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我想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15012800000007

第7章 一个人走山水,就想去看看这个世界(7)

抬头看餐牌上的咖啡,全是精品,直接用咖啡庄园的名字:来自巴拿马翡翠庄园的瑰夏树种,来自哥伦比亚的Huila Micro Lot,来自玻利维亚的Nicolas Colque,来自埃塞俄比亚的Kochere Heirloom,来自肯尼亚的吉恰萨尼圆豆,等等。最贵一杯九十元,平均五十元一杯。也有价位在三十到四十五元之间的意式咖啡,沙拉三明治和糖,以及其他饮品供应。

两个店员是年轻女孩,Frieda,中短发,二十三四岁的样子,清秀的脸,热情大方;马尾辫子女孩,看起来和Frieda应该差不多大。有趣的是,两人都不是学习咖啡专业的,Frieda以前做工程,整天画不完的图纸,来到咖啡店上班没多久,她喜欢咖啡,所以做得很开心;马尾辫子女孩则学习艺术,已经在这里上了两年班,根本没想到已经做了那么久,和Frieda一样,她只是喜欢咖啡。

我抛出了第一个会被打的问题:“有人说,不喝咖啡不去咖啡馆,是因为咖啡伤胃,是这样的吗?”

她们立刻否认(要知道,这家店不是她们的,她们只是打工!所以我相信她们说的是实话),“你去看看一本书,《咖啡无罪的101条理由》。里面介绍了,好的咖啡,是对身体有用的。我以前也不懂,喝速溶。我们咖啡馆用的咖啡豆是最好的,真正全天然,抗氧化,利尿。”马尾辫子女孩解释道。

Frieda说:“好的咖啡,必须纯天然。所以我们这里,基本上不加糖,只有少量咖啡允许加牛奶,添加剂是根本没有的。”似乎这也解释了这里咖啡的开价。马尾辫子女孩说:“这是因为公平贸易,你看,好的咖啡远道而来,也能够提高咖啡农收入。”

也许,是因为真的喜欢咖啡,她们更向往成为咖啡师,至于开咖啡店,毕竟要其他的要求,譬如财务,譬如市场。一个好咖啡鉴定师,一闻一喝就能知道咖啡从哪里来。她们梦想成为这样的人。

当我问,那么在马路上看见别人添加了很多香精的饮料,你作为一个看中咖啡品质的人,不会鄙视吗?她们笑起来:“当然不会,因为每一个人选择的方式不一样,好的东西不怕竞争。”

为什么去咖啡馆?去喝真正的咖啡,和懂咖啡的人聊天。而且这里真是一个喝咖啡的小小地方,喝完走人。爱不爱喝咖啡,在这里是装不出来的。

【第八站 Here cafe】

地址:陕西南路 39弄27号1楼

记得找我,我的好朋友

巴塞罗那有一家秘密饭店,不做任何广告,只是人和人之间口口相传:“你知道吗?有一家餐馆,饭菜可好吃了,全是私房菜,他们门口看起来,是一家洗衣服的,可是根本不接受这个服务,打开一道暗门,就是餐馆!”

而Here cafe,也绝对是这样的一家。

采访完上面的7家,我饿得半死,终于在两次迷路后,在马路边上的弄堂找到了这家咖啡馆。夜猫很多,有只白猫在黑夜里闪耀着,我蹲下身友好地逗它,只见它立刻竖起毛,弓起身子,做出一副攻击状。这时,我手无寸铁,饿坏了,赶紧闪人,这场架必输。它见我走远,放松下来,但始终盯着我。

远远地,在深处有束光。近看,没错,就是了。走进去,一个人也没有,招待生也无。过一会儿,才有个男孩走来。我打开菜单,点了份意大利面,他说没有,我又随便指了一个,他继续摇摇头,没有。他解释道:“因为新鲜食材没有,所以这里主食不是以饱肚为主。”他的坦诚令我绝望,“来这里,就是和朋友相聚喝饮料的。”

等下出去再吃快餐,采访完他再说。

说明来意,我问:“有什么推荐的?”他拿来咖啡杯子和调羹,是非常精致的雕花。他骄傲地说:“来这里,为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种情调。”他叫陈虎,接着告诉我,“这里的年轻人来得多,倒不是什么小资圣地。别看有的客人在那里坐得稳当,其实说得投机了,简直手舞足蹈开朗得很,很有意思。”

这家店,是他和一群伙伴合开的,他们中间只有一个上海人。2012年5月开张,现在冬天外面不开放,但到了暖和些,就更有特色了,院子里还有秋千。

为什么开这样一家咖啡屋,“其实有个自私的念头。”陈虎告诉我。因为都不是上海人,总是出去聚会,当时就在想,如果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客人和朋友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反正一样消费,那多好!于是他和一个女孩Tracy辞职,轮流看店,拿固定工资,其他朋友依然上班,投资这里。

我问他,是不是梦想实现后,和想象中一样开心。陈虎点头说:“是的,做这个工作比以前自在多了,中午时候起床开店,到晚上很晚,也符合自己的生物钟。为的倒也不是赚钱,没有压力,做喜欢的事情。过年的时候,还提前关门,回家陪家人。”

我好奇,他们是不是有家人资助。竟然不是,全是工作后存下的钱。一开始虽然赔本,但做了几个月,到现在慢慢好转了。在宣传上,都是人传人,朋友传朋友。陈虎说:“希望Here cafe 能成为上海最舒服最自在的地方。”

这时,一个女孩走进店里,陈虎和她交代了我的来历,离开。女孩过来继续介绍,她叫Tracy。她告诉我,陈虎业余时候还在当一个网络电台DJ。

Tracy和陈虎一样,辞职全心全意做这家咖啡店。她来到上海学习金融,毕业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财务工作,但压力大,又不喜欢,分析美国欧洲市场又是日夜颠倒。但在她父母眼里,她的生活是完美的。

可想而知,当她告诉爸妈要辞职经营咖啡店的时候,是如何地晴天霹雳。

为什么辞职?为什么开了咖啡馆?不过是因为想做就去做,一开始想法简单,几个朋友聚在一起。一定要现在去做,因为不知道几年以后有了能力,还会不会有这热情。不知道可以走多远开多久,但都无所谓了。“只希望老了以后,有一段美好的回忆。”这句话,在2013咖啡馆我也听到过。

她说自己不会后悔,“因为不管怎么样,都是自己的决定”。我问她,后来怎么说服爸妈的。但似乎没有说服,她让爸妈给她些时间尝试,毕竟咖啡馆一开始是赔钱的,需要生存后再求发展。但她又是满足现在这样的,吃穿能保证,也不期待奢侈生活。

在每周固定时间,咖啡馆成为了豆瓣影迷的聚会地,一起看电影。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入场,只需要买一杯饮料。平时,也可以情侣包场。她带我去看那间小房间,日式装修,榻榻米,墙上贴了日本的招贴画,门一关,无人打扰,私密。无论是咖啡店,还是这小房间,墙上都有一个投影仪。

他们这群朋友,喜欢看电影,才想出的这个点子来。片子也都是自己选的,是一些电影院没有放映的好片,有时候还会放经典的怀旧电影。如果网友有喜欢的,也可以自己带来。真的是,你是什么性格,喜欢什么,就能开出怎样的咖啡店!

我问:“在你们咖啡店有过什么故事吗?”

她告诉了我几个:有过一次很轰动的求婚,一个很有心的男孩,在女朋友生日那天,特地搬了一架白色钢琴到院子,他弹奏,可浪漫了。烛光晚餐、看电影、时空信、烟花……

也有过一次,是几个女孩子,因为生日接近,所以一起过生日,做了一个视频,回忆过去的日子,这样的友谊让人感动。还不只年轻人,有个生了双胞胎的妈妈,和他们是好友,于是孩子的生日派对在咖啡店举办。双胞胎因为在两个班级上学,所以各自带了同学来,一群小孩,算得上是最热闹的一天。

“做咖啡馆,和打工思想是不一样的,因为以前是服务态度,但到了现在,却把这里当家,非常享受,有感情。”这附近的楼房,都有一百多年历史,Tracy向我介绍。我和她说了门口白猫的事,她告诉我,这里的小猫没有做节育手术,老人家却也善良,总是喂养,这里的老人人情味很重,他们很多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我问她,能不能想象十年后,这家咖啡店的样子。她说,希望可以开下去,可是外界总有这样那样的不确定因素,最好可以买下这里。因为在之前半年,他们就是不得不搬来的,原先的南汇路商铺,房东没让他们续租。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明年会不会又有改变,房东可能把房子租给别人,提升租金……

为什么去咖啡馆?在故事面前,这个问题,却又让我迷糊了。

稿子写完,回家。一家咖啡馆,一个故事。

这次的咖啡馆之旅,即使收集到再多的理由去咖啡馆,老实说,将来99.9999999……%可能性,我依然不是个coffee person,依然不常去咖啡馆。但,那又如何呢?世界之大,各有所好,了解已经足够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