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小验方,大疗效
14497500000018

第18章 血液系统疾病(2)

【配方】小檗胺180毫克。

【用法】上为1日量,分3次口服,每次60毫克。3~4周为1个疗程。

【功效】升高白细胞。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方药解析】实验证明,小檗胺对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降低有明显拮抗作用。在恶性肿瘤放疗、化疗中合并使用小檗胺可保护骨髓,防止白细胞下降。

升白丸

【配方】丹参15克,太子参15克,鸡血藤20克,黄芪30克,熟地黄20克,制黄精12克,山药15克。

【用法】上药制成蜜丸,每丸重7

熟地黄克,日服3丸,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补肾,养血活血。主治宫颈癌放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造血系统疾病。血液学特征为骨髓造血功能亢进,红细胞与血溶量增多,血黏度增加,临床表现为皮肤红紫,脾肿大,以及血管及神经性症状,并有出血倾向、腹胀便秘、肢体麻木、头痛、头晕等。

中医辨证以血热实证、血瘀气滞为多。治疗大法主要有:清肝泻火、凉血泄热、活血化瘀,据临床辨证施治。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真红缓解汤

【配方】卷柏60克,紫草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3个月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

【功效】活血化瘀,清营泄热。主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随症加减】血瘀型加赤芍、川芎、红花、莪术、桃仁;血热型加丹皮、知母、麦冬、茜草、生石膏;中风型加夏枯草、龙胆草、栀子、红花、水蛭9克;如在不发热的情况下,白细胞数>12×10(上标9)/升,加青黛6克;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用药一般在3~6个月才能发挥最高药效,缓解时间最长23年,生存期最长达27年。

【注意】血象降至正常后,每隔1~2月定期复查。继续服药,巩固疗效。

【方药解析】卷柏功能活血化瘀,现代研究有抗肿瘤作用。卷柏剂量宜重,可由60克渐增至80克,未见不良反应。紫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也有抗肿瘤作用。

加减龙胆泻肝汤

【配方】龙胆草15克,山栀9克,黄芩15克,柴胡10克,生地黄15克,泽泻15克,丹皮5克,知母15克,菊花15克,紫草20克。

【用法】每日1剂,煎服2次。

【功效】清肝泻火,凉血泄热。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方药解析】本症进展期多属肝热血滞的实证,方用清肝化滞汤(系龙胆泻肝汤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藕节、白茅根、青黛等凉血化瘀之剂),青黛(3克)凉血泻火有很好疗效,但使用时应先煎其他药物,去渣后,加入青黛再煎15分钟,效果可靠。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也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属于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特征除紫癜外,尚有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炎、腹痛及肾炎等,也可出现咯血、哮喘、胸膜炎。

在中医学中属于“紫斑”、“衄血”、“瘟毒发斑”、“葡萄疫”等范畴。多因感受外邪,气血失调而致血不循经,离经外溢。临床分型及治疗大法主要为:①外感风热型,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②湿热蕴结型,治宜清热化湿,清解血热。③血热妄行型,治宜凉血泄热,散瘀止血。④阴虚血热型,治宜凉血清热,兼以养阴。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青紫汤

【配方】青黛3克,紫草4克,乳香6克,白芨9克。

【用法】每日1剂,加水300~500毫升,煎至120~200毫升,分2~3次口服。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宁血。主治过敏性紫癜。

【随症加减】分型辨治:①单纯皮肤型,伴有表证者加金银花、板蓝根、白芷、焦山楂;紫癜量多成片,营热者去乳香,加寒水石、丹皮、水角粉、玄参、生地。②皮肤关节型,加钩藤、木瓜、威灵仙、忍冬藤。③腹型,大便下血鲜红色者,加地榆、黄连、白头翁、赤小豆;大便色黑如柏油样,紫癜色淡者,加伏龙肝、干姜、阿胶珠、黄芪、黄精;腹痛加赤芍、甘草、延胡索、沉香末。④肾型,肾炎血尿者,加大小蓟、白茅根、旱莲、生地、凤尾草、倒扣草。

【方药解析】青黛入肝、胃、肺经,能清热解毒,泻肝胃之火,且能清营止血。紫草亦人血分,清热、凉血、活血,善散血分郁热,多用于斑疹衄血等症。今以此二味为主药,佐以乳香活血行气,白芨清肺胃、止血,李氏认为有缓和止痛作用,对腹型病证的腹痛便血,更具针对性。

朱氏紫癜方

【配方】生地黄12克,水牛角、粉丹皮、甘杞子、旱莲草各10克,生大黄(后下)5克,炙僵蚕5克,生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化瘀,祛风热。主治过敏性紫癜热入营血者。

【随症加减】如瘀热渐清,阴虚渐复,上方去生大黄。

【方药解析】方中僵蚕能祛皮肤风热,李时珍谓其治“皮肤风疮”。《太平圣惠方》用单味白僵蚕治遍身瘾疹。本方用以治疗过敏性紫癜,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充分的依据。且僵蚕与大黄同用,一升一降,取升降散之意,能加强其清解血分瘀热的作用。

抗敏消癜汤

【配方】蝉蜕50克,白鲜皮20克,生地黄30克,茜草15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地龙15克,丹参20克,牛膝15克,甘草10克,大枣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次内服。20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1~2个疗程。

【功效】疏风清热,凉血止血,化瘀通络。主治过敏性紫癜风热型。

【随症加减】热毒盛者加生石膏、金银花、连翘;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玉竹;脾虚气弱者加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关节肿者加秦艽、薏苡仁;腹痛者加延胡索、木香;尿血者加白茅根、大小蓟;便血者加地榆、炒槐花。

【方药解析】本方用于风热引起的过敏性紫癜,方中以蝉蜕为主药,且用量较大,蝉蜕善解外感风热,又为治瘾疹瘙痒之要药,常与防风、荆芥同用,以祛风止痒。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蝉蜕有抗过敏和镇静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凉血解毒汤

【配方】连翘30克,生地、紫草各15克,炒槐花、徐长卿各12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温服,儿童酌减。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凉血清热,祛风解毒。治疗过敏性紫癜。

【随症加减】若胃肠型呕吐者加半夏12克,竹茹10克;腹痛者加白芍30克,便血加炒地榆20克;关节型加薏苡仁30克,防风15克;肾炎型尿蛋白加白茯苓30克,黄芪20克,山药15克;白细胞多者加蒲公英20克,红细胞多者加白茅根30克。

【方药解析】方用连翘、生地、紫草清血分之热,徐长卿除营分风热,大枣、甘草和营卫。其中徐长卿有祛风止痛,清热解毒功能,研究证明有镇痛、镇静、抗炎、抗过敏和缓解肠管痉挛作用。

清营凉血汤

【配方】紫草30克,地肤子30克,侧柏叶30克,野菊花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疗过敏性紫癜。

化斑消癜汤

【配方】土茯苓15克,紫草10克,生地黄12克,丹皮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地龙10克,防己10克,苍术10克,薏苡仁12克,白鲜皮12克,地肤子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食前各服1次。上药剂量为10岁儿童量,年龄较大或较小者可适当增减。

【功效】养血清热,祛风利湿。治疗过敏性紫癜(关节型)。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临床分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者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或病毒性感染史,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突发皮肤黏膜出血,呈瘀点或斑块状,甚至血肿。大多在6个月内自行恢复,少数转为慢性。慢性型出血较轻,但反复发作,可达数月至数年,脾脏轻度肿大,或引起贫血。血小板计数常低于5×10(上标4)/mm(上标2),且有形态异常,出血时间延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中医“肌衄”、“血证”、“葡萄疫”、“虚劳”的范畴。急性型多由外感热毒,或胃热炽盛,郁于营血,火盛动血,迫血妄行,溢于黏膜肌肤之间引起。病久则转为慢性,使脏腑气血耗伤,或阴液耗伤,或阴损及阳,病证以脾肾两虚为多见。脾虚则不能统血,血不循经;肾阴虚则虚火内动,扰乱营血,血不归经;阴损及阳,则虚阳浮动,病情更为复杂难治。

急性型宜清热养阴,凉血止血。慢性型宜养血益气,健脾补肾。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归脾合四生汤

【配方】生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生地黄10~30克,侧柏叶15~30克,荷叶10~15克,炒槐花10~15克,山茱萸10~30克,阿胶(烊化冲)10~15克,生甘草10克,三七粉(分吞)2~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连服1.5~3个疗程。

【功效】补气养营,凉血宁络。治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随症加减】本方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之气虚血热型,如出血明显者加三七。

【方药解析】归脾汤是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常用方,尤其对病久脾虚不能统血者有明显疗效。吴氏除用归脾汤合四生丸治疗本病外,也有用归脾汤合补络补管汤(牡蛎、龙骨、山萸肉、三七)加减治疗本病有效的报道,并指出如凝血酶原时间长可加用胶类药物。李宗泽等研究证实阿胶的止血作用,是使凝血时间缩短,也有人认为可能是通过提高血小板含量来阻止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

地黄止血冲剂

【配方】水牛角40~60克,克,牡丹皮10~20克,生黄芪20克。

【用法】上药制成冲剂,每次1包,每日1次,开水冲服,30天为1个疗程。生地黄10~30克,赤芍药10~20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兼以益气摄血。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型。

补肾升血汤

【配方】熟地黄15~30克,鹿角胶(烊化)、龟板胶(烊化)各10~20克,何首乌10克,枸杞子25~30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炙黄芪20~30克,淫羊藿、丹参各15克,茜草根、女贞子、炙甘草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肾益气养血。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随症加减】血虚者加阿胶、鸡血藤;出血较多者加生地黄、白茅根;月经过多者加赤石脂、紫草;心悸气短,脉细弱者加红参10克,另煎顿服。

生血灵

【配方】黄芪15~30克,党参15克,当归10~15克,生地、熟地各20~30克,旱莲草20~30克,丹皮15~20克,大青叶20克,仙鹤草20~30克,甘草6~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用。

【功效】健脾补肾,凉血止血。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方药解析】实验证明生血灵作用于造血祖细胞,直接刺激CFU—Meg的增殖和分化,直至巨噬细胞的成熟和血小板释放,这是生血灵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良好疗效的实验依据。

消斑合剂

【配方】雪见草30克,接骨木25克,生地黄30克,乌梅炭15克,白茅根30克,生甘草15克,炙黄芪60克,焦三仙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日服2次。

【功效】凉血滋阴,止血消斑,益气养血。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随症加减】血热妄行型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气不摄血型合正元丹化裁;阴虚火旺者合麦味地黄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