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情商老师
20572700000004

第4章 不同寻常的孩子(1)

一、一颗较大的心(记忆的宝藏或世界)

情商型孩子有着非凡的记忆力,他们对各种形象有一种全息储存的能力,这种天赋对他们以后从事艺术创作来说不可或缺,家长要不断发展和培养这种形象全息记忆力。

卜镝可以说建国后最着名的儿童画家之一。他8岁时获全国儿童画比赛一等奖;9岁时出版新中国第一本儿童画集,该画集由着名诗人柯岩配诗,以7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2岁起开始在内地、港澳及海外成功举办一系列个人画展。他的父母为了培养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思想交流的工具是语言。形象是艺术家的语言。许多中外着名艺术家,他们都是掌握语言的巨匠,都凭记忆作画。齐白石画虾,潘天寿画花卉,着名的比利时版画大师麦绥莱勒的数以万计的木刻作品,都是完全凭记忆完成。

孩子学画,就应从他记忆的最佳期--童年时代培养这种形象的记忆能力。

孩子对这种记忆的能力有多强呢?在一次音乐会上,一个还没有钢琴高的孩子,能背着琴谱演奏出世界音乐大师的作品。

一个几岁的孩子竟有这样惊人的听觉记忆力!那么同龄的孩子会不会有同样的视觉记忆力呢?卜镝的父亲让卜镝连续看两遍他最喜欢的电影--《大闹天宫》,让他凭记忆画出一套电影连环画,结果他画出了126张。事实证明,童年是人生记忆的最佳期。

记忆的训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卜镝很小的时候,他父亲拿一件简单的生活器皿,让孩子看上极短的时间,凭记忆画出它的形体,以锻炼他整体观察、抓大形的能力,借此训练孩子记忆的正确性。

稍大一点,他父亲有意识地让他看舞台、电影、电视动作片的场面(舞蹈、武打等),他常常是把一个手指当笔,另一个手心当纸,默画舞台、银幕上转瞬即逝的形象,促使他发展记忆的敏捷性。

还有些时候,让孩子画出几天以前的记忆形象,像学外语复习学过的单词一样,以发展孩子记忆的持久性;也还可以让孩子根据记忆的形象重新组织一张类似的画面,以此推动记忆中 想像的因素,增强孩子记忆的积累性。

养成了观察、记忆的习惯,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一次,卜镝坐在汽车上,外面下雨了,有两个孩子共披一件雨衣,嘻嘻哈哈地跑,特别好玩,可是一下子就晃过去了。他就赶紧闭上眼睛,让生动的印象暂时保留在记忆里,手在裤兜里画下了默写。从此,在卜镝的儿童生活中,每一次有益的活动,看电影、听音乐、游公园、参观、访问、旅行,观察、记忆的习惯都促使他在纸上留下一张张形象的纪念。

看了日本电影《啊,野麦岭》,他画了《一个日本女孩的命运》;看了埃及影片《萨拉丁》,他画了一支在沙漠中行进的长长的《朝圣的队伍》;看了《水晶鞋与玫瑰花》,他画了善良、美丽的灰姑娘;看了澳大利亚儿童片《多蒂和袋鼠》,他画了《善良的袋鼠妈妈》、《小多蒂和仙鹤姐姐》;看了纪录片《向往将来》,他画了《揭开世界之谜》……

电影《沉默的人》本是一部紧张、惊险的故事片,而卜镝画的却是影片中吸引他的美丽的山林和树木,树枝间有跳跃的松鼠和飞舞的小鸟,只有远处隐约露出追赶和开枪射击的人。为此,诗人柯岩这样题诗道:“我一点儿也不懂/他们为什么打来打去?/世界这样大/而且这样美丽……”

记忆是人对所经验过的事物记住、保持、再现的能力。形象的记忆力是艺术家智力结构中的储存器。这种能力对于画家是非常重要的。成人的记忆力往往是从人生记忆的最佳期--童 年开始培养的。

卜镝的记忆画,香港《美术家》主编黄蒙田先生曾做过这样的介绍:“我看过许多儿童画,还不曾发现过一个9岁的儿童像卜镝的记忆力那样好的。他那些极具吸引力而又有着非凡想像力的画往往是由旅行回来、看电影、电视、听音乐和故事以后的一连串回忆活动而引起的。人们在看戏回来后可能会对别人复述其中典型人物的故事和某些突出的情节,但卜镝不是用口语,而是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当然他不是如实记忆描写而是用简单的概括、夸张 甚至加上主观改造的方法描写。这正是卜镝记忆画的特色。而它之所以有趣、生动和被我们重视,正是因为它具有这些创造性的特色。”

电影、电视中出现的人物、风土、建筑、服饰等等是很难记得详细的,用绘画形象凭记忆再度描写出来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像卜镝那样不依着任何图片参考资料,而只根据一刹那惊过的银幕形象作为记忆的依据,就更难。

这种记忆画是依据记忆,但又不是记忆的如实描写。想像有如长了翅膀一样,在回忆的情节中穿插了他从心灵深处引起的反应。在情节和在造型设计上,是按照卜镝幼小心灵所特有的,充满大胆与稚气的形象结构组织成画面的,我们看起来奇趣无比。卜镝自己也这样说过:“看电影时对那些特殊的东西就特别注意地记,如外国的建筑、人物的服饰等,有时用手指在裤腿上画画,但作起画来还发现有些东西细节记忆不清,那就靠自己的想像去补充了。”

二、需要特别的溺爱(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情商型孩子的情感特别丰富的细腻,因此,心灵特别脆弱,需要精心呵护。

月儿船船,

身儿弯弯。

飘呀飘呀,

飘在蓝天。

星儿姐姐,

坐在小船。

船儿划划,

划到东南。

中华妈妈,

想念台湾。

台湾哥哥,

快回家园。

这是小诗人任寰十岁写的一首诗。她生下来3个月就开始患病,9个月就住院治疗,6岁就已 被抢救过多达59次,伴着病榻长大的小女孩,却在7岁就开始写诗,9岁便发表作品,10岁出版个人诗集。她的事迹被拍成专题片在国内外播放,在20多个国家曾对她进行过广泛宣传。

任寰在身体上有诸多不幸,但在情感上却比同龄人幸运。

三个月的时候,她母亲从女儿的哭声里,听出了更多的意义,她发现在孩子胖胖的脸颊上起了小小的红点。她不知道是什么,抱孩子去了医院。医生说:“这是婴儿湿疹,你们要抓紧治,不然会严重起来,小孩怎么喂得这么胖呀?可能是过敏性体质吧。”

医生的判断是正确的。可给的药却不适合,开的是肤氢松软膏,天津制药厂的。母亲给孩子抹在脸上,谁知它刺激了孩子过敏的皮肤,不仅没有消退,反而越发厉害了。母亲把一筒肤氢松软膏抹完,可就是一点也不“轻松”,孩子的整个脸上全变成了湿疹,还在向头顶蔓延……

妈妈的心,比孩子更加痛苦。

从女儿三个月患湿疹开始,任寰家便和“湿”结缘了。

全家挤在一间屋子里,这屋内冬天进不来一丝阳光;夏天的太阳,是从窗前那栋5层楼的一角透过来的。如果她们楼的前面不盖那栋5层高的楼,也许会有更多的阳光照进她们家的小屋,屋里也就不会有这么多“湿”了。

任寰的母亲从歇完产假之后,便带孩子去上班,感到全身关节疼痛。去医院检查,竟患了“风湿病”,遵医嘱,需要休息。她母亲又和“湿”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母亲的不幸,却变成了女儿的幸运。

这就使她母亲能够日日夜夜和女儿生活在一起。半年之后,根据工厂的规定,她母亲吃了“劳保”,每月只发60%的工资,20多元;她父亲大学毕业十多年了,还没有长过一次工资,仍是每月58元。1963年,长影厂曾决定给他长一级,那时他没有结婚,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还用自己的不少稿酬支援了农村贫苦的父亲,他主动提出不要长工资,让给别人了。

他全家一共收入才70多元,4口人花用,你可以想象家中的生活状况。孩子生病,按照规定可以在他厂子里报销一半医疗费用。从女儿出生9个月发生过敏性哮喘之后,便反复发作成肺炎,每次都要住院抢救……这样,每个月的工资,差不多就全部交给医院,如果孩子一个月发病两次,他的生活便只有靠借债维持了。

她母亲不愿意吃“劳保”只拿60%工资。不到6个月,她曾挣扎着去上班。可是孩子离开妈妈,立刻就生病了。母亲也支持不住。姐妹们劝她:“别去上班了,安心照看孩子吧!孩子少闹一回病,就全有了,不然,你就在班上,心里也不安;孩子一闹病,你还得请事假,不照样扣工资吗?”

慢慢地,她的心安定下来了:“我的好女儿啊,让妈妈和你在一起吧!”从1周岁至3周岁, 妈妈和女儿一起度过了她的哺乳期和婴儿期……

对于怀抱中的婴儿,母亲不但要供给她身体发育的乳汁,而且要想到做为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精神和智力方面的发育。可这一点,常常被很多妈妈忽视了。

谁能随时随地不厌其烦地反复把同一事物灌输给孩子呢?只有和幼儿经常在一起生活密切的妈妈!只有妈妈有着这样深厚的、伟大的母爱。母亲的教育,特别是在3岁以前对幼儿的影响之大,远远超过母亲自己的想像。“孩子是反映母亲形象的一面镜子”,母亲啊,你会从3岁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因此,母亲在孩子两岁之前应专心于育儿。对妇女来说,有什么工作比育儿更为重要呢?动物一出生可以独立地活下去,而婴儿离开母亲的双手就活不下去。从未成熟的婴儿发育到成 熟,母亲只有认真地进行培养,才能称为生了孩子。经过一番痛苦之后生出来的孩子,如果不好好培育,那也就失去了痛苦的价值。两岁以前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孩子的未来。

按照我国的国情,母亲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到婴儿两岁前母亲专心育儿是困难的。但母亲尽量地多和孩子在一起,是十分有益的。

任寰的母亲是由于患病的不幸,才获得了专心育儿的条件,这正是坏事变成了好事。由于女儿0岁至3岁这一重要时期,一直和她在一起,她便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了女儿,进行了“亲情沟通教育”。她的儿子,由于在这一时期没有在她身边,便失去了母亲教育的最好时机,所以才出现了两个孩子智力上明显的差距。这也证明了早期亲情沟通的重要性。

三、不常快乐的天使(天使的不同童年境遇)

情商型孩子的情绪复杂微妙,波动起伏大,经常会作一些不可理喻的事,调皮捣蛋,干些恶作剧和坏事,让人哭笑不得,因此,父母要善于调适孩子的情绪控制力,否则很容易进入疯狂状态。

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 1889-1950)是芭蕾舞史上最伟大的男性舞者,有“舞蹈之神”(Dieu de la Danse)的尊称。尼金斯基的一生跟他的天赋一样非凡:生而为舞蹈奇才,他双腿的骨骼构造近于鸟类,很自然可在空中飞腾,开展舞艺趋于独一的完美;为人,他经历人类心识转换最惊心动魄的过程,终因主客观条件错搭,进入人格分裂的精神炼狱而无法脱身。

起初,尼金斯基的学习进度缓慢。他的老师不了解他的心理,以为他懒,便去通知他的母亲。他母亲伤心流泪,要他用功学习。他和其他孩子一样,是顽皮的:有一次,他用弹弓射中老师的眼睛,终于被令休学。希望破灭,他母亲伤透了心。家中债台高筑,随时都有被迫迁出的可能。一次,他母亲需要五个卢布,以还清一项再也不能逃避的债务。她告贷无门,只得向一位友好的邻居开口。那个女人听后就叹息,接着流出眼泪说没钱。尼金斯基眼见这种情景,眼看一家的三餐都成了问题,就痛下决心,要学习舞艺以期来日可帮助母亲。复学后,他以惊人的速度前进,从不自满,从不厌倦。一天,学生们在课室等老师,尼金斯基自己却在练习腾空的技术,由于太专心,没注意到室中的长凳,他从空中全力降下,腹部撞及凳子,被救入医院后,从死神手中挣扎了三个月。

此后,尼金斯基是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学生,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他的才华和表现也给他带来了痛苦。班上的同学嫉妒他,嘲弄他,把他当作是游戏中的小丑。他极力忍受这种痛苦。一次,当他在练舞时,一个同学把一个音乐铁架打在他的头上,把他打昏了,足有五天不醒人事,医生都以为他活不了。又有一次,舞校的学生在马林斯基剧院参加演出时,尼金斯基不知手上有喷嚏粉,而跟一位要上场的歌星握手。一个恶作剧的学生又欺骗那位歌星说他的假胡子歪了,他于是伸手调正。他上场唱不到两句,便不停打起喷嚏来。

尼金斯基的身材不高,体重只有一百三十磅。不过,他的臂力足以把一个舞员高高举起,一身肌肉都非常强韧。

情商型孩子情绪很微妙,你看一件不大的事,让尼金斯基完全变成一个另外的孩子,一下就懂事,肯学上进了。

我国着名翻译家傅雷的儿子傅聪,是弹奏肖邦钢琴曲的世界权威,他的性格和情绪与一般孩子不一样。

傅聪是一个有特异气质的孩子,他对爱好的事物常常会全身心都灌注进去,忘却周围的一切。有一次他独自偷偷出门,在马路边蹓跶,观望熙熙攘攘的市景,快乐得走了神,走着走着,竟和路边的电线杆子撞了一头,额角上鼓起了一个包,闹了一场小小的笑话。他按照父亲的规定,每天上午下午,几小时几小时的练习弹琴,有时弹得十分困倦,手指酸痛,也不敢松驰一下,只好勉勉强强地弹下去。但有时却弹出了神,心头不知到来了什么灵感,忽然离开琴谱,奏出自己的调子来。在楼上工作的父亲,从琴声中觉察异样,从楼梯上轻轻下来。傅聪见父亲来了,吓得什么似的,连忙又回到琴谱上去。但这一次傅雷并不是来制止的,他叫孩子重复弹奏原来的自奏曲,听了一遍,又听一遍,并亲自用空白五线谱,把曲调记录下来。说这是一曲很好的创作,还特地给起了一个题目,叫做《春天》。

傅聪少年时代在国内就闹过一次流浪历险记。一九四九年上海解放后,傅雷全家从昆明迁回上海,把傅聪单独留在昆明继续学习。但傅聪非常想家,一心回沪继续学习音乐,竟然对父亲所委托的朋友不告而别,没有旅费,临行前由一些同学友人主动帮他开了一个演奏会,募了一些钱。这件事使上海家中和昆明两地闹了一场虚惊。傅雷后来告诉友人说:“你看,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把帽子脱下翻过来,大家帮帮忙,这孩子就是这样回上海来了。”傅聪一方面非常害怕父亲,似乎胆小,温顺、怯弱。但在昆明开音乐会募款,然后独自回上海,却有点惊天动地的味道,显示出独立不羁的奔放情感。

四、良好的直觉(形象的表达靠直觉)

情商型孩子的形象直觉能力最强,形象直觉的特点是情商型孩子观察世界时,似乎不用思考,就能马上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就好像生而知之似的,而不是学而知之似的,给人否认经验作用的形象。

海伦?凯特是世界最负盛名的盲聋作家,她的自传《我的一生》鼓舞了千百万残疾人。

海伦?凯勤出生在常春藤绿屋旁边的一座小屋里。

长着一双蓝眼睛的婴儿很快就表现出欢快外向的性格,迷住了周围的所有人。因为生来就善于模仿,所以一些手势和单词海伦学起来很容易,这让她的父母乐不可支。海伦的父亲坚持认为,6个月的时候,海伦就会说“你好?”和她最爱说的“水”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