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宝宝四季少生病:0-3岁宝宝照顾细节400个
16822200000016

第16章 宝宝四季的疾病防治与护理(1)

第一节宝宝春季常见疾病防治细节

162流行性感冒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感冒病毒生长繁殖最旺盛的时候。宝宝身体脆弱,最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所以,在春季如何有效的预防宝宝感冒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据统计,每年春天会有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和30%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一般儿童患流感大多表现为轻型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新生儿流感不常见,不过一旦染上易并发肺炎,常有败血症的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宝宝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疾病较成人常见。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1)多洗手,特别是吃饭前和外出后。

(2)避免带宝宝去人多的场所,特别是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如超市、商场、电影院等。

(3)饮食上可以让宝宝多补充维生素,很多蔬菜都富含维生素,如胡萝卜、花椰菜、红薯和土豆。

(4)平时多督促或帮助宝宝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这里还要特别提醒,有的妈妈认为板蓝根具有防止感冒的作用,而且是中药,没有副作用,因此想给宝宝长期服用,借此预防流感。这其实很不妥。板蓝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宝宝过度服用可能会造成过敏、消化不良甚至造血功能障碍等问题。

2.专家观点

(1)要提高对流感的认识:流感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而造成严重后果的疾病之一。

(2)新生儿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发展成重症,还可能并发其他疾病,家长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预防和治疗。

(3)积极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重要的措施。

16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春季见传染病里最重的一个。它是由流脑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冬、春两季为高发期。一般在11~12月份病例开始增多,第2年的2~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流脑双球菌也可以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皮肤出现紫色的淤点或淤斑。脑膜炎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防治措施

(1)春季气候冷暖不稳定,家长们要根据气候变化给宝宝及时增衣减衣。

(2)尽量少带宝宝到人口密集、通风效果差的场所去。

(3)室内空气要保持清新流通,切忌门窗紧闭。

(4)每天坚持适度的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饮食搭配要均衡合理,多喝水,多吃新鲜蔬果。

(5)按时让宝宝们预防接种流脑疫苗。

(6)一旦患病应立即就医,做好治疗准备。

16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它是指鼻、鼻窦、咽、喉部的感染,常可侵及口腔、中耳、眼部、颈淋巴结等邻近器官,如炎症向下蔓延则可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春冬季节发病率最高。

婴儿表现为起病急,进食减少、腹泻、呕吐、发热。高热时可引起高热惊厥,而咳嗽症状不明显。儿童则以咳嗽、鼻塞等局部症状为主,如为链球菌感染,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等疾病。它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疾病。如果感染很明显地局限于上述某一部位,又分别命名为咽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等。

引发急性上感的原因中病毒感染的占90%。主要包括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另10%主要为细菌及其他病原体感染所致。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低下的宝宝易患急性上感。

预防措施

(1)平时注意加强体育锻炼,经常到户外活动。

(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病菌侵袭宝宝的机会。

(3)家庭成员患感冒时,应与宝宝隔离。不带宝宝到人多的场所。

(4)平时不宜穿衣过多,随气温变化和宝宝活动情况及时穿衣脱衣,出汗了要尽快擦干,防止受凉。

(5)服用“四根”姜汤(大葱根、香菜根、萝卜根、白菜根、生姜),用水煎当茶饮,每天1次,连服3天。

(6)对于体弱及反复患感冒宝宝,可在冬春季服用左旋咪唑,剂量3毫克/公斤/日,分3次服,每周连服2日,停5日,共持续3~4周,白细胞少或肝功能减退者慎用。

165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是儿科四大要症之一。小儿麻疹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果并发肺炎,将会很难诊治。那么宝宝患麻疹时会有哪些症状呢?

宝宝出麻疹的症状一:早期症状

麻疹的早期症状近似感冒,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38℃~39℃)、咳嗽、流涕、喷嚏,流泪等上呼吸道症状。

宝宝出麻疹的症状二:麻疹黏膜斑

在发热3天后,宝宝口腔第二臼齿相对的颊黏膜处可见细砂样灰白色小斑点,绕以红晕,这是麻疹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可靠的特征。斑点也可见于下唇内侧及牙龈粘膜,偶见于上腭,一般维持16~18个小时,有时1~2日,多于出疹后1~2日内消失。

宝宝出麻疹的症状三:消化系统症状

很多宝宝会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症状,部分宝宝还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宝宝出麻疹的症状四:高热1~2天后出现皮疹

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渐蔓延到前额、面、颈、躯干、四肢,最后到手足心,一般经3~5天出齐。皮疹初起呈细小淡红色斑丘疹,继而逐渐增多增大而呈鲜红色,接着相互融合成暗红色,按之褪色。

以上介绍宝宝出麻疹的症状,希望通过上面的介绍能对爸爸妈妈们会有所帮助,一旦发现有关的症状,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千万不可延误病情。

防治措施

1.护理要点

(1)退热后到皮疹消失这段时间,首先要给宝宝一个安静的环境。

现在没有很有效的对抗麻疹病毒的药物,因此只能根据症状表现进行治疗。为预防中耳炎、肺炎等二次细菌感染,应遵照医嘱给宝宝服用抗生素。在高热不退、全身症状恶化的情况下应考虑住院。

热退后皮疹颜色逐渐变淡,这段时间可以在家静养。如果高热持续容易引起脱水,需要不断给宝宝补充水分,注意穿着是否过多,尽量使宝宝处于一个温度舒适的环境。热退后3~4日后才可以洗澡。

(2)宝宝1岁后可以接种疫苗。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宝宝在1岁后需要进行疫苗接种。在没有接种的期间,如果与患有麻疹的宝宝有过接触,不满1岁的宝宝应在接触后6日内注射γ-球蛋白,1岁以上的宝宝应在接触后的72小时内接种,同时应前往医院就诊。

2.专家观点

(1)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可使婴儿获得免疫力,我国规定的接种年龄为8个月,其预防效果能达到90%。

(2)在麻疹流行的地区,尽量不要带宝宝到公共场所去,如果要去,最好让宝宝戴上口罩。宝宝卧室的空气要流通,且要保持一定湿度。宝宝的衣着应冷暖适宜。宝宝的口腔、眼、鼻部要保持清洁。日常饮食应该富有营养且易于消化。

(3)接触麻疹的易感宝宝,需隔离观察21天,不能进入托儿所等机构。此外,要将麻疹宝宝隔离至出疹5天后,并发肺炎的宝宝要延长隔离至出疹10天后。

(4)被动免疫的方法,由于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在接触麻疹患者后5天之内应立即给予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剂量为每千克体重的0.25毫升),也可以预防麻疹。如果超过6天就不能达到预防效果。被动免疫只能维持8周,以后应接种麻疹疫苗获得免疫力。

(5)可用牛蒡子5克,紫草6克,煎水代茶饮用,预防麻疹。也可用中药板蓝根、金银花等清热排毒药煎汤代替频服预防。

166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一种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它为“烂喉痧”。该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2~8岁的宝宝最容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38℃~39℃,重症达40℃),24小时内可出现皮疹,最初见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之后遍及全身,皮疹呈弥漫性红色,似寒冷时引起的鸡皮疙瘩,皮疹约在1周后消退,可见大片脱皮,重症可引起脓毒败血症导致休克。

防治措施

1.治疗

青霉素为首选药物,如青霉素过敏,可换用红霉素,用药时间7~10天,对重症病例用量宜大,采用静脉给药。迅速消灭细菌,控制疾病发展,同时对症退热。

2.预防

(1)避免宝宝与猩红热患者接触。

(2)在冬春流行季节要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提倡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

(3)本病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

3.专家观点

(1)猩红热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抗菌治疗效果好,但是有时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所以应当注意早期表现,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病愈后的护理和卫生是比较重要的,所有可能接触到的用品(包括大人)都应该进行彻底地消毒。

(3)平时应该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以减少该病的发生。

167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常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程可迁延数月,故称“百日咳”。本病传染性很强,常引起流行。患儿的年龄越小,病情越重,可因并发肺炎、脑部疾病而死亡。

百日咳潜伏期一般为7~14天,临床症状表现为:前驱期、痉咳期和恢复期。

该病患者体检多为阳性,新生儿和3个月以下婴儿常常不会出现典型痉咳,但咳数声后常见屏气、发绀症状,严重时可至窒息、惊厥或心脏停搏。

防治措施

1.宝宝护理

(1)患病宝宝居室的空气要新鲜,不要在室内吸烟,以免引起宝宝咳嗽。

(2)户外活动时要给宝宝穿暖和,可以减少阵咳的发作。

(3)若宝宝常常呕吐,吐后要补给少量食物。饮食应遵循宜少量多餐的原则,选择有营养且黏稠易消化的食物。

2.百日咳预防

(1)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

(2)早发现、早隔离。

(3)与患病者接触后进行检疫,在检疫期间出现咳嗽症状即应隔离观察。

(4)对本病患者严格执行呼吸道隔离,是重要的预防环节。隔离期为自起病开始后7周;或痉咳开始,后4周。密切接触的易感宝宝(特别在集体机构中)需检疫3周。

168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发热,全身长满红色斑丘疹,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此病多发于冬、春季节,l~5岁的宝宝最为多见,男女宝宝发病率均等。

风疹可分为先天性风疹和后天性风疹两种。

孕妇在妊娠早期若患风疹,风疹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所生的胎儿可患先天性心脏畸形、白内障、耳聋、发育障碍等,称为先天性风疹或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后天性风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前期较短,大多只有l~3天,常因症状轻微或时间短暂而被忽略。临床特点是: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红色斑丘疹及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合并症少见。

防治措施

该疾病并无特效药,主要为对症和支持治疗。先天性风疹宝宝长期带病毒,影响其生长发育,应尽早检测视、听力损害,给予特殊教育与治疗,以提高其生活质量。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面对面的接触,不要与风疹病人面对面地谈话。孕妇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预防重点在先天性风疹,因为孕妇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后,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先天性风疹的可怕之处是导致胎儿的多发性畸形或流产、死产,胎儿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同,畸形表现也不一样。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

169婴儿玫瑰疹

婴儿玫瑰疹,又称幼儿急疹,是宝宝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特点为宝宝在高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同时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为宝宝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病毒由呼吸道侵入血液而引起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皮疹为病毒血症未期病毒在皮肤组织中被抗体中和所致。

疾病护理

(1)宝宝出疹后病情就开始逐渐好转,所以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2)在发病期间,宝宝应注意休息,卧床至皮疹消退。

(3)由于高热时有大量的水分散失,所有要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和营养物质。患病期间的饮食,应以牛奶、米汤、豆浆、粥以及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4)当宝宝高热不退,精神差,出现惊厥、呕吐脱水等表现时,爸爸妈妈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功能损害。

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患病的婴幼儿是最佳的预防措施。

(2)如果发高热,要及时就医,尽早请医生诊断。

170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如果忽视治疗,可能伴随终身。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发病前兆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流泪等症状。由于症状与呼吸道感染或炎症相似,大人缺乏相关知识,往往在早期忽视治疗,也极有可能被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