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艺术5000年
19912200000019

第19章 乔托与文化复兴前期的绘画

乔托(Giotto,约1266~1337年),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画家,生于佛罗伦萨的韦斯皮尼亚诺,卒于佛罗伦萨。

700多年前的一天,一位当时声誉颇高的佛罗伦萨画家正从罗马回来,他看到一名牧羊少年正在用树枝在地上画画。这位画家很好奇,就走近前去看。原来,这个相貌奇特的少年正在画一只羊,虽然是线条画,但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画家大为惊叹,他决定收这个少年为徒。这名少年就是乔托,画家为奇马布埃。乔托还吸收皮萨诺父子及罗马画家P·卡瓦利尼的优秀艺术。到14世纪初,乔托已成为意大利绘画大师。但丁在《神曲》中认为乔托的成就超过了奇马布埃。

乔托1305年开始创作的阿雷纳礼拜堂壁画被认为最能全面显示他艺术成就的作品。乔托设计了礼拜堂的壁画。这座礼拜堂位于意大利北部帕多瓦城。他是商人E·斯克罗维尼为他放高利贷的父亲赎罪而修建的。

此外,乔托还参加了建筑设计,这使整座礼拜堂的结构和壁画搭配协调。礼拜堂是一个长方形厅堂,入口在西面,东侧是祭台,南北面墙绘满了壁画,南面墙开有小窗。这是座奉祀圣母的礼拜堂,因而壁画以圣母和基督生平为题材。南北墙面各上下3列,每列6幅,祭台两边各1幅,共38幅,为连环组画形式。西端入口处墙面绘制有《最后的审判》,东端祭台面还配有礼拜基督的画幅。

阿雷纳礼拜堂壁画完成之后,乔托的声誉更为远扬,各地王公贵族纷纷请他作画,在故乡佛罗伦萨尤受欢迎。遗憾的是,乔托在意大利各地的绘画皆已失传,现仅存于佛罗伦萨圣克罗切教堂中的巴尔迪及佩鲁齐两座礼拜堂中的壁画残片,但由于后人妄加修补,很难看出乔托真迹的气韵。

14世纪初,意大利艺术家试图糅合拜占廷僵化的美术风格,描绘更具立体感,更贴近真实的人像。乔托继承这些革新的做法,同时发扬光大,将哥特式刻板的圣像予以人格化,人物更具量感,画面开始出现空间感,以致大步迈向自然主义,成为全欧洲绘画核心的创造者。

乔托的艺术创作对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影响极大,在佛罗伦萨还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乔托画派,延续了一个世纪之久。但是,这些人都没有超越乔托。乔托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的作品重新点燃了人性之光,洋溢的激情,引发了绘画的文艺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无不受到他的启示,在他开创的道路上执着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