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代书院
18976900000016

第16章 书院建筑

建筑是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是历史上各种不同文化形态的一个物化的外壳。因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又是实用艺术或又可归之于造型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古代的书院建筑,是建筑中的一个侧面。书院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是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传承棒;相应的,书院建筑也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它反映了我国唐宋元明清五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得以发展的状况以及一个时代的物质、审美的追求层次,是历史的见证。它还能真实、形象、生动地向后人展示当时的文化教育环境,使人们直接感受到当时浓郁的文化氛围。书院的建筑风格,传递传统文化的消息。

因此,书院建筑作为中国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大量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书院建筑是民俗建筑和庙宇建筑的复合体,是一种以民俗建筑为主体、庙宇建筑为重点、带有园林环境的乡土性文化建筑。它是一个多样性、多功能的建筑组群,是教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培育人才、传播文化的基地。而书院环境优美宁静,以陶冶心灵、清静潜修为宗旨,这样不仅有利于书院教学,还有利于自修,故大多设于文物荟萃、山水秀丽之地。基于这个前提,书院园林就有别于宫苑、寺院、衙署、第宅园林。书院园林的格调皆崇尚自然,取景于自然,不求雕饰和华丽,讲求宁静、清幽、雅淡。其次,所布局的景点多有命名,并富含诗的意境,有的还有诗人吟咏之作,文 人气息十分浓郁。这种营建和规划,不仅完善了书院建筑的规模,更重要的是深化了书院的意境。

书院的形成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倾向都兼有儒释道的特征。

首先,他们是儒者,儒的精神就是勤学好思,积极干预世事,批判现实,而又重视自身个性人格的修养,崇尚佛道两家清心寡欲、自然无为的精神,尤其在社会动乱、政治黑暗、个人抱负难以实现、积极入世而又不可得的时候就更是如此,因而隐迹山林、静心读书便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大风尚。书院在唐朝产生之初,常与僧院、道观为邻,选择的地址往往在深山老林里。例如年代最为久远的光石山书院,就建在攸县(今属湖南)麒麟山中,附近有朱阳观与惠光寺。当时的潭州刺史苏师道,在他的《司空山记》一文中,详细描述了书院附近的地理环境。书院是读书穷理、研究学问的地方,自然应当选择远离喧闹、安静清幽的去处。这样既可以静心读书,也有利于陶冶性情。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增长知识,其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陶冶情操,进行人格修养。关于这一点,书院建筑的环境选择与佛道两教的寺观有相通之处。唐人为书院选址的习惯一直沿袭了下来。宋代一些著名的书院,也都坐落山间。

例如,岳麓书院建在岳麓山下,白鹿洞书院建在庐山五老峰下,嵩阳书院建在嵩山的太室山脚,石鼓书院建在衡阳石鼓山回雁峰下。风景优美,自然宁静,读书人和道观中的道人,坐以论道,互相熏陶。其他如象山书院、武夷精舍、南岳书院,包括江宁的茅山书院,都选址在风景秀丽的山区。

书院选址,一般都要在远离人烟的深山老林里依山而建。这与书院兴起的初衷也有很大的关系。古代的书院,往往是在官学(公办学校)废坏时出现。兴办书院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科举考试,另一方面,在一些大学者看来,官学一旦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就严重丧失了教书育人的功能,并日益腐败和衰落。因此,他们以个人的力量另建书院是为了研究学问启迪民智,回归教育的本质。而在他们看来,一个空灵安静的地方,更有益于做学问。

比如,曾经执掌白鹿洞书院的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就曾奉劝他的学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好去山头且坚坐,等闲莫要下山来。”

在唐末五代,书院的建筑规模都很小。所谓精舍,不过就是几间藏书、读书的房舍而已。书院建筑的大规模发展还是在宋代,这个时代的书院建筑已形成基本的规模,有讲堂、藏书楼还有祭祀用的专祠。较大的书院还有园林。宋代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一批很有影响力的书院建筑,其规模之大令人惊叹。

元代由于战乱频繁,书院发展不大。明清两代,书院建筑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宋代以来由于北方地区的民族矛盾以及频繁的战乱,经济文化中心南移,致使南方的文化事业得到迅猛发展,经济繁荣,教育发达。

书院严谨的建筑群体,是社会知识分子群体意识的表现,反映了儒家“礼乐相成”的思想。书院集讲学、祭祀、藏书功能于一身,容纳人数较多,一般为五间建筑,面对庭院的一间敞开,以显开阔。一般而言,每一所书院的建筑群都会包括讲堂、斋舍、书楼和祠堂,其总体格局都会有自己严谨的秩序,使书院师生置身于一种浓厚的政治伦常的观念和秩序中,一切都体现了儒家世俗性的一面。

书院建筑一般以讲堂为中心,中轴对称,布局非常严整。中轴一般坐落大门、讲堂、祭殿、书楼,体现了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主体地位,布局十分严整。书院建筑的造型大都走朴实路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清高风骨和实际社会地位的低下。古代文人都反对大兴土木,提倡节俭,更加注重社会救世的实用功能。书院比起官府建筑少了一些神圣气氛,更多吸收了民间地方的建筑特点,严谨朴素,典雅大方。“书院建筑一般以单层为主,晚期亦多两层,密集组合,突出个别歇山楼阁,形成紧凑的整体造型。装修装饰较少,雕饰彩绘,点缀素雅,比较讲求表现材质、色调和体量、虚实的对比效果,显示其淳朴淡雅之美,突出反映了文人的建筑观点。”

(1)讲堂作为书院的核心部分,一般建在中心位置,以突出其核心地位,其功能决定了其所在位置。讲堂是教学场所,是庄严肃穆的场所,为了起到教育和显示书院历史地位的作用,里面有大量的匾额、对联等,更突出其文化氛围。书院的讲堂一般是一面全开敞式的堂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书院的开放精神,这就不同于皇宫寺庙中的殿堂和家族祠堂及民居堂那种封闭式建筑。它有的是简单开敞的,有的还把开敞的正面做成轩廊的形式。

这种建筑形式在使用功能上既便于讲学和讲会方式的自由灵活,又便于在听众过多、堂内不能容纳的情况下,自然地向外延伸,不至于使在外听讲者受墙壁门窗的阻隔。因此,这种开敞的方式,一方面是符合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另一方面,它也在人们的心理感受上隐喻着书院办学的宗旨,即教育是开放的,“有教无类”,学术是自由的,无门户之见,各种学术观点都应该兼容并蓄。堂内没有繁琐的雕饰,也没有鲜艳的色彩,完全铺陈出一种庄严的学术气氛,告诫人们教育和学术的严肃性。

(2)藏书是书院的一项重要事业,藏书楼是书院的灵魂。藏书楼一般位于书院中轴线的最后地势最高处,以突显其支配作用,同时也是最幽静的地方。因为藏书楼一怕水、二怕火,所以它的楼层最高。

藏书楼一般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楼阁式建筑,当然不一定全都是楼阁,较小的书院只是单层的书厢。但是在南方大多是楼阁式的,书一般都存放在楼上,这是因为南方气候潮湿,书籍容易霉损,放在楼上可以防止潮湿。一些著名的书院的藏书楼被称为“御书楼”,因为这些书院在历史上有过较大的影响,受到朝廷的重视,皇帝亲书匾额,赐以经籍,凡是遇到这种情况,藏书楼的建筑规格便会大大提高。御书楼一般就会带有官式建筑的特点,高大宏伟,装饰也比一般的藏书楼华丽。被称为“御书楼”的藏书楼一般就会成为整个书院的最为壮观的建筑。

(3)文庙和其他祭祀性建筑是书院进行祭祀和德育的场所,在书院中起传统教育的作用。由于要纪念儒家的先贤和书院的有功之人,书院一般按照儒家“左庙右学”的礼仪,将祭祀场所建在书院中轴线西侧。按照古代的统一惯例,用红墙黄瓦,以显示其地位的重要。

书院中的祭祀专祠,虽然保留着原始宗教的痕迹和受唐宋时三教在书院合流的影响,但是它也很少有宗教寺庙和民间祠堂中的那种神秘气氛。它大多是陈列一些画像、碑刻以及与被祠对象相关的一些纪念物品,文化纪念的气息大大超过了宗教迷信的气息。

不只是书院选址很讲究,建筑也很有规矩,创建人对书院内的小环境也很在意,常常栽花种树,亭阁点缀,打扮书院。例如,唐朝著名的诗人贾岛,在《田将军书院》一诗中,这样描写田将军书院内的美景:“满庭花木半新载,石自平湖远岸来。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

书院建筑与民间建筑也有共同之处,最主要的就是它的地方色彩。书院建筑在外观式样上大多接近于当地居民建筑,北方的书院多采用四合院形式,南方的书院多采用天井院落形式,并配以南方特色的风火山墙。

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书院建筑则多为当地的土坯房,甚至类似于当地窑洞的形式,虽然是瓦盖的硬山建筑,但其土坯墙和门窗式样,就与黄土高原上的窑洞住房没有什么区别。

书院建筑的朴实美还反映在忠实于材料结构的表现,而不追求雕饰之华。书院既没有官式画栋雕梁之华,也没有民间堆塑造作之俗,给人自然淡雅的感受。总之,书院的建筑较为朴实、简洁,多为砖木结构、单层建筑,当然,各地书院还带有地方的建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