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宁夏历史名人(上)
14254400000040

第40章 郭成 郭浩

郭 成(?~1130),宋朝将领。字信之。德顺军中安堡(今宁夏西吉什字乡境内)人。年轻时在家乡参军,小有战功,被提升为泾原路供奉官。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七月,宋朝大军分五路征讨西夏,其中以泾原路总管刘昌祚指挥的一路5万人马为主力,直捣西平府灵武(今宁夏吴忠境内)。刘部前锋主将郭成,在磨脐隘首败夏军,率先打到灵武城下,并阵斩敌挑战将领,立了头功,受到进秩四等的奖赏。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三月,宋军在夏边境建立一座平夏城(今宁夏固原黄铎堡乡境),要选择一位将领镇守。谓州主帅章次呆询问属下部将谁能担当这一重任?大家不假思索而异口同声的回答“非郭成不可。”郭成率部进驻平夏城以后,“夏人恚失地,空国入争,谋曰:‘平夏视诸垒最大,郭成最知兵。’遂自没烟峡连营百里,飞石激火,昼夜不息”,集中全力攻打郭成。郭成坚守城池,西夏兵无法越雷池一步,纷纷无功而回。次年(1098 年),再次大败西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军监军妹勒都逋等将,并夜袭其大营,直入中军主帅营帐,俘虏敌军官兵3000多人,连同统军的妻小也未能逃脱,还缴获牛羊十万余头只,“夏主震骇”。这次袭击战连破西夏营寨,乘胜攻占了天都山(今宁夏海原南华山、西华山一带)。郭成建立奇功,被提升为雄州(今河北雄县)防御史、泾原钤辖。郭成还率部修筑绥戎、怀戎 2 堡(均在今宁夏海原境内)。时值隆冬,又常有夏兵前来破坏,他一边指挥战斗,一边昼夜施工,风餐露宿,“暴露雪中”,终因积劳成疾,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 年)病逝在工地上。在料理郭成的后事时,廉访使王孝竭把他的事迹上报到朝廷,称他既是一员“名震西部”的著名战将,又是一位“轻财好施”的廉吏。“帝悼之甚,赙以金帛,官其子婿”。高宗还亲手批示:“郭成尽忠报国,有功于民,宜载祀典。”朝廷为了纪念郭成,破例为他建庙,塑金身。郭庙建成时,高宗皇帝又亲笔为庙门御书“仁勇”两字。

郭 浩(1087~1145),宋朝将领。字充道。郭成的儿子。因授父荫,直接担任三班奉职。宋徽宗在位期间(1101~1125 年),任环庆路第五将属下一员将领,因对西夏作战勇敢,有战功,升任渭州兵马都监。有一次受大将种师道的指挥,与夏军在争夺葺平寨水源的战斗中,他率数百名骑兵冲入敌阵,左肋中箭,竟然“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将士们在他这种英勇顽强斗争精神的鼓舞下,奋勇拼杀,大获全胜。郭浩从此名扬边关,升任中州刺史。宋钦宗即位(1126年),升任安州团练使。建炎元年(1127 年)知原州(今甘肃镇原)。次年,金军占领长安,泾州守将夏大节临阵脱逃,郭浩急忙带领200名将士入城坚守。他还把抓到的一名金俘放回,让他回去给金兵将领说,“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久闻郭浩的大名,吓得马上撤兵逃走,从而保住了泾州城,稳定了危局。以功升任泾原路兵马钤辖,知泾州,权鹿阝延路经略安抚使。这时,宋国的东边已被金兵占领,西边又有夏国相逼,郭浩一军所控制的边城仅保安、德静一隅之地,而郭浩却能苦撑一年之久未丢寸土尺地。次年,他又跟随经略陕西大臣张浚,参加与金人的富平城战役和和尚原战役,都有斩获和战功。后调任知金州(今甘肃榆中南)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郭浩到金州后,立即收容难民,发动兵民开荒种田,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兵食军费供给和地方难民的生活问题,还把节余的钱 10 万缗,解送朝廷,资助户部。金人归还宋朝河南地以后。郭浩被任命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全权指挥陕西军马。绍兴十四年(1144 年),被宋高宗召见,封他为检校少保,郭浩谦让而不敢受。次年病逝在任上,年 59 岁。追赠检校少师,谥“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