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妇科病调养食方
13184700000017

第17章 盆腔炎(3)

【制法】先煎金银花,去渣取汁。再用药汁煎冬瓜子仁15分钟,入。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调治】适宜于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腹痛拒按,带下增多、色黄黏稠、有秽气,小便赤涩。

(9)苡仁鸭肉汤

【组成】薏苡仁20克,黄瓜30克,鸭肉50克,食用油、精盐适

量,葱、姜适量。

【制法】将薏孩仁、黄瓜洗净,黄瓜切成细片备用。鸭肉放锅中去血水后捞出,切成块状。将薏苡仁、鸭肉同放入炒锅中。待油热后,加入葱、姜翻炒一下。加水用大火煮沸,去除浮沫后改用文火。炖约60分钟后鸭肉烂熟,加入黄瓜、盐,煮5分钟即可。

【服法】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用】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调治】适宜于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带下增多、色黄黏稠、有秽气,大便溏或秘结,小便黄赤等。

(10)萝卜荷叶炖鸡

【组成】萝卜30克,肉鸡1只,荷叶20克,食用油、精盐适量,葱、姜适量。

【制法】将萝卜、荷叶分别洗净,萝卜切成细片。鸡杀后去毛,除内脏洗净。将荷叶放入鸡腹内,再放入锅中,加入葱、姜、绍酒、盐、水适量。将盛鸡肉的锅置盛有水的锅中,放入萝卜,炖约60分钟。至鸡肉烂熟即可食用。

【服法】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用】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调治】适宜于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小腹隐痛或腹痛拒按,带下黄臭,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11)白菜绿豆芽汤

【组成】白菜根茎30克,绿豆芽20克,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白菜根堇洗净切片,绿豆芽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将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15分钟,加适量精盐、味精调味。寸装入罐中即成。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调治】适宜于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烦热口渴,带下黄臭,小便短赤。

(12)马齿苋粥

【组成】马齿苋30克,薏苡仁20克,粳米60克。

【制法】将马齿苋洗净,切成小段。将粳米洗净放锅中,加入马齿苋、薏苡仁、水适量,用中火煎煮约45分钟即可食用。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调治】适宜于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所致的带下增多、色黄黏稠、有秽气,大便溏,小便黄赤。

(13)扁豆花煎鸡蛋

【组成】扁豆花30克,鸡蛋2只,盐少许。

【制法】将鸡蛋打入碗中,与扁豆花拌匀。锅内下油煎炒,撒。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调治】适宜于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下腹隐痛拒按,热势起伏,经行或劳累时加重,带下增多、色黄黏稠、有秽气等。

(14)龟苓汤

【组成】乌龟1只,猪痩肉100克,鲜土茯苓500克。

【制法】将鲜土茯苓去皮洗净,切片。乌龟用沸水烫死,去壳及内脏后切成小块。猪痩肉洗净。一起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大,3时,调味。

【服法】佐餐,随意食用。

【功用】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调治】适宜于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下腹隐痛,经行或劳累时加重,带下增多、色黄黏稠、有秽气。

(15)芹菜拌木耳

【组成】芹菜30克,黑木耳20克,精盐、麻油、味精适量。

【制法】将芹菜洗净切段,黑木耳在水中浸泡约30分钟洗净。一起放入盘中,加入精盐、味精、麻油调味即可。

【服法】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用】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调治】用于湿热瘀结所致的烦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

(16)芹菜豆腐汤

【组成】芹菜30克,豆腐3块,桃仁10克,葱、姜、盐适量。

【制法】将芹菜洗净切段,豆腐切块,与桃仁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中火煮约20分钟,再入盐等佐料即可。

【服法】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用】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调治】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所致的烦渴、带下黄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

(17)薏苡仁陈皮鸭肉汤

【组成】鸭肉250克,薏苡仁30克,莲子30克,陈皮6克,生姜4片。

【制法】将鸭肉洗净,切片。将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煮约2小时,调味即可。

【服法】饮汤食肉,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用】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调治】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所致的带下量多、有异味,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寒湿凝滞(慢性期)

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状是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遇热痛减。腰骶酸痛,经行或劳累后加剧。经行错后,经行量少、色黯。月经后期量少有块。带下清稀,量多。神疲乏力,小便频数。舌淡胖或有瘀斑,苔薄腻,脉沉迟。治疗原则是温经化湿,理气活血。

(1)豆豉煮羊肉

【组成】豆豉500克,羊肉10克,生姜15克。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片,与豆豉、生姜一起放在沙锅内,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约1小时。至肉烂熟后,加盐等调味即可。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温经化湿,理气活血。

【调治】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下腹冷痛、腰骶酸痛、小便频数。

(2)姜椒羊肉汤

【组成】羊肉250克,生姜3片,花椒、大料少许。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片,与生姜、花椒、大料一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约1小时。煮至肉烂熟后,加盐等调味即可。

【服法】早晚分食。

【用】温经湿,理气血。

【调治】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腰及小腹冷痛。经行量少、色黯,月经后期量少有块,带下清稀量多。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等。

(3)良姜炖鸡块

【组成】高良姜6克,草果6克,陈皮3克,胡椒3克肩1只,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鸡肉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与高良姜、草果、陈皮、胡椒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约1小时。至肉熟烂后加精盐、味精调味即可。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温经化湿,理气活血。

【调治】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下腹冷痛,腰骶冷痛,经行或劳累后加剧。经期错后,量少,色黯,月经后期量少有块。带下清稀,量多等。

(4)刀豆生姜饮

【组成】老刀豆50克,生姜9克,红糖25克。

【制法】将刀豆、生姜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中火煮约40分钟,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服法】早晚分服。

【用】温经湿,理气血。

【调治】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等。

(5)姜末粥

【组成】粳米30克,姜末6克,精盐适量。

【制法】将粳米淘洗干净,姜切细末,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中火煮约40分钟,加入精盐适量即可。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温经化湿,理气活血。

【调治】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下腹冷痛,神疲乏力,腰骶冷痛等。

(6)肉苁蓉羊肉粥调

【组成】肉苁蓉15克,羊肉100克,粳米50克,葱、姜适量。

【制法】将肉苁蓉加水煎汁,煮烂后去渣留汁。将羊肉切片后加入药汁,再加水煮烂羊肉。然后加粳米,加水如常法煮粥。煮至米开汤稠,加入少许葱、姜。熟后温热服用。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温经化湿,理气活血。

【调治】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下腹冷痛,或坠胀疼痛,或如针刺,遇热痛减,腰骶酸痛,大便秘结等。

(7)干姜艾叶红糖荼【组成】干姜10克,艾叶2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干姜、艾叶洗净,切碎,同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2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留汁回入沙锅。加入红糖,用小火煨煮溶化,拌匀即成。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温经化湿,理气活血。

【调治】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下腹冷痛,或坠胀疼痛,或如针刺,遇热痛减,腰骶酸痛等。

(8)肉桂红荼

【组成】肉桂粉15克,白砂糖15克,红茶汁200毫升。

【制法】将肉桂粉、白砂糖用开水冲泡,再加入红茶汁即可。

【服法】代茶频饮。

【功用】温经化湿,理气活血。

【调治】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下腹冷痛拒按,或坠胀疼痛,或如针刺,遇热痛减等。

(9)艾叶桃仁粥

【组成】艾叶10克,桃仁15克,粳米60克,红糖30克。

【制法】将桃仁打碎,与洗净的艾叶同人锅中,加适量水,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粳米洗净后入锅煮成稠粥,加入红糖调味。

【服法】早晚分食。

【功用】温经化湿,理气活血。

【调治】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下腹冷痛拒按,或坠胀疼痛,遇热痛减,月经不调等。

(10)桃仁羊肉粥

【组成】桃仁20克,羊肉30克,粳米100克,精盐适量。

【制法】将桃仁洗净,羊肉洗净切成细丝,将粳米淘洗干净。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中火煎煮45分钟,再煮30分钟成粥。加入适量精盐调匀即可食用。

【服法】早晚分食。

【用】温经湿,理气血。

【调治】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下腹冷痛拒按,或坠胀疼痛或如针刺,遇热痛减,月经不调等。

(11)茴香焖羊肉

【组成】羊肉300克,大葱100克,蒜15克,姜5克,黄酒10

克,小茴香3克,肉桂3克,精制油、花椒粉、精盐、酱油适量。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片,放碗中,加入调料拌匀。锅上大火,将拌好的羊肉投入锅中,淋上黄酒,放入小茴香、肉桂爆炒。肉桂变色后加盖,移小火焖熟,装盘即成。

【服法】早晚分食。

【用】温经湿,理气血。

【调治】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下腹冷痛,腰骶酸痛,经行错后、量少、色黯,月经后期量少有块,带下清稀等。

(12)桂皮乳没鸡蛋

【组成】桂皮10克,小茴香6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鸡蛋6只。

【制法】将鸡蛋煮熟,去蛋壳,与桂皮、小茴香、乳香、没药同放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煎煮30分钟。待药汁收干即成。

【服法】每日3次,每次吃鸡蛋2只。

【功用】温经化湿,理气活血。

【调治】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下腹冷痛,遇热痛减,腰骶酸痛,月经后期量少有块,带下清稀、量多,神疲乏力。

(13)砂仁鲫鱼汤

【组成】砂仁6克,鲫鱼1条,小茴香6克,胡椒粉、葱、姜、蒜、精盐、食用油适量。

【制法】将鲫鱼洗净去内脏。调料放入鱼腹内。将鲫鱼煎熟。锅内放熟油少许,将煎熟的鲤卩鱼加适量清水煎汤即可。

【服法】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用】温经化湿,理气活血。

【调治】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小腹坠胀疼痛或如针刺,腰骶酸痛,带下清稀,量多,神疲乏力。

(14)虾米粥

【组成】大虾米10个,粳米100克,盐、味精、麻油、葱适量。

【制法】将大奸米洗净,切小丁。梗米淘洗干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约30分钟。粥成后加调料即可。

【服法】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用】温经湿,理气血。

【调治】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寒湿凝滞所致的下腹冷痛,带下清稀、量多,神疲乏力。

(15)杜仲煲羊肉

【组成】羊肉500克,杜仲30克,白萝卜1个,生姜4片,盐适量。

【制法】先将羊肉与白萝卜同煮去膻气,再加入杜仲、生姜同煲烂,加盐调味即可。

【服法】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用】温经化湿,理气活血。

【调治】用于小腹冷痛,腰骶酸痛,经行错后量少、色黯,带下清稀、量多。

(16)胡桃仁炒韭菜

【组成】胡桃仁50克,韭菜500克,鸡蛋2只,食用油、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韭菜、胡桃仁分别洗净。鸡蛋打入碗中,搅匀。韭菜切段。先将胡桃仁用香油炸黄,再放入韭菜、鸡蛋同炒。菜熟后加入食盐、味精即可。

【服法】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用】温经湿,理气血。

【调治】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所致的下腹冷痛,或坠胀疼痛或如针刺,遇热痛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