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股权战争
1676500000044

第44章 赶集网:股权分割是与非(1)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赶集网创始人杨浩然与前妻王宏艳的婚姻财产诉讼,至今依然没有定论。前妻主张分割财产,前夫则主张婚姻无效,究竟孰是孰非?谁对谁错?

这场悬在半空中、涉及企业股权的婚姻财产诉讼,究竟会对企业造成何种影响,现在还无法下定论。只是,此过程中涉及的纠纷处置,处处拷问着当事人,在利益面前,究竟应该做出怎样的人性抉择?还有,如何才能避免创始人的家庭危机危及企业发展?

围绕着赶集网产生的股权纠纷,说起来其实并不复杂。

创始人之一的杨浩然在和前妻王宏艳的婚姻存续期间与弟弟联合创办了赶集网,之后杨浩然夫妇婚姻破裂法院判决离婚,王宏艳对企业股权提出财产主张,而杨浩然先是将企业股权转给了自己的弟弟,后又提出婚姻关系无效不予分割企业股权。

1995年,25岁的安徽小伙子杨浩然大学毕业后,经人介绍与23岁的河北姑娘王宏艳结婚了。之后,杨浩然前往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达拉斯分校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王宏艳陪读。

几年后,杨浩然的弟弟杨浩涌也来到美国耶鲁大学留学。两兄弟毕业之后都在美国硅谷从事IT工作。

进入2003年下半年,全球互联网行业逐渐回暖,IT海归开始了新一轮回国创业潮,杨浩然兄弟即是其中之一。

赶集网的诞生

当时美国一家名为Craigslist的分类信息网站逐渐声名鹊起,其类似于传统报纸上的分类广告。杨浩然兄弟就琢磨能否将此网站的模式复制到国内,这便是“赶集网”的由来。杨浩涌曾回忆道:“有一天吃饭的时候,我跟我哥哥杨浩然说,我觉得这个Craigslist挺好的,国内好像还没人做,不如我们也回去搞一个算了。我们都觉得这个东西都挺实用的,都是解决生活上比如租售房屋、买卖二手车之类的(困难)。”

于是,兄弟俩开始一边写代码,一边寻求融资。2004年年底,杨浩涌放弃了美国绿卡先行回国筹建赶集网,杨浩然则在美国设计出了赶集网的系统界面。

杨浩涌回国以后找了三家VC,第一家是IDG,第二家是DCM,第三家是DragonVenture。IDG的反馈是,该项目有些早,要观察一段时间再看,DCM则是约见了之后便再无下文。

杨浩涌与第三家投资人DragonVenture见面时,对方找来他们曾投资过的亿友网的创始人过来一起听杨浩涌的介绍。

“我当时分析,自己没什么优势,在中国也没有商业经验,就是懂代码而已,中国懂代码的人太多了,唯一可能的优势就是这个点子我比别人发现得早。所以我得藏着掖着,不能告诉太多的投资人,不能到处给别人讲。”

最终DragonVenture也没向赶集网投资,非相关的亿友网的创始人却记取了杨浩涌的所有想法,而此人当时已经离开亿友网准备投资新的项目。

于是,杨浩涌不得不约见此人,并提了两个要求:一、希望他不要抢用赶集网的创意;二、如果他有兴趣可以加入,做联合创始人。但此人提出要做大股东,杨浩涌不能接受,双方谈崩。

最终融资无果的杨氏兄弟,只能依靠他们手头的积蓄,并从两个在谷歌工作的朋友手里借了一些钱,这样一共凑了10万美元启动资金。

2005年3月20日,赶集网正式上线。

据说ganji.com这个域名还是从一个韩国人手里买下的,“当时他正好要卖,开价3000美元,我直接联系到了他,砍到1700美元,买了,超值!这事儿现在想想都感到幸运”。

赶集网上线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杨浩涌发现其商业设想被泄露了出去。那时杨浩涌见到了新浪网分类信息的负责人,对方告诉他,那个分类信息创业方案他在2004年的12月份就见过,然后导致新浪网有了分类信息。

就在赶集网创办的同时,类似的分类信息网站如58同城、百姓网也先后上线。

2007年11月,杨浩然回国和弟弟一起经营赶集网。

与谷歌合作

赶集网创办的头几年,其分类广告的主营业务并不赚钱,一直挣扎在生死线上。真正让赶集网维系下来的,是协助谷歌公司运营其google(中国)网站获得的收入。

2005年下半年,Google开始进入中国市场。2006年1月25日,Google推出google.cn。2006年4月12日,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北京宣布Google的全球中文名字为“谷歌”,Google正式进入中国。

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企业要从事互联网业务,必须获得通信管理部门核发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即ICP经营许可证。而外企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必须采取合资的模式,外资方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最终不得超过50%。

为了运营google(中国)网站,谷歌与杨氏兄弟的北京飞翔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即赶集网的运营公司),合资设立了“北京谷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各占50%股权。而google(中国)网站的ICP许可证则是借用赶集网的。

对于赶集网与谷歌的合作,杨氏兄弟一直不愿对外做过多透露。但是2007年杨浩涌在赛迪网做访谈时,还是透露了双方紧密关系:“从2005年年底我们就开始跟Google接触,到2006年有些战略合作,现在越来越深入……我们依赖Google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和支持。”

后来,杨氏兄弟逐渐从谷歌中国合资公司的中方股东中退出。2009年2月,杨氏兄弟将北京飞翔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转给了一位叫胡峰的人。同时,杨浩涌也不再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及法人代表,董事长由曾砚明女士担任,法人代表则变更为沈思。而沈思曾经的身份是谷歌中国的移动产品经理。

杨氏兄弟在逐渐退出与谷歌的合作后,将原赶集网的业务转移出来,由“北京鑫秀伟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并且申请了新的ICP牌照。在新公司中,杨氏兄弟各占50%股权。

靠着与谷歌的合作,赶集网获得了维持运营的第一桶金。

婚姻的裂痕

回国以后,杨浩然—在妻子王宏艳眼里的这个“普通人”,当上了赶集网总裁。随后,王宏艳感觉到丈夫对她态度逐渐冷淡,个中内情外界无从知晓。

不可否认的是,双方十几年的婚姻开始出现裂痕。王宏艳说道:“我感觉事情在往危险的方向飞速发展,而我俩的财产基本都控制在他手上,所以我必须先出手,保护好自己!”

2009年1月,王宏艳率先向美国加州法院递交诉状,要求离婚并分割在美国的存款和房产。之后美国法院判决双方离婚,但判决中未涉及双方共同财产的分割。王宏艳表示,之所以没有分割财产,原因是“杨浩然一方宣称股权系杨浩涌赠与所获,属于其个人财产不应分割”。王宏艳进而提出回中国取证,美国财产分割案暂时停顿。

让人意外的是,就在双方的婚姻官司在美国诉讼过程中,杨浩然将其在赶集网50%的股权转让给了其弟弟杨浩涌,以规避将企业的股权分割给妻子王宏艳。而此时的赶集网,经过4年的蛰伏,经营状况逐渐有了起色,或许杨浩然根本就不打算将日渐增值的企业股权拿出一部分来分割给前妻。

据杨浩然的弟弟杨浩涌对外表示,赶集网从2009年开始盈利,当年营收约1000万元,2010年达到1000万美元。

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赶集网陆续得到风险投资。2010年1月,诺基亚成长基金及蓝驰创投共同向赶集网投资2000万美元;同年12月,今日资本和红杉资本联合向赶集网投资7000万美元。

获得融资之后的赶集网规模迅速扩张,在原先的分类信息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团购、无线、交友、社交、短租、悬赏、游戏等多个产品,员工数量从2009年的数十人增加到2011年的2000多人。与此同时,赶集网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推广活动,那则由姚晨“骑驴赶集”的形象广告开始登上各大电视台的屏幕。

财产纠纷

就在赶集网经营蒸蒸日上的时候,杨浩然的婚姻官司也在胶着进行。2010年9月,经女方王宏艳在河北邯郸市人民法院申请,美国离婚判决在中国生效。

紧接着,王宏艳又向赶集网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杨浩然恶意转移企业股权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