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18319000000006

第6章 亲情集(2)

他的情绪在她的温柔体贴下逐渐平和。现在,他已经愿意让她读晚报上的新闻,或者听每天的新闻联播。

他的精神状态恢复得很快。在她的帮助下,他开始学习盲文,他学得很刻苦,后来又学推拿。

他准备开办一家盲人推拿室,她为他办好了一切手续。他开始与社会接触,试着用自己的技术养活自己。

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内心又滋生出另外一种痛苦。

她以前天天对他嘘寒问暖,现在她只会送他到医院的马路边,然后说声"再见"。最近几天,她好像连"再见"也懒得说了。

她是不是不要他了?她是不是讨厌他这个盲人?她是不是有了新欢?

他觉得自己是够拖累她的了,他就开始跟她生闷气,不吃她烧的饭菜,质问她许多问题。

可她总是说:"你该相信我的。"她本来就是一个少言寡语的女子。

他天天满腹心事地到推拿室工作。一位坐在他店门前的修鞋匠对他说:"大夫,你这几天为什么这么不开心?"

他无言以对。

修鞋匠又说:"你天天生意这么好,钱嫌得很多,还有什么不开心的。还有,你还有一位漂亮贤惠的妻子,她天天送你到马路边,然后站在那儿,看着你走进店门才走开,今天也是,你真是好福气!"

他说:"天天这样吗?"

修鞋匠说:"难道你到现在还不知道?"

他的泪就下来了。

心灵沟通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种爱,它不是不存在,而是我们感觉不到。任何事情在没有确定之前,不要猜疑,有时它会伤了别人,更多的时候,它会伤了自己。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你也已经沐浴在了爱河里。

心灵的梦

"小燕子,这么晚了,不睡觉出来干什么呀?"我俯身轻轻问她。

"叔叔,我想种花生。"小燕子说。

"种花生?"我非常惊讶的看着她。

"对,种花生。我听人家说,一个人生了病,如果拿些种子种下,种子发了芽,他的病就好了。现在,我也想种花生。"小燕子说完,对我扬了扬手中的花生。

我心里一酸,她手里的分明是些咸脆花生,永远不会发芽,况且她妈妈患的是绝症。

小燕子笑着说:"等我种下的花生发了芽,我妈妈的病就好了。"

我替小燕子找来一把铲子,在花园边选了块空地,举铲就想帮她挖坑。

她却反对:"叔叔,那不灵的,我是妈妈的女儿,得我自己挖。"

看着那认真的样子,我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小燕子没有发觉我的眼泪,她开心地对我说:"叔叔,每天都来浇水好吗?"

我又忍着泪水点点头,看着这位可爱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回病房。

可是,她的妈妈,第二天就去世子。孩子撕心裂肺的哭。我紧抱住孩子,孩子却挣开我的怀抱,跑过去摇着妈妈的遗体哭喊:"妈妈你不要死!你不要死!燕子种的花生就要发芽了呀!"

所有的人都流下了泪水,我在心里狂喊:"花生啊,你为什么不发芽?你为什么不实现一个孩子圣洁的心愿呢?"

心灵沟通

让人最留恋的是亲情,让人最感动的是真情,然而,现实往往是无情的,夺去的不仅是人的生命,更夺走了人的希望与纯真。通过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让我们透过幼稚的心灵,看到了梦的绚丽,更感受了真情的宝贵。

对生命的关爱

听友人讲起一件他目睹的很悲惨的事。

一条有黑缎般光亮皮毛的雄性狗,离开刚下狗娃的花狗准备到街对面不远处的一家肉食小店去拾一些骨头。大概是被爱情及爱情的结晶冲昏了头脑,它从北向南穿过十字路口时,没注意到一辆微型客货车正从西向东风驰电掣般开来,咣的一声,被车撞了个正着。车子几乎连速度都未减一下,就开跑了。车子刚刚离开,狗就在车子喷出的废烟中,一个鹞子翻身跳起来,撒腿向肉食店跑去。在它被撞倒的路中间,有摊红色的血慢慢向四周流动和凝固,像一个心的形状。血中漂浮着几根黑亮的毛。

黑狗迅速地跑到小铺子,用嘴衔起一根粗大的带肉的骨头,转身又飞一样奔回它的花狗和小狗娃们的身旁,并将衔来的食物喂给了它们。这一系列动作在不过10分钟内全部完成,而且,当它把衔来的骨头转给花狗时它就无力地倒在了花狗的身旁。谁也不会想到,从路上站起来奔跑时,"身手敏捷"的黑狗怎么会一瞬间死去。

友人说,黑狗将骨头转给花狗时,他听清了它们相互间那种类似安慰的、悄悄的低语。与它们的声音不同,它们的眼睛都充满了那么深深的哀痛、悲伤和无助。尤其是黑狗的眼睛,似乎是含着泪光,充满对生命的留恋。它那么固执地看着自己的爱侣,看着自己的孩子,连眼睛都不转一下。那种目光,即使铁石心肠的人看了都会心颤。

曾看见报上的一幅图画,一口烧热的油锅中弓身着一条鳝鱼。图画的配文大意是说,下油锅的鳝鱼极力弓起身体,厨师不解,拿出鳝鱼用刀剖之,才知其腹内怀有一条小鳝鱼,它是为保护腹中的小生命,努力弓起了腹部。

我还知道,前不久冰岛政府否决了原本拟定的再次允许捕鲸的计划,原因是"找不到能使鲸迅速了结痛苦的捕鲸枪"。

引起我们兴趣的事件在日益增多、日益刺激的今天,珍爱生命这件事显得书生意气。然而,假如阅读黑狗含泪的眼睛,注视鳝鱼竭力弓起的身体,以及听到冰岛政府人道的尊重生命的决定时,心不禁猛然地跳动,并向生命致以最诚恳的敬礼,那么,活着就拥有了它最本质的快乐。不是吗?

我在这样一个阴郁的漫长午后,一遍一遍地回想这三个与生命相关的片断,它们就像挂在屋檐下的风干的萝卜条,让你记忆生命曾经是那么饱满、丰润和微光闪烁。而珍爱生命,就像是用泉水去浸泡萝卜干,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浸泡,都会让人看见生命恢复原状的过程,一种世间最耐人寻味的过程,一种种子到开放花朵的过程。

心灵沟通

黑狗含泪的眼睛流露出对生命的留恋;鳝鱼弓起的身体,是对生命的保护;冰岛政府的决定,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在一次一次的感动后,我们该思考:如何让自己生命的种子开放出绚丽的花朵。

亲情岛

在地球最北端的格陵兰岛上有这样一种鸟:假如你逮住了母鸟,用不了多长时间,它的孩子们一定会千方百计地飞来寻找它的母亲,不管你把母鸟藏到哪里,带到多远的地方。同样地,假如你逮住了雏鸟,它们的母亲也会千方百计地寻找到它的孩子,无论你把它的孩子带到哪里。

岛上的人们把这种鸟叫母子鸟。

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土地都在北极圈以内,土地长年冰封,岛上的人们主要以狩猎为生。要按我们一般的想法,岛上的猎人只要想办法逮住母鸟或子鸟,坐在家里等着大批的鸟自投罗网就可以了,这是何等事半功倍的事情啊。但是,格陵兰岛上的居民们没有这样去做,而且,千百年来岛上的人从来也没有人去射杀母子鸟。这个传统一辈一辈地流传下来,成为格陵兰岛上不成文的法律。

格陵兰岛上几乎没有三口两口的小家庭,大都是几十口人的大家庭,直到实在是住不开了,才恋恋不舍地分开居住。人们说,连鸟都知道亲情团圆,都知道千里相随,我们为什么要骨肉分离呢?

岛上的大部分居民还处在半原始的生活状态,但几乎所有到了这个岛上的人,都为他们注重亲情、和睦相处的情景震惊。岛上几乎没有什么法律,更谈不上军队和警察,但他们却和睦快乐地生活着。医生给人治病,都会凭着自己的良知倾其所能,因为他知道在病人的家里,许多亲人正在焦急地盼望着。商人中没有人去做坑人骗人的事,因为他们知道,假如是坑骗了孩子,会令他们的父母痛心;而坑骗了父母,会连累了他们的孩子。整个社会,所有的人都在这么想,每一个人都是有父母有孩子的人,都有许许多多的亲人在牵挂着,不能做伤害人让人痛心的事情啊。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明白了这个岛上的人们,为什么一代一代地要他们的子孙恪守这个传统了。

心灵沟通

遥远的格陵兰岛还存在着人世间最真的一面,无论是人类还是鸟类,都以最善良最朴实的爱,去过着平凡而又伟大的生活。

亲情是可以被传递和转化的,是无言的心有灵犀的一瞬;是消融丑恶换取真诚的灵丹,是万物生灵都了解的文字。

遗嘱

去年冬天,我的一位远方表姐从乡下来,在我家住了几日。闲聊中,她对我谈了这么一件事,使我听后有一种刺心尖般的痛楚。每每忆起,喟叹不已。使我一下子对婚姻,对家庭,对夫妻感情有了一个更深的体悟。

表姐她村里有一对夫妻,丈夫是乡里一所中学的民办教师,老婆是地道的农妇,结婚30年,吵了30年,争争吵吵中生了五个娃。10多年前,老婆听不少人讲她男人可能与学校的一个女教师有男女关系,于是就哭着躺在学校的操场上从上午到半夜……

一年前,丈夫被查得了白血病,丈夫拿出两千块钱给老婆掌握用于治病,住进医院不到几天,两千块钱就花完了。再向丈夫要钱治病,可他却说没有钱了,家中就这么点钱。这下子可把一家人激怒了,被激怒的不仅仅是他老婆,还包括他的子女。一家人都确信他的钱是花在他相好的女教师的身上。因为这个家一直是他掌握着经济大权,除了每月工资,还帮人家补课,带家教,本人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老婆也是属于辛辛苦苦挣钱、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女人,炒菜油都舍不得放多……

但任凭家人怎样猜疑、指责乃至出言不逊,他从不辩解,只是说没有钱就不用治了。这个病是治不好的,拿钱也是打水漂……

男人终于走到生命的尽头。一日在弥留之际,他叫身边子女都出去,有话要对他们母亲讲。子女们疑惑地走出门后,他一手抓住老婆的手,要老婆把箱子底下一本书里的一个信封拿出来。拿出后,只见里面是一个两万元的存折和一份遗嘱,上面写着"这两万元是留给×××(老婆名)的,任何人不得动用。"

他对老婆吃力地嗫嚅道:"你不懂,我这病是治不好的,治到最后是人财两空……这钱是往水里丢……你没有劳保,自己有几个钱心里踏实……"

老婆见此,一下子扑在丈夫身上失声痛哭起来,哭得直捶自己的头,扯自己的头发……

心灵沟通

爱需要真心实意去呵护,你若真爱对方,就将痛苦留给自己,把幸福留给对方。

黑暗的意境

见过她的人,都说她长得美。可惜她与丈夫都是盲人。但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夫妻恩爱有加,心心相印,在无光的世界里寻找着人生的亮点。温馨的生活像一条透澈的小溪,在夫妻间静静地流淌。终于有一天,小溪泛起了微澜。

这天傍晚,丈夫像喝多了酒,进门便高声喊:"我快要摆脱黑暗了,医生说我复明有望!"

盲女高兴极了,她动情地分享着丈夫的喜悦。"到那时,我会带你满世界游个够。"

盲女听着听着,脸上的喜悦渐渐消失了。

次日,她找到那位医生,落实丈夫所言。医生问:"你希望丈夫复明吗?"盲女点点头。医生提醒说:"据我所知,在众多盲夫妻中,若一方复明,极可能会抛弃对方,你是否想过这一点?"

盲女说:"即使真的出现那种情况,我也无悔。只要他能够复明,我自己宁愿独守漆黑的世界。"

医生感叹不已,但又不得不告诉盲女,她的丈夫无丝毫复明的希望。当时由于怕伤其心,才未讲明实情。

盲女压根儿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丈夫是个血性男儿,刚刚燃起的复明之火瞬间熄灭,他一定会绝望得发疯。她恳求医生永远向丈夫隐瞒实情,以慰藉他那颗渴望复明的心。

医生被盲女的诚心所动,答应了她的请求。这时,医生突然发现盲女的瞳孔中有亮点闪动,这是复明的先兆。"啊,你的眼睛倒是复明有望。"医生检查后惊喜地告诉盲女,只要认真接受治疗,复明指日可待。

盲女喜出望外,兴奋得两手发抖,但她很快又冷静下来:自己一旦复明,是否就会像别的女人一样,在大街上左顾右盼,用眼光亲吻满世界的俊男?自己能够抵挡得住诱惑吗?或许有一天,自己可能会背叛丈夫,成为他人之妻。把丈夫一个人留在无奈的漆黑世界里,岂不是太残酷、太无情了!

盲女回到家里,没有遵医嘱用药水点眼,也没有如约接受治疗。她让复明之火在时光的默默流逝中自行泯灭。

丈夫渴望复明,情绪一直处于亢亩状态中,他常向妻子描绘想像中的未来。盲女总是很认真地听,有时还与丈夫一起想像,一起描绘。他俩依恋如初,甜蜜依旧,在无光的意境中构筑着独特的两人世界。

心灵沟通

生命之火,往往是在希望中燃烧,在自卑中泯灭。纯洁的爱情,是生存的希望,无私、奉献是照亮生命之旅的明灯,即使现实是黑暗的,可心里却是明亮的。

守住生死相依

一对老夫妻回青岛老家探亲,途中遭遇了轮船底舱起火即将爆炸沉船的险情。面对船长毅然下达的穿上救生衣、跳至橡皮筏上逃生的命令,体弱多病的老头对老伴儿说:"我有病在身跳不了船,你就不要管我了,赶快逃生吧。"老伴儿说:"我一个人逃就是活下来又有什么意思?我绝不能把你扔在船上,我就守着你,咱们要死就死在一起。"老头说:"这怎么行?一辈子你跟着我没享多少福,到了这生死攸关的时候我不能拖累了你。"老伴儿说:"没有你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跟着你无论是死是活那都是福。"

他们是这艘轮船上120多名乘客中惟一一对没有跳船的老夫妻。面对如潮的人们纷纷跳海逃生的情景,他们手拉着手紧紧依偎着平静沉稳地迎接即将到来的不幸。也许是被他们忠贞不渝的感情感动了,一副终于寻到的软梯为他们搭就了一条通向生还的路。他们相扶着用相互给予的爱支撑着彼此,奇迹般地迈过了这道求生的门槛儿。事后,老头感激地说:"如果没有老伴儿陪着我,我是无论如何都活不下来的,是老伴帮我捡回了这条老命。"老伴儿淡淡地说:"这有什么!这可不是发扬什么风格,两口子就应该同甘共苦相依为命啊。"

心灵沟通

人们常常感动的不是海誓山盟的诺言,而让人感动的是在危难关头表现出的生死相依的行动,这样的爱情才是永恒而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