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孩子怎样吃饭不生病
16418000000006

第6章 孩子为什么容易生病(4)

饮食调养:饮食上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搭配合理。要尽量避免吃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食物,少吃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腥膻发物以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平时生活上要注意保持室内清洁。春季花粉多,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这就是小儿体质的九种类型。根据上面的描述,那么你的小孩是什么体质呢?你有没有按照适当的方式培养自己的小孩?如果有的话,一定要注意坚持。体质毕竟是有着先天的强大决定因素在里面,所以改善体质重在坚持。一定要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改善小孩体质类型,让孩子更健康。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小孩的健康尽心尽力吧!

儿童体格发育监测必须做好

经常有很多妈妈反映“我的孩子怎么两岁多了还不会走路?”“我家小孩三四岁了说话还是不清不楚!”“我的小孩五岁了还不会数数,天天教,就是学不会。别人小孩三岁就会了。”……0~6岁正是人的一生中体格发育最重要的时期。这时期的小孩正处于旺盛的新陈代谢和快速生长的阶段,他们的身体形态和各部分比例变化较大,其生长发育有着自身的规律。这时候的体格发育对成年后的影响最大,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家长们在这段时间里,一定要对小孩的生长发育给予应有的重视,要习惯对小孩进行定期的体格发育监测,观察小孩的生长发育是否始终维持正常状态。体格发育监测,这是监督小孩正常发育的重要手段、必要步骤。父母们要多多关注孩子,从小孩的营养、所处环境、生活方式和有无慢性病等方面进行查找,了解并准确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这对于评价孩子的健康状况并加以相应的调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加以纠正,以免对孩子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

体格发育监测的时间

婴儿期最好每1~2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幼儿期最好每3~4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测。4~6岁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体格发育检测内容

体格发育检测有很多测量指标,一般常用的指标有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前囟、牙齿、皮下脂肪,必要时还可以检测血压、脉搏、肺活量等。

对体格测量指标的选择还需要依据年龄和研究的目的。婴幼儿时期需要测量小孩头围、胸围、前囟等,检测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则一般只需要测量身高和体重就好了。

体格发育各项指标细解

1.身长或身高

身高是判断小孩发育是否正常的一大指标。一般情况下,身材矮小容易引起家长注意,生长过快、小孩太高却不易引起家长警惕。事实上,小孩太矮不好,太高同样不好。平均身高的20%,这是一个临界值。小孩身高低于这一数值,或者高于这一数值,都应属于异常状态,可能是罹患了某种疾病,须尽早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如需要,接受相应治疗。否则等到年龄增大,身体发育减缓,想纠正都迟了。幼儿在1岁内生长最快,如果喂养不当,耽误了生长,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同龄儿童了。

2.体重

小孩的体重变化可反映小孩近期的营养状况。若小孩体重超出标准体重,需适当控制饮食;若小孩体重不足标准体重,则需增加营养,或鼓励小孩进行适当的锻炼。一般来说,小孩体重无论增长或减少都不应该超过正常体重的10%,超过20%就属于肥胖症了,而低于平均体重15%以上,则应该考虑营养不良或其他原因,需要尽早去医院检查。此外,体重的下降还可预示群体中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以及有阻碍生长发育的因素的存在。

3.头围

头围表示头颅的围长,是指从幼儿前额的鼻根到后脑的枕骨隆突绕一周的长度。小儿出生后头6个月头围增加6~10cm,1岁时共增加10~12cm。

头大聪明,是老辈人一贯的观念。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一位儿科专家指出,头围大小非但与小孩的智商不成正比关系,小儿头过大还可能意味着患有某些疾病!据专家说,孩子头围与脑发育本身确实相关,能反映出脑容量的大小,但绝不是头围越大越好。事实上小孩的头过大或过小都不是好事。头围过小会限制孩子脑的发育,使孩子体力和智力上落后正常儿童,甚至还会导致抽风;头围过大则是某种脑疾病的表征。专家建议家长,一定要定期测量小孩头围,以便及时发现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影响小孩正常发育。

如果量得的实际头围比正常平均值大或小两个标准差,则可诊断为大头或小头畸形,须尽早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儿童心智发育监测更应做好

笔者询问过一些妈妈是否曾经注意自己小孩的心智发育,很多妈妈却说,孩子那么小,懂什么啊,小孩子的任务就是吃好、睡好、玩好。其他的事情,上学后老师自然会教。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根据研究得知,婴幼儿心智异常的发生率大约在3%,亦即30个小孩里大约就有一个是心智异常的,差别只在异常的程度轻重而已。

儿童心智发育五大障碍

(1)智力发育障碍。智力发育障碍的表现是小孩的智力显著低于同龄儿童水平,同时还伴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障碍。这种小孩看上去很幼稚,表情呆滞,有的还可能伴有一些畸形,遇到这种情况应马上就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2)学习障碍。这类孩子智力方面是正常的,障碍表现为阅读障碍、拼写障碍和运算障碍。小孩上学前可能因为问题不明显而没有引起家长重视,上学后成绩很差,这才引起关注。家长碰到这种情况也应及时就医,进行特殊矫治。

(3)缺陷多动障碍。这类小孩智力方面正常,表现为不分场合的多动,存在注意缺陷,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大大影响听课效果,导致学习成绩很差,这种情况也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矫治。

(4)语言发育障碍。这类小孩智力发育也很正常,但是存在语言理解方面的困难,说话能力也比不上同龄正常儿童。父母发现这类问题也应尽早带小孩到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专业的语言训练。

(5)发育协调障碍。这类小孩智力发育正常,但是运动发育落后,大运动、精细运动不协调,平衡能力也很差,如容易摔跤,还存在书写困难,甚至还有的口腔、舌头等动作不协调,导致进食、说话、阅读困难。父母如发现自己的小孩存在这类问题也应尽早到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相关方面的训练。

不过,好在儿童心智异常者85%都是处在边缘状态及轻度异常状态,而且儿童发展研究已经确认:智能不足的孩子,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接受教育及训练的成效也就越显著。因此,及时发现孩子心智功能异常,给以康复治疗和干预,会使很多孩子有可能赶上正常孩子的发育水平。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再粗心大意,对小孩心智的发展放任不管了,如果等到孩子上了学,学习成绩远远落后同龄儿童,才意识到自己小孩可能心智有些异常,那可就迟了,心智异常的治愈率会大大降低的。到时候影响的,可就是孩子的一辈子了!

所以父母们要想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孩,必须做好儿童心智发育监测。

心智发育监测的时间

新生婴儿满月时,最好就能先安排一次心智检测,了解孩子的心智发育水平;婴儿期最好能每3个月进行一次心智检测;幼儿期每半年进行一次心智检测;4~6岁每一年进行一次心智检测。每次测查后,都应该做详细的记录,动态地监测孩子的心智发育过程。每次测查后都应该根据测查结果,分析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每个能区,以及整个智力的实际发育情况,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训练措施。

小孩心智异常的17个信号

(1)咬指甲。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2)吮吸手指。吮吸手指是婴儿期最常见的现象,一般小孩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就会明显减少并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3)口吃。小孩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言语发育迟缓,小孩说话比同龄正常儿童晚,学习说话速度也较慢。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的都属于言语发育延迟。

(4)选择性缄默症。会说话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如在学校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5)遗尿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自己控制排尿,夜里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还尿裤子,多见于5~10岁的儿童。

(6)抽动症。身体某一部位的肌肉频繁抽动,如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

(7)入睡困难。小孩睡觉时间不愿睡觉,躺在床上也睡不着,在床上不停翻动,或反复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8)夜惊。小孩在睡眠中突然惊醒,惊慌失措,并伴随哭喊、呼吸急促、出汗等症状,醒后不能记忆起发生过的事,常发生在睡着2小时后,多见于5~7岁儿童。

(9)睡行症。睡觉时突然睁开眼,坐起来下床走动,多发生在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记忆,多见于5~12岁儿童。

(10)梦魇。小孩常做噩梦,并从中惊醒。这是一种睡眠障碍,会使小孩变得紧张焦虑,多见于学龄儿童。

(11)攻击行为。如骂人、推人、踢人、打人、抢别人的玩具等,这是小孩子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小孩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攻击方式大体分为两类,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男孩较多使用暴力攻击,女孩较多使用语言攻击。

(12)退缩行为。小孩胆小、内向、腼腆,不愿意跟小朋友玩,不敢待在陌生的环境,这类小孩对新事物缺乏兴趣和好奇心。

(13)依赖行为。小孩表现出对家人特别的与年龄不相符的依赖,这类小孩如果父母不在身边,会很容易焦虑或抑郁。

(14)分离性焦虑。小孩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这类情况多发生在6岁以下小孩身上。

(15)神经性尿频。小孩每天排尿次数明显增加,可以从正常的6~8次增加到20~30次,每次排尿很少,多见于4~5岁小孩。

(16)神经性呕吐。反复性餐后呕吐,但不影响食欲、体重,是一种自我暗示性呕吐,常发生在有着癔症性格,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孩身上,是在明显的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的,这种现象多见于女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