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20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卷
1711200000056

第56章 国际形势和中国对外政策

一、国际形势的变化

以万隆会议为标志,新中国经过反对美国的侵略扩张斗争,至此国家独立已得以巩固,国防安全问题已基本解决。万隆会议的举行反映了中国人民斗争的重大胜利和亚非人民反帝反殖共同事业的重大胜利。新中国外交开始登上世界外交舞台,并在万隆会议后开始了一个大发展阶段。但是到1965年3月,以美国在南越投入地面部队和莫斯科会议为标志又有了明显的改变。这是因为中国对外关系中,中美矛盾是主要矛盾,以莫斯科会议为标志,社会主义阵营分裂了,中国外交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苏关系,从盟友变成同盟中的分裂争吵,发展到国家间关系紧张。中国从背靠社会主义一方到面对世界各种力量的敌视,国际形势改变,国家安全上存在的严重危险,以及国内即将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都表现出这一阶段不同的特点。中国外交开始了从四面涉险到改善自身安全环境的转变。

50年代中期的世界格局:虽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势力,同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中坚力量的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中国、朝鲜、越南、罗马尼亚、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争取和平的民主力量,民族独立解放力量。)在继续对垒,但由于苏联在欧洲的主动让步有所缓和。(1955年5月苏联同美国、英国、法国签订对奥地利和约,四国占领军撤退;1955年9月苏联在未取得西方三国对等承认的条件下承认联邦德国,与之建交)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老殖民体系正在崩溃,特别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等,他们的殖民地纷纷独立。这从联合国会员国数目的增加就可以看出。南部非洲较晚,要到70年代中期,但民族独立运动都开始发展了。

这个十年,最大的变化有三个:

第一,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由于苏联对外政策上的变化,由于苏中两国的对立斗争,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从开始时的团结一致,逐渐表现出步调不一(以苏联公开支持印度反华为标志,把内部矛盾公开在世界面前)、出现矛盾到中苏间公开发生了激烈的论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中分成几派。中阿一派、苏联东欧国家一派,以及在其中与双方都保持较好关系的越南、朝鲜等,终于到以莫斯科会议为标志表明社会主义阵营彻底分裂。

第二,西方阵营出现分化现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经过十年恢复,西欧、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实力大大加强,在各方面尤其是经济领域和美国竞争激烈,在对外政策中不愿再紧跟美国的指挥棒走,突出的标志是1964年1月中法建交。中法建交,在帝国主义对华封锁上拆开一个大缺口,帝国主义阵营作为整体其内部出现分化现象。这在各国对苏关系上表现得也很明显。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变化是中间地带(指处于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的亚非拉广大殖民地国家纷纷取得政治独立,老殖民主义体系到150年代也基本崩溃。亚非拉广大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地图,也改变着世界力量的对比。这十年有39个国家独立。为了团结起来,50年代中期,铁托、纳赛尔、尼赫鲁提出不结盟主张,其后又与苏加诺、恩克鲁玛会谈。1961年6月在开罗召开由20个国家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筹备会议,9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首脑会议,有25国出席,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其宗旨是:反帝、反殖,奉行独立、自主、非集团,支持各国独立,捍卫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50年代末拉丁美洲对美国的强大抗议运动,1959年古巴革命的胜利,显示了拉丁美洲并不是美国安稳的“后院”,表明世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联成一片,互相呼应。

这一阶段,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

国际形势十分动荡,世界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局部战争、国内战争、双边战争、多边战争连绵不断,而且基本上都带有国际性,甚至是牵动全球。如1956年苏伊士运河之战、美国侵越战争。国际政治变换莫测,各国国内政治变化令人目不暇接,意大利战后平均半年更换一次内阁。有些新独立国家政变频繁。

国际联合大分化:老的阵营发生分裂、解体,包括二战后三大后果之二的两大阵营。老的联合也分裂了,一切国际力量间旧的联合都在新形势的冲击下发生变化,大分化成为最显著的特点。

国际势力大改组:旧的联合过时了,新形式、新特点的组合也产生了。如欧洲共同体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形成整体的,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也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壮大以及第三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原料、初级产品联合组织相继产生。世界各国、各种政治力量都在根据自己的利益,针对新的形势进行新的改组联合,而且大改组的内容、特点较之以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二、中国的对外政策

中国继续执行着和平外交政策。由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从当时的世界主要矛盾出发,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全世界爱好和平、被压迫人民一边,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等新老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支持亚非拉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支持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的正义斗争,同时反对现代修正主义。中国外交的主要内容是:(1)万隆会议后,国际形势得到缓和。中国通过一系列外交努力,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注意策略的灵活性,改善了自身的安全环境,初步在国际社会中站稳了脚跟。还使中美关系有所缓和,在东方的几场战火得以扑灭:a.朝鲜战争结束。b.法国在1954年印度支那日内瓦会议后从越南撤走。c.在中国台湾海峡危机中美国的冒险政策被挫败。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对中国的主要敌手美国,也主张进行会谈,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在事关中国主权原则问题上坚决斗争。(2)中国同周围国家的关系有一定的发展。由于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以及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屹立在东方,这个现实使周围一些民族主义国家要求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同中国的边界问题。在这一阶段,60年代初,中国解决了同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划界问题,和这些国家的关系有了一定的发展。只是印度执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发生了武装冲突,没有解决边界问题。(3)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中苏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在如何对待美帝国主义,如何对待印度反华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由于苏联实行大国主义,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导致中苏关系恶化、分裂,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造成了很大的混乱。(4)在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始终坚决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帝反殖正义斗争。如在印度支那反美斗争中,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在反对美国在黎巴嫩登陆、威胁中东人民事件中,在支持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法斗争中,都坚决站在世界人民的一边。(5)中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加强发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国家关系。在这一阶段到1965年初,有46个国家和中国建交。中国政府积极发展和亚非拉各国的关系,在这一阶段,中国领导人大规模出访,周恩来总理1963年初的亚非十国之行、刘少奇主席等人访问印度尼西亚等四国,都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从整个阶段看,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影响提高了,中国国力有相当的发展,中国的外交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到1965年初建交国家增加到46个,并予1964年1月与法国建交,从而在帝国主义阵营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另外同周围国家的关系也有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国家安全仍受到严重威胁,美国仍然是中国的最大敌人,南线在台湾保留第七舰队,在越南准备发动更大的侵略战争;西线中印边界局势紧张,1962年一仗后两国关系降到最低点;北线,中苏两党论战后影响到国家关系,苏联开始对中国采取敌对措施,再也不是可靠的后方。中国处于四面受敌、腹背难安的局面。

对中国外交的评价:中国外交在建国初期外交活动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建交国家增多,范围增大,特别是在非洲有了长足的进步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70年代初中国外交的突破奠定了基础。总的讲中国外交是成功的,失误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