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百家姓、三字经、颜氏家训、朱子家训
15069200000071

第71章 文章第九(3)

《金楼子·杂记》上:“宋玉(按:当作《宋书》)戏太宰屡游之谈,流连反语,遂有鲍照伐鼓、孝绰布武、韦粲浮柱之作。”《文镜秘府论·西卷·文二十八种病》第十八:“翻语病者,正言是佳词,反语则深累是也。如鲍明远诗云:‘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伐鼓’,正言是佳词,反语则不详,是其病也。崔氏云:‘“伐鼓”,反语“腐骨”,是其病。’屡游反语(按:即反切)未详。”

流比:同类比照类推。

北面:面向北。古礼,臣拜君,卑幼拜尊长,都面向北行礼,因而居臣下、晚辈之位曰“北面”。

《诗·小序》:“渭阳,秦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晋献公之女。文公遭丽姬之难未返,而秦姬卒;穆公纳文公,康公时为太子,赠送文公于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我见舅氏,如母存焉。”此言丧母者看见舅舅,就仿佛看见母亲一样。现母在北堂,而与舅舅分别时却引用《渭阳》这首诗,乃大不当。

《孔子家语》:“颜回闻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有生离别者也。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卖子以葬,与之长诀。’子曰:‘回也善于识音矣。’”桓山之悲,取喻父死而卖子,今父尚健在,而送兄引用桓山之事,乃大不当。

触涂:处处。

文制:即制文,写文章。

陈王:指曹植,封陈思王。曹植《与杨德祖书》(见《昭明文选》)云:“仆尝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

仆自以才不能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尝叹此达言,以为美谈。”丁廙:见本篇第一段注。

击难:攻击、责难。

胡金盈:汉代大臣胡广之女。

卢文弨谓后句在蔡集中作“胡委我以夙丧。”今从。此二句意思是:“悲叹母亲享寿不能长久,为何丢下我们过早离去。”

胡颢:胡广的孙子。铭:指墓志铭。

考:死去的父亲称考。议郎:职官名。此句意思是:“安葬我的亡父议郎君。”

《左传·昭公八年》杜注:“胡公满,遂之后也,事周武王,赐姓曰妫,封之陈。”《广韵·二十一欣》:“袁姓出陈郡、汝南、彭城三望,本自胡公之后。”猗欤:表赞美的语气词。此二句意思是:“啊!我的先祖,您出自有妫这一姓氏。”

显妣:对亡母的美称。遐年:长寿。以上四句意思是:“您如此劳累憔悴,养育我这小孩,希望我尊贵的亡母,能够永保长寿。”

刘勰《文心雕龙·指瑕》:“陈思之文,群才之俊也,而武帝诔云:‘尊灵永蛰’……永蛰颇疑于昆虫,施之尊极,岂其当乎?”蛰:昆虫冬眠。永蛰:曹植(陈思王)以之比喻父亲的死亡。

赵曦明、郝懿行并谓潘岳《悼亡赋》中无“怆手泽”之语。按:潘岳《皇女诔》云:“披览遗物,徘徊旧居,手泽未改,领腻如初。”手泽:指手汗。后多用以称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等。悼亡:追念亡妻。

《礼记·王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故颜氏有“匹妇于考”之讥。

赵曦明曰:“今《蔡集》所载《秉碑》一篇,无此语。”大麓:指领录天子之事。《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孔传:“麓,录也。纳舜使大录万机之政,阴阳和,风雨时,各以其节,不有迷错愆伏。”

赵曦明曰:“今集中有《送卢景宜》诗一首,无此句。”九五:乾卦九五,术数家说是人君的象征,后因称帝位为九五之尊。龙飞:喻圣人起而为天子。

赵曦明曰:“此篇今已亡。”奄忽:迅疾。登遐:同“登假”。原为对人死去的讳称。后专称帝王之死。

《艺文类聚》卷四七引陆机《吴大司马陆抗诔》,无此二语。亿兆:众庶万民的意思。宅心:归心。敦叙:又作“敦序”。亲睦和顺。百揆:指百官。

此二句意思是:“使万民归心,使百官和睦。”

王利器《集解》注云:“颜(嗣慎)本、朱(轼)本及《馀师录》‘和’作‘妹’。今《机集》无此文。”《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伣天之妹。”伣:好比。此句意思是:“(她)好比天女一个样。”

以上所举蔡邕《杨秉碑》等数例,其语句均当用于帝王之尊,而蔡邕等却施于臣民,故颜氏有“朝廷罪人”之讥。

语出《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此叙郑庄公与其母姜氏赋诗和好之事。

洩洩:(yì义)快乐的样子。

人子:子女。储君:已确定继承皇位的人,亦即王粲诗中的“我君”。

从文意分析,当指曹丕。“其乐洩洩”为姜氏形容自己与儿子郑庄公相见之乐的诗句,今王粲施之于储君,故颜氏非之。

《虞殡》:挽歌名。《左传·哀公十一年》:“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

《注》:“《虞殡》,送葬歌曲。”

田横:秦末狄县人。本齐国贵族。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后为汉军所破。率徒党五百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命他前往洛阳,他不愿称臣于汉,于途中自杀。留居海岛的徒党闻田横死讯,也全部自杀。崔豹《古今注》:“《薤露》、《蒿里》,并挽歌也。田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乎蒿里,故有二章。”

陆平原:即陆机,曾任平原内史。陆机《挽歌诗》三首,其一曰:“广宵何廖廓,大暮安可晨?人往有反岁,我行无归年!”即自叹之辞。

《齐讴篇》:即《齐讴行》,乐府杂曲歌辞名。见《乐府诗集》卷六十四。

陆机(齐讴行》“惟师”以下,有指责齐景公的诗句,故颜氏谓其“后章忽鄙山川之情,殊失厥体。”王利器曰:“《齐讴行》云:‘鄙哉牛山叹,未及至人情。’此鄙景公耳,非鄙山川也。齐景公登牛山,悲去其国而死,见《韩诗外传》卷十、《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及《外篇》、《列子·力命》篇及《御览》四二八引《新序》。”

《吴趋行》:吴地歌曲名。陆机所作《吴趋行》篇,见《乐府诗集》卷六十四。

子光:即春秋时吴王阖庐。他以专诸刺杀吴王僚而自立。又用楚亡臣伍子胥,屡败楚兵。后在与越王勾践的战争中兵败负伤而死。

夫差:阖庐之子。继位后兴兵攻破越都,迫使越国屈服。后又大败齐兵,与晋国争霸,越国乘机起兵攻灭吴国,夫差自杀。

赧王:即周赧王。为周朝的亡国之君。

灵帝:即汉灵帝刘宏。在位期间,宦官专政,党锢之祸复起。又公开标价卖官,增加田亩税,大修宫室等,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黄巾起义爆发。

此句及上句所引《诗经》,见《邶风·匏有苦叶》。唯鸟:雌野鸡的叫声。

牡:雄性。这里指雄野鸡。

毛《传》:即《毛诗故训传》的简称。《汉书·艺文志》著录三十卷。东汉郑玄以为鲁人大毛公所作。其诂训大抵以先秦学者为依据,保存了很多古义,为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

见《诗经·小雅·小弁》。雊:雄野鸡叫。《说文·隹部》:“雊,雄雌鸣也。”姚文田、严可均校议:“当作雄雉鸣也。”

郑玄:东汉经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人。其注经以古文经说为主,兼采今文经说,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今通行本的《十三经流疏》中的《毛诗》、《三礼》注,即采用郑注。《月令》:《礼记》中的篇名。

郝懿行曰:“郑注《月令》,今本无‘雄’字,而云:‘雊,雉鸣也。’《说文》亦云:‘雊,雄雉鸣。’疑颜氏所见古本有‘雄’字,而今本脱之欤?”

赵曦明曰:“徐爰注此赋云:‘延年以潘为误用。案:《诗》“有唯鸟雉鸣”,则云“求牡”,及其“朝雊”,则云“求雌”,今“唯鸟唯鸟朝雊”者,互文以举,雄雌皆鸣也。’案:徐说甚是,古人行文,多有似此者。”段玉裁曰:“徐子玉与延年皆宋人也,黄门年代在后,其所作《家训》,当是袭延年说耳。”

见《诗经·小雅·常棣》,作“兄弟孔怀”。孔怀:本为极其思念之意,后以孔怀指兄弟。

见《诗经·周南·汝坟》。迩:近。

《隋书·经籍志》:“《异物志》一卷,汉议郎杨孚撰。”

《古今注》中《鱼虫》第五:“蟚蚏,小蟹也,生海边,食土,一名长卿。其有一螯偏大,谓之拥剑。”

敖骨:同螯。蟹的大足。

何逊: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人。见《梁书·文学传》。

何逊《渡连圻》二首作“鱼游若拥剑,猿挂似悬瓜。”

见《汉书·朱博传》。

王利器《集解》引宋祁、方以智、周寿昌诸人语,以为作“乌”不误。

此段引文见《抱朴子·祛惑》,而本之王充《论衡·道虚》,其文述项曼都遇仙人事。《抱朴子》:东晋葛洪著。分内外篇。内篇二十卷,谈“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外篇五十卷,详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

此三句说:简文帝不知“霞流”的典故本于《论衡》,写出不通的诗来,就好像郭象把惠施的话当成庄子的话一样。郭象:西晋哲学家。字子玄,河南人。好老庄,曾把向秀《庄子注》述而广之,别为一书。后向本佚失,仅郭注存。惠施:战国时哲学家,名家的代表人物。

见《后汉书·崔骃传》附崔烈。锒铛:刑具,铁锁链。钅巢:同“锁”。

武烈太子:姓萧,名方等,字实相。梁元帝长子。《南史·忠壮世子方等传》云:“少聪敏,有俊才,南讨军败溺死,谥忠壮,元帝即位,改谥武烈太子。”

雁门:郡名。战国赵地,秦置郡。今山西北部皆其地。

鹅:古阵名。《左传·昭公二一年》:“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

《注》:“鹳、鹅皆阵名。”日逐:匈奴王号,地位低于左贤王。

康居:古西域城国名。东临乌孙、大宛,南接大月氏、安息,西与奄蔡交界。

大宛:古西域三十六城国之一。北通康居,西南邻大月氏。盛产名马。

小月:即小月氏。古西域国名。王利器案:“此乃梁褚翔诗,非简文诗也。梁简文《从军行》云:‘先平小月阵,却灭大宛城,善马还长乐,黄金付水衡。’见《乐府诗集》卷三十二,此盖相涉而误。又《乐府诗集》卷三十九载褚翔《雁门太守行》云:‘戎军攻日逐,燕骑荡康居,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

肖子晖:《梁书·肖子恪传》:“弟子晖,字景光。少涉书史,亦有文才。’陇:即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又名陇坻、陇坂。在今陕西陇县至甘肃平凉一带。

黄龙:指黄龙城。又名龙城、和龙城、龙都。故地在辽宁朝阳。

白马:赵曦明谓指汉代西南夷之白马氐。王利器按:“此及《雁门太守行》所侈陈之地理,皆以夸张手法出之,颜氏以为文章瑕颣,未当。”又案:“《史记·荆燕世家》:‘汉四年,使刘贾将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正义》:‘《括地志》云:“黎阳,一名白马津,在滑州白马县北三十里。”’则此处白马,正当以白马津释之,始与‘东流’义会,不必远摭西南之白马氐以实之,且白马氐何得言‘东流会’也。”王说是。

颣(lèi类):原指丝上的疙瘩。引伸为毛病、缺点。

王籍:《梁书·文学传》:“王籍,字文海,琅邪临沂人。七岁能属文。

及长,好学博涉,有才气。……至若邪溪,赋诗云云,当时以为文外独绝。”

赵曦明按:“此书作‘断绝’,疑误。”又《太平御览》五八六引“文外”作“文章”。

卢询祖:北齐人。袭祖爵大夏男。有术学,文章华美。

《苕溪渔隐丛话》前一引蔡居厚《宽夫诗话》:“晋、宋间诗人,造语虽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如‘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类,非不工矣,终不免此病。”亦言及王籍此诗之病累。

魏收:见《勉学》篇“俗间儒士”段注。

见《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声。

毛《传》:见《文章》篇“自古宏才”段注。

兰陵:故址在今山东峄县东五十里。萧悫:北齐人。字仁祖。曾任太子洗马。

此二句后人多有称道者。《苕溪渔隐丛话》后九:“皮日休云:‘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孟先生(浩然)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许《许彦周诗话》云:“六朝诗人之诗,不可不熟读,如‘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锻炼至此,自唐以来,无人能及也。退之云:‘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此语,吾不敢议,亦不敢从。’《朱子语类》一四○:“或问:‘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前辈多称此语,如何?’曰:‘自然之好。又如“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则尤佳。’”李东阳《麓堂诗话》:“‘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有何深意,却自是诗家语。”

荀仲举:北齐颍川人,字士高。仕梁为南沙令,从萧明于寒山,被执。

入馆除符玺郎。后以年老家贫,出为义宁太守。见《北齐书·文苑传》。

诸葛汉:即诸葛颍,字汉,丹阳建康人。有集二十卷。见《北史·文苑传》。此言琅邪,盖举郡望。

卢思道:隋诗人。字子行,范阳人。少时从邢邵学。曾仕北齐为给事黄门侍郎。北周时授仪同三司,后为武阳太守。隋初官至散骑侍郎。其诗纤艳,多游宴酬赠之作。

何逊: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人。任安城王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后为庐陵王记室。其诗长于写景及炼字,为杜甫所推重。事见《梁书·何逊传》。

形似:这里是形象的意思,指描绘或表达具体生动。

扬都:即建业,古县名。治所在今南京市。

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原名冉,小字阿士。彭城人。曾任秘书丞等职。能诗文,颇为萧统(昭明太子)所重。见《梁书·刘孝绰传》。

蘧车:抱经堂本作“蘧居”,王利器据孙祖志说校改。孙氏《读书脞录》七曰:“案:‘蘧居’,‘居’字误,当作‘车’,盖用蘧伯玉事。何逊《早朝》诗云:‘蘧车响北阙,郑履入南宫。’见《艺文类聚·朝会类》、《文苑英华》,彭叔夏辨证云:‘《集》本题作《早朝车中听望》,是也。’‘忄畫忄畫不道车’,是讥何诗语,然不得其解,岂以‘蘧车’二字音韵不谐亮耶?”洪业曰:案《烈女传·仁智》篇:‘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视之,果伯玉也。”夫伯玉之车,至阙而无声。何仲言《早朝》诗中之车乃响于北阙,是乖戾貌。无礼之车也。故孝焯讥之为忄畫忄畫不道之车,不得称蘧车也。”忄畫忄畫,乖戾貌。

此书未见著录,盖已亡佚。

谢朓:《南齐书·谢朓传》:“朓善草隶,长五言诗,沈约常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梁书·庚肩吾传》:“梁简文《与湘东王书》:‘至如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参见本篇“夫文章者”段注。

陶渊明: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其诗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何思澄:南明梁人。字元静。少勤学,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迁治书侍御使,终武陵王录事参军。何子朗:何思澄宗人。字世明。早有才思,工清言。历官员外散骑侍郎,卒年二十四。《梁书·文苑传》:“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郎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意谓宜在己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