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1617200000040

第40章 举世瞩目的外交家——马歇尔(2)

正当美国国内围绕是否参战争得不可开交之际,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立即把美国卷入了战争。马歇尔在这次事件中受到指责,对夏威夷的沃尔特·肖特中将的防御措施没有进一步研究和指示,没有及时发出报警电报和派出称职的指挥官到夏威夷,也成为马歇尔失误的原因而受到严厉的盘问。但最终总统没有免去马歇尔的职务,而在海军中找到了替罪羊,撤了两位将军的职。

马歇尔自任参谋长后,就为缺少称职军官而伤脑筋。美军参战后,这个问题更为突出了。他曾经列出一张应当立即退役的军官名单,获得总统批准,然后又在全国各驻军中遴选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的军官来补缺,但为数不多。他手边常备有一个小本,记着不少军官的名字,都是他历年来发现的军官苗子,其中包括艾森豪威尔和巴顿。不久艾森豪威尔被保举晋升为准将,巴顿则受命指挥一个装甲军团。

1941年圣诞节,马歇尔荣获四星上将军衔,与他同时提升的有他的对头麦克阿瑟和他的靠山潘兴。马歇尔越过了中将军衔的迅速提升,表明了他与罗斯福的关系,也表明了他的领导才能。

1942年秋美军在北非登陆,马歇尔任命艾森豪威尔为联军司令,并为他选派了许多优秀的军官,这些军官也大多是从马歇尔的小本本上物色的。这一决定使美军在战争中有成有败,而大多数军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促进了战争的胜利结束。马歇尔能用人所长,不计小节地任命军官。他知道巴顿是个骂不绝口的牛皮大王,横行霸道、冷酷强蛮,也知道艾伦是个酗酒闹事、无事生非的悍将,但他还是栽培他们,因为他知道,这两位将军一上战场就是骁勇善战的优秀指挥官。在对待自己的儿子从军之事方面,马歇尔十分谨慎,他不参加儿子的训练中心毕业典礼,不准部队给儿子任何特殊待遇,不准随意提升儿子的军阶。马歇尔坚持认为,宁愿让儿子多受些磨炼,也不让人家认为参谋长袒护儿子,影响自己的形象。结果英勇的青年战士——参谋长的继妻的第三个孩子在1944年5月在欧洲战场上捐躯。大儿子在北非服役因脚生病,想回国治疗,被马歇尔一封信给阻隔于大洋彼岸,直到战争结束才返美入院手术。马歇尔的自律之严,使参谋部下属及陆军高级将领都不敢假公济私,否则马歇尔饶不了他。一次陆军部少校麦卡锡给当时好莱坞演员、后来的总统里根写了封信,因他俩曾经是同事,信中有关照里根入军官学校之话。马歇尔从档案中看到此信后勃然大怒,狠训了麦卡锡一顿,并指示有关军官,堵住里根这个新兵进军官学校之路,不管他多么符合条件。其实里根完全不知情,而在部队里当上了航空队军官,丝毫没想到自己已经是一名毫无入学之望的士兵。

北非战役结束后,第一次英美大型会议定于1943年1月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召开,两国首脑和军队参谋长参加了会议。会上马歇尔提出一份1943年夏渡过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登陆的计划,结果被否定,这使马歇尔很不开心。甚至在会后马歇尔飞往莫斯科求见斯大林时,也由于方案被否定而被斯大林傲慢地拒之门外。那天,马歇尔心情沉重地飞回了华盛顿。

然而马歇尔仍未灰心,1944年他仍然提出渡海登陆计划,大战一场一举歼灭纳粹于欧陆。在马歇尔的组织下,美国士兵和物资源源不断运往英国,为登陆作战作准备。英国人对马歇尔的信任有加,希望他能担任盟军的最高司令。同时在国内,马歇尔享有的威望不亚于总统,还有人酝酿提名他做民主党1944年总统候选人,遭到马歇尔的制止。众议院又要授予他美国陆军前所未有的最高军衔——陆军元帅,罗斯福也表示赞同,但仍遭到马歇尔的反对,他心中的英雄是潘兴将军,他不愿领受比潘兴更高的军衔,使老人的地位和感情受到伤害。盟军司令的职位,对马歇尔极有诱惑力,它可以发挥他的军事才能并名垂军史。但由于国内参谋长地位的重要,如果没有马歇尔对国会和各委员会施加不可思议的影响,华盛顿便会变成无法收拾的乱摊子,一旦出现军事危机,整个战局会更难控制。没有人能接替马歇尔,他们都不能肩此重任。罗斯福在左右为难之际,把这个抉择交给了马歇尔自己。两个人单独谈话,人们不知道谈话的内容和表情。马歇尔后来说道:“我希望他依照最符合国家利益、最合他心意的方式处理这件事,千万不要把我个人的愿望考虑在内。”马歇尔心里明白,总统不愿意马歇尔离开华盛顿,但又不想由总统口里说出来,以免伤害马歇尔的感情。双方暗示地表达了自己的倾向,但结果是马歇尔梦寐以求的愿望终未实现,最高司令的职务交给了德怀特·艾森豪威尔。马歇尔默默地接受了这个安排,第二天发出了命令,接着不辞而别,乘飞机环球飞行返回美国。他的心里是一阵苦恼和惆怅,连途中计划在意大利逗留去看看心爱的继子艾伦的安排也突然取消了。心痛的是艾伦后来阵亡,马歇尔再也没有见到过儿子。

马歇尔回到华盛顿,1944年1月3日的《时代》周刊上封面登出他的照片,他成为“本年新闻人物”。同年12月,他领受了五星上将军衔。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总统去世,杜鲁门接任新总统。马歇尔仍以参谋长职效忠杜鲁门。

为了尽快结束战争,马歇尔与陆军部长史汀生决定动用刚刚试验成功的原子弹,投在日本广岛,逼迫日军投降。他认为战争费用耗费太大,美国人牺牲太多,日本人的顽强抵抗不会使战争马上结束,日本首相甚至天皇有些控制不了杀红眼的日本军队,必须动用极端手段,迫使日军停止抵抗。1945年8月6日,原子弹投在了广岛,然而这并没有动摇日本继续战斗的决心。当时,马歇尔并不知道原子弹的威力,还打算派部队登陆,并给每个登陆军团配备三颗原子弹,必要时向日军增援部队投放。广岛被彻底摧毁了而马歇尔尚不知道,又于8月9日向长琦投了美国仅有的一颗原子弹。这一下才把日本人吓住了,以为美国还有原子弹会投在东京,于是第二天,1945年8月10日,日本请求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全部结束。

1945年11月26日,马歇尔辞去陆军参谋长职务,欲归隐田园,颐养天年。然而十天后,杜鲁门委以他重任,出使中国,以调停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殊死斗争。然而马歇尔是一位长期从事军务的人,并不谙熟政治的本质特点,尤其不了解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尽管他施展了他斡旋的本领,却总乏回天之力,中国两党间的调停失败,马歇尔不得不于1946年底返回美国。杜鲁门总统为了让这位有着世界影响的人物返美显得体面一些,决定马歇尔接任国务卿一职,于是马歇尔在美国开始了他从政生涯,直至生命的结束。

1947年1月21日,马歇尔宣誓就任美国国务卿。同年6月5日,哈佛大学授予他名誉学位,在典礼仪式完成之后,马歇尔发表了未经总统过目的欧洲经济复兴计划,即著名的“马歇尔计划”。不久这个计划正式经国会通过出台,马歇尔一时成为欧洲战后一派凋零的国家的救星。

1948年12月,马歇尔在参加巴黎的讨论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国会议后,回到美国。医生告诉他有一侧肾脏损坏,必须切除。他住进了医院。世界各国政治要员纷纷致电慰问,包括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第二年1月3日,马歇尔向白宫提交辞呈,杜鲁门回信告诉他,同意辞呈,1月20日生效。

杜鲁门连任总统后,由于国防部长约翰逊的无能,使他又想起了马歇尔。这样马歇尔再次出山,扶持了杜鲁门。那是1950年9月21日。这时朝鲜战争已经打起来了,麦克阿瑟在朝鲜指挥。随着战争的持续,形势对美国日趋不利。杜鲁门想结束战争,让朝鲜南北分治,而麦克阿瑟却桀骜不驯,想扩大战争直至把中国军队打回老家。马歇尔虽然反对麦克阿瑟的做法,但想挽回麦克阿瑟的影响已经不可能了,杜鲁门被激怒了,决定撤麦克阿瑟的职,马歇尔只得遵命拟就了一份命令,发给麦克阿瑟。当麦克阿瑟读了命令后,往日的偏见使他认为又是马歇尔在拆他的台,他不怨总统,他说:“是乔治·马歇尔扣动扳机的时候了。”然而他不知道也不相信马歇尔直到最后一刻还在为他说情。

马歇尔毕竟是军人出身,在政界的复杂斗争中不免茫然失措,加之年事已高,他有了辞职的请求。1951年9月12日,马歇尔卸去重任回到他的弗吉尼亚州多多纳庄园,终于避开了尘世的烦扰,真正地过起悠闲的生活。

1953年冬天,马歇尔前往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和平奖。

1959年春,马歇尔患病卧床不起,一直拖到秋天,10月16日病逝于沃尔特·里德的病榻上。丧事极为简朴。遵照马歇尔追悼会宜简的遗嘱,会上没有人致悼词,仅有牧师的悼词而已。运棂柩的是一辆殡仪馆的运柩车,而非覆盖国旗的炮座。在阿林顿国家公墓,马歇尔遗体徐徐入穴,这时一名士兵吹起了军中的熄灯号,于是一切结束。美国英名赫赫的马歇尔从此安息了。

【作者点评】

马歇尔戎马一生,而亲自指挥的大战却没有一次,他几乎是一个与参谋天生俱来的人才,无论在军队还是在政府,他的参谋天才使上司不愿他走向前线,使人感到只要马歇尔在坐镇,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一段时间,世人只知马歇尔而忘了总统。然而马歇尔的内心却并不愿染指政界,他反对人们提他为总统候选人,一心想驰骋疆场,杀敌立功。这一愿望却又因为他的参谋才华和个性而终未能实现。

马歇尔的军事功绩并不能具体地叙述于某次战争中,如果说他的晋升有着许多值得指责的地方的话,那么他作为一名将军对公私事务的严格区别所表现出的人格却是无可非议的。对自己儿子的毫不留情甚至较之他人更严厉的纪律要求,与其说是为了自己形象不受损害,勿宁说是他为军官和政要们做出了公而忘私的表率。当个人愿望与国家需要相冲突时,他的自我牺牲精神也值得大书一笔。所以,他在刚刚退休回到家中不到十天,便接受了中国特使的使命,从个人角度看,他是极希望国共合作停止内战的,但历史不允许这样做,美国政府在中国施展的两面手段以及蒋介石政府的狼子野心,使马歇尔丢掉了面子,后来荣任国务卿已是勉强为之了。

奇迹也就是最后出现的,马歇尔暮年承担政府要职,提出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且不说本质上为美国控制欧洲起作用,但欧洲经济复兴的事实,使他因此而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崇高荣誉。这些都证明马歇尔超人的战略眼光。他对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虽作为军政首脑难逃其咎,但这一决策及其最后产生的后果,从人类大历史角度看,仍然存在某些值得肯定的因素。日军的最后投降,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避免了更多的世界人民的牺牲。此后,马歇尔协助总统杜鲁门阻止了麦克阿瑟的疯狂计划,使朝鲜分南北而治,结束了侵朝战争,无疑对朝鲜和中国客观上起到和平的保障作用。

但马歇尔毕竟是美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是建立在资本主义自身利益之上的,他在对人类社会贡献的同时,首先是考虑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利益。从历史上看,他曾辉煌过全世界;从个人看,他把辉煌掩埋于平凡之中,正如他去世时,熄灯号的吹响标志着马歇尔连同他那时代及一切荣辱都归于尘埃。

(刘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