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惊世预言
17828600000003

第3章 亡秦者胡:到底是哪个“胡”灭亡了秦帝国?(2)

眼见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赵高就建议胡亥赶快回去继承皇位。由于气候炎热,始皇的尸体己开始腐烂。为了掩人耳目,赵高命人买来大批鲍鱼将臭味盖住。到了咸阳之后,才发丧公告天下,举行了空前隆重的葬礼。太子胡亥称帝,是为秦二世。作为拥戴秦二世上台的头号功臣,赵高理所当然受到了胡亥的宠信,被任命为中书令,身居列卿之位,成为朝中的实权人物,也是胡亥最亲信的决策者。从此,这对暴君奸臣便在一起制造出了一幕又一幕令人发指的惨剧,而貌似强大的秦王朝,也由此分崩离析。

3.败家子才是那个“胡”

由于总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得不够光彩,胡亥经常是心绪不宁。而赵高也时常担心立嗣之事一旦泄露,自己便会死无葬身之地。为了消除隐忧,赵高向胡亥建议制定严刑峻法,将有罪之人连坐诛族,对心怀不满的大臣及诸公子逐一打击,同时提拔心腹,掌管要职。胡亥立刻采纳了他的意见。

胡亥先是下令秦始皇后宫无子者皆令从死,又将营造骊山墓地下机弩的工匠都活埋在墓中。接着便开始对众多的兄弟姐妹下手。其屠杀自己兄弟最残忍的一次是在咸阳市,将十二个兄弟处死,陈尸示众;另一次在杜邮(现在陕西咸阳东)又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碾死,刑场惨不忍睹。公子将闾等三人比其他兄弟都沉稳,胡亥实在是找不出什么罪名来陷害他们,就将他们关在了宫内。等其他兄弟被杀后,赵高派人逼他们自尽。将闾他们质问来人,自己从无过失,为何要自裁?来人回答说自己也是奉命行事。三人相对而泣,最后引剑自刎。公子高眼看着兄弟姐妹们一个接一个被胡亥迫害致死,知道自己也难逃厄运。为了保全家人,他只好上书给胡亥,说愿意在骊山为父亲殉葬。胡亥高兴之余,竟然赏赐给他十万钱。在血腥屠杀之下,众人整天提心吊胆,哪里还敢犯上作乱。胡亥因此龙颜大悦,对赵高更为宠信。

随后,胡亥又在赵高的蛊惑下,将矛头对准了蒙氏兄弟。蒙恬、蒙毅在始皇生前颇受重用,屡建奇功,在朝中也是权高位尊,是赵高平生最为忌怕的人。他以“先帝欲立太子而蒙毅阻拦,实属危害社稷之举”为罪名,逼迫蒙毅自杀。随后又派人到阳周追逼蒙恬,迫使其吞药自尽。接着,赵高又排挤了不少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每杀死一名大臣,赵高便安插自己的亲信补缺,许多要职很快都为赵高的亲信所把持。他的兄弟赵成,被封为中车府令;女婿阎乐,当上了咸阳县令。

随着权力的扩大,郎中令的官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赵高日益膨胀的野心了。他的眼光瞄向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曾经的同盟者李斯逐渐成为他通向这一位置的最大障碍。

公元前208年7月,李斯的罪名终于被赵高罗织而成,被处以极刑。李斯死后,赵高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事无大小,都完全由他决断。

4.“亡秦者”果真是“胡”

胡亥坐上帝王宝座之后,一心想享乐一生,有一次他对赵高说:“人这一生就像飞奔的马过墙的缝隙一样快,做了皇帝,我想尽心享乐,爱卿你看呢?”赵高对此当然求之不得,这样他才可以更好地专权,因此极力怂恿胡亥享乐。

为了显示皇帝的威仪,胡亥在即位的第一年(公元前209年) 就仿效始皇沿着东线出巡,一直到达海边。又南下会稽,最后由辽东返回。他继续大量征发全国的农夫修造阿房宫和骊山墓地,调发五万士卒来京城咸阳守卫,同时让各地向咸阳供给粮草,而且禁止运粮草的人在路上吃咸阳周围三百里以内的粮食,必须自己带粮食。又收集天下奇花异草、珍禽奇兽供自己玩乐。

为了进一步把胡亥控制于股掌之间,赵高编造了一套谎言,说什么天子要随时保持自己的威仪,不可在众臣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而二世年纪轻轻更需加以注意。为了显示天子的尊贵,他建议二世在宫中处理政事,由他在外辅佐。昏庸无知的胡亥便把朝野大事交给赵高代理,不再上朝,只是一味寻欢作乐,这样,决断之权大部分就落到了赵高的手中。

除了常年的无偿劳役外,农民的赋税负担也日益加重,最终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但在赵高的蒙蔽下,胡亥对岌岌可危的局势一无所知。不仅如此,他还只喜欢听天下太平的好话,压根不相信什么天下大乱的话。有一次,胡亥和大臣们讨论是不是要发兵平定起义,胡亥竟然不同意有“反叛”的事,自然也无发兵的必要了。叔孙通洞悉了他的心理,胡说什么国家安定,人民富足,哪里会有人造反,不过是几个盗贼而已。胡亥听了竟满心欢喜,直夸叔孙通说得好,又以此询问其他人。结果,凡说“盗贼”的都没有事,说“造反”的则被治罪——因为说“造反”等于说天下大乱,这可是二世皇帝最不愿听到的。就这样,尽管前面已是洪水滔天,可胡亥却依旧在深宫中纵情酒色,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腐朽生活。

虽然已经位高权重,但赵高的贪欲却仍然难以满足。羽翼已丰的他,渐渐连胡亥也不放在眼中了。一个更大的阴谋逐渐在他的脑海中酝酿——那就是篡权夺位。

就在赵高在咸阳城内一手遮天时,城外的反秦斗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义军以更加迅猛的势头继续战斗。巨鹿之战中,秦军主力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精锐尽失,大将王离被擒。章邯求助不成,害怕朝廷降罪,索性率12万大军投诚。六国旧贵族一见有机可乘,也纷纷自立为王,并力西进。刘邦带着数万兵马迂回进入武关后,派人暗中与赵高联系,希望赵高能作内应。赵高担心胡亥知道后祸及自己,便称病不再上朝,私下里却盘算着乘乱夺位之事。

章邯的倒戈,给本就摇摇欲坠的秦王朝一个沉重的打击,荒淫的胡亥也开始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又听信占梦者的话,亲自跑到泾水岸边的望夷宫祭祀水神;对赵高也日益不满,敦促他赶紧调兵,剿灭盗贼。赵高哪里会调兵遣将,但胡亥的怀疑与不满使他警觉地意识到,自己该尽早动手,否则恐怕会夜长梦多。于是,赵高找来弟弟赵成和女婿阎乐秘密商议对策,制定了弑君政变的计划:由咸阳令阎乐率领手下士兵装扮成山东农民军攻打望夷宫,以郎中令赵成为内应,赵高则负责指挥全局。

待一切安排妥当后,赵成便在宫内散布谣言,说有盗贼入城,命令阎乐发兵追击。与此同时,阎乐一边指使部分亲兵化装成农民军将自己的母亲劫持起来,暗中送到赵高家中;一边又率千余人以追贼为名直逼望夷宫而来。他们冲到宫门前,大声斥责守门官在强盗进入宫门时不加抵挡,弄得守门官莫名其妙。阎乐则手起刀落,杀死了守门官,率军冲进了望夷宫。他们见人就杀,一时宫中血肉横飞,惨不忍睹。胡亥见状吓得目瞪口呆,全身瘫软,直到赵成与阎乐走进来,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胡亥又惊又怒,急召左右护驾,怎料侍从们早已溜之大吉。胡亥还欲作垂死挣扎,希望能见赵高一面,遭到阎乐的拒绝;他又哀求说只要饶他不死,情愿做一名百姓。阎乐不耐烦地告诉他自己是奉丞相之命而来的。此时的胡亥,才了解到这场宫廷政变的幕后指使人竟然是他无比尊重和信赖的赵高,可惜一切已悔之晚矣。胡亥自知难逃一死,只得咬牙拔出长剑,结束了他可怜又可恨的一生,年仅二十三岁。后来,他被以黔首(即百姓)的礼节埋葬在杜南(现在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而后,公子扶苏之子子婴继任秦王,并果断地处死了赵高。

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率领义军到达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刚刚当了46天秦王的子婴以绳系颈,乘素车白马,手捧玉玺符节,向起义军投降,秦王朝就此灭亡,此时距秦二世之死只有四十六天。而那个“亡秦者胡”的预言,到此终于应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