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宁夏历史名人(上)
14254400000020

第20章 诺曷鉢 弘化公主

诺曷鉢(?~688),唐代吐谷浑王。吐谷浑的族源属于鲜卑东胡系统。原先是游牧在辽东徒河流域(今辽东锦州地区)一带鲜卑族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西迁到甘肃、青海之间,与羌人杂居。到了孙叶延时代(329年~351年),改用祖父的名字吐谷浑为族名。唐初分为东西2部,西部以鄯善(今新疆东部)为中心,臣附吐蕃;东部以伏俟城(今青海共和县境内)为中心,臣附唐朝。部落首领慕容顺被唐朝册封为西平郡王。后在部落内乱之中,慕容顺被杀死,王汗大位由儿子燕王诺曷鉢继承。因为诺曷鉢继位时年幼,无力控制部落,引起各部首领继续争权夺利,内部秩序十分混乱。唐太宗在关键时刻派军援助诺曷鉢,封他为河源郡王,授他“乌地也拔勒豆”可汗称号。贞观十四年(640年),诺曷鉢亲自到唐朝京城长安觐见唐太宗时,又娶了唐宗室弘化公主做妻子,并授封“附马都尉”。龙朔三年(663 年),吐蕃攻破吐谷浑部,诺曷鉢不得不弃国率部投归唐朝,先后被安置于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和凉鄯一带,吐谷浑国从此不复存在。咸亨三年(672年),为了回避吐蕃继续侵压,诺曷鉢再次率部迁往灵州境内。朝廷在灵州特设安乐州(今宁夏中宁、同心、盐池3县部分地区),进行妥善安置,任命诺曷鉢担任刺史,让他自治管理安乐州事务。安乐州的寓意为“欲其安而且乐也”。唐肃宗时期,吐蕃势力东进,开始攻扰灵州。唐廷再次把这支吐谷浑部族向内迁移,重新设置长乐州“今宁夏同心韦州”进行安置。仍以诺曷鉢为刺史。

垂拱四年(688 年),诺曷鉢病逝,儿子慕容忠继位。慕容氏代代与唐朝友好、通婚。后仍因吐蕃所迫,继续东迁,散布于今晋、陕2省广大地区。至贞元十四年(798年)十二月,末代吐谷浑王慕容復病故,封绝。吐谷浑族渐渐融合于周围其他各民族之中。

弘化公主(623~698),唐朝宗室女。贞观十四年(640年),封为公主,嫁于吐谷浑王诺曷鉢为妻。后因诺曷鉢部受到吐蕃部攻扰,诺曷鉢王带上公主不断向内地迁徙,从河西一直迁到灵州地区。唐朝女皇帝武则天执政时期,曾赐姓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圣历元年(698年)病故。

1974年,宁夏博物馆在同心县下马镇赵家庙地方发掘唐墓1座,清理出1方墓志。据墓志铭记载,该墓主人为鲜卑族吐谷浑部慕容威夫妇。考证于史书,慕容威是诺曷鉢后人,曾任长乐州游击副使,乾元元年(758 年)葬于长乐州南塬。此为吐谷浑慕容族于唐代长期封据今宁夏同心县境内的唯一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