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百家姓、三字经、颜氏家训、朱子家训
15069200000070

第70章 文章第九(2)

曹植:见《风操》篇“昔侯霸”段注。《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云:“(曹植)善属文,太祖特见宠爱,几为太子者数矣。文帝即位,植与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旨,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

杜笃:字季雅,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后汉书·文苑传》谓其“博学不修小节,不为乡人所礼。居美阳,与令游,数从请托,不谐,颇相恨。令怨,收笃送京师。”

路粹:后汉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字文蔚,少学于蔡邕。建安初拜尚书郎。后为军谋祭酒。典记室。孔融有过,曹操使粹为奏,承指数致孔融罪。融诛,人莫不畏其笔。转秘书令。坐违禁诛。

陈琳:汉末文学家。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建安七子”之一。

繁(pó皤)钦:汉末文学家。字休伯,颍川(今河南禹县)人。以上二句本韦仲将语:“休伯都无检格”,“孔璋实自粗疏”。见《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检格:检正约束。

刘桢:东汉末文学家。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为“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裴松之注引《典略》云:“太子(曹丕)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曹操)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

王粲:汉末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为“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植并称为“曹王”。《文心雕龙·程器》:“仲宣轻脆以躁竞。”

孔融:汉末文学家,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曾任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又任少府、大中大夫等职。为人恃才负气。因触怒曹操被杀。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把他与王粲等六个文学家相提并论,故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祢衡:汉末文学家,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东北)人。少有才辩,长于笔札。性刚傲物。因触怒江夏太守黄祖被杀。

杨修:汉末文学家,字德祖。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累世为汉大官。好学能文,才思敏捷,任丞相曹操主簿。积极为曹植谋画,欲使曹植取得太子地位。后曹植失宠于曹操,曹操因杨修有智谋,又是袁术之甥,虑有后患,遂借故杀之。丁廙:三国魏人。字敬礼。少有才姿,博学洽闻,汉建安中为黄门侍郎,与曹植友善。曹操谓欲立曹植为嗣,丁廙力赞其说。及文帝继位,丁廙与其兄丁仪皆被杀。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其人蔑视礼教,尝以“白眼”看待“礼俗之士”。又常醉酒佯狂,以此自保。

嵇康: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与魏室通婚,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为“竹林七贤”之一。因声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

傅玄:西晋哲学家,文学家。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

曾任司隶校尉、散骑常侍。《晋书·傅玄传》:“武帝受禅,广纳直言,玄及散骑常侍皇甫陶共掌谏职,俄迁侍中。初玄进陶,及陶入而抵玄以事,玄与陶争言喧哗,为有司所奏,二人竟坐免官。”

孙楚:西晋文学家。字子荆,太原中都(今属山西)人。官至冯翊太字。《晋书·孙楚传》:“(孙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多所陵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将军事。楚既负其才气,颇侮易于苞,至则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隙遂构。”

陆机:西晋文学家。字子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太康末,与弟陆云同至洛阳,文才倾动一时,时称“二陆”,曾官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晋书·陆机传》:“时成都王颖推功不居,劳谦下士,机遂委身焉。

太安初,颖与河间王颙起兵讨长沙王,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战于鹿苑,机军大败。宦人孟玖,谮其有异志;颖大怒,使牵秀密收机,遂遇害于军中。”

犯顺:违背情理,违反正道。

潘岳: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等职。长于诗赋,与陆机齐名。《晋书·潘岳传》:“(潘岳)性轻躁,趋世利。其母数诮之曰:‘尔当知足,而干没不已乎!’岳终不能改。初,父为琅邪内史,孙秀为小史给岳,岳恶其为人,数挞辱之。赵王伦辅政,秀为中书令,遂诬岳及石崇等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为乱,诛之,夷三族,无长幼一时被害。”干没:徼幸取利。

颜延年:即颜延之,南朝宋诗人。字延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南史·颜延之传》:“延之……读书无所不览,文章冠绝当时,疏诞不能取容。刘湛军恨之,言于义康,出为永嘉太守。延年怨愤,作《五君咏》,湛以其词旨不逊,欲黜为远郡,文帝诏曰:‘宜令思愆里闾,纵复不悛,当驱往东土,乃至难恕,自可随事录之。’于是屏居,不与人间事者七年。”

谢灵运: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入宋,曾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后被杀。《南史·谢灵运传》谓其“多愆礼度,……自以名辈,应时参政,多称疾不朝,出郭游行,经旬不归。”

王元长:即王融,南朝齐文学家。字元长,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南史·王弘传》:“(王融)文词捷速,竟陵王子良特相友好。武帝疾笃暂绝,融戎服绛衫,于中书省阁口断东官仗不得进,欲矫诏立子良。上重苏,朝事委西昌侯鸾,俄而帝崩。融乃处分,以子良兵禁诸门,西昌侯闻,急驰到云龙门,不得进,乃排而入,奉太孙登殿,扶出子良。郁林深怨融,即位十余日收下廷尉狱,赐死。”

谢玄晖:即谢朓,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曾任宜城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据《南史》本传载:“朓尝轻(江)祏为人。

祏尝诣朓,朓因言有一诗,呼左右取,既而便停。朓问其故,云:‘定复不急。’祏以为轻己。后祏及弟祀、刘沨、刘晏俱候朓,朓谓祏曰:‘可谓带二江之双流。’以嘲弄之,祏转不堪。至是,构而害之。

汉武:指汉武帝刘彻。魏太祖:指曹操。文帝:指魏文帝曹丕。

明帝:指魏明帝曹叡。宋孝武帝:指南朝宋孝武帝刘骏。

子游:姓言名偃。子夏:姓卜名商。二人俱孔子弟子。《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荀况:即荀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汉人避宣帝讳,称为孙卿。《史记》有传。盂轲:即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人。有《孟子》传世。事见《史记·孟子列传》。枚乘:西汉辞赋家。字叔。淮阴(今属江苏)人。有《七发》等赋传世。事见《汉书·枚乘传》。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时称贾生。有《鹏鸟赋》《过秦论》等文传世。事见《汉书·贾谊传》。苏武: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子卿。天汉元年,奉命赴匈奴被扣,坚持十九年不屈。后被遣回朝,官典属国。《文选》载苏武五言诗四篇。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县南)人。有《二京赋》、《归田赋》等传世。事见《后汉书·张衡传》。左思:西晋文学家。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属山东淄博市)人。

作品有《三都赋》等。事见《晋书·文苑传》。

砂砾:呈颗粒状的碎石。此处当比喻言辞。

《少仪外传》下引“尘”作“霆”,意较胜。

元:大。吉:福。

讠令痴符:古代方言,指没有才学而好夸耀的人。

邢、魏诸公:指邢邵、魏收等人。《北齐书·邢邵传》:“邵字子才,河间鄚人。读书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文章典丽,既赡且速,每一文出,京师为之纸贵。与济阴温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论谓之邢、温。钜鹿魏收,虽天才艳发,而年事在二人之后,故子升死后,方称邢魏焉。有集三十卷。”《北齐书·魏收传》:“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人。以文华显,辞藻富逸,撰《魏书》一百三十卷,有集七十卷。”讠兆撆:戏言嘲弄。撆,同撇。

《韩非子·喻老》:“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师心:以己意为师,即自以为是。

体裁:这里指文章的结构剪裁。

夷、齐:即伯夷、叔齐,为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周武王灭商后,仳们耻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山里。事见《孟子·万章》下、《史记·伯夷传》。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高尚守节的典型。二姓:指换了朝代的两个王朝。

伊:指伊尹,商朝大臣。名挚。曾佐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宰相)。汤死后,孙太甲破坏商汤法制,伊尹把他放逐到桐宫,三年后迎之复位。一说伊尹放逐太甲,自立七年;太甲还,杀伊尹。箕:指箕子,为商纣王诸父。

纣王暴虐,箕子谏之不听,乃披发佯狂为奴。《孟子·公孙丑》上:“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赵岐注:“伊尹曰:‘事非其君,何伤也,使非其民,何伤也,要欲为天理物,冀得行道而已矣。’”

家:这里指古代卿大夫及其家族。

陈孔璋:即陈琳,字孔璋。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初从袁绍,后归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魏志·袁绍传》注引《魏氏春秋》:“陈琳《为袁绍檄州郡文》云:‘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挠折栋梁,孤弱汉室。’”

蛇虺(huǐ毁):蛇、虺皆为蛇类。此喻凶残狠毒之人。

消息:这里是斟酌的意思。

或问以下六句,见扬雄《法言·吾子》。雕虫篆刻:虫指虫书;刻指刻符。为秦书八体中的两种。西汉学童习秦书八体,尤以虫书、刻符纤巧难工,故以此代指作辞赋之雕章琢句。因其费力多而施于实用者寡,故扬雄谓“壮夫不为”也。

《南风》:古代乐曲名,相传为虞舜所作。《孔子家语·辨乐解》:“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鸱鸮》:见《诗经·豳风》。《毛诗序》:“《鸱鸮》,周公救乱也。成王未闻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

《毛诗序》:“《大雅》《嵩高》、《烝民》、《韩奕》,皆尹吉甫美宣王之诗,《马冋》,颂僖公也,僖公能遵伯禽之法,鲁人尊之,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吉甫:即尹吉甫。周宣王大臣。克史:鲁国史官。

此二句见《论语·季氏》。

此三句见《论语·子罕》。《雅》、《颂》:此指《雅》乐和《颂》乐。

此二句谓孔子引《诗经》中诗句来阐明孝道。

此二句见汉·扬雄《法言·吾子》。

变:通辨。辨明。

《剧秦美新》:扬雄著,见《昭明文选》。此文评论秦朝,美化王莽新朝,故名《剧秦美新》。

《汉书·扬雄传》:“王莽时,刘歆、甄丰皆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欲绝其原,丰子寻,歆子棻复献之。诛丰父子,投棻四裔。辞所连及,便收不请。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事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莽闻之曰:‘雄素不与事,何故在此间?’问其故,乃棻尝从雄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诏无问。然京师为之语曰:‘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

周章:惊恐的意思。

古代以君权为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谓之天命。

桓谭:东汉哲学家、经学家。字君山,沛国相人。官至议郎给事中。著有《新论》二十九篇,早佚,现传《新论·形神》一篇,收入《弘明集》内。

《汉书·扬雄传》:“大司空王邑、纳言严尤问桓谭曰:‘子尝称雄书,岂能传于后胜乎?’谭曰:‘必传,顾君与谭不及见也。凡人贱近而贵远,亲见子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故轻其书。老聃著虚无之言两篇,薄仁义,非礼乐,然后世好之者,以为过于《五经》,自汉文、景之君及司马迁皆有是言。今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葛洪: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所著有《抱朴子》内、外篇、《神仙传》等,又曾托名汉刘歆撰《西京杂记》。其《抱朴子·尚博》云:“世俗率神贵古昔,而黩贱同时,虽有益世之书,犹谓之不及前代之遗文也。是以仲尼不见重于当时,《太玄》见蚩薄于比肩也。”

阴阳:指阴阳家之学。阴阳家为春秋、战国时九流之一。其学包括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廿四时等度数之学和五德终始的五行之说。后世的遁甲六壬,择日,占星之属,也称为阴阳家。

《太玄经》:扬雄撰。也称《扬子太玄经》。晋范望注,今本十卷。

孙卿:即荀子、荀卿,见前《勉学》篇“人生小幼”段注。

大圣:道德高尚完美之人。此指孔子、老子等人。清尘:车后扬起的尘埃。亦用作对尊贵者的敬称。清,敬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犯属车之清尘。”颜师古注:“尘,谓行而起尘也。言清者,尊贵之意也。”安敢望大圣之清尘:即不敢望其项背之意。

瓿(bù部):古代器皿名。青铜或陶制。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酒等。盛行于商代。

行台:东汉以后,中央政务由三公改归台阁(尚书),习惯上遂以中央政府为“台”。东晋以后,中央官称台官,中央军称台军。因此,在大行政区代表中央的机构即称行台。多由军事关系临时设置。

《北齐书·文苑传》:“刘逖,字子长,彭城丛亭里人。魏末,诣霸府,倦于羁旅,发愤读书,在游宴之中,卷不离手。亦留心文藻,颇工诗咏。”

荣华:王利器曰:“荣华、朝菌,一物而异名。”《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释文》引司马彪:“大芝也。天阴生粪上,见日则死。一名日及,故不知月之终始也。”

骐骥:良马。

逸气:俊逸之气。

衔勒:衔和勒。衔是横在马口中备抽勒的铁,勒是套在马头上带嚼口的笼头。此处比喻文贵有节制,好比马须用衔勒一样。

轨躅(Zhuó浊):轨迹。

理致:指作品的思想感情。

事义:指作品所运用的典实,即下文所说的“用事”。

冠冕:这里指服饰。

趋本弃末:结合此段文意看,当为“趋末弃本”之误。末,指华丽。本,指理致、气调。

《老子》上篇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这里是不要过分之意。

蕃邸:指梁元帝被封为湘东王时在镇江的住所。

《隋书·经籍志》:“《西府新文》十一卷,并录,梁萧淑撰。”萧淑,兰陵人,见《南齐书·萧介传》。《西府新文》乃梁元帝使萧淑辑录各位臣僚的文章而成,当时颜之推的父亲顏协正担任镇西府咨议参军,而其文未被收录,故颜之推有是说。

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卫国的俗乐,与雅乐不同。《论语·卫灵公》有“郑声淫”之说。后因以郑、卫之音通指淫荡的乐歌或文学作品。

草土:居丧。古时居父母之丧者睡草席枕土块,故曰草土。

此处所说的《梁史》,指陈朝领军大著作郎许亨所著《梁史》五十三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又《隋书·经籍志》著录:“《怀旧志》九卷,梁元帝撰。”

沈隐侯:即沈约,南朝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历仕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登位,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后官至尚书令,卒谥隐。事见《梁书·沈约传》。

邢子才:即邢邵,字子才。见《勉学》篇“学之兴废”段注。

祖孝徵:即祖珽,字孝徵。见《风操》篇“言及先人”段注。

石髓:石钟乳。《晋书·嵇康传》:“康遇王烈共入山,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

任昉:南朝梁文学家。字彦升,乐安博昌人。仕宋、齐、梁三代,梁时历任义兴、新安太守等职。当时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而沈约以诗著称,时人号曰“任笔沈诗”。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官奉朝请。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辞清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吴均集》:《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破镜赋》:今已不传。

颜渊: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孔子学生。其德行为孔子所称赞。以上二句谓颜渊主张非乐,故闻邑名朝歌,即不在此停留。

曾子:春秋末鲁国人。名参,字子舆。孔子学生。以孝著称。敛襟:整饬衣襟,表示恭敬。

《汉书·郊祀志》:“有言古天子尝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注:“孟康曰: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黄帝欲绝其类,故使百吏祠皆用之。”

费旭:王利器谓当作费昶。《乐府诗集》卷十七载梁费昶《巫山高》云:“彼美岩之曲,宁知心是非。”下句当即颜氏所引异文,抑或因颜氏弹射而改之。

殷沄:卢文弨谓殷沄疑当作“殷芸”,《梁书》有传:“芸字灌蔬,陈郡长平人,励精勤学,博洽群书,为昭明太子侍读。”又有湘东王记室参军褚沄,河南阳泽人,有诗。二者姓名,必有一讹。云母舟:以云母装饰之舟。

南朝俗称父亲为“耶”。故简文帝以此讥费旭诗。

见《诗经·小雅·采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