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宁夏历史名人(上)
14254400000061

第61章 刘芳名

刘芳名(?~1660),清朝将领。字孝五。宁夏卫(今宁夏银川)人。曾任前明甘肃柳沟(今甘肃安西东布隆吉)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登大顺皇帝位。但是,由于明朝镇守山海关大将吴三桂的叛变,引清军入关,于五月一日又从大顺朝手中夺取北京城,并在十月一日建立大清顺治朝。第二年,清廷命令和硕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统率大军征讨李自成的后方根据地陕甘地区。二月,清军攻入潼关,李自成败逃,原明朝将领大多纷纷降清,“旬月之间,全秦底定”。为了迅速控制西北局面,清廷提升前明保定巡抚王文奎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首任陕西三边总督(不久改任孟乔芳);升前明山西雁平道参政焦安民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首任宁夏巡抚;调前明柳沟总兵刘芳名仍以都督同知衔,首任宁夏镇总兵官。这时的西北形势十分混乱,反清力量依然相当强大,不仅李自成农民军余部继续活动在广大农村,坚持与清军进行顽强斗争,而且前明许多将领,表面上虽然投降清军,但却在暗中串联,积极准备反清复明兵变。当年十二月,由汉中镇总兵贺珍首先发难,举兵叛清,率领七万部众北上攻打北西重镇西安;与此同时,固原镇(今宁夏固原原州)副将武大定也杀死固原总兵官何世元,占领固原镇城,陇右各地纷纷响应,西北危局严重威胁到满州贵族新政权的巩固。此时刘芳名镇守宁夏,“抚绥训练,冀树威名,销除乱萌,总督孟乔芳疏奖其才”,命令他率领宁夏镇兵担任主力,就近镇压固原武大定的叛乱。由于刘芳名死心踏地效忠清廷,拼命为新主子作战,迫使武大定率部撤离固原,南下与汉中的贺珍会合。刘芳名一路追击,杀死大批反清官兵,为清廷立了战功。但是为时不久,宁夏也于顺治三年(1646年)四月,发生兵变,首任巡抚焦安民被乱兵杀死。清廷急命刘芳名火速北返收复宁夏。他返镇后,并没有立即对叛军采取镇压的办法,而是进行暗中调查,了解到这次变乱是由军官王元、马德领头鼓动的。刘芳名不动声色,採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平定了宁夏的叛乱。清廷特授予他三等阿达哈哈番荣誉称号,提升为四川提督、定西将军。但因宁夏和固原地方大乱新平,局势尚不稳固,而刘芳名在南定固原和北平宁夏诸战役后,早已名声大振,为了确保三边门户的安全,顺治皇帝改任刘芳名以右都督身份继续留镇宁夏。果然,于顺治五年(1648 年),宁夏境内又发生了以李彩为首的香山之乱。刘芳名利用自己的威名,“招降香山诸寇,散其余党,地方以安。”同年底,山西大同镇总兵姜瓖,于雁北举兵叛清,陕西榆林副将刘登楼也勾结王永强响应姜瓖,攻占陕北二十州县,杀延绥巡抚王正志、靖边道夏进芳,“易衣服”,自称“大明招抚总督”,号召官民起来反清复明。刘登楼致书刘芳名,希望他也领导甘肃,与山、陕一起行动,克成大业。“芳名以见汙,怒,封其书示巡抚李钅监,钅监以闻。”刘登楼见刘芳名不予响应,又煽动定边屯蒙古部札穆素一起发兵,由花马池入犯宁夏。开始叛军来势凶猛,河东兴武、铁柱、惠安、汉伯、临河诸堡相继陷落,接着叛军乘势聚集大股围攻河东重镇灵州。这时刘芳名率领宁夏镇兵,与赴援的镶蓝旗汉军固山额真李固翰开始组织反击,再次平定了宁夏的乱局。为此,清廷晋授他为二等阿达哈哈番。这时宁夏地区经过明末清初的变乱和战争,屯田破坏,人口逃亡,财政和兵源都日趋枯竭。为了宁夏的长治久安,他在平定刘登楼之乱以后,即时向朝廷上奏说:“宁夏孤悬河外,延袤千里。镇兵屡征发,兵单力薄。请自后征发缺粮即令招补备守御。”还建议“以减等罪人佥发沿边,资生聚。”这些建议都被朝廷接受并实施,对宁夏人口增长和经济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顺治十六年(1659年),南明将领郑成功,率部进攻江浙一带,清廷任命宫廷内大臣达素为安南将军,统率各路大军南征。宁夏总兵刘芳名也被抽调随征,以左都督率宁夏镇兵担任征讨大军的右路总兵官,驻防江宁(今江苏南京)。秋冬间,他与苏松镇总兵官梁化凤合作,在长江口崇明岛与郑军多次战斗。第二年,他本人和宁夏籍将士大多不服南方水土,纷纷病倒,部队失去了原先的战斗力。为了不误军机,他大胆给朝廷报告:“臣奉命剿贼,不意水土未服,受病难瘳。所携宁夏军士,训练有年,心膂相寄。今至南方,半为痢虐伤损。及臣未填沟壑,敢乞定限更调,”清廷虽然批准了他的请求,但在江南总督郎廷的请求下,只是把宁夏镇标兵撤回到江宁驻守,以维持后方的治安。不久,刘芳名病故于江宁军营。清廷给这位战将极高的奖赏,破格为一个总兵官加授太子太保的最高荣誉,谥“忠肃”。刘芳名病逝以后,宁夏镇官兵被全部撤回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