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代书院
18976900000015

第15章 关于书院的诗词与书联

(一)诗词

1、唐朝

(1)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

数粒秋烟三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

琴声长伴读书人

(2)书院无历日以侍代书问路

侍御六月大小

(唐)李益

野性迷尧历,

松窗有道径。

故人为柱史,

为我数阶蓂。

(3)学士为皇帝讲论文史而备顾问,并因此在历史上第一次设置了专为皇帝讲学的侍读侍讲之职。如开元十一年(723年)夏天,“诏学士侯行果等侍讲《周易》、《老庄》,频赐酒馔”,它是史书上最明显的讲学记录。此类依托丰富藏书,延引院中饱学之士为皇帝讲学,而皇帝礼待学士的场景,张说曾有过生动的描述,其称:东壁图书府,西园(垣)翰墨林。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缓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

这种君臣间的学问探讨,飘溢书香,引人入胜,以致千余年以后的晚清名臣张之洞创建广州广雅书院时,还要用前两句来为其东西斋二十间号房命名。

(4)燕饮诗酒是一种盛唐的文人风雅,撰集文章则是学士们应尽的分内之责。集贤书院既集天下贤能文学之士,其常常把酒载歌,燕饮诗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载酒载歌的场景屡见于诗赋,并且出有《集贤院壁记诗》二卷这样的诗集。唐玄宗的多首诗都流传至今,下面是张说的第二首诗,可以见当年概况:侍帝金华讲,千龄道固稀。

位(一作任)将贤士设,书共学徒归。

首命深燕隗,通经浅汉韦。

列筵荣赐食,送客愧儒衣。

贺燕窥檐下,迁莺入殿飞。

欲知朝野庆,文教日光辉。

2、宋朝

(1)宋人李廌《嵩阳书院诗》一首涉及嵩阳的历史,作为仅此一见的原始材料,十分珍贵:束发从政事,佩绶曳长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病。

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途。

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

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

俗夫据尘容,勾校迷墨朱。

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

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

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庐。

章圣旌隐君,此地构宏居。

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

赏田逾千亩,负笈者云趋。

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

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鸟。

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

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

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

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

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

愤彼释老子,遗宫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废迹可嗟吁。

连笺叩洛尹,移文讽使车。

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

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

却思鬻此者,于儒与可诛。

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

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2)石鼓书院

(宋)范成大

古磴浮沧渚,新篁锁碧萝。

要津山独立,巨壑水同波。

俎豆弥天肃,衣冠盛事多。

地灵钟俊杰,宁但拾懦科。

3、明朝

(1)明初书院的百年沉寂,不仅表现在统计数字所反映的总体生存状态上,还体现在宋元以来即称名天下的岳麓、白鹿洞等书院的命运中。白鹿洞书院,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毁于兵燹,此后87年无人顾问,所谓“昔日规制不见,惟闻山鸟相呼,山鸣谷应,余音悠扬,恍类弦歌声”。其间虽有不少文人骚客游历鹿洞,但面对瓦砾荆榛,也只能徒叹奈何:弦歌怀往昔,地胜境还幽。

道统传今古,文光贯斗牛。

荒榛迷故址,啼鸟怨清秋。

前辈今何在?伤嗟忆旧游。

(2)成化三年(1467年),江西提学李龄聘请名儒胡居仁讲学,白鹿洞书院才真正走上复兴之路。从毁到兴,其间历时110余年,可谓长矣。岳麓书院自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兵毁之后,明初一直处于荒芜状态。“列屋颓恒,隐然荒榛野莽之间,其址与食田皆为僧卒势家所据”。时人曾作《书院废迹》诗以为凭吊,对数百年著名书院荒秽的叹息之情油然可见:峨峨岳麓山,前贤读书处。

世远人亦亡,遗基尽荒秽。

犹存北海碑,尚有南轩记。

公暇一来过,徘徊发长喟。

(二)书院联

1、岳麓书院

清代罗典为湖南岳麓书院撰联: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一水长流池不涸

两贤相磋道终同

陈荣捷题湖南岳麓书院讲堂。

一湾河水流新绿

万仞好山依旧青

凤渚题湖南岳麓书院。

三湘隽士讲研地

四海学人向往中

商鸿逵题湖南岳麓书院赫曦台。

合安利勉而为学

通天地人之谓才

左辅题湖南岳麓书院赫曦台。

江阔天高,识此心之分量

鸢飞鱼跃,见斯道之流行

湖南岳麓书院。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湖南岳麓书院。

明月对床,湘水楚天一色

春风归袂,青山绿树无边

湖南岳麓书院。

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

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

湖南岳麓书院大成门。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周叔弢题湖南岳麓书院讲堂。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冯友兰题湖南岳麓书院讲堂。

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

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

湖南岳麓书院半学斋。

纳七十二峰,合孔门贤者数

囿八百余里,接洞庭巨浪声

田翠竹题湖南岳麓书院。

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鹄

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

湖南岳麓书院教学斋。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

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虞愚题湖南岳麓书院头门。

纳于大麓

藏之名山

程颂万题湖南岳麓书院二门。

位于长沙,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

金声玉振

虎跃龙腾。

潘力生题湖南岳麓书院明德堂。

异境名山,圣道尊崇有地

春风化雨,英才造就无疆

湖南岳麓书院。

2、白鹿洞书院

空中楼阁

静里乾坤

李资元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思贤台,位于九江,创建于北宋初年。

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李秀峰题江西白鹿洞书院御书阁。

天开白鹿洞

山抱紫阳关

朱资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正学之门。

雨过琴书润

风来翰墨香

江西白鹿洞书院御书阁。

诗写梅花月

茶烹谷雨香

江西白鹿洞书院泮池。

泉清堪洗砚

山秀可藏书

朱熹题江西白鹿洞书院御书阁。

道迷前圣院

朋误远方来

朱熹题江西白鹿洞书院。

无丝竹之乱耳

乐琴书以怡情

吴光才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一帘风雨王维画

半壁云山杜甫诗

汪开颜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泮池。

十步之内有芳草

广厦所育皆英才

姚公骞题江西白鹿洞书院碑廊。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朱熹题江西白鹿洞书院。

大节精忠,二贤君臣义重

化名善俗,异世出处同心

江西白鹿洞书院忠节祠。

千古宫墙,丽日祥云照耀

万方礼乐,太和元气流行

张纯题江西白鹿洞书院先师庙。

五老忘年,白鹤巢云纪岁

孤亭无侣,丹霞影射看山

徐复吾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朋来亭。

心远地偏,修然千仞之表

格言古行,卓乎百世之世

江西白鹿洞书院先贤祠。

白鹿洞开,泉谷烟霞竞秀

紫阳道在,圣贤师友同归

张寰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正学之门。

鱼跃鸢飞,善观者反求诸己

青天白日,有志者能自得师

江西白鹿洞书院宗儒祠。

青山碧水,长留豪杰之高踪

弄月吟风,便见孔颜之乐趣

江西白鹿洞书院宗儒祠。

我辈来游,不独问津兼问俗

诸生志学,试言忧道不忧贫

胡松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朱子祠。

古往今来,前圣后贤同脉胳

天高地下,四时百物共流行

胡松题江西白鹿洞书院大门。

芟其芜,行其涂,似有天作地生之状视其细,知其大,岂独山原林麓之观江西白鹿洞书院文山亭。

前贤筑室,岂但木石与居,鹿豕与游后学入门,要识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江西白鹿洞书院。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望

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

罗凤田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方寸中质诸鬼神,内圣外王之学

庙堂上参乎天地,衣锦尚纟冏之心

张纯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朱子祠。

白鹿无迹,与唐文宋理都成陈迹

青山常在,共民生国运大启新图

姚公骞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报公祠。

事业铸千秋,白鹿导前迎白鹭

忠贞博万里,丹楹启后育丹心

江西白鹿洞书院。

陵谷经几迁,此地依然为砥柱

江河同万古,斯文有幸见迥澜

刘铎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棂星门。

风过试留声,檐角振文江之铎

月斜还有影,楼头照字水之书

尹士元题江西白鹿洞书院风月楼。

升堂入室为难,得其门者或寡

圣经贤传诸在,待其入而后行

江西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云树千山,风泉万壑

洞门一扇,石室半重

李秀峰题江西白鹿洞书院。

藏焉修焉,静得江山之趣

高矣美矣,妙收天地之功

林俊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3、东坡书院

烟景迷离,无搅梦钟声,仅许先生美睡风流跌荡,有恋头笠影,且招多士酣游李梦庚题海南东坡书院。

有菊重阳,有月中秋,于此间得少佳处无舆出游,无屋与居,想胸次亦自修然海南东坡书院。

挹先生趣,可医吾俗

对此面山,有如水清

张绶组题江苏东坡书院西庑。

事去物无象

神超兴有余

张绶组题江苏东坡书院后楼,位于宜兴,创建于明弘治年间。

气节如山,千秋仰止宫墙近

文章似海,百代渊源俎豆馨

班联题东坡书院讲堂。

4、白鹭洲书院

登高临水,吟咏风光。《诗存》中有大量的作品描绘、赞美了白鹭洲的自然景观。如孔兴浙《鹭洲即事》:

水绕沙堤碧草芊,

春光流转鸟声先。

神山添翠逢新霁,

宇水传薪愧昔贤。

半榻青檠江外寄,

一帘红雨日中鲜。

融融户牖含生意,

云阁重修道味研。

又如晏璧《白鹭洲》:

鹭洲南下水溶溶,

上有修筠绿满丛。

万个琅玕春雨里,

一林翡翠午阴中。

寒涛拟卷潇湘雨,

天籁犹鸣解谷风。

拄杖敲门无俗客,

时招白鹤下遥空。

再如邹元标《春日赴白鹭洲》:

春水引行舟,桃花夹岸流。

沙明群鹭白,雨过万峰幽。

浊酒浇孤兴,青山笑晚愁。

萋萋芳草绿,无语对江州。

5、石鼓书院

修名千佛上

至味五经中

湖南石鼓书院二门,位于衡阳,初创于唐元和年间,宋至道年间重建。

不许岳云封古洞

但愿江月认残碑

范研云题湖南石鼓书院合江亭。

此真净绿唾不可

我实薄才歌奈何

阮元题湖南石鼓书院合江亭。

广厦构众材,报道蛟龙腾浪去

两水夹明镜,合信风月入亭来

祝澹溪题湖南石鼓书院。

6、船山书院

自抱孤忠悲越石

群推正学接横渠

金鉴题湖南船山书院,位于衡阳,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7、东林书院

大家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无锡东林书院工整却又妙趣天成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为道为法为则,守先待后

不淫不移不屈,知命达天

李玫题江苏东林书院依庸堂。

主敬存诚,坦荡荡天空地阔

穷理尽性,活泼泼鱼跃鸢飞

刁承祖题江苏东林书院依庸堂。

得其门而入

不可阶而升

江苏东林书院文庙。

愿闻己过

乐道人善

江苏东林书院丽泽堂。

此日今还再

当年道果南

江苏东林书院大门。

尽性至命,立三才极

继往开来,为万世师

张琴书题江苏东林书院文庙。

光天下做个人,须循着规规矩矩

落地来有场事,要识得皜皜巍巍

归庄题江苏东林书院丽泽堂。

茅籍栋隆,旧址重看大壮

鹤鸣子和,新知喜得中孚

江苏东林书院丽泽堂。

8、广雅书院

岭南文化深得书院熏陶,广采博览,开放兼容,亦师亦友,求贤若渴,这从清代张之洞为广州广雅书院所撰写的那副佳联可窥一斑:

遵其所闻、行其所知,合岭南

东道、岭南西道人才,互相师友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会汉儒

经学、宋儒理学宗旨,同造圣贤

知识小百科

李廌,字方叔,阳翟人,事迹见

《宋史.文苑传》。少以文字见知于苏轼,但元祐年间轼知贡举,廌却考进士落第,引为憾事。所谓“平生浪说古战场,遇镜空迷日五色”,即苏轼为李廌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