐之气,使生活充满生机。
说到底,赚钱的智慧只有一句话:当我们想把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钱时,首先得给予别人利益。我们明白这个逻辑关系吗?我们有这种气魄和觉悟吗?我们会计算付出和获得的比率吗?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给别人什么呢——我们有什么给别人呢——也就是说,我们有什么资本呢?如果我们什么都没有,那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给对方任何利益,我们又怎么能安然地把对方的钱变成自己的呢?
如果是这样,我们只好做梦。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出于贫困,才要赚钱。但是赚钱的条件却是先给别人以利益,我们拿什么给对方呢?我们所缺乏的只是金钱,并不等于一无所有。我们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其它资本与对方的金钱交换。对于贫困的人来说,这就是我们赚钱的秘密。
在规矩之外来点创新
有两位同出一师之门的鞋匠,在师傅那儿学得同样的制鞋手艺,然后在同一条街道上自立门面,为客人制作皮鞋。
师兄老老实实地遵照从师傅那儿学来的手艺,用师傅教的方法给客人定制鞋子,一针一线以及样式从不越雷池半步。师弟用师傅传授的技艺,结合客人的要求,变着法儿做出一些不断变化样式的新式鞋子来。
这样一来,找师弟做鞋的人排成长队,师弟鞋店的生意红红火火。师兄的门前车马冷落,鞋店的生意难以支撑下去。
师兄于是跑到师傅那儿告状说:“师弟一心只想着赚钱,却忘了祖上的规矩。而我立场坚定不移,为了我们鞋匠的事业,牺牲了自我。”
师傅派人叫来师弟,问他:“真有你师兄所说的那回事吗?”
师弟回答师傅说:“师傅教给我们手艺,不正是希望我们把制鞋手艺发扬光大么?如果我们每做一双鞋都要以师祖爷的法子为训,为模样,那今人岂不要穿古人的鞋子?”
师傅听了满心欢喜,对那师兄说:“真正为了鞋匠事业的不是你而是你师弟啊。凡事固守古训,不思创新,如何能向前发展呢?望你回去好好想一想吧。”
假如只有继承而无创新,那么继承也就失去了意义。任何一项事业,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自然就会停步不前。
一位聪明商人,他每次休假旅游都要去有瀑布、有流水的地方。因为在这种地方,他可以享受到大城市里所没有的恬静。在潺潺的流水声中,他可以忘却意场上紧张的角逐,使自己的神经松弛下去。在瀑布声中,他可以忘掉烦恼,领略大自然的风情,使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
瀑布的水声忽然激发出了他的灵感。城市中辛苦了一天的人回到家中:听一听这令人舒心的流水声,那也是一种享受。于是,他带上录音设备,专门到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游逛。他录下了许许多多小溪、瀑布、河流水的声音,以及小鸟呜叫的声音,然后把这些磁带带回到城里加以复制,再高价出售……
他一炮打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生意十分兴隆,前来购买“水声”的顾客川流不息。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做事能从一个好的角度下手,从而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但是这种好的角度,从何而来呢?当然是从思维而来。按照成功学的原理,不同的思维决定不同的出路,讲的就是一个人在做事之前,一定要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这样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只是一种方法,因此,当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开动脑筋,试着换种方法,你会感觉豁然开朗。有了这种“换条路”的思考方式,你会发现很多最佳的方法。聪明人总在想着如何“偷懒”,别人做这件事花了300元钱,我能不能少花些;别人做这件事用了两天,我能不能只用一天半。很难想象一个只找到一种方法就当法宝的人如何去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即使你比别人笨一些,只要你多花些时间去想,就可能做得比其他人更好,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一个聪明人。
“知识”多少跟赚钱的智慧不成正比
樵夫和学者乘小舟,漂游在河中,闲着无聊,试着做猜谜游戏,二人约定,如果学者输了,就付十块钱给砍柴人,反之则由樵夫付给学者五块钱。樵夫问:“什么东西在河里重1000斤而在岸上仅10斤?”学者苦思不得其解,遂付出十块钱。转问对方谜底,樵夫答:“我也不知道。”并找还学者五块钱,学者愕然。
上面那则故事,令人感慨颇多。樵夫也许胸无点墨,学者也许满腹经纶,但并不能成为衡量其心智的砝码。一个人钱商的高低,应是智商和情商的综合反映,在投资领域里争当赢家,不仅要靠丰富的知识面、敏锐的判断力,对待金钱的态度也非常重要,从某种角度说,人们用怎样的心态和情感去发掘财富,则是理财成功与否的关键。智商、情商、钱商,三位一体,几乎可以诠释人类社会活动的所学所问。做个现代人,在精神与物质的对峙中,钱商也是硬道理,如果不具备相当的钱商,不掌握金钱运转的规律,你就没有准备好进入等待你的现实世界。下面几点我们一定要注意:
1.知识≠智慧
在“知识经济”的口号不绝于耳的今天,我们却向世人昭示:知识不是万能的。知识≠智慧,更不等于经济。知识只有转化为智慧,才能成为创造财富的力量。知识指的是对事物的认识。智慧指的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空有满腹经伦,却无处理事物和发明创造能力的人不在少数。既拥有知识,又能不断地在社会实践中丰富自己、锻炼自己,才会具有解决问题的真才实学。
2.博学≠实用
现代社会是个社会化程度极强的社会,很多的工作需要多方的合作才能完成;而现代社会更是一个专业化程度极强的社会,你只要有特长,在某一领域中有过人之处,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否则自认为是多才多艺,样样精通,实则是样样不精,那么,你只能在与他人耀眼的特长竞争过程中黯然失色。一法国的化学兼细菌学家巴斯德说:“只要是学有专长,就不怕没有用武之地。”可见,只要能够把自己锻炼成为一门重要行业的不可缺少的专家人物,你就能够有所作为。
3.尽信书不如无书
有些老板很好学,总是喜欢多读些书,这样做当然是无可非议的。
然而,他们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喜欢把书本上的东西往现实中生搬硬套,而不是加以变通,活学活用。因此,这种老板往往在生意场上吃大亏。
一定要明白,无法光靠理论赚钱。所以,有学问的人,往往无法从事赚大钱的行业。由于迷信书本,墨守成规,结果会让赚钱的机会白白溜走。
太多的学问和知识,有时会变成一种包袱,反而限制了人的才干。
知识虽然重要,然而,光凭知识去经商,完全照搬书本上的知识,也是行不通的。其实,真正的学问,应当是一套求生的方法,而书本上的知识,反而成为次要的了。
美国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经和某家报社打过一场官司。因为该报批评说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
当然,福特没有受过什么学府式的传统教育,但他也并不是“不学无术”。
福特不服气,于是双方对簿公堂。。原告方面便拿出一些问题来考他。汽车大王更加恼火,他说,如果我是一个只会善于回答问题的家伙,我怎么会有今天的成就!你要的答案,我可以随便命令手下人给你一个圆满的答复。
当今社会,商场情况是瞬息万变的,老板若想获得成功,首先当然是要具备一定的学识,但绝不可生搬书本。
请老板们记住:尽信书不如无书。
4.胆比识更重要
做生意不是应付考试,所以满腹经纶者也未必取得满意的成绩。在商场中,大家都相信这样一句话:胆比识更重要。
有些老板迷信知识的作用,认为有了知识就等于已经获得了生意上的成功。所以,在经商的具体过程中,他们整天套用书上的说法,动辄便说“某某说过”、“根据某某理论”等。尤其是当前西方的经营理论被大量引进中国,因而有些老板如获至宝,潜心苦读,认为只要掌握了它们,便可高枕无忧、迈向成功了。
其实,这种做法大错特错。虽然知识是重要的,但是,胆量比知识更加重要。
在经营的过程中,老板必须具有大的气魄和胆量,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决定何去何从,才是上策。
5.一定要学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怎样才能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呢?你需要把握住下面两点:其一,要有针对性地阅读。有些书对自己并不适用,所以不要去读它们。就拿一些西方翻译过来的东西说吧,有些根本不适合于中国国情,所以要少读,或者不读。
其二,要活学活用。任何知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书本和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差距,所以切忌把书本知识生搬硬套,而是要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