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亚健康食疗小方
15296900000006

第6章 胃脘痛

亚健康状态的主要成因之一就是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司。由此可引发较多的胃肠道不适症状,胃脘痛便是其中的一种。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简称胃痛,在胃肠疾病中较为常见,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在胃脘痛的同时,常伴有泛恶、脘闷、嗳气、大便不正常等症状。亚健康状态所致胃脘痛,有别于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和胃癌等疾病引起的胃脘痛。此外,胃脘痛还需与腹痛相鉴别。二者均为腹部疼痛,但其疼痛的部位有所不同。胃脘痛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而腹痛则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

导致胃脘痛的病因很多,中医认为最常见的有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这些因素导致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不通则痛。治疗胃脘痛要抓住“通则不痛”的原则,审证求因,审因论治,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行气、消积、散寒、清热、化瘀等),健脾益胃或疏肝理气止痛,共奏“调和胃气,行气止痛”之功效。

除用药物治疗之外,日常生活中的不少食物也具有调治功能,现介绍如下,以供胃痛者选用。

干姜粥

主题词

暖胃止痛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脘腹冷痛,同时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无味且不欲饮水,则可选用本方。

【材料备好了吗】

干姜5片高良姜4克粳米50克

【会制作食用吗】

上三味,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同煮为粥。早晚服食,尤以秋冬为宜。

【你知道功效吗】

本方有暖胃散寒、温中止痛功效,出自《寿世青编》,是治疗胃寒的常用食疗方。姜为民间常用药物,亦是佐餐之品,其性温、味辛。辛能散表邪,热能温中散里寒。可治胃部冷痛、泄泻等症。

《珍珠囊》曰“干姜其用有四:通心助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现代研究表明,姜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等。挥发油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有健胃作用。高良姜功效与干姜相同,善于散脾胃寒邪而止冷痛。《本草汇言》曰:“高良姜,祛寒湿,温脾胃之药也。”二者相合而用,可增强暖胃散寒的作用,达到补养脾胃的效果。该粥适用于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脘腹冷痛。

【你知道宜忌吗】

凡发热以及阴虚内热、血热妄行之人,均不可选用。

山楂蛋糕

主题词

消食和胃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气酸腐,亦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矢气或便后稍舒,则可选用本方。

【材料备好了吗】

冻粉22克鸡蛋清180克山楂糕625克白糖750克

【会制作食用吗】

把冻粉放在盆内,用清水浸泡2小时,除去水分,放入锅内,加清水740克,烧开。待冻粉溶化后,加白糖。待白糖溶化后离火,过滤,再倒入锅内保持烧开的温度备用。把山楂糕切成长条。取长方盘,洗净消毒备用。将鸡蛋清放入干净的蛋糕桶内,抽打成泡沫状,再慢慢倒入冻粉糖液,边倒边搅,搅匀后分成两份。一份要保持五六成热度待用。另一份稍凉后倒入备好的长干盘内摊平,把山楂糕条排好,再把待用的一份倒入摊平。待完全凉后先切成条,再斜刀切成块即成。随时食用。

【你知道功效吗】

本方有消食化积、和胃止痛的作用。山楂甘温,营养丰富,入口酸溜溜、甜津津,开胃消食。《本草纲目》中说:“山楂健脾行气,散瘀化痰,消食磨积。”现代研究证明,服山楂之后,能增加胃中酶类(包括淀粉酶、脂肪分解酶等)的分泌,促进食物消化。

【你知道宜忌吗】

山楂多食耗气,损齿,易饥。因其消食积、行结气,故空腹之时应少食用。

玫瑰花茶

主题词

理气止痛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自觉胃脘胀满,同时伴有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欢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选择本方较为适宜。

【材料备好了吗】

干玫瑰花9克

【会制作食用吗】

将干玫瑰花置茶杯内,冲入沸水,加盖焖10~15分钟即可。代茶频饮。

【你知道功效吗】

本方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效,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玫瑰花花色鲜艳、香气浓郁,是著名的香精原料,又是熏菜、制酒及各种点心食品的配料。用鲜玫瑰花花瓣,分层加糖腌在小瓷罐中,封紧罐口,这是著名的玫瑰花糖卤。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可治疗肝胃气痛。《本草再新》中说:“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肝胃气郁者取玫瑰花泡饮最佳。

【你知道宜忌吗】

由于肝气不舒所致疼痛者均可用之。玫瑰花性温,阴虚火热之人忌用。

参芪大枣煲猪肚

主题词

补中益气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常自觉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休,同时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及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可选用本方。

【材料备好了吗】

猪肚250克党参、黄芪各20克大枣5枚

【会制作食用吗】

将猪肚洗净切块,与党参、黄芪、大枣共加水煮,至猪肚熟烂,加盐调味。每日2次,温热服食。

【你知道功效吗】

本方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之功。黄芪,性味甘温,善于益气固表、补中健脾。《本草正义》中说:“黄芪具春令生发之性,味甘气温色黄,皆得中和之正,故能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有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及抑菌等作用。近年来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效果较好。党参性味甘平,可补中益气、养血补肺。《本草从新》中说:“甘平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妥。”现代研究表明,党参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大枣性味甘温,可补脾胃、调营卫。《食疗本草》中称其为“益气第一品”。猪肚即是猪的胃。《饮膳正要》中说:“猪肚具有补中益气、止渴的功效。”上四味相合,共奏补中益气、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之功效。

【你知道宜忌吗】

本品性温,发热或阴虚之人当忌用。

甘瓦粥

主题词

制酸止痛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自觉胃脘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亦或见吐血、黑便等症,选择本方最宜。

【材料备好了吗】

煅瓦楞子20克甘草10克粳米100克

【会制作食用吗】

先将煅瓦楞子、甘草研细粉备用。粳米入锅,注水500毫升,武火煮粥。每次取药粉10克,温粥送服。每日服3次,5日为一疗程。

【你知道功效吗】

本方具有活血散瘀、制酸止痛之功。瓦楞子异名蚶壳、瓦垄子、蚶子壳等,为软体动物泥蚶、毛蚶的贝壳。一般春、秋季在浅海泥沙中采集,采得后洗净泥沙,以沸水略煮,去肉取壳,晒干。取瓦楞子放坩埚内,置无烟的炉火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碾碎,即为煅瓦楞子。其性味甘平咸,可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医林纂要》中谓其能“去一切痰积、血积、气块,破癥瘕,攻瘰疬。”煅瓦楞子善活血散瘀、除胃中瘀血。瘀血散,胃中和,胃痛即止。甘草、粳米补中益气,与瓦楞子相合,有制酸、缓急、止痛之效。故甘楞粥对瘀血胃痛疗效颇佳。又因瓦楞子中含有90%以上碳酸钙,故可以治疗小儿佝偻病以及缺钙引起的慢性疾病。

【你知道宜忌吗】

血热妄行或阴虚火热者忌用。

藿香粥

主题词

祛暑和胃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自觉胃脘疼痛,伴有嘈杂灼热、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纳呆恶心、欲欲泛吐、小便色黄、大便不爽等症,即可食用本方。

【材料备好了吗】

藿香15克(鲜者30克)粳米30克

【会制作食用吗】

先将藿香煎汤取汁,去渣,待用。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藿香汁,再煮一二沸即可。可早晚服用。

【你知道功效吗】

本方具有解暑祛湿、理气和胃之效,出自《医余录》。藿香味辛微温,芳香而不猛烈,温煦而不燥热,是一味气味芳香、性力平和的祛暑化浊药物,用于治疗夏季暑湿引起脾胃不适、呕吐泄泻等症。《本草图经》中说:“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夏季炎热,最易使人食欲不佳,身倦乏力,口渴胸闷,引起中暑之症。常喝藿香粥可以解暑热。《医余录》记载:“藿香粥恒散暑气,辟暑气。”《老老恒言》中亦云:“藿香粥兼治脾胃吐逆、霍乱、心腹痛、开胃进食。”暑天胃肠病发病率较高,应注意保护脾胃。据研究证明,藿香含有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平素脾胃虚弱、感受暑热之气而导致脾胃不适者,食用藿香粥是十分合适的。

【你知道宜忌吗】

阴虚无湿热者不宜服用。

猪血鱼片粥

主题词

益阴和胃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自觉胃脘隐隐作痛,伴有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欲饮、皮肤干燥、贫血、便秘等症,可食用本方。

【材料备好了吗】

熟猪血1000克草鱼180克江瑶柱(干贝)15克粳米120克调味品(姜丝、葱花、胡椒粉)适量

【会制作食用吗】

先把熟猪血用清水漂洗,切成小方块。草鱼肉切片,用醋、姜丝拌匀。再把粳米洗净,用少许盐、油拌腌。江瑶柱洗净,用清水浸软,撕碎。最后把米放入开水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成粥,然后放入猪血、江瑶柱煲沸,放入草鱼片再煲沸。食用时加葱花、胡椒粉即可。可随意服用。

【你知道功效吗】

本方具有滋阴益胃、和胃止痛之功,猪血味甘咸、性平,含有丰富的铁、蛋白质,有益血补中、润燥解毒等作用。《本草逢原》谓猪血“补肝益血”。草鱼性味甘温,可补益脾胃,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钙、磷等多种物质。江瑶柱又名干贝,有滋阴养液、健脾胃的作用。粳米能健脾养胃,化生气血。诸品合而为粥,有健脾养血、滋润肌肤的作用。以姜、葱、胡椒粉等作为调味配料,不仅可使粥味清香可口,而且能增强健胃醒脾、补中止痛之功。

【你知道宜忌吗】

阳虚者不宜久服。如觉量多,可酌情减量应用。

五汁蜜膏

主题词

养胃生津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常感胃痛隐隐,而且伴有咽干口燥、口唇红赤、大便干结、舌红少津等症状,可选食此方。

【材料备好了吗】

马蹄500克梨500克藕500克甘蔗1000克葡萄500克蜂蜜300克

【会制作食用吗】

将梨、马蹄、葡萄、藕洗净,放入白布袋内,绞出汁液;甘蔗切块,压出甘蔗汁液,与其他汁液混合待用。将五种汁液放入锅中,加入蜂蜜拌匀,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至稠黏膏状,停火。将膏晾凉,装入容器内备用。每日空腹时服2次,每次2茶匙,温开水送服。

【你知道功效吗】

本方具有清热养阴、益胃生津的作用。马蹄(荸荠),味甘、性寒,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补中益气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烦渴、便秘等。生梨、莲藕性皆甘寒,能清热生津养胃。葡萄性平、味甘酸,可健胃消食、酸甘生津液。甘蔗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和胃止呕等功效,是能清、能润、能养的食疗佳品。唐代诗人王维在《樱桃诗》中写道:“饮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凡蔗榕浆饮固佳,又不若咀嚼之味永也”。本方五汁同用,适合于阴虚胃痛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尤有良效。

【你知道宜忌吗】

糖尿病患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