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精忠报国
13717500000018

第18章 与敌死战的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广东番禺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十八岁考人清朝创办最早的福州船政学堂,经过五年学习,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被分配到清军水师舰队任职。

他治军严谨,身先士卒,刻苦钻研海军业务,被誉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历任深航、振威、镇南、扬威、海东云、致远等舰的管带(舰长)。1887年8月,邓世昌带队赴英、德两国接带新舰“致远”、“经远”、“靖远”、“来远”。在回国的航程中,邓世昌组织全体将士认真进行海上操练,苦练杀敌本领。

一天,军舰航行在印度洋中,有一段航程是南北潮头汇集之处,潮头激撞,浪头高达数十丈。邓世昌指挥若定,化险为夷。1891年,李鸿章到威海检阅海军,看到邓世昌任管带的“致远”号训练有素,特奏准赏他以“噶尔萨巴图鲁”勇号。

1894年8月1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一天,邓世昌奉命到黄海巡逻。他站在“致远”舰的舰桥上,指挥航行,观察海面上的动静。突然,他发现军舰左前方海面上漂浮着水雷,急命舵手打右舵,避开水雷,同时通知其他舰艇注意水雷。当他们刚刚躲过水雷,又发现正面有两艘日本巡洋舰高速驶过来。原来这是日军的“吉野号”和“秋津号”设下的圈套。日军想让清军水师军舰碰上水雷,然后再用炮火轰,就能轻易击沉中国的军舰。没料到,中国舰队在邓世昌的指挥下,机智安全地避开了水雷。日军分舰队司令看到自己的计谋未能得逞,又命令所有舰艇的炮口对准中国军舰,想来个下马威。但邓世昌毫不畏惧,指挥“致远号”和“经远号”两艘军舰继续航行。日军见吓不倒邓世昌,无可奈何地按国际惯例,向他们鸣放礼炮致意。

1894年9月12日,邓世昌随北洋舰队护送运兵船到朝鲜后返航,行至大东沟(即鸭绿江口)与日军舰队相遇,打响了黄海大战。

邓世昌率领的“致远号”在炮火中穿行,冲近敌舰,和敌人展开拼搏。当他发现日本鱼雷艇逼近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时,马上指挥“致远号”冲上前去,用猛烈的炮火击沉日本鱼雷艇,保卫了旗舰。后来“定远号”的桷标被打断,帅旗被打落,整个舰队失去了统一指挥。邓世昌挺身而出,当机立断,下令在自己的军舰上升起大旗。这样,“致远号”成了日军集中攻击的目标。邓世昌命令“经远”、“济远”等舰向他靠拢,准备共同打击日军主力舰“吉野”,但只有“经远号”迅速靠拢过来,与“致远号”协同作战。

日军集中了五艘巡洋船,首先围攻“经远号”,“经远号”不幸中弹起火,迅速下沉,全体官兵壮烈牺牲。

邓世昌目睹这一悲壮情景,怒火万丈,命令各炮位一齐向“吉野号”开火!不料炮弹已经用完,剩下的全是装着沙土的假炮弹。这时,日军四艘巡洋舰掉过头来,围攻“致远号”。“致远号”四面受敌,舰身受伤,甲板起火。邓世昌对全舰官兵慷慨陈词:今天我们无非就是一死。但是,我们“要死得壮烈,要为海军壮威,为国家献躯”。说罢,他亲自驾驶舵轮,指挥“致远号”开足马力向“吉野号”猛冲过去。“吉野号”的官兵吓得不知所措,有些人穿着救生衣跳到海里逃命去了。这时,日舰鱼雷击中了“致远号”,锅炉爆炸,船身下沉。

邓世昌落水后,拒绝生还,誓与军舰共存亡。他毅然放弃救生圈,与二百多名官兵,壮烈牺牲在汹涌的黄海波涛中。

邓世昌见军心离散,大势已去,决心宁死不降。他从容地走进提督署,将准备好的鸦片水一饮而尽,他生命的时钟停在了公元1895年2月12日凌晨。丁汝昌带着满腔的遗恨和对北洋海军的无限眷恋倒下了。他用死回答了清政府对他1的指责,用死表现了一个中国军人崇高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