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毛泽东瞩目的著名战役
12732000000020

第20章 奇正之变:长社之战(公元184年)

皇甫嵩,东汉将领。东汉末年,其与右中郎将朱率4万余人向颍川黄巾军发起进攻。这年四月,波才率黄巾军大破朱军,皇甫嵩率军进入长社,转为防御,黄巾军遂围之,结草为营。皇甫嵩兵少,但他深谙军事上的奇正之变,镇静自若,运用火攻战术,大败黄巾军,出奇制胜。毛泽东高度评价长社之战,称皇甫嵩具有灵活性。

【毛泽东评点长社之战】

正,原则性。奇,灵活性。

——摘自毛泽东读《后汉书》卷101《皇甫嵩传》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3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长社之战概要】

长社之战,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与官军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东汉末年,在现在的河南省及河北省,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农民起义。在史家笔下,这场称为黄巾起义的革命斗争,敲响了东汉王朝的丧钟。

这场农民起义的发动者,是一位民间宗教的教主。此人姓张名角,钜鹿(今河北省平乡西南)人。东汉熹平年间,张角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他利用符水为人看病,云游四方,在基层民众中传教。十余年间,张角的信徒达到数十万人,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8州。这些信徒分成36方,大方有万余人,小方有六七千人,每方设有首领。

看见自己的宗教组织日趋庞大,张角遂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预备于甲子年(公元184年)在京师洛阳(今属河南)起义。因叛徒告密,张角被迫把起义的日期提前。

这一年的二月,张角率众起义,义军头缠黄巾,故称之为黄巾军。

这一年,正是东汉灵帝中平元年。这位汉灵帝名叫刘宏,十二岁登基。称帝后,宦官继续专政,党锢之争不断,他下令逮捕李膺等一百余人下狱,将其处死。他在位期间,朝廷公开标价卖官,天下田亩增税十钱,大兴土木,民怨载道,激化了社会矛盾。终于,黄巾军揭竿而起。

黄巾军主要在三大区域内活动:一是颍川(今河南省禹县),二是冀州(今河北省中南部及河南省北部),三是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其中,颍川黄巾军拥有十万之众,由波才统帅,对东汉都城洛阳构成最大威胁。

波才作为义军统帅,浑身是胆,只可惜英勇有余、谋略不足。因为此人赤胆忠诚,所以深得张角信赖,委以统兵之权。

汉灵帝见黄巾军起义风起云涌,非常害怕。这时,一员大将向灵帝建议:

“应首先进剿颍川叛贼,确保国都的安全。”

灵帝采纳了这员大将的建议。任他为左中郎将,与右中郎将朱各领一支部队,率五校尉兵、三河骑兵和刚刚招募的精兵共计4万余人,兵分两路,首先对颍川黄巾军发起了进攻。

这位向灵帝建言的大将,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汉将领皇甫嵩。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镇原东南)人,初举孝廉、茂才。灵帝时,为议郎,寻迁北地太守。此人足智多谋,极善用兵。后因功任左车骑将军、冀州牧,封槐里侯。

与皇甫嵩一同领兵的右中郎将朱,字公伟,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灵帝时,任交趾刺史,因功封为都亭侯,复任谏议大夫。朱也是东汉名将,多次率领东汉军队进攻黄巾军。因军功卓著,进封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右车骑将军、光禄大夫,更封钱塘侯。后任太尉,录尚书事。

这一年的四月,朱率军与波才指挥的义军交战。波才英勇无比,他手持两只板斧,冲锋在前,砍死敌人无数。见主帅如此气概,波才手下的将士个个奋勇向前,大败朱指挥的汉军。

皇甫嵩率领军队进抵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得知朱战败,大吃一惊。他下令停止前进,由进攻转为防御。

波才刚刚打完胜仗,听说皇甫嵩来到长社,对手下的将士说:

“朱已被我打败,皇甫嵩领兵驻守长社,这不是来送死吗?”

他命令黄巾军乘胜前进,战鼓擂得震天响,迅速包围了长社,准备一举歼灭皇甫嵩指挥的汉军。

长社城的四周尽是荒草,有的地方荒草竟有一人之高。波才率军来到城外,命令就在荒草丛中安营扎寨。

当时,皇甫嵩的军队没有波才军队的人多,士兵们见义军斗志昂扬、兵多马壮,都感到不安。

皇甫嵩久经沙场,富有军事斗争的经验。他临危不乱,登上城楼,仔细观察义军的军营。回到军帐,他对将士们说:

“用武之道,讲究出其不意,不在乎军队人数的多少。现在,敌军依草结营,是波才不懂布阵之法。如果我们在晚上火烧敌营,敌军必然大乱,我们趁乱展开攻击,从四面八方包围敌人,就可以建立田单的功绩了!”

田单,是战国时期齐国名将,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兵法,武艺超群。齐王时,他任临淄掾。时逢燕将乐毅率军破齐,田单被推为齐国将军,在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抗击燕军。后来,该城成为齐国复国的基地。齐襄王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运用反间计,使燕惠王调走乐毅,改用骑劫为将。田单派人前往燕国,表示愿意投降,以麻痹敌军。然后,田单乘敌不备,夜晚用火牛阵进攻燕军。燕军大乱,骑劫被斩,田单一举收复70余座城池,扭转了战局。他迎襄王于莒(今山东莒县),被任为相国,封安平君。

皇甫嵩用田单的事迹激励士气,将士们感到异常振奋,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一天夜里,突然刮起了大风。皇甫嵩见时机已到,便命令士兵手持草把,静悄悄地登上城楼。与此同时,他又派精锐部队偷偷地出城,绕到波才的军营背后,四面放火,并高声喊叫:

“失火了!失火了!敌人来了!快跑啊!”

这时,站立城头的皇甫嵩见城外火光一片,马上下令城头上的士兵点燃草把,齐声高叫,与城外的汉军相呼应。

缺乏军事经验的黄巾军顿时乱作一团,不知所措。波才指挥士兵一边扑火,一边抗击纵火的敌军。

皇甫嵩下令擂响战鼓,大开城门,率领主力出城作战。

黄巾军受到两面夹击,损失惨重,很快被击溃。波才退至阳翟(今河南禹县),皇甫嵩与曹操、朱会合,三路夹击波才,大破黄巾军,波才英勇战死。

经此战役,皇甫嵩一举扭转了颍川地区的战局,黄巾军的武装斗争趋于低潮。

【作者点评】

长社之战,黄巾军负于汉军,给农民革命运动的形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战役的最初阶段,黄巾军击溃朱部,原本处于有利的地位。但是,黄巾军的统帅波才缺乏军事作战的丰富经验,将兵营驻扎在长社城外的草丛中,犯了兵法之大忌,为敌军的火攻创造了条件,为自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反观这场战役的汉军主帅皇甫嵩,面对数倍于自己的义军,镇定自若,巧妙地运用火攻战术,大败义军,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出奇制胜的又一典型的战例。

毛泽东对中国历史典籍十分熟悉,尤其是各种战役。有人说毛泽东的军队是穿军装的农民。这话符合历史事实。秋收起义是毛泽东领导的第一次有着深远历史意义的农民起义,这场起义成为毛泽东军事生涯的光辉起点。因此,对黄巾起义后发生的著名的长社之战,毛泽东自然非常重视。他要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革命战争的战火硝烟中,汲取深刻的经验教训,以便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从胜利走向胜利。

毛泽东是在阅读《后汉书》时注意到长社之战的。《后汉书》卷101有一篇《皇甫嵩传》,作者范晔写道:

……(皇甫)嵩、(朱)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前与贼波才战,战败。嵩因进保长社。波才引大众围城。嵩兵少,军中皆恐。乃召军吏谓曰:“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

在“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之句的后面,范晔加上了如下一段文字作为注释——

《孙子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者也。故善出奇,无穷如天地,无竭如江海。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也。”

由此可见,皇甫嵩熟读《孙子兵法》,准备采取孙子所说的“奇正之变”来打败黄巾军,确切地说,就是采取火攻之谋略。事实证明,皇甫嵩的奇正之术使他率领汉军打败了波才的农民起义部队。

毛泽东对《孙子兵法》了如指掌,读到这里,颇有感触。于是,毛泽东在页边写下了这样的批语——

“正,原则性。奇,灵活性。”

毛泽东不愧是伟大的军事家,他用点睛之笔将孙子的奇正之变解释得格外通透。寥寥数笔,却意味深长,凸显极富辩证法的兵家智慧。在这个意义上,研究毛泽东的思想,必须花大力气研究毛泽东的军事谋略,包括宏观的革命战略决策和战略方针,包括微观的作战部署和具体战术。

“奇正”作为中国古代的军事术语,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在军队的部署方面,担任警戒的为正军,集中机动的为奇军;担任钳制的为正军,负责突击的为奇军。在作战的形式方面,正面进攻为正,迂回侧击为奇;明攻为正,偷袭为奇;按照通用的一般原则作战为正,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为奇;形为正,无形为奇。这些奇正的划分只是相对的,熟读兵书的战略家都很清楚。因此,中国古代的兵法又强调奇与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不必死板地遵守。奇正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奇可以为正,正可以为奇。无不正,无不奇,变幻无穷,其用兵方法贵在灵活掌握运用。因此,奇正之法,讲究因势利导,因敌而动,临阵不乱,出其不意。无论敌人的虚实与否,奇正在我。如是,则可以做到敌势常虚,我势常实。一切统兵打仗的将领,都应该掌握奇正相生的辩证法。

毛泽东非常讲究革命战争的辩证法,多次教育我军指战员既要注重原则性,又要注重灵活性。毛泽东十分重视军事家的主观能动性,在《论持久战》中专门辟出专章论述“能动性在战争中”的相关问题。他说:“我们反对主观地看问题,说的是一个人的思想,不根据和不符合于客观事实,是空想,是假道理,如果照了做去,就要失败,故须反对它。但是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没有人做就不会出现。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为‘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抗日战争是要赶走帝国主义,变旧中国为新中国,必须动员全中国人民,统统发扬其抗日的自觉的能动性,才能达到目的。坐着不动,只有被灭亡,没有持久战,也没有最后胜利。”

这是提纲挈领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哲学引言,是其兵家智慧的基础和核心。紧接着,毛泽东切入正题:

“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人类在战争中强烈地表现出这样的特点。战争的胜负,固然决定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然而不仅仅决定于这些;仅有这些,还只是有了胜负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这就是战争中的自觉的能动性。”

上引两段文字,不正是毛泽东关于奇正之变的理论阐述和现代诠释吗?

长社之战,皇甫嵩正是因为发挥了毛泽东所说的“战争中的自觉的能动性”,这才以弱胜强,打败了在兵力和士气上原本占优势的黄巾军。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对长社之战的评论,是从军事科学的角度来分析战役胜负的。毛泽东当然不愿意黄巾军失败,不愿意汉军胜利,但是对黄巾军失败的原因应该作出深刻的剖析,以便用来指导革命军事实践,以免工农起义武装红军再犯此类的错误。这便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军事家的毛泽东的伟大之处、不同于其他军事家的卓越之处。

(李瑞珏)