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宁夏历史名人(上)
14254400000029

第29章 皇甫枚

皇甫枚(生卒年月不详),唐末文学家。字尊美。汉魏时期皇甫家族后裔。祖籍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唐代三水县(今宁夏同心境内)人。活动于唐武宗至五代初(841~911年),70岁左右去世。咸通间(860~871年),任汝州鲁山县(今河南鲁山)令。咸通十三年(872年),曾居住在洛阳敦化里。次年,由汝州(今河南临汝)到陕西郑县(今陕西华县)暂住,后曾返回故乡三水县生活一段时间。唐僖宗李儇南逃梁州(今陕西南郑)时,慕名召见过他。唐末天祐间(904~905 年),又流落到山西。

李唐王朝灭亡,五代朱梁政权建立以后,皇甫枚仍然“心系本朝,宁投草莽而不忍为梁之臣仆”,因此,他继续坚持使用唐朝年号、纪年,以表“不妄故主”的心迹。这一时期,他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专心写作,“追记咸通时事”,精心创作出一部传奇小说集《三水小牍》(上下卷),以寄托一个亡国老臣的思想感情。由于他效发古人,不食“梁粟”,最后因贫病交加而“终老汾晋”。

《三水小牍》一书,在我国历代目录学著作中基本上多有著录,如《新旧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太平广记》、《艺献通考·经籍考》、明《古今说海》、清《抱经堂丛书》、《天一阁书目》和鲁迅选辑的《唐宋传奇集》、汪辟疆校录的《唐人小说》等,都加以收录和介绍。《三水小牍》中的代表作,公认为是:《王玄中》、《王知古》、《步飞烟》、《缘翘》、《却要》、《王公直》和《温京兆》等7篇。皇甫枚的《三水小牍》在唐代传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触及到唐末存在的一些重要社会问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也反映出作者具有进步思想的倾向。《三水小牍》的内容“多纪仙灵怪异,而每及义烈,亦复凛凛有生气。是于侈陈灵异之余,隐寓垂诫之旨。至文辞雅饰,不失唐人规范,又未可以以猥琐诞妄视之也。”其写作技巧亦有自己的特色,长篇文辞浮艳,骈散相间,往往插入律绝,以诗代简,巧妙地起到传情作用,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有的短篇寥寥数行,粗陈梗概,却具简明情节和完整结构,同样引人入胜。它比六朝志怪小说前进了一大步,对宋以后的话本小说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因此,皇甫枚其人其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