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巴,字子初,是荆州世家名人,少年时就很有才干,他曾以“讨厌刘备”出名。偏偏他跟刘备就有缘,不管他怎么躲,都会遇到刘备。他18岁时,在荆州担任郡署户曹吏主记主簿,当时刘备正好来荆州投奔刘表。刘巴何时开始讨厌刘备,我们不知道。只知道这时他已经十分有名气,刘备叫周不疑去向他求学,刘巴一听是刘备介绍的,拼命推辞,说自己担当不起,大大谦虚了一番。本来这只能证明他很谦虚,不能证明他讨厌刘备,但是不久之后,刘备就发现原来他真的讨厌自己。在赤壁之战前夕,刘备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开始逃难,荆州的士族都跟着刘备走,只有刘巴一个人北上,去找曹操。这表明了他宁愿去当汉贼,也不要跟刘备。曹操对他的投奔又惊又喜,任命他做掾属,后来曹操叫他去招抚长沙、零陵等地。刘巴说:“我不去。”曹操很奇怪,我要重用你,你居然不肯,当然就问原因了。刘巴说:“刘备在荆州,我不去!”原来长沙等地就在荆州以南。曹操似乎没有听懂这句话的意思,笑着说:“不要担心!万一你遇到刘备,我派大军去保护你!”有了这个保证,刘巴才上了路。想不到,他真的与刘备有缘,赤壁之战曹操惨败,诸葛亮指导刘备的战略就是去夺长沙、零陵等郡。刘备入主零陵,听说刘巴也在这里,非常高兴,刘备还以为上次刘巴没跟自己南下,是被曹操抓去的缘故。当刘备准备去找刘巴叙旧时,才发现刘巴逃走了,而且逃得很远,逃到交趾去了。刘备再怎么迟钝,也发现了人家真的不想理自己。贤才都有点架子,但是当初他三顾茅庐时,诸葛亮虽然也躲了他几次,至少没有逃走啊,刘备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如果他知道刘巴这么讨厌他,他可能会更伤心。刘巴逃到交趾后,怕刘备通过其他途径找到他,竟然还改名换姓。老天好像有意跟刘巴作对,逃到交趾改姓张的他,在交趾的太守士燮手下做事,士燮是拥吴派,也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没有卷入斗争的领袖之一。或许是刘巴给他的意见与他的作风不合,两人相处得不好,刘巴便离开了。经由道时,被益州郡守拘留,差点被杀掉。所幸太守的主簿觉得刘巴似乎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便将他送去见益州牧刘璋。刘璋以前就听过他的大名,大喜过望,马上问他对自己有什么好的意见,刘巴只给他一个意见:“不要接纳刘备。”刘璋不听,益州果然被刘备吞并。刘备怕手下人捉到刘巴而杀害他,围攻成都时,特意下了一道命令:“不管谁杀害刘巴,我都要灭他的三族!”当刘巴想再度展开他的“远离刘备之旅”时,却被堵住,刘备这回不让他跑了。诸葛亮写信给刘巴说:“你躲不掉的!天命如此,刘备就是你的真命天子,认命吧!给我出来!”刘巴回信说:“我是替刘璋办事的,事情没办好,你应该放我回家才对。”通过诸葛亮反复做工作,总算把刘巴请出来了。刘备马上任命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不几年就让他代法正当了尚书令。刘巴只好答应为刘备效命。但他还是继续讨厌刘备。所谓“恨屋及乌”,他对张飞、关羽当然也没有好脸色。张飞不知道其中的缘由,他特别喜欢结交刘巴这样的贤才,居然还兴冲冲地跑到刘巴家睡觉。张飞还说:“他的假名也姓张,我想他可能比较喜欢我。”可能张飞也想体验一下大哥跟诸葛亮同榻而寝、如鱼得水的感觉,便也去跟刘巴挤一张床。刘巴没想到除了帮刘备处理公事之外,还要与他的三弟周旋,刘巴想,你张飞可以来,我不跟你讲话总可以吧。张飞在刘巴家赖了一整天,东问西问,刘巴都没开口和他说话,张飞终于发现刘巴不欢迎自己。张飞气得哇哇叫,诸葛亮赶快居中调解,刘巴还是爱理不理地说:“我干吗要理他?”
最好笑的是,这件事居然连吴国都知道了,张昭说:“刘巴实在是很不识时务,对张飞这么没礼貌。”孙权说:“刘巴就是这样的吗,高人都是有架子的。”刘巴虽然很清高,却有清高的资本,在刘备攻取益州之后,国库空空,刘备十分忧心。刘巴说:“小事一件,我一定把这件事情做好。”于是,他认真做了三件事情:一是铸值百钱的铜板通行;二是统一全国物价;三是实行公卖制度。这些措施确实有效,数月之后,府库充实。看来刘备这样辛苦地追寻他,诸葛亮还亲自出马请他,这些功夫都没有白费,刘巴在关键的时候确实能够帮刘备的大忙。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刘巴的能力实在罕见,但是他做事非常被动,事情不塞给他,他绝不会抢着做。蜀国建国之后,诏命公文都是刘巴写的,国号、年号也都是他定的,但他实在不太愿意让后人知道他的存在,因此,关于他的记载确实很少。刘巴在公元222年去世,时年只有39岁。他花了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躲刘备,最后八年才认命。刘巴是刘备一生中最难得到的人才,但是刘备凭借他的真诚,终于让刘巴为他的蜀汉政权所用。面对三国时人才济济的状况,刘备其实可以去求取很多比刘巴好千百倍的人才,可他为什么要不懈地追寻这么一个执意躲避自己的人呢?刘备是有意识这样做的,他觉得与其求取千百个比刘巴强百倍的人才,不如穷追不舍地得到这个痛恨自己的刘巴更有效。刘备知道刘巴能为自己所用,如同一个宣言书,告诉天下的贤才,只要有利于我蜀汉政权的人才,我刘备一定不会放弃,即便是到天涯海角我都要把他请来。刘备为稳定益州的政局煞费苦心,一方面,他大肆笼络益州的士人和反对派;另一个方面,他在拉拢这些人的同时,也打击了一些人,有的就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了。从刘备一生用人的情况看,此时他能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也是形势所迫,权宜之计。这就决定了刘备称帝以后,又一脚踢开了他提拔的若干人。这都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耍的手腕,因为能够为我所用的,我们就应该不择手段获取,不能为我所用的,必须扼杀,以免为自己对手所用,成为日后的祸患。刘备力求从实际出发,稳定自己在益州的权力,这还表现在他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上,因为南中是蜀汉政权的后方补给基地,这些地区历来都是少数民族的控制范围,刘璋逐步将南中抓在了自己的手中,但却不够稳定。刘备进入益州后,采纳诸葛亮的建议,给予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诸多的好处,让他们独立自主地管理本族的事务,接着刘备又与这些地方少数民族豪族势力达成协议,刘备任命一些部将去协助他们加强管理。实际上,刘备是采用渗透的办法逐步瓦解大族对地方的控制力,推动了民族间的交流。在刘备的苦心经营下,南中地区也建立了一些服从中央的管理机构,这就确保了整个益州的稳定。后来刘备进攻汉中,南中地区又成为了刘备的粮食供应基地,甚至当刘备缺少兵马的时候,很多少数民族首领自发组织本族的人马听从刘备的调遣,这说明刘备的这种政策是正确的,使他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直到刘备去世,蜀汉的后方都是相对稳定的,体现了刘备在稳固蜀汉政权方面总体决策是讲求实效的。以往新主都会对旧主包括他们的手下大加杀戮,为的是确保自己新占领地区政权的稳定,不会出现反叛的事情。刘备占领益州后,却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他考虑到,益州在刘璋父子手中几十年,他们的管理方式已经得到当地百姓和士大夫的认可,而刘备作为一个外来的势力,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他们的认可。为此刘备不得不做出一个良好的姿态,他首先对刘璋表达了自己的所谓愧疚之情,放松他的戒备心,接着亲自出马一一收服刘璋的部下,他不计前嫌的举措收揽了刘璋的所有旧部。
人才济济
刘备善于让别人为自己做事,除了他善于用人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让手下人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给予他们充分的权力和信任,使他们忠心拥护自己。刘备早期仅依靠关羽、张飞等猛将,四处流浪,实力一直没多少增长。后来他认识到谋士的重要性,于是有了三顾茅庐,接着是庞统、法正等加盟,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刘备大多虚心采纳。三顾茅庐是刘备的经典手笔,刘备延揽诸葛亮作为自己的军师后,对于他提出的各种策略颇为欣赏,而张飞、关羽却不以为然,处处刁难。三顾茅庐后不久,曹操就派夏侯率领大军前来进攻刘备,刘备听取了诸葛亮的建议,全权委托诸葛亮调兵遣将,刘备甚至把自己的宝剑和印信都交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不客气,他下令:“博望的左边有座山,名叫豫山,右边有树林,名叫安林,这里可埋伏兵马。关羽带一千人往豫山埋伏,等曹军到,把他放过去,不要交战,其辎重粮草,一定在后面,看见南面起火,可带兵出击,烧掉他的粮草。翼德引一千人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看见南面起火,便可杀出,向博望城旧时屯粮草处放火烧之。关平、刘封可带兵五百,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曹兵到,便可放火。”诸葛亮又命从樊城调回赵云,令其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诸葛亮又说:“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各路人马依计而行,切勿有失。”诸葛亮将所有将领安排完毕,却没有他自己的任务。关羽不高兴了,他厉声问道:“我等皆出去迎敌,不知军师做什么事?”诸葛亮说:“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大笑:“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着,好自在,好舒服!”诸葛亮看他二人不服,马上说:“剑印在此,违令者斩!”刘备忙说:“岂不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二弟不可违令。”张飞冷笑而去。关羽则说:“我们且看他的计谋灵不灵,那时来问他不迟。”关、张二人领兵离开了。更糟糕的是,众将皆未领会诸葛亮之韬略,虽听令而去,但都疑惑不定。诸葛亮告诉刘备:“主公今日便可引兵在博望山下屯住,来日黄昏,曹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我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兵守县。”诸葛亮又令孙乾、简雍准备庆功宴席,安排“功劳簿”伺候。诸葛亮下令完毕,连刘备也疑惑不定。战斗结束后,张飞对关羽说:“诸葛亮真英杰也!”二人行不数里,见糜竺、糜芳引军簇拥着一辆小车,车中坐着诸葛亮。关羽和张飞忙拜于车前,表示敬意。由于刘备虚心采纳诸葛亮的意见,使诸葛亮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此后,诸葛亮不断施展他超人的智慧,刘备由此实力大增。刘备抓住一切机会招纳贤才,他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贤才纳入自己的队伍中,而且非常信任这些有才能的人,对于他们的计策,他大多采纳。这就给这些人一个印象,即刘备对人才是真心实意的,在刘备手下是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的,因此当时众多的奇才都投到刘备的帐下,在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刘备实力终于由弱到强,控制地域由无到有,且迅速扩大。刘备进入益州前,张松向刘备推荐了他的一个挚友法正,来协助刘备制定夺取益州的计划。刘备见到法正后,十分欣赏他的才干,很快两个人就结成了知心朋友。法正也很佩服刘备,希望日后能和刘备一起完成统一大业。日后法正在攻降刘璋和夺取汉中诸战役中,屡立大功。刘备经常征询法正的意见,对于法正提出的建议,刘备十分赞赏。因此法正多次在关键时刻帮助刘备,如张鲁进攻刘璋,法正就马上前往荆州向刘备通报消息,认为这是进取益州的大好时机,他劝刘备占领益州,说:“凭将军的英明和才能,趁刘璋无能,有张松这样的人做内应,一定能顺利占有益州。然后凭借益州的物产和天险,退,可以守住益州,进,可以争霸天下,完成恢复汉室的统一大业。”刘备很高兴地接纳了法正的这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