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1617200000030

第30章 孤傲元帅——蒙哥马利(2)

1937年夏,又一次机会造就了蒙哥马利,他被任命为驻朴次茅斯的第九步兵旅旅长。这个旅属于第三师,第三师属于南部军区,南部军区司令是阿奇博尔德·韦维尔将军。而韦维尔是一位主张改革而又慧眼识英才的将军,蒙哥马利到了该部,真是如龙入水,得以大展宏图。专家认为,蒙哥马利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时刻在一个关键人物的领导下担任了一个重要的职务。

到职后,蒙哥马利对部队进行了严格训练,并亲自督练,将部队训练得十分精悍,受到韦维尔的高度评价:“蒙哥马利准将是我们所拥有的头脑最清楚的军官之一,是一个卓越的军队训练者。他无论干什么,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他是我所见到的最能干的军官之一。”

为了给本旅筹集“福利基金”款,蒙哥马利颇具经济头脑地自作主张,把部队占用的朴次茅斯克拉伦斯足球场出租给“银行休假展销会”使用,赚得1500镑。结果受到政府的指责,甚至造成诉讼案。蒙哥马利感到这一事件是他经历过的“最危险的事件”。但很快事件就过去了,他的部队调往索尔兹伯里平原执行秘密的毒气试验任务。他在试验工作中仍然表现了超凡的水平,受到褒奖。

1938年10月,蒙哥马利被提升为少将,并奉命接管巴勒斯坦北部的军事指挥,同时将该地区分散的部队组建成第八师。当时巴勒斯坦局势混乱,类似战争的事态正在发展,社会极不稳定。蒙哥马利只用了几个月,迅速控制这个地区,收缴反政府武装的武器,严惩坏人,逮捕一切嫌疑分子,到次年春,局势便平静了。

幸运再一次降临到蒙哥马利身上。驻英格兰地区的第三师师长空缺,蒙哥马利不知道怎样被选中了,当他在巴勒斯坦得到通知时,十分高兴,他知道第三师是全国最优秀的师之一,是一个战时老牌的“钢铁师”,肯定会在战争中打头阵。1939年8月28日,蒙哥马利少将接任了第三师师长职务。在他身后,韦维尔满意地笑了,推举蒙哥马利的关键人物就是他。

不久,二战爆发,蒙哥马利还来不及检阅部队,就随军横渡海峡,出征西欧,去创造他一生最辉煌的时期。

大战爆发后,1939年9月,英军及时参战,英国陆军完全不适宜进行一场第一流的战争:野战军通讯系统不完善,后勤支援缺乏,没有设立高级指挥机构,车辆不足,武器装备落后,尤其是部队数年来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从而导致部队之间协调不灵,人员异动不及时,从而贻误战机。所以当德军突破法国第九集团军防线时,英国远征军的右翼立刻陷于混乱。

蒙哥马利的师管区是法国北部城市里尔的南线,作战任务是在比利时边境设防,以延长马其诺防线。他集中精力利用冬天休战期对部队进行了艰苦的训练,使该师成为迅速移动的夜行专门部队。虽然张伯伦不相信德军会进攻英国,而蒙哥马利却以高度戒备来御敌于国门之外。

1940年5月10日凌晨3时,德军入侵荷兰和比利时,英国远征军迅速东进,第二军以蒙哥马利师为先锋,挺进前线。第三师的运动十分准确,迅速到达指定地区,立即设防,以御强敌。5月14日至15日两天,第三师第一次投入战斗,击退了德军的进攻。然而不幸的是在他部队的南面翼侧的其他部队溃退了,第三师才接到命令,不得不撤退。第二军花了一整个冬天修建的防线阵地,几天之内就被放弃了。

英军集结在法国最北部的敦刻尔克港,准备渡过海峡撤回本土,同时还得为摆脱德军追击构筑环形防御线。5月27日夜,比利时全军覆没,导致英、法军的防线上出现了大缺口。危急之际,军长布鲁克命令蒙哥马利率部堵住这个缺口。由于训练有素,英军第三师在极其危险的形势下,一夜之间把部队从前线撤下,北进25英里,拂晓前挖好战壕,而近在几千码之外的前方敌军毫无知晓。接下来便是不断击退敌军进攻,以保证后面部队的安全撤退。战争还会继续下去,布鲁克奉命返英,十分信任地选择了最年轻的少将师长蒙哥马利接任第二军军长职务。1940年5月31日夜,蒙哥马利安全地率第二军撤退,离开了敦刻尔克。

1940年7月,蒙哥马利正式晋升为第五军军长,第二年4月,又奉调接管第十二军,年底升任东南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命令部队进行全天候的艰苦训练:各司令部全体参谋每周进行一次七英里长跑锻炼;清除一切不称职的少校以上军官,随军家属全部离开部队。强硬的措施使部队很快提高了战斗力,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1942年7月1日,英国在北非沙漠中的第八军团被德军击溃,军团司令奥金莱克被撤职。由戈特接任司令,不料戈特上任前被德军击中座机身亡,蒙哥马利又一次被福光照耀,荣任第八集团军司令。他大刀阔斧地对军团人员进行撤换,晋升一些年富力强的人,极端无情地将一些高级将领撤职,目的就是要贯彻自己的战略思想,重新调整军团机构,确保战争的胜利。

8月31日,蒙哥马利在哈勒法山击败了德军隆美尔指挥的非洲军团,为英军雪了耻,也给隆美尔一个深刻的教训,使他一直铭记到死。蒙哥马利用敏锐的、富有创见的头脑,以冷静态度和必胜的信心打胜的这一仗,成为英军战役中的典型战役。

10月23日晚,阿拉曼会战开始,经过惊心动魄的沙漠坦克战,到11月8日,蒙哥马利彻底地击溃了隆美尔部队,赢得了一场全面性胜利。阿拉曼战役成为反德战争形势的转折点,丘吉尔说:“阿拉曼战役之后,我们再没有打过一次败仗。”

此后,蒙哥马利率军转战西西里和意大利,屡战屡胜。第八集团军的官兵高昂的士气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是上帝的儿子,而这个上帝就是蒙哥马利。

1944年,蒙哥马利已经是英国陆军元帅,不久任盟军集群司令,6月初指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经过浴血鏖战,至7月5日,盟军百万大军登上诺曼底海滩,尽管伤亡惨重,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决定性胜利。蒙哥马利成为英国的英雄,是新闻媒介大肆宣传的军事明星,被描述为历史上四个最伟大的名将之一。

1945年,蒙哥马利任英国驻德国占领军总司令,1946年,任帝国陆军总参谋长,1948年任西方盟国防务会议总司令委员会主席。1951年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驻欧武装部队第一副总司令。1958年秋退役。蒙哥马利曾获英国各种高级勋章及外国多种勋章。

1960年至1961年,蒙哥马利曾两次访问中国,毛泽东同志接见了他,对他的访问评价很高,并称赞他很开明,过去作战很勇敢。

1976年3月25日,蒙哥马利病逝于伦敦。

【作者点评】

蒙哥马利是世界杰出的军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人们的赞扬。他的军事才能在二战中发挥到极致。残酷的战争造就了许多优秀的军人和卓越的将领,而蒙哥马利是其中的佼佼者。

蒙哥马利身前身后受到无数殊荣,也遭到众多的抨击,他是一个最有争议而且评价会截然相反的英国将军,这种现象反映了蒙帅本人性格上的矛盾和弱点,同时也反映了不同人们的偏见和复杂的心态。

他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将军,童年的失宠使他性格孤癖,我行我素,同时也使他在成为将领之后有着独断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青年时期的转变,说明了他的潜在力和意志力非常人所有。他独特的治军方略伤害了许多官兵的感情,为后来遭到众多的攻讦埋下了隐患。他那种务实的精神和高度概括问题的才能,使英国军队从陈腐守旧中振作起来。把从严治军和爱兵如子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作法,体现了他的军事思想。他是一位具有丰富战争经验的战士,又是一位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教官。他为军事献身的精神,成为英国人民所崇敬的主要原因。

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蒙哥马利正是具此五德,才能在历次战争中得到官兵的拥戴,指挥部队所向披靡。然而又由于他个性中的弱点,使他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性格中的自命不凡与直言不讳,在英军中招致众多的忌恨,掌握重兵之权时独断专行与不讲情面的决策,伤害了同僚们的自尊与感情。他的性格上的缺陷一直受到一些人的批评,但他的将才却不得不令人钦佩,人们不是爱戴和崇敬他,就是仇恨和厌恶他,很少有折衷态度的。这一点正说明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往往会在取得事业成功时暴露出某些不足,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但也令人感到遗憾。

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在世界人民苦难之时,蒙哥马利毕竟以自己的才智为人类的和平做出了贡献。他的成长过程,给人们昭示出一条真理:为事业而献出毕生精力者,就会攀上事业的顶峰。

(刘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