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亚健康食疗小方
15296900000033

第33章 带下异常

女性朋友如果带下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即为带下异常。

判断带下何时是正常的、何时是异常的,是很困难的。但如果与平时不相同,并伴有不适感,则有必要加以注意。带下的颜色、气味、量的变化,是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依据。因此,应仔细观察。

带下颜色虽正常,但量多,使内裤浸湿,则属异常,可能与子宫颈或阴道的炎症、糜烂、息肉有关。如果带下发白像酸乳酪状,外阴部特别痒,应怀疑是霉菌性阴道炎。瘙痒虽不严重,但若带下呈白色或黄色并混有像水泡样的东西时,就有可能是滴虫性阴道炎。既不是排卵期也不是怀孕期,带下的量却突然增多,应怀疑是子宫或阴道的疾病。细菌感染引起炎症时,带下呈脓性,量增多。卫生棉条或脱落的避孕套等异物残留在阴道内时,白带有腐败臭味并呈茶褐色。

如果白带的颜色、量、气味、性状出现异常,就可能预示你的身体健康出了问题,可能患了阴道炎、宫颈炎甚至肿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可以选用以下食疗小方。

苦瓜焖鸡翅

主题词

清热消炎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患有细菌性阴道炎,症见带下量多,色黄味臭,外阴瘙痒,伴有口苦心烦,适合服食本方。

【材料备好了吗】

苦瓜250克鸡翅4个豆豉30克姜汁、料酒、味精、白糖、食盐、豆粉、蒜泥、葱段、菜油各适量

【会制作食用吗】

将鸡翅洗净剁块置碗中,淋入姜汁、料酒,加白糖、盐、豆粉拌匀。将油烧热后下蒜泥、豆豉爆锅,入鸡翅炒至将熟时,放苦瓜条、葱段,再炒几下。兑入半碗清水,文火焖30分钟,出锅时加入味精即可。佐餐食用。

【你知道功效吗】

苦瓜又名凉瓜,性寒、味苦,能清热、解毒,抑菌消炎。苦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现代研究发现,苦瓜液对革兰阳性球菌、阳性杆菌和阴性杆菌都有抑杀作用。鸡翅味甘、性温,能温中、益气、补精、填髓、降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容易消化,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两者合用,清热解毒、抑菌消炎以治标,增加营养、强身健体以治本,标本兼顾,可作为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辅助治疗。

【你知道宜忌吗】

本方用于湿热带下患者。脾胃虚寒、白带色淡者不宜食用。

荞麦鸡蛋饼

主题词

清热止带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白带黏稠、有异味,或白带中夹有鲜红血丝,可选用此方。

【材料备好了吗】

荞麦面500克鸡蛋10个(取蛋清)

【会制作食用吗】

将鸡蛋清打入荞麦面中,混和,做成饼。每个饼约重50克,蒸熟食之。每次吃1~2块饼,每日3次,空腹食之。

【你知道功效吗】

中医认为,荞麦性凉、味甘,清热利湿止带,适合湿热带下之人食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曾说:“荞麦,治浊带,气盛有湿热者宜之。”《本草求真》亦云:“荞麦,味甘性寒,凡白带属气盛痰热等症,是其所宜。”《本草纲目》中的济生丹用于治疗女子赤白带下症,就是用“荞麦炒焦为末,鸡蛋白调和为丸,服用。”本方即源于此法。两者相合,有健脾清热、利湿止带之功。亦可将荞麦面5~10克,用糖水冲服。还可将荞麦面炒香,用开水搅成稀糊或煮粥食。

【你知道宜忌吗】

本方适用于湿热带下患者。脾肾虚寒者不宜食用。

艾叶煮鸡蛋

主题词

温经止带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畏寒肢冷、白带清稀、量多,伴有小腹冷痛、痛经等,适合服食本方。

【材料备好了吗】

陈艾叶9克鸡蛋1个

【会制作食用吗】

将陈艾叶煎水,去艾。用艾叶煎液煮鸡蛋,吃蛋喝汤。每日2次。

【你知道功效吗】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每年端午节民间有插艾叶、桂菖蒲以“辟恶除邪”的风俗。古诗云:“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以艾叶入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孟子曰:“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中医认为,陈艾叶性温、味辛、苦,能温经止血、散寒调经、暖宫止带,含有挥发油及黄酮类物质,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鸡蛋性平、味甘,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等物质。本方载于清代《疑难急症简方》,有温经固带的功效。

【你知道宜忌吗】

本方适用于白带属虚寒者。湿热患者不宜食用。

双花饮

主题词

消炎止带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带下量多,赤白相间,五色杂下,质黏腻,有臭气,伴有腹痛、烦热口干、头昏、便秘、小便黄,适合服食本方。

【材料备好了吗】

银花50克野菊花50克山楂50克精制蜜500克

【会制作食用吗】

将银花洗净用水发泡后放入锅内,山楂洗净拍破,菊花淘净,一同入锅,加清水3000毫升左右,用文火烧沸30分钟起锅,滤出药汁。将蜂蜜倒入干净锅内,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烧至色微黄,黏手成丝即可。将炼制的蜂蜜缓缓倒入滤出的药汁内,拌匀。待蜂蜜完全溶化后,用纱布滤掉残渣,冷却即成。每日3次,每次50~100毫升,当茶饮。

【你知道功效吗】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方中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消炎的作用。现代研究证实,本品对各种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有广谱的抑制作用。野菊花苦辛而寒,同样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消炎之功。两者相配,则解毒消炎止带之力益增。再配山楂,取其活血行瘀止痛之功。蜂蜜味甜补虚、润肠通便。合而用之,味苦酸甜,抗菌消炎,用于湿热下注所致带下者。

【你知道宜忌吗】

脾胃虚寒及气虚者不宜食用。

山药鲜汁

主题词

健脾止带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带下量多,清稀质薄,终日淋漓不尽,伴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健忘眼花等症状,可以食用本方。

【材料备好了吗】

鲜山药500克

【会制作食用吗】

将鲜山药洗净泥沙,切成小块,用干净纱布包好,取汁液。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

【你知道功效吗】

山药性平、味甘,能补脾、补肺、固肾、益精、止带。自古以来,山药就被认为是食疗上品。据史料记载,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喜食山药。诗人陆游更是亲手将山药烹制成甜羹食用,并作“甜羹”诗:“山厨薪桂软炊粳,旋洗香蔬手自烹;从此八珍俱避舍,天苏陀味属甜羹。”对山药羹推崇备至。《神农本草经》记述,山药能健脾胃、补肺肾,主治泄泻久利、消渴、虚劳、咳嗽、遗精、带下。现代研究发现,山药具有抗肿瘤、降血糖及改善妇女更年期症状之功效。山药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淀粉、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碘等营养成分。本方味道鲜美,有补脾固肾功能。

【你知道宜忌吗】

适用于脾虚患者。实邪、湿热及大便燥结患者不宜食用。

薏苡仁粥

主题词

除湿止带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带下量多、黏腻,伴四肢沉困乏力,或酸楚,不喜饮水,苔腻等,适合服食本方。

【材料备好了吗】

薏苡仁150克薄荷15克荆芥15克葱白15克豆豉

15克

【会制作食用吗】

将薄荷、荆芥、葱白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1500毫升。烧沸后,用文火煎10分钟,滤出原汁盛于碗内。将薏苡仁淘洗干净后,置入锅内,加入药汁,置之中火上煮至薏苡仁开花熟烂。食用时,加盐调味即可。本品可作为主食,经常食用。

【你知道功效吗】

中医认为,带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脾虚肝郁、湿浊下注所致。所以方中以薏苡仁为主,本品味甘、淡,性凉,有健脾渗湿之功。薄荷味辛、性凉,疏肝理气解郁。荆芥味辛、性微温,可以袪风除湿、升阳止带。葱白味辛、性温,可以散寒通阳、化湿止带。豆豉味苦、辛,性凉,可以宣发郁热。诸药合用,共奏理脾疏肝、除湿止带之功效。

【你知道宜忌吗】

津液不足、体虚多汗者忌用。

烩蚕豆

主题词

渗湿止带

【此方适合你吗】

如果你带下量多,质黏稠,色淡黄或白,无臭气,绵绵不断,伴面色灰白、头晕心悸、纳少神疲、腰酸乏力等,适合服食本方。

【材料备好了吗】

鲜蚕豆250克菜油、花椒末、盐适量

【会制作食用吗】

将蚕豆洗净,入沸水煮片刻即捞起,沥干,码盐。锅烧热,下油烧至八成热时,倒入蚕豆炒干水分,加盐炒匀。起锅入盆,撒上花椒末即成。本品可供佐餐,常吃。

【你知道功效吗】

蚕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清热利湿、涩精止带。《本草从新》记载:蚕豆能“补中益气,涩精,实肠”。现代研究表明,蚕豆含有多种生物碱,有健脾渗湿止带的功效。

【你知道宜忌吗】

有“蚕豆病”者不宜食用。如无鲜蚕豆,也可用干品,用量减半,用时将干蚕豆放入陶瓷或搪瓷器皿内,加入适量的碱,倒上开水闷1分钟,即可将豆皮剥去。用水冲净,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