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艺术5000年
19912200000034

第34章 海顿的一生

海顿·弗朗茨·约瑟夫(Haydn,FranzJOSeph,1732~1809年),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1732年3月31日,海顿生于奥地利南部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父亲是村中的车匠。由于家境贫困,海顿幼时的经历很曲折。他在6岁的时候就离开双亲,第二年到达维也纳,8岁时被选为施台芳地的儿童合唱团团员。不过,他很快就到了变声期的年龄,被迫离开合唱团,流落街头,幸而得到一位心肠好的歌唱家的救济,他才勉强能存活下来。对他来说,这一时期是他一生中最困苦的年代,晚年功成名就后,他回顾当时的情景时说:“我虽是坐在满是虫蛀的钢琴前,但也从未羡慕过王侯。”

海顿的成功有赖于匈牙利贵族保尔·埃斯泰尔哈齐侯爵的大力支持。1761年,29岁的海顿被这位侯爵所雇佣,他在宫廷附设的一个20多人组成的乐队中负责作曲。此时,他的交响乐也开始在巴黎上演,他的名声越过海峡,一直传到伦敦。这使得海顿两次被邀请访问伦敦,并在伦敦留下了12部交响曲。

1790年,尼科劳斯亲王谢世,埃斯泰尔哈齐的音乐机构也因此解体,海顿虽然仍保留原职原薪,却无事可做。1791年,海顿与J·P·萨洛蒙签订合同,去伦敦作曲,这是他第三次去英国。在伦敦逗留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的音乐很受欢迎,还因此出席了威斯敏斯特的亨德尔音乐节,成为牛津大学名誉音乐博士。1794~1795年再度访问伦敦时,他创作了第二套《六部萨洛蒙交响曲》。出访伦敦,对于还很贫穷的海顿来说,物质上得到的酬谢也出乎意外的丰厚。第一次访问他获得了350英镑,远远超过了原契约的200英镑;第二次访问,收入竟然达1200英镑。从此,海顿可领到充足的年金,过着优裕的生活,他晚年所居住的漂亮的两层楼房,就是第一次访英后购置的。1785年,尼科劳斯亲王二世重建其家庭音乐机构,交给海顿的主要任务只是每年写一部弥撒曲。1796~1802年,海顿创作了一组《六部大弥撒曲》,但它到近年才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在此期间,他还完成了两部大型合唱曲:《创世纪》(1798年)和《四季》(1801年)。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在维也纳生活闲适,很少作曲。

海顿的交响乐都很明快,无一不反映了他的幽默性格。他一生创作了104部交响曲。这么多的作品中,使用小调的只有12部。关于他的交响乐留下了很多有意思的记载。有一年,埃斯泰尔哈齐侯爵要外出避暑,与往年一样,也想带领乐队同往。这时候,爱开玩笑的海顿没有向他直接请求休假,却利用音乐跟侯爵开了一个玩笑,这就是著名的《告别》交响曲的写作。在这部作品中,第四乐章已经结束了,可音乐仍未停止,接着奏出了柔板,那个时刻,也就是瞬问的工夫,乐队成员逐个熄灭了蜡烛退席,最后在一支幽暗的烛光中,只剩下了两名小提琴手,以疲惫的神态结束演奏。侯爵立即领会了其中的意思,笑嘻嘻地决定第二天准予休假。

海顿建立了伟大的功绩,晚年备受推崇,生活极其幸福。他虽未享受到幸福的家庭生活,但是晚年受到贝多芬、洪梅尔等维也纳所有的年青音乐家的尊敬,被他们尊称为“海顿老爹”。1808年,维也纳为他举行了庆祝76岁生日的音乐会,萨利埃里指挥演奏了《创世纪》。在这场盛大的演出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809年,海顿在维也纳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