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美大使级会谈
1.会谈举行的背景
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就缓和远东紧张局势问题发表声明:“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缓和远东紧张局势。”当时的形势是:中美之间经过几年的反复较量,美国的侵略威胁受到挫折,紧张局势缓和。在万隆会议后中美间存在着台湾问题、排斥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禁运问题。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表示中国愿意与美国进行谈判的态度后,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美国对中国的僵硬政策在国内外都遭到严重批评,美国的做法不得人心,国际舆论对美国拒绝同中国谈判的批评很多。美国政府企图利用联合国组织干涉中国内政,这种手法也没有能够得逞。如前面谈到在危机期间,1955年1月,在美国策动下产生的安理会“新西兰提案”企图将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内政问题按“国际冲突”处理,这种企图没有得逞就是一例。中美之间首先存在美国侵略敌视中国而产生的台湾问题这样的大问题。1954年12月2日,美台缔结了“共同防御条约”,虽然最初建议来自台湾。1953年10月台湾“外长”叶公超以美菲条约为范本拟好一份双边安全条约草案。核心是“保证安全,反攻大陆”。开始,美国不愿意签,怕被拖住。但考虑剑在远东加强反共力量,控制台湾,尤其是奠边府弃守后,美国把印度支那的变化看作共产主义的扩张,特别是1954年台湾海峡危机爆发,解放军炮轰金门、国民党军空袭大陆的一些目标后,美台达成妥协,美国还是同意签订,只是不得到美国同意不能进攻大陆,美国负责维持台湾军事基地。这项条约是对中国主权的重大侵犯。也存在一般关系争端,如侨民问题。
由于美国使用军事威胁、政治压力都无法迫使中国政府改变政策,中国的坚决斗争又使美国处境被动,所以不得不改变拒绝与中国进行外交接触的政策。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经英国代表介绍,中美双方有过接触,商谈侨民问题。虽然未达成协议,但是用谈判解决中美双边问题的方式出现了。
2.会谈的经过
1955年7月13日,美国经英国外交机构向中国表示愿意进行大使级会谈。7月25日双方发表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的新闻公报。第一次会谈于8月1日在日内瓦举行。中方代表是驻波兰大使王炳南,美方是驻捷克大使乌·阿·约翰逊。中方提出两项议程是:(1)关于双方平民回国问题;(2)关于双方有所争执的其它实际问题。美方同意中国的议程。
关于双方平民回国问题,是一年前中美领事级会谈未解决的问题。1949年10月—1954年6月已有1485名美国人离开中国,对此中国政府一向持合理态度。关键是:中国有5000多留学生在美国,其中不少要求回国的中国人受到美方的百般刁难、虐待,美方不让他们回国。从8月1日到9月10日40天里举行14次会议,最后双方达成协议。为:双方在各自国家内的平民享有返回本国的权利,并将采取适当措施协助;中美分别委托印度、英国协助。这是会谈中达成的唯一一项实质性协议。
此后转入第二项议程,中国方面提出两个议题:(1)取消禁运;(2)准备中美外长会议,讨论缓和与消除中美在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但是美国政府不想改变对中国的武力侵略和威胁的敌视政策,不愿意从台湾地区撤出美国的一切武装力量,以利和平解决中美争端。因此一直拒绝对这两项议题进行实质性的讨论。为欺骗世界舆论,混淆是非,11月10日,美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在台湾地区除了单独和集体防御外,中美放弃使用武力。
中国政府的基本主张是:中美双方不使用武力,而以和平协商方法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是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但是,在中美两国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的问题,绝对不能同中美两国中任何一国的国内问题混为一谈。美国侵占中国领土台湾,是中美之间的国际争端;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是中国的主权和内政。中国政府虽然曾经一再声明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但这是中国的内政,是中国中央政府同台湾地方当局协商的问题,而决不能成为中美会谈的题目。
所以,美国主张的实质是企图混淆中美两国在台湾地区的国际争端同中国政府和蒋介石集团之间的国内问题。把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的内政问题包括在中美声明所涉及的范围之内,以干涉中国内政,束缚中国的手脚,使美国得以长期霸占台湾。至于美方提出所谓单独和集体防御问题,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对于美国来说,根本不发生防御问题,相反中国领土已经遭受到武力侵略和威胁。美国要求在台湾地区有防御的权利,其目的就是要求中国承认美国有权霸占台湾,使美国侵略合法化。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为谈判取得进展,作了相当努力,但美国坚持在台湾有所谓“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的侵略逻辑,实际上使第二项议程无法进展。对达成协议的第一项议程美国还在进行破坏,阻挠中国侨民返国。并在1957年12月12日中美大使级会谈第73次会议上,突然提出由不是大使的约翰逊的助手马丁为美方代表,擅自降低谈判级别,破坏双方已达成的协议的规定。由于美国采取这项行动后故意拖延,使大使级会谈长期停顿下来。直到1958年台湾海峡又出现紧张局势后,中美大使级谈判才得以恢复。
中美大使级会谈由于美方坚持其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未能就两国间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取得任何进展。只是在两国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成为保持某种接触的途径,拖而不断。从1955年8月至1970年2月长达15年时间里,共举行了136次会谈。中国同美国的会谈意义何在?在这场尖锐的外交斗争中,由于中国始终坚持两项基本原则:美国政府保证立即从中国领土台湾省和台湾海峡地区撤出其一切武装力量;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和平共处。但是中美大使级会谈有其特别的意义,主要是:(1)会谈的举行表明美国反华政策的失败,并使美国强迫其盟国反华越来越困难。(2)中国政府希望和平的形象为世界人民所认识,由于中国政府掌握真理、正义,并认真、富有诚意地进行谈判使得美国的各种阴谋、策略无法得逞,并在世界舆论面前暴露了美国不愿意缓和紧张局势,不愿意改善两国关系的真正意图。再一次证明中国执行的是和平的外交政策。(3)要回一批人材,对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著名科学家如吴仲华、钱学森等回到了祖国。(4)中美之间保持一条接触渠道,有利于减少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的危险。
二、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和在国际组织中对中国合法权利的阻挠
尽管美国不承认新中国,但并不能抹杀这个存在,不得不被迫承认这个客观事实。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沿海岛屿军事行动的逐步展开,美国政府显露了“两个中国”的想法和做法。
最早公开提出“两个中国”论调的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有可能由共产党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而由国民党中国参加安理会。”从1953年11月以后到1955年,美国在外交活动中提出过多种方案:(1)“台湾独立论”,主张中国和台湾都参加国际组织,由中国保证台湾安全;(2)“联合国托管论”,主张将国民党踢开,由联合国托管一段时间后,由当地公民投票决定:(3)“一个半中国方案”,主张承认中国对台湾地位有“宗主权”,在此名义下,使台湾成为保有独立外交权力的自治领,在联合国中,中国、台湾都有席位;(4)“两个继承国方案”,鼓吹中国、台湾是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的会员国中的继承国,由台湾拥有安理会席位,中国则在联合国大会占有席位。这些论调实质上是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分裂中国,阻挠中国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