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1475400000060

第60章 后记

媒体对我步出南方证券泥潭后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关心,也对我进行体制外创业事件常有报道,将其称为“阚治东第五次创业”。实际上,从2003年年底离开南方证券之后,我就在一些朋友的支持下重新起步,选择了有过工作经验并且与证券市场有密切联系的创业投资行业。合作伙伴有早年证券业的同事,也有深圳的同事,还有一批新加入的同事。

说起体制外创业,并非易事。创业投资需要资本,我和我们的经营管理团队当时无投资能力可言。也许有人认为,你阚治东募点资金有何难处,其实不然。记得筹备重新创业之时,确有不少事业成功的朋友口头承诺给予资本支持,但最终出资人只有老朋友尉文渊和北京的刘会等人。

2005年8月,东方现代产业投资管理公司在深圳成立,注册资本只有3000万元。

面对一开始仅有的几千万元的投资能力,我们对选择投资项目颇费了一番工夫。最初我受美国工程院院士、风能专家鲍博士的影响,开始关注风力发电。那时就开始到全国各地跑,还到江苏东台签了一个风场建设的协议书,当地政府划了100多平方公里的滩涂给我们建测风台。后来,江苏东台的风电开发权实行招标制,五大电力集团都跑来竞争,我们的综合实力不够就退了出来。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与电力行业专家的接触,我们开始转向风电设备项目。

当时,国内一家国有重工集团正在引进国外风电设备生产技术,此公司恰好在物色非国有投资人,我们便去实地考察。了解到该企业准备主打1.5兆瓦级风

电机组,与国内其他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形成了市场细分差异。经过无数轮谈判,东方现代几乎把所有的资金全部投入了那家风力发电机整机厂。

让我们感到幸运的是,2005年后迎来我国风力发电行业的大发展。国内风力发电总装机量从不足80万千瓦猛增至4000万千瓦。我们投资的这家企业因为生产的1.5兆瓦风力发电整机机组,符合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方向和需求,所以获得自身的飞速发展。目前,这家企业已能年产300万千瓦风力发电机,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最近,企业又自主研发制造出3兆瓦级大型海上风机,成为全国风机领域的三大整机厂之一,去年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一。

可以说,风电项目成为我离开体制后第一个投资项目,由于迎合时代需要,也成为国内创业投资业的一个亮点项目,这几年,我们的投资已带给股东很好的业绩回报。

在风电项目之后,这几年,我和我管理的公司??陆续投资了一批项目,其中有太阳能电池研发和生产企业--常州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制造现代农业装备的--现代农装、生产风电机叶片的--华风风电、河北九派药业、河北石化、安徽洁雅等。

另外一件值得说的事情是,我为什么参与成立很多公司,对此一些人不理解。其实最初,我成立东方现代只是想搞个创业投资管理公司,但最终由于客观条件却变成了投资公司。之后,我们在深圳又成立了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并以此为核心进行全方位布局,包括上海、河北、安徽等地,成立了上海奥锐万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河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安徽徽商创业投资基金、深圳东方资本创业投资公司、上海东创万富创业投资公司、合肥高新创业投资公司等。

这几年,我似乎又忙碌起来,在全国各个城市飞来飞去,设基金,看项目,作演讲。曾有媒体问我,为什么还要如此拼搏?坦率地说,并不是为了生计,也不是为了重新证明自己,而是为了曾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的朋友,并且一圆与我共同创业的同事们“本土创业”的梦想。

本书成稿后,听取了《中国第一股:申银十年风云录》作者--《文汇报》高级记者郑重、陈可雄,以及姜国芳等上海、深圳一批老同事的修改意见,并得到《经济观察报》记者孙健芳和《南方周末》记者王晓帆的很大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