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谋杀之谜
20474600000006

第6章 政坛要人篇(2)

6月3日凌晨,张作霖及其全体随行人员,登上火车离开了北京。他临走时,北京各界名流、代表,以及各国使馆等中外要人都前去送行。张作霖的专车是由慈禧太后专用的花车改造而成,包括车头在内共计由20节组成。张作霖所乘的是位于列车中部的第10节车厢。当晚11时,专车抵达锦州,当张作霖从车窗内看见铁路两旁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士兵,而且十步一岗,戒备十分森严,他心里很是放心。

6月4日清晨,专车到达皇姑屯车站,这是由日本人经营的南满铁路和京奉铁路的交叉点,不远处是老道口,接着是三洞桥。车站边上设有日本人的岗楼,老道口正好在日本人的警戒线之内。就在列车刚刚驶过三洞桥时,两声巨响震彻了山谷,列车被炸了个粉碎,车身被崩出了很远。

没有受伤的人立刻爬起来,找到了张作霖。此时,张作霖的咽喉处已经被炸了一个很深的窟窿,浑身是血。被送回大帅府不久,张作霖便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这就是骇人听闻的“皇姑屯事件”。

一直以来,“皇姑屯事件”就被认为是日本人一手策划的。当张作霖准备撤退时,日本人提出可以派兵支援他,但是条件是要签署一项协议。协议的内容是允许日本人在东三省和东蒙地区同中国人完全一样,享有自由居住与经商的权利,并将行政权移让日本人。张作霖拒绝签署,他不愿同日本政府合作,更不愿做卖国贼,所以日本方面便决定要除掉他,另选接班人。尽管张作霖的行踪十分保密,但是他的行期仍然被日本人掌握。

于是,日本人在皇姑屯的某段铁轨下秘密埋下了几十包烈性炸药,把导火线接到了附近的引爆装置上,并且还派兵在沿途放哨。只等张作霖的专车一到,他们便立即引爆炸药。此事也经过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

让人疑惑的是,19461948年,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对日本战犯审讯过程中,侵华日军将领对策划暗杀张作霖的行动供认不讳。但是,上世纪40年代末,日本政府又矢口否认参与了暗杀张作霖行动,并称日本政府没有任何理由指使关东军暗杀张作霖。到底是不是日本政府策划了暗杀张作霖的行动,现在似乎很难断定了。

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三大派系,分别是由段祺瑞控制的皖、浙、闽、鲁、陕等省的皖系,冯国璋控制的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的直系,以及占踞东北三省的张作霖的奉系。除此之外,还有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他们虽然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所以,在北洋军阀时期的北京政府又被称为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

巴顿将军死亡之谜

观点:1945年12月21日,陆军四星上将巴顿将军因车祸逝世,他的死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些难解的谜。有人说他的死和艾森豪威尔有关,有人说他是被苏联特工下毒害死的,还有人说巴顿的死和“奥吉的黄金”谜案有关。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名门,他从小就立志要当将军,从西点军校毕业后不久就开始了军旅生涯。他作战勇猛,指挥果断,富于进攻精神,并且是个战术天才,曾经创造过很多军事上被视为不可能的奇迹,也获得过无数的奖项和军功勋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顿是美国的军事统帅,并且因战功卓著被晋升为陆军四星上将。巴顿将军曾经说过在最后一场战争中战死沙场是他计划中的事,但悲哀的是他从战争中幸存下来。然而更悲哀的是,作为一名曾经叱咤战场的军人,巴顿没有献身战场,却死于战后的一次车祸。他的死还给后世留下了一系列谜团。

1945年12月9日,在巴顿将军准备从德国返回美国的前一天,他和参谋长霍巴特·盖伊少将准备最后一次去打猎。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在去猎场的路上发生了车祸,巴顿将军乘坐的轿车与一辆大卡车发生了碰撞。巴顿将军的脊柱严重错位,头骨也受了重伤,但是车内另外的两人却毫发无伤。出事后,巴顿将军很快被送到了附近的海德堡医院。虽然伤势比较严重,但是在住院接受治疗一周后,医生们认为他已经脱离了危险。巴顿将军的夫人也准备让他回美国休养,但是12月20日巴顿将军的病情突然恶化。12月21日,巴顿将军停止了呼吸,医院给出的死亡原因是血栓和心肌梗塞。

巴顿将军逝世的噩耗很快就在部队传遍了,他的不少部将在听到噩耗后都不相信巴顿将军是自然死亡,他们认为巴顿将军是被人害死的。事实上,在那场车祸中,的确有很多可疑的地方。

首先,巴顿将军所在的车里共有3人,而发生车祸后,却只有巴顿将军一人受伤,其余两人却毫发无伤,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其次,在车祸后,两辆车和驾驶司机都被拍了照片,但是唯独没有给受伤最严重的巴顿将军拍照,以至于人们到现在都不知道巴顿将军当时到底伤在哪里了,伤得怎么样。第三,车祸现场也被迅速地清理干净了,巴顿将军所乘坐的那辆被撞得很严重的车也被拖走了,此后也没人知道它被拖去哪里了。第四,宪兵们对现场进行的例行调查很草率,而且也没有留下任何官方记录。有人说宪兵队长曾经写下了一份调查报告,但最后却不见了。最让人吃惊的是,肇事者,也就是那辆驾驶大卡车的司机竟然在事后被莫名其妙地放走了。

于是,有人认为巴顿将军的死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阴谋,他可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巴顿将军擅长作战,却并不擅长政治外交,他曾经在美、苏的联谊会上对苏军元帅朱可夫出言不逊,并声称希望对前苏联开战,因此被斯大林视为“反苏派”。而且在二战中,巴顿将军不但数次不听指挥,违抗统帅部制订的作战方案,还公开指责他的上司艾森豪威尔将军。二战结束后,巴顿将军成为了“亲德派”,他甚至还考虑要扶植几个没有受损失的党卫军部队,艾森豪威尔曾经几次警告巴顿,要求他执行非纳粹化的计划,不要再包庇纵容纳粹分子。但是巴顿根本就不听,而且在两次记者招待会上依旧偏袒纳粹分子,并且贬低盟军关于非纳粹化的计划,还把纳粹分子和非纳粹分子的斗争极为不恰当地比喻为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两党之争。鉴于此,艾森豪威尔撤掉了巴顿第3集团军司令的职务。这也导致了巴顿和艾森豪威尔的关系从此走向破裂。所以有人认为巴顿的死可能和他与艾森豪威尔的矛盾有关系。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罗格特·威尔科斯在他的新书《目标,巴顿》中披露,巴顿将军是遭暗杀身亡的,因为他扬言要披露盟军领导人的失误而惨遭灭口。他在书中说,巴顿认为,正是由于艾森豪威尔在1944年的错误决定导致了数十万德军逃出了包围圈,随后又发动了阿登战役,致使数千名美军在战役中丧生。而且巴顿还声称他知道很多可以毁掉许多人前程的战争机密。作者还认为如果巴顿活着说出他想说的,那么艾森豪威尔不一定能成功竞选总统。罗格特·威尔科斯声称他是听说了著名艺术家道格拉斯·巴扎塔掌握一些惊世内幕之后,开始研究巴顿之死的,而道格拉斯·巴扎塔曾经是在中情局多次立功受奖的神枪手。威尔科斯的书中包括了对巴扎塔的采访,以及有关他日记的一些摘录。巴扎塔讲述了他当时驾驶一辆军用卡车与巴顿的卡迪拉克相撞,随后用一发低速子弹击中了巴顿,巴顿的脖子被打断,而巴顿车上的其他人员都毫发未损,随后他又设置了车祸假现场。

巴扎塔说战略情报局局长多诺万曾下令让他暗杀巴顿将军,而且他还暗示说当巴顿将军的身体开始恢复后,美国官员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安保措施,任由苏联的特工混进医院,在巴顿的药物里添加了一些能够引起血栓之类的毒药。威尔科斯还找到并采访了美国陆军反间谍部门的一名军官,这名军官透露,当他获悉巴顿将军在苏联的暗杀名单上后,曾多次向多诺万报警,但却被调回国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巴顿的死与“奥吉的黄金”

谜案有关。据说,1944年年底,眼见败局已定,希特勒为了日后能够东山再起,便下令将国库储备的黄金和一批价阿登战役期间被击毁的德军坦克据说巴顿将军的死还和纳粹的黄金有关值连城的宝贝分开隐藏起来。其中一批藏在盐矿的黄金被巴顿的第三集团军发现,整整有250吨。不久,一名叫做奥吉的宪兵队长报告说在一个山洞里也发现了一个纳粹金库,但是只有一吨左右的黄金。因为这批黄金是奥吉部发现的,所以人们称为“奥吉的黄金”。但是人们奇怪的是,为什么奥吉发现的黄金只有1吨左右,和之前发现的250吨黄金相比起来实在是悬殊太大了,纳粹没有道理只在山洞里埋藏1吨黄金。所以很多人认为奥吉发现的黄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剩余的被一些美国的军官们占为己有了。于是,巴顿决定追查此案,然而就在案件即将要破获的时候,巴顿就遭遇车祸死了。自此,“奥吉的黄金”

一案就成为了谜案。因此很多人怀疑巴顿的死,正是那些盗取了黄金的将领们为了怕罪行暴露而一手策划的。

现在,人们想要了解有关巴顿车祸的真实情况变得非常困难,因为美国国家档案馆中关于巴顿车祸和去世的记录都丢失了,而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在战争结束后的混乱时期,档案的混乱和丢失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巴顿将军到底是因何而死,直到今天仍然是个谜。

四星上将

自从1981年最后一名五星上将去世后,美国军队中至今没有五星上将,因为美国国会规定,五星上将只在战时授予,所以,四星上将是现在美国军队最高的军衔,肩章上镶有四颗星徽。美军军衔分为3类11级,分别为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将军衔一般授予军兵种最高的军事长官,在现在的美军中,只有40名上将军官,其中包括11名陆军、10名海军、14名空军、4名海军陆战队、1名海岸警卫队。

而国防部长是不授衔的,因为这一职位是由文职官员担任的。

第二任联合国秘书长空难之谜

观点:1961年9月18日,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在赴刚果执行调停任务时在恩多拉附近坠机身亡。有人认为是驾驶员操作失误导致了飞机失事,有人认为飞机遭到了袭击而坠毁,还有人认为哈马舍尔德的死是一场政治阴谋。

1905年7月29日,达格·亚尔马·昂内·卡尔·哈马舍尔德出生在瑞典,是瑞典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有才华的外交官。1951年,哈马舍尔德出任瑞典驻欧洲议会及联合国大会代表,1954年4月10日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成为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并且在1957年又以全票再次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

在哈马舍尔德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局部地区战争接连不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又正处于冷战阶段。虽然联合国基本上被美国控制,但是哈马舍尔德仍然为缓和紧张的国际局势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巨大贡献,他曾专门去过亚洲、非洲的很多国家了解情况。1956年,哈马舍尔德建立了联合国紧急部队,并且参与解决了匈牙利十月事件。1957年,他又参与了解决苏伊士运河危机。1960年6月,刚独立不久的刚果民主共和国爆发了内战危机,哈马舍尔德曾几次派联合国部队前往刚果协助解决冲突。1961年9月18日哈马舍尔德去刚果执行调停任务时,他乘坐的飞机在北罗德西亚(今赞比亚)恩多拉附近坠毁,哈马舍尔德不幸身亡,与他同时殉职的还有15名随行人员和机组人员。由于他为刚果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他死的当年,被授予1961年诺贝尔和平奖。哈马舍尔德遇难后,接替他出任联合国代理秘书长的是缅甸的吴丹。

哈马舍尔德的意外死亡对人们来说是一件突发事件,按理说他的猝死应该在联合国,甚至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全世界的媒体对这位曾经为了世界和平作出过不少努力的秘书长的遇难情况只持续报道了两三天后就没有了下文。诸如“世界公仆罹难!”“秘书长死于谁手?”“秘书长自杀?!”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也在两三天后逐渐从报刊上消失了。这些报道中也没有说明哈马舍尔德到底是怎么死的,以及因为什么原因死的。

联合国秘书长遇难了,这对于联合国来说是一件大事,理应迅速调查死亡原因使哈马舍尔德的死因昭然天下,但是联合国却对哈马舍尔德死亡真相的调查一拖再拖。1961年9月2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成立哈马舍尔德死亡情况调查委员会,但是该委员会于当年12月15日才开始工作。事发后,英属殖民政权罗德西亚却不允许联合国人员前去调查。直到半年之后,联合国调查委员会才获准入境调查,但是此时,坠机的现场已经面目全非,没有什么值得考察的东西留下。

就这样,关于哈马舍尔德死亡的真相调查也就不了了之了。

由于哈马舍尔德的意外死亡留下了太多的疑问,再加上调查组在调查后给出了几种可能性,于是人们便纷纷开始猜测关于空难的真正原因。

有人说飞机失事是因为驾驶员的操作失误导致的,驾驶员可能把罗德西亚的恩多拉和刚果的恩多罗弄混了。罗德西亚的恩多拉位于海拔1200米的高度,刚果的恩多罗则位于河流旁边,海拔为320米。

根据后来的调查,当时飞行机组的组长对这两个地方都很熟悉,显然不可能弄错的。

也有人说飞机是遭到了袭击而坠毁的。联合国调查委员会在当地进行调查时,曾有当地人反映案发时他们曾经看见空中有一架大飞机,后面跟着一架小飞机,后来大飞机突然爆炸后,小飞机就飞走了。还有人反映说曾经先听见射击声,然后看见大飞机在坠落之前已冒出了火焰。事实上,当时哈马舍尔德乘坐的飞机的确比通常在恩多拉地区着陆的飞机都要大。可惜这些说法都无法证实,因为当天恩多拉地区没有雷达对空中进行搜索,所以也就无法证明案发时恩多拉地区上空是否还有其他飞机在飞行。关于为什么恩多拉机场的对空雷达搜索偏偏在这个时候被取消的问题,没有人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